2月1日,一封感人的《鄭剛致員工的告別信》席卷汽車圈。擔任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五年多的鄭剛正式宣布,出于健康和家庭的考慮,他將告別北汽新能源。
鄭剛鄭剛,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在過去五年加入北汽新能源,這正是開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五年。起初,公眾普遍等待和質疑,后來消費者逐漸認可,企業積極進入。在鄭剛的帶領下,北汽新能源抓住了創業時期的歷史機遇,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在告別信中,他總結了自己和北汽新能源在過去五年中創造的“最寶貴的財富”:他探索了一種適合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發展的模式,構建了一個能夠自我進化、自我成長、自我改變的組織體系,聚集了一大批年輕、專業、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形成了敢于斗爭、敢于思考、敢于改變、敢于追逐、敢于行動的干事創業文化,鍛造了前進方向。在鄭剛的五年任期內,北汽新能源在產品、模式和生態系統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探索,取得了顯著成績。連續幾年產品的熱銷,讓大家看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希望和未來;行業首創的充電、換電、置換、共享出行等模式和平臺,引領了我國電動汽車生態發展的建設,為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2000年到34萬,在五年內增長了68倍。鄭剛與北汽新能源的對接始于2014年,這被視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元年。在此之前,鄭剛在北汽福田和北汽集團都有一份漂亮的簡歷。2013年,仍任北汽集團辦公室(黨辦)主任、行政事務與品牌總監的鄭剛還獲得了“中國十大首席品牌官”等一系列重磅榮譽。在這樣一位強有力的干部的掌舵下,北汽新能源迅速煥發了活力。銷售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鄭剛加入之前,2013年,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年銷量僅為2326輛。鄭剛上任的第一年,北汽新能源銷量翻了一番多,達到5510輛;
2015年,北汽新能源再創奇跡,業績增長近兩倍,銷量突破2萬輛。從那時起,北汽新能源逐漸得到改善。2016年,以52187分的成績獲得中國第一、世界第四。2017年,103199輛的銷量超過了許多國際競爭對手,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在最近的2018年,北汽新能源實現了158012輛的銷量,并繼續蟬聯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這比鄭剛加入北汽新能源時高出68倍。
北汽新能源過去六年的銷售額截至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產品總量超過34萬件,產品總里程超過43億公里,減少碳排放74.7萬噸,相當于種植273萬棵樹。可以說,在短短五年的時間里,鄭剛親自帶領北汽新能源走過了從起步到試點的全過程。產品和品牌雙向上升,樹立了產業突破的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以鄭剛為首的北汽新能源,不僅在發展的先后順序上創造了自主品牌的記錄,而且在發展的質量上樹立了產業突破的風向標。圍繞以產品為導向的企業發展目標,北汽新能源于2018年啟動了品質汽車戰略,以EU5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的推出極大地提升了北汽新能源的產品質量。EU5在續航能力、動力性能、安全性和感知質量方面均處于行業前列,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根據對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限制城市的首次購房者的調查,EU5購車者的滿意度高達73%,其口碑明顯優于同級別同類型產品。
北汽新能源堅持品質提升、不懈創新、不斷優化產品質量的背后,是北汽新能源技術實力的巨大進步。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研發投入1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7%,在行業中名列前茅。全年在研技術開發和預研項目27個,參與國家科技項目14個,動力系統自主研發表現良好,連續三次在“中國心”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評選中脫穎而出。其中,EMD3.0超級電控技術、PEU集成動力總成等三大關鍵核心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2018年,新能源領域的開放專利數量,北汽新能源以548項專利排名第三,在新能源汽車和車企中排名第一。在創新發展方面,北汽新能源也是安亭創新指數榜單上唯一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質量和研發技術這兩張“王牌”,構成了北汽新能源品牌的“雙引擎”。在過去的五年里,以鄭剛為首的北汽新能源品牌成功實現了更好的質量、更高效的運營和更高的客戶滿意度。2018年,北汽新能源以301.29億元的品牌價值成為2018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中的第178位,也是唯一上榜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良性進化在堅持產品和品牌“雙向定位”的同時,以鄭剛為首的北汽新能源在企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方面也不斷增強。在人才培養方面,北汽新能源用五年時間成功組建了“蔚藍夢之隊”。僅在2018年,就有1000名各類人才加入北汽新能源,其中包括14名外國專家、115名海歸和近50名來自世界頂尖大學的關培生。北汽新能源已成為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高端人才聚集地。在生態圈建設方面,北汽新能源的優質“朋友圈”也在過去五年中迅速擴大。2018年以來,北汽新能源與麥格納共同成立兩家公司,致力于打造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和對外開放的制造中心;吸收戴姆勒在新能源公司的股份,深化雙方戰略合作;與華為合作,推動高端智能汽車的發展;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推動網絡汽車市場布局;
此外,還與蘇寧、華晨等多家企業合作,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圈建設。促進產業技術升級迭代,彌補行業短板和短板,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壯大。
北汽新能源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在鄭剛的領導下,北汽新能源也推出了開放共享戰略。基于這一戰略的指導,2018年3月,北汽新能源牽頭成立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以“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共享”的理念吸引了21家行業單位參與共建。該中心以開放平臺重塑產業結構,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以創新增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競爭力。在鄭剛的帶領下,北汽新能源還在資本市場上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許多第一:第一家私募規模超過14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第一次登陸a股市場,第一次建立市場化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首次實現股份制改革,首次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國有員工持股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北汽集團原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在商業模式上也走在行業前列。2014年,鄭鋼在加入北汽新能源的第一年就提出了“互聯網+新能源”的服務轉型戰略。過去五年,北汽新能源先后推出了分時租賃、充換電業務、智慧惠民管家、充電手機APP、“擎天柱”計劃等一系列創新業務,加快新能源汽車與新經濟、大數據產業的融合,探索新能源汽車與光伏、儲能、能源互聯網的跨界融合,促進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升級、演進和協同發展,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方向。自2015年以來,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廈門、廣州、蘭州、昆明、天津、長沙、盤州等7個城市投放了7000多輛電動出租車,共計128個站點。2018年7月5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啟動面向私人用戶的車電價值分離模式,并率先在北京推進運營。換電模式的成功推廣為行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能量補充模式。此外,北汽新能源還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推出“北汽租售通”,提供集新車銷售、消費金融、租賃服務、售后回購和殘值保護為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北汽新能源在發展二手車業務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全新的“金融+置換”商業模式,有效增強了用戶粘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揮了積極示范作用。過去,當人們談論汽車強國時,他們習慣性地將目光投向美國、歐洲和日本。如今,隨著北汽新能源等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的崛起,中國品牌與跨國車企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在某些領域,中國品牌甚至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鄭剛選擇在這樣的時刻告別北汽新能源,可以說是退休了。在告別信的最后,他寫道:“一項偉大的事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中不斷前進。再進化,再出發,我期待北汽新能源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春節臨近,讓我們祝福鄭剛告別北汽新能源!
2月1日,一封感人的《鄭剛致員工的告別信》席卷汽車圈。擔任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五年多的鄭剛正式宣布,出于健康和家庭的考慮,他將告別北汽新能源。
鄭剛鄭剛,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在過去五年加入北汽新能源,這正是開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五年。起初,公眾普遍等待和質疑,后來消費者逐漸認可,企業積極進入。在鄭剛的帶領下,北汽新能源抓住了創業時期的歷史機遇,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在告別信中,他總結了自己和北汽新能源在過去五年中創造的“最寶貴的財富”:他探索了一種適合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發展的模式,構建了一個能夠自我進化、自我成長、自我改變的組織體系,聚集了一大批年輕、專業、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形成了敢于斗爭、敢于思考、敢于改變、敢于追逐、敢于行動的干事創業文化,鍛造了前進方向。在鄭剛的五年任期內,北汽新能源在產品、模式和生態系統建設等方面進行了開拓性探索,取得了顯著成績。連續幾年產品的熱銷,讓大家看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希望和未來;行業首創的充電、換電、置換、共享出行等模式和平臺,引領了我國電動汽車生態發展的建設,為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2000年到34萬,在五年內增長了68倍。鄭剛與北汽新能源的對接始于2014年,這被視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元年。在此之前,鄭剛在北汽福田和北汽集團都有一份漂亮的簡歷。2013年,仍任北汽集團辦公室(黨辦)主任、行政事務與品牌總監的鄭剛還獲得了“中國十大首席品牌官”等一系列重磅榮譽。在這樣一位強有力的干部的掌舵下,北汽新能源迅速煥發了活力。銷售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鄭剛加入之前,2013年,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年銷量僅為2326輛。鄭剛上任的第一年,北汽新能源銷量翻了一番多,達到5510輛;
2015年,北汽新能源再創奇跡,業績增長近兩倍,銷量突破2萬輛。從那時起,北汽新能源逐漸得到改善。2016年,以52187分的成績獲得中國第一、世界第四。2017年,103199輛的銷量超過了許多國際競爭對手,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的銷量冠軍。在最近的2018年,北汽新能源實現了158012輛的銷量,并繼續蟬聯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這比鄭剛加入北汽新能源時高出68倍。
北汽新能源過去六年的銷售額截至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產品總量超過34萬件,產品總里程超過43億公里,減少碳排放74.7萬噸,相當于種植273萬棵樹。可以說,在短短五年的時間里,鄭剛親自帶領北汽新能源走過了從起步到試點的全過程。產品和品牌雙向上升,樹立了產業突破的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以鄭剛為首的北汽新能源,不僅在發展的先后順序上創造了自主品牌的記錄,而且在發展的質量上樹立了產業突破的風向標。圍繞以產品為導向的企業發展目標,北汽新能源于2018年啟動了品質汽車戰略,以EU5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電動汽車的推出極大地提升了北汽新能源的產品質量。EU5在續航能力、動力性能、安全性和感知質量方面均處于行業前列,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根據對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限制城市的首次購房者的調查,EU5購車者的滿意度高達73%,其口碑明顯優于同級別同類型產品。
北汽新能源堅持品質提升、不懈創新、不斷優化產品質量的背后,是北汽新能源技術實力的巨大進步。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研發投入1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7%,在行業中名列前茅。全年在研技術開發和預研項目27個,參與國家科技項目14個,動力系統自主研發表現良好,連續三次在“中國心”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評選中脫穎而出。其中,EMD3.0超級電控技術、PEU集成動力總成等三大關鍵核心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2018年,新能源領域的開放專利數量,北汽新能源以548項專利排名第三,在新能源汽車和車企中排名第一。在創新發展方面,北汽新能源也是安亭創新指數榜單上唯一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質量和研發技術這兩張“王牌”,構成了北汽新能源品牌的“雙引擎”。在過去的五年里,以鄭剛為首的北汽新能源品牌成功實現了更好的質量、更高效的運營和更高的客戶滿意度。2018年,北汽新能源以301.29億元的品牌價值成為2018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中的第178位,也是唯一上榜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良性進化在堅持產品和品牌“雙向定位”的同時,以鄭剛為首的北汽新能源在企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方面也不斷增強。在人才培養方面,北汽新能源用五年時間成功組建了“蔚藍夢之隊”。僅在2018年,就有1000名各類人才加入北汽新能源,其中包括14名外國專家、115名海歸和近50名來自世界頂尖大學的關培生。北汽新能源已成為世界級新能源汽車高端人才聚集地。在生態圈建設方面,北汽新能源的優質“朋友圈”也在過去五年中迅速擴大。2018年以來,北汽新能源與麥格納共同成立兩家公司,致力于打造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和對外開放的制造中心;吸收戴姆勒在新能源公司的股份,深化雙方戰略合作;與華為合作,推動高端智能汽車的發展;與滴滴成立合資公司,推動網絡汽車市場布局;
此外,還與蘇寧、華晨等多家企業合作,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圈建設。促進產業技術升級迭代,彌補行業短板和短板,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壯大。
北汽新能源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在鄭剛的領導下,北汽新能源也推出了開放共享戰略。基于這一戰略的指導,2018年3月,北汽新能源牽頭成立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以“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共享”的理念吸引了21家行業單位參與共建。該中心以開放平臺重塑產業結構,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以創新增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競爭力。在鄭剛的帶領下,北汽新能源還在資本市場上創造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許多第一:第一家私募規模超過14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第一次登陸a股市場,第一次建立市場化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首次實現股份制改革,首次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國有員工持股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北汽集團原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鄭剛在商業模式上也走在行業前列。2014年,鄭鋼在加入北汽新能源的第一年就提出了“互聯網+新能源”的服務轉型戰略。過去五年,北汽新能源先后推出了分時租賃、充換電業務、智慧惠民管家、充電手機APP、“擎天柱”計劃等一系列創新業務,加快新能源汽車與新經濟、大數據產業的融合,探索新能源汽車與光伏、儲能、能源互聯網的跨界融合,促進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升級、演進和協同發展,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方向。自2015年以來,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廈門、廣州、蘭州、昆明、天津、長沙、盤州等7個城市投放了7000多輛電動出租車,共計128個站點。2018年7月5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啟動面向私人用戶的車電價值分離模式,并率先在北京推進運營。換電模式的成功推廣為行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能量補充模式。此外,北汽新能源還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推出“北汽租售通”,提供集新車銷售、消費金融、租賃服務、售后回購和殘值保護為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時,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升級,北汽新能源在發展二手車業務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全新的“金融+置換”商業模式,有效增強了用戶粘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揮了積極示范作用。過去,當人們談論汽車強國時,他們習慣性地將目光投向美國、歐洲和日本。如今,隨著北汽新能源等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的崛起,中國品牌與跨國車企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在某些領域,中國品牌甚至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鄭剛選擇在這樣的時刻告別北汽新能源,可以說是退休了。在告別信的最后,他寫道:“一項偉大的事業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中不斷前進。再進化,再出發,我期待北汽新能源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春節臨近,讓我們祝福鄭剛告別北汽新能源!
JohnBGoodenough隨著電氣化革命的到來,動力電池當仁不讓成為代表之一,走入了電動汽車、儲能、電子設備等各行各業。
1900/1/1 0:00:00汽車之家新聞德國創新公司SonoMotors于近日宣布,公司將與博世展開合作,博世將為SonoMotors的太陽能電動車Sion提供中央控制單元及基于軟件的智能網聯方案。
1900/1/1 0:00:00近日,比亞迪發布2019年1月銷量數據。據比亞迪官方統計,1月終端交付近6萬輛,同比增長7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2萬輛,同比增長342。
1900/1/1 0:00:00近日,發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方案》)。毫無疑問,在《方案》中把關于汽車方面的消費措施提到了首位。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保時捷方面獲悉,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1900/1/1 0:00:002019年1月14日,中汽協行業數據出爐,汽車銷量成功轉負,乘用車負增長4。中國汽車迎來首個負增長年份。持續向上的時代正在過去,起伏波動時代正在到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