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比亞迪王傳福: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已轉為“政策+市場”雙輪驅動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1月12日,電動汽車行業“年度盛會”暨“2019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委員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包括政府機構、行業專家和企業高管在內的許多“大咖”齊聚一堂,討論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有76萬個充電基礎設施。中國在2030年實現全面電氣化是可行的。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存在充電設施利用率低、需要加強車樁合作、技術水平低等問題。制定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時間表,給予市場和社會應有的期待,是推動汽車革命成功的牛鼻子。汽車這一顛覆性變革的底層是可再生能源,它是電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共享的高度融合。未來,中國將用三年時間大幅完善充電網絡,加強標準體系,優化充電工作。電動汽車百強委員會主席陳慶泰,國家能源局監察主任李曄,青海省副省長王黎明,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毅,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司司長阿圖爾·倫格·梅茨格,表達了他們對“全球零排放和全面電氣化”的看法。小編摘錄了要點,并與讀者分享。以下是精彩演講的節選。到2025年左右,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超過燃油汽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已進入工業化階段。要評估這場汽車革命的深刻影響,我們必須跳出汽車行業的局限,展望未來的能源、交通和城市。首先,汽車革命應該與能源革命相配合,極大地改善能源結構。幸運的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與汽車的電動化是同步的。第二,電氣化需要以綠化為基礎。當電動汽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在系統和技術上與新能源相連接。2025年前后,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超過燃油車,市場將以強大的動力驅動電動汽車和能源結構的轉型。第三,共享出行有望重建城市交通。第四,跨界技術和造車新勢力的加入增強了創新的活力。第五,協調發展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時間表,給予市場和社會應有的期待,是推動汽車革命成功的牛鼻子。中國對這一輪汽車革命的期望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高。汽車這一顛覆性變革的底層是可再生能源,它是電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共享的高度融合。這些方面都是近年來我國發展良好的新興領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如果我們把握得好,我們可能會成為贏家。中國將用三年時間大幅改善充電網絡▲ 國家能源局監察局長李冶近日重點圍繞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充電基礎設計和建設,完善充電基礎設計標準體系,引導和促進充電網絡發展。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有76萬個充電基礎設施。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主要存在三個問題。首先,充電設施的利用率較低。第二,需要加強車輛和樁之間的配合。第三,技術水平仍然較低。未來,中國將用三年時間大幅完善充電網絡,加強標準體系,優化充電工作。國家能源局在這方面的主要工作思路如下:一是支持探索創新充電商業模式,提升用戶充電體驗,參考歐洲商業模式,考慮進一步減少政府干預,充分發揮……

資源非正常最優分配的作用。其次,加快先進技術研發,加快柔性充電技術的普及應用,加強無線充電和智能充電燈關鍵技術的公共關系。最后,推動充電服務平臺融合發展,積極發揮充電基礎設施作用,推動聯盟等行業協會發揮作用,利用中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在各類運營企業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加快國家服務平臺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千億元鋰電池產業和鋰電池產業▲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黎明青海省發展鋰電池產業優勢明顯。全省已探明鋰資源占全球儲量的40%以上,占全國儲量的70%以上,成為支撐鋰電池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視鋰電池產業發展,提出到2020年全省碳酸鋰產能要達到12.5萬噸,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未來,青海省將繼續加強創新驅動發展,實施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千億元鋰電池產業和鋰電池產業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創新驅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重點推進鋰提取技術的研究和完善以及產業化基礎研究,突破鹽湖鎂鋰比高的限制,努力提高鹽湖資源的高價值利用水平和鹽湖鉀、鈉、鎂、鋰的提取利用率;二是堅持生態優先、合理有序發展,加強鋰電池產業研發、制備、使用、回收全過程的生態保護;三是加強政策引導,嚴控鹽湖鋰資源開采,提高鋰資源開發技術準入門檻,逐步關閉設置不合理整合、破壞和浪費資源的企業,加強礦產資源執法和環境監測;

四是加快鋰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建設。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鼓勵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回收鋰動力電池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私家車正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陣地▲ 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2018年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巨大的環境壓力和碳排放使全球汽車電動化成為未來的必然選擇。全球對燃油車的禁令正在從口號轉變為實踐。技術進步和低碳生活需求也在推動全面電氣化扎根。電池技術的快速迭代正在迅速消解消費者最關心的里程焦慮。從消費結構來看,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非營運汽車占比高達80%,這證明私家車正逐漸成為電動汽車的主陣地,擁有綜合新能源的汽車有著深厚的消費基礎。此外,國家在能源領域的智能化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2.0時代。北汽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五年行動計劃——“海豚+”戰略,聚焦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生態和智能交通四大戰略重點,對內實現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全球領先地位,對外推動全球零排放進程。純電+插電,2030年實現私家車電動化▲ 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對中國2030年實現汽車全電氣化具有多層次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一是確保國家石油安全或能源安全,二是控制空氣污染,三是承擔全球氣候變化責任。同時,中國也有著在2030年實現全面電動化的堅實基礎:一是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二是在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和運營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因此,中國在2030年實現全面電氣化是可行的。中國應盡快制定汽車全面電動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在全面電動化的路線上,我們建議必須在不同的領域和模式下循序漸進。首先,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的出租車和公交領域將實現電氣化。其次,2025年將實現卡車電動化,最后,2030年將實現私家車電動化。我們希望實現純電和插電雙管齊下,實現從燃油車到純電的平穩過渡。歐盟將推動氫燃料和生物燃料等多種燃料的應用▲ 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干事Artur Runge Metzger表示,歐盟將在電力、交通和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脫碳,以期在2050年前實現全面脫碳。在交通運輸領域,主要關注客車、卡車、卡車和公共汽車。歐盟將推廣氫燃料、生物燃料和其他車輛等多種燃料的應用,以幫助實現減排目標。為了推動清潔能源轉型,歐盟提出了2030年的短期目標,以實現平穩過渡。作為變革的重要推動力,歐盟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并更新了二氧化碳排放標準:規定到2030年,乘用車將減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卡車將減少31%的二氧化碳排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歐盟將采取一些具體措施,如增加對開發動力電池的投資和增加電池產量。為了實現交通領域的轉型,需要解決包括技術、發動機和基礎設施在內的許多問題。各行業也應共同努力,推動變革。脫碳可以減少能源消耗,改善空氣質量,減少對能源的依賴。歐盟需要與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合作,讓整個行業和世界各地都能合作……

以太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看不見的手”調節產業競爭與發展是大勢所趨▲ Skycar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海良應該全速步入全面電動化時代,同時也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緩解業績短給用戶帶來的焦慮。電動汽車的主要缺點是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目前,以三元鋰電池為主要動力源的電動汽車無法滿足大型長途客車、兩班制出租車、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市場的需求,尤其是在政府補貼逐年減少甚至取消的現實背景下,用戶會特別關注性能,變得更加挑剔。在政府補貼逐步取消和退出的今天,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規范產業競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在全面電氣化的時代,政府補貼將從普惠制轉變為擇優制。未來幾年,彌補不足將是全球新能源汽車企業關注的焦點。Skycar積極開發和推動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的商業化,以創新布局解決電動汽車的技術短板,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智能電動汽車是一條全新的賽道,所以我們應該勇敢地跑在第一位▲ 蔚來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立紅,智能電動汽車的大發展方向為我們提供了“變道先跑”的戰略機遇。過去,我們經常談論“加速發展”和“彎道超車”。事實上,我一直認為“彎道超車”這個詞可能有點過于激進。目前,整個市場的形勢多變,技術發展迅速,每個國家和企業都在努力工作。從理論上講,從長遠來看,很難比其他人更快地達到絕對速度。我們的機會是,當一條新賽道出現時,當每個人都還在猶豫時,我們可以勇敢地先在新賽道上奔跑,也就是“先變道”。智能電動汽車是一條全新的賽道,我們認為應該有先驅先在上面做事。問題永遠無法討論,技術研究、問題討論和風險思考永遠不會停止。對于企業來說,我認為我們需要做的是勇敢地實踐。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中,我們可以發揮帶頭作用,抓住一定的機遇。“捍衛藍天”是推動電動汽車擴張的最直接動力▲ 鄒驥,能源基金會(中國)主席,在交通領域對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國15%的能源消費來自交通運輸部門,這一數字低于歐美國家,但增長速度很快。電動汽車的發展對優化交通能源結構和改善空氣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藍天保衛戰使中國各大城市對改善空氣質量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這已成為近年來推動電動汽車市場擴張的最直接動力,而空氣質量改善將繼續是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政策動力。目前,除了中央和國家層面的政策發揮的基礎性作用外,地方政策和做法也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正在形成中央和地方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局面。1月12日,電動汽車行業“年度盛會”暨“2019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委員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包括政府機構、行業專家和企業高管在內的許多“大咖”齊聚一堂,討論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有76萬個充電基礎設施。中國在2030年實現全面電氣化是可行的。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存在充電設施利用率低、需要加強車樁合作、技術水平低等問題。制定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時間表,給予市場和社會應有的期待,是推動汽車革命成功的牛鼻子。這場汽車顛覆性變革的根源在于……

可再生能源,是電氣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共享的高度融合。未來,中國將用三年時間大幅完善充電網絡,加強標準體系,優化充電工作。電動汽車百強委員會主席陳慶泰,國家能源局監察主任李曄,青海省副省長王黎明,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毅,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司司長阿圖爾·倫格·梅茨格,表達了他們對“全球零排放和全面電氣化”的看法。小編摘錄了要點,并與讀者分享。以下是精彩演講的節選。到2025年左右,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超過燃油汽車。▲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慶泰已進入工業化階段。要評估這場汽車革命的深刻影響,我們必須跳出汽車行業的局限,展望未來的能源、交通和城市。首先,汽車革命應該與能源革命相配合,極大地改善能源結構。幸運的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與汽車的電動化是同步的。第二,電氣化需要以綠化為基礎。當電動汽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在系統和技術上與新能源相連接。2025年前后,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超過燃油車,市場將以強大的動力驅動電動汽車和能源結構的轉型。第三,共享出行有望重建城市交通。第四,跨界技術和造車新勢力的加入增強了創新的活力。第五,協調發展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科學的頂層設計和時間表,給予市場和社會應有的期待,是推動汽車革命成功的牛鼻子。中國對這一輪汽車革命的期望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高。汽車這一顛覆性變革的底層是可再生能源,它是電動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共享的高度融合。這些方面都是近年來我國發展良好的新興領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如果我們把握得好,我們可能會成為贏家。中國將用三年時間大幅改善充電網絡▲ 國家能源局監察局長李冶近日重點圍繞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充電基礎設計和建設,完善充電基礎設計標準體系,引導和促進充電網絡發展。截至2018年底,中國已有76萬個充電基礎設施。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充電樁主要存在三個問題。首先,充電設施的利用率較低。第二,需要加強車輛和樁之間的配合。第三,技術水平仍然較低。未來,中國將用三年時間大幅完善充電網絡,加強標準體系,優化充電工作。國家能源局在這方面的主要工作思路如下:一是支持探索創新充電商業模式,增強用戶充電體驗,參考歐洲商業模式,考慮進一步減少政府干預,充分發揮資源非正常優化配置作用。其次,加快先進技術研發,加快柔性充電技術的普及應用,加強無線充電和智能充電燈關鍵技術的公共關系。最后,推動充電服務平臺融合發展,積極發揮充電基礎設施作用,推動聯盟等行業協會發揮作用,利用中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在各類運營企業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加快國家服務平臺融合發展。全力打造千億元鋰電池產業和鋰電池產業▲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王黎明青海省發展鋰電池產業優勢明顯。全省已探明的鋰資源超過……

占全球儲量的0%,占國家儲量的70%以上,成為支撐鋰電池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視鋰電池產業發展,提出到2020年全省碳酸鋰產能要達到12.5萬噸,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未來,青海省將繼續加強創新驅動發展,實施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千億元鋰電池產業和鋰電池產業發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創新驅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重點推進鋰提取技術的研究和完善以及產業化基礎研究,突破鹽湖鎂鋰比高的限制,努力提高鹽湖資源的高價值利用水平和鹽湖鉀、鈉、鎂、鋰的提取利用率;二是堅持生態優先、合理有序發展,加強鋰電池產業研發、制備、使用、回收全過程的生態保護;三是加強政策引導,嚴控鹽湖鋰資源開采,提高鋰資源開發技術準入門檻,逐步關閉設置不合理整合、破壞和浪費資源的企業,加強礦產資源執法和環境監測;

四是加快鋰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建設。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鼓勵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回收鋰動力電池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私家車正成為電動汽車的主要陣地▲ 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2018年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巨大的環境壓力和碳排放使全球汽車電動化成為未來的必然選擇。全球對燃油車的禁令正在從口號轉變為實踐。技術進步和低碳生活需求也在推動全面電氣化扎根。電池技術的快速迭代正在迅速消解消費者最關心的里程焦慮。從消費結構來看,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非營運汽車占比高達80%,這證明私家車正逐漸成為電動汽車的主陣地,擁有綜合新能源的汽車有著深厚的消費基礎。此外,國家在能源領域的智能化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2.0時代。北汽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五年行動計劃——“海豚+”戰略,聚焦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生態和智能交通四大戰略重點,對內實現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全球領先地位,對外推動全球零排放進程。純電+插電,2030年實現私家車電動化▲ 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對中國2030年實現汽車全電氣化具有多層次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一是確保國家石油安全或能源安全,二是控制空氣污染,三是承擔全球氣候變化責任。同時,中國也有著在2030年實現全面電動化的堅實基礎:一是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二是在電動汽車的推廣、應用和運營管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因此,中國在2030年實現全面電氣化是可行的。中國應盡快制定汽車全面電動化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同時,在全面電動化的路線上,我們建議必須在不同的領域和模式下循序漸進。首先,2022年,中國主要城市的出租車和公交領域將實現電氣化。其次,2025年將實現卡車電動化,最后,2030年將實現私家車電動化。我們希望實現純電和插電雙管齊下,實現從燃油車到純電的平穩過渡。歐盟將推動氫燃料和生物燃料等多種燃料的應用▲ 歐盟委員會氣候行動總干事Artur Runge Metzger表示,歐盟將在電力、交通和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脫碳,以期在2050年前實現全面脫碳。在交通運輸領域,主要關注客車、卡車、卡車和公共汽車。歐盟將推廣氫燃料、生物燃料和其他車輛等多種燃料的應用,以幫助實現減排目標。為了推動清潔能源轉型,歐盟提出了2030年的短期目標,以實現平穩過渡。作為變革的重要推動力,歐盟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并更新了二氧化碳排放標準:規定到2030年,乘用車將減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卡車將減少31%的二氧化碳排放。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歐盟將采取一些具體措施,如增加對開發動力電池的投資和增加電池產量。為了實現交通領域的轉型,需要解決包括技術、發動機和基礎設施在內的許多問題。各行業也應共同努力,推動變革。脫碳可以減少能源消耗,改善空氣質量,減少對能源的依賴。歐盟需要與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合作,讓整個行業和世界各地都能合作……

以太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看不見的手”調節產業競爭與發展是大勢所趨▲ Skycar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海良應該全速步入全面電動化時代,同時也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緩解業績短給用戶帶來的焦慮。電動汽車的主要缺點是續航里程和充電時間。目前,以三元鋰電池為主要動力源的電動汽車無法滿足大型長途客車、兩班制出租車、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市場的需求,尤其是在政府補貼逐年減少甚至取消的現實背景下,用戶會特別關注性能,變得更加挑剔。在政府補貼逐步取消和退出的今天,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規范產業競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在全面電氣化的時代,政府補貼將從普惠制轉變為擇優制。未來幾年,彌補不足將是全球新能源汽車企業關注的焦點。Skycar積極開發和推動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的商業化,以創新布局解決電動汽車的技術短板,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智能電動汽車是一條全新的賽道,所以我們應該勇敢地跑在第一位▲ 蔚來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立紅,智能電動汽車的大發展方向為我們提供了“變道先跑”的戰略機遇。過去,我們經常談論“加速發展”和“彎道超車”。事實上,我一直認為“彎道超車”這個詞可能有點過于激進。目前,整個市場的形勢多變,技術發展迅速,每個國家和企業都在努力工作。從理論上講,從長遠來看,很難比其他人更快地達到絕對速度。我們的機會是,當一條新賽道出現時,當每個人都還在猶豫時,我們可以勇敢地先在新賽道上奔跑,也就是“先變道”。智能電動汽車是一條全新的賽道,我們認為應該有先驅先在上面做事。問題永遠無法討論,技術研究、問題討論和風險思考永遠不會停止。對于企業來說,我認為我們需要做的是勇敢地實踐。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中,我們可以發揮帶頭作用,抓住一定的機遇。“捍衛藍天”是推動電動汽車擴張的最直接動力▲ 鄒驥,能源基金會(中國)主席,在交通領域對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中國15%的能源消費來自交通運輸部門,這一數字低于歐美國家,但增長速度很快。電動汽車的發展對優化交通能源結構和改善空氣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藍天保衛戰使中國各大城市對改善空氣質量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這已成為近年來推動電動汽車市場擴張的最直接動力,而空氣質量改善將繼續是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政策動力。目前,除了中央和國家層面的政策發揮的基礎性作用外,地方政策和做法也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正在形成中央和地方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局面。

標簽:比亞迪北京理念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造車很難,偶像很燃

公眾是有“窺私欲”的,且這份欲望比多數人預想的更強烈。舉幾個例子:1、你買的是小米手機,但雷軍的八卦也能做成各種梗在網上熱傳。

1900/1/1 0:00:00
安全就是生命!中汽協發布全球首部電動汽車安全指南(附下載鏈接)

1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聯合組織的電動汽車安全指南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
電動汽車『性價比』能否超燃油車?九位大咖詳解未來趨勢

1月12日,電動汽車行業“年度盛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包括政府機關、行業專家、企業高管在內的眾多“大咖”匯聚一堂,探討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900/1/1 0:00:00
2019CES收官:駕艙升溫,自動駕駛很燃,低調的中國企業很自信

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CES已經成為汽車電子發展的風向標。

1900/1/1 0:00:00
徐和誼: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融合發展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1月11日1月13日,以“汽車革命與交通、能源、城市協同發展”為主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1900/1/1 0:00:00
國家發改委發放最后兩張新建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2019年1月8日,在新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即將實施之際,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