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主辦的“2018國際能源高峰論壇暨第八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在人民日報舉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王志選在致辭中,從“能源轉型的邏輯”、“電力在能源轉型中的作用”和“轉型的前景”等方面,全面闡述了電力轉型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王志選發表了以下講話:能源轉型的基本邏輯如何實現能源轉型?這必須經歷能源革命。你為什么要轉型?我認為我們可以提出1000個理由和10000個理由,但首先,這主要是為了滿足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要求,這是由我們共同命運的規律決定的。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也受經濟社會發展價值規律的支配。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經存在,但當時由于技術和經濟原因,還無法大規模改造。今天,可以說基本條件已經具備,轉型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第三,人類總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創新是人類獨特的規律。我們受到化石能源的制約,煤炭和石油將耗盡,這是轉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石器時代的結束并不是因為沒有石頭,今天的轉變不僅僅是因為化石能源不可持續。中國能源經濟轉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十九大明確了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方向。中國能源轉型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是什么?首先,在價值體系中,從能源轉型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首先確保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但必須有一些制約因素,第一是綠色發展的制約因素,包括清潔、低碳和環境保護,第二是經濟制約。此外,在方法體系上,要堅持生產多樣化、消費節約,同時要進行制度革命和科技革命。價值體系和方法體系是能源消耗的一個整體內容。電力在能源轉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國家能源統計的相關數據,分析了1978年至2016年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總量和構成,發現中國能源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明顯放緩。煤炭仍然是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主要來源。清潔能源發展迅速,但所占比例仍然很低。能源消耗總量大于生產總量,對外依存度增加。同時,一次能源轉電比例穩步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基本沒有下降,這是一個趨勢。有專家表示,中國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與發達國家基本相同,均在25%左右。這是否意味著電力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那么,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天然氣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基本在25%左右,而中國在7%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終端能源清潔很大一部分需要天然氣,但同時也需要提高用電量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電力和天然氣在中國終端能源消費中的總比例比發達國家低約10%。注:電能轉換能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根據中國電力聯合會《2016年電力行業統計匯總》和國家統計局《2016年中國能源統計年鑒》,采用發電煤耗計算方法計算;
根據《中國能源統計年鑒》的數據計算出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例。中國目前的能源平衡定義、方法和指標設置與國際公認的標準不同,但趨勢判斷不受影響。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的新能源發展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但總體而言,新能源仍占比較小的比例,占比最大的仍是煤炭。即使在電力方面,水電也占比較高的比例,而其他都是新能源。2017年底,中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包括生物質發電)占比38.6%,發電量占比30.4%。在電力系統中,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其他發達國家,非化石能源的比例仍然很高。這也反映了我國能源轉型的發展和任務。在2017年的發電量中,燃煤發電約占65%,這一比例此前較高。因此,清潔發展不應放棄燃煤發電。我們在發展燃煤發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占比從1995年的27.8%提高到2017年的80%以上,60萬千瓦及以下火電機組容量達到44.7%,百萬千瓦火電機組數量達到103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燃煤發電本身也在發生變化。同時,在煤電發展過程中,污染控制的效果非常明顯。在過去的40年里,當污染嚴重時,僅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就達到了1350萬噸。但目前,中國煤電發展過程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年排放量加起來不超過400萬噸。這是由于煤炭和電力的清潔發展。電力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在電力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煤電、風電還是太陽能,成本都在急劇下降,成本也在下降。從最終用戶的電價來看,它與美國的電價基本相同。當然,在稅收和補貼方面也存在差異。此外,工業用電量高于民用用電量,這也是中國的一個特點。當前,煤電是支撐電力轉型和能源轉型的重要主力軍。相對而言,65%的燃煤電價仍然相對較低。當然,非化石能源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展望轉型,電力是否需要發展?新的電氣化時代即將到來,未來電力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澄清一個概念。能源開發的頻繁高峰并不意味著電力的高峰。我們應該通過發展清潔電力盡快減少能源和碳排放總量。要解決不平衡不足的問題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國的電力需求仍然很高,電力行業應該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工業負荷用電仍占比較高的比例,但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比例有所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應進一步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電力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經濟需要發展,電力仍然需要發展。電力在能源中的作用在未來也可能發生巨大變化。還有多少發展空間?2013年,我預測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5萬億千瓦時,2030年將達到11萬億千瓦時。當時,很多人說這個數字太高了。最后,既然這是一次轉型,那么從電力的角度來看,未來會是什么樣子?從能源、電力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出發,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下,系統背景是計劃經濟,技術背景發展到自動化水平。當能源短缺時,一方面是增加供應,另一方面是通過需求側管理來減少需求。改造后,能源側和電力供應相結合,形成了風電和太陽能新能源發電。同時,由于儲電技術的發展,如……
s抽水蓄能,電力的需求側和供應側也重疊,大部分非化石能源發電將進入電力系統。能源側、電力需求側和電力供應側重疊的中間部分是綜合能源管理。從制度上講,這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從技術背景來看,智能電網正在逐步向能源互聯網轉變。能量的轉換是這三個方面越來越一致。如何支持能源發展,應該做些什么?首先,重構指標體系,重構指標系統,形成價值導向的指標體系。第二,整合現行法律和政策。在推進能源革命的總要求下,重點是統一、合并、簡化和加強現有的各種針對能源發展的制度法規,并將其納入法律管理渠道。第三,必須加快能源(電力)規劃改革,引導轉型。要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能源電力轉型特點,重新界定規劃的作用和定位,建立以電力為中心的能源規劃,減少政府能源規劃的種類。第四,繼續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12月12日,由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主辦的“2018國際能源高峰論壇暨第八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在人民日報舉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王志選在致辭中,從“能源轉型的邏輯”、“電力在能源轉型中的作用”和“轉型的前景”等方面,全面闡述了電力轉型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王志選發表了以下講話:能源轉型的基本邏輯如何實現能源轉型?這必須經歷能源革命。你為什么要轉型?我認為我們可以提出1000個理由和10000個理由,但首先,這主要是為了滿足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要求,這是由我們共同命運的規律決定的。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也受經濟社會發展價值規律的支配。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經存在,但當時由于技術和經濟原因,還無法大規模改造。今天,可以說基本條件已經具備,轉型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第三,人類總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創新是人類獨特的規律。我們受到化石能源的制約,煤炭和石油將耗盡,這是轉型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石器時代的結束并不是因為沒有石頭,今天的轉變不僅僅是因為化石能源不可持續。中國能源經濟轉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十九大明確了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方向。中國能源轉型的價值觀和方法論是什么?首先,在價值體系中,從能源轉型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首先確保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但必須有一些制約因素,第一是綠色發展的制約因素,包括清潔、低碳和環境保護,第二是經濟制約。此外,在方法體系上,要堅持生產多樣化、消費節約,同時要進行制度革命和科技革命。價值體系和方法體系是能源消耗的一個整體內容。電力在能源轉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國家能源統計的相關數據,分析了1978年至2016年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總量和構成,發現中國能源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明顯放緩。煤炭仍然是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主要來源。清潔能源發展迅速,但所占比例仍然很低。總能源消耗大于總產量,對……的依賴性……
外國增加。同時,一次能源轉電比例穩步提高,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基本沒有下降,這是一個趨勢。有專家表示,中國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與發達國家基本相同,均在25%左右。這是否意味著電力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那么,另一方面,發達國家天然氣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基本在25%左右,而中國在7%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終端能源清潔很大一部分需要天然氣,但同時也需要提高用電量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電力和天然氣在中國終端能源消費中的總比例比發達國家低約10%。注:電能轉換能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根據中國電力聯合會《2016年電力行業統計匯總》和國家統計局《2016年中國能源統計年鑒》,采用發電煤耗計算方法計算;
根據《中國能源統計年鑒》的數據計算出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所占的比例。中國目前的能源平衡定義、方法和指標設置與國際公認的標準不同,但趨勢判斷不受影響。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的新能源發展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但總體而言,新能源仍占比較小的比例,占比最大的仍是煤炭。即使在電力方面,水電也占比較高的比例,而其他都是新能源。2017年底,中國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包括生物質發電)占比38.6%,發電量占比30.4%。在電力系統中,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其他發達國家,非化石能源的比例仍然很高。這也反映了我國能源轉型的發展和任務。在2017年的發電量中,燃煤發電約占65%,這一比例此前較高。因此,清潔發展不應放棄燃煤發電。我們在發展燃煤發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占比從1995年的27.8%提高到2017年的80%以上,60萬千瓦及以下火電機組容量達到44.7%,百萬千瓦火電機組數量達到103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燃煤發電本身也在發生變化。同時,在煤電發展過程中,污染控制的效果非常明顯。在過去的40年里,當污染嚴重時,僅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就達到了1350萬噸。但目前,中國煤電發展過程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年排放量加起來不超過400萬噸。這是由于煤炭和電力的清潔發展。電力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在電力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煤電、風電還是太陽能,成本都在急劇下降,成本也在下降。從最終用戶的電價來看,它與美國的電價基本相同。當然,在稅收和補貼方面也存在差異。此外,工業用電量高于民用用電量,這也是中國的一個特點。當前,煤電是支撐電力轉型和能源轉型的重要主力軍。相對而言,65%的燃煤電價仍然相對較低。當然,非化石能源的成本一直在下降。展望轉型,電力是否需要發展?新的電氣化時代即將到來,未來電力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澄清一個概念。能源開發的頻繁高峰并不意味著電力的高峰。我們應該通過發展清潔電力盡快減少能源和碳排放總量。要解決不平衡不足的問題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國的電力需求仍然很高,電力行業應該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工業負荷用電仍占比較高的比例,但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比例有所提高。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應進一步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電力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經濟需要發展,電力仍然需要發展。電力在能源中的作用在未來也可能發生巨大變化。還有多少發展空間?2013年,我預測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5萬億千瓦時,2030年將達到11萬億千瓦時。當時,很多人說這個數字太高了。最后,既然這是一次轉型,那么從電力的角度來看,未來會是什么樣子?從能源、電力和用戶之間的關系出發,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下,系統背景是計劃經濟,技術背景發展到自動化水平。當能源短缺時,一方面是增加供應,另一方面是通過需求側管理來減少需求。改造后,能源側和電力供應相結合,形成了風電和太陽能新能源發電。同時,由于儲電技術的發展,如……
s抽水蓄能,電力的需求側和供應側也重疊,大部分非化石能源發電將進入電力系統。能源側、電力需求側和電力供應側重疊的中間部分是綜合能源管理。從制度上講,這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從技術背景來看,智能電網正在逐步向能源互聯網轉變。能量的轉換是這三個方面越來越一致。如何支持能源發展,應該做些什么?首先,重構指標體系,重構指標系統,形成價值導向的指標體系。第二,整合現行法律和政策。在推進能源革命的總要求下,重點是統一、合并、簡化和加強現有的各種針對能源發展的制度法規,并將其納入法律管理渠道。第三,必須加快能源(電力)規劃改革,引導轉型。要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能源電力轉型特點,重新界定規劃的作用和定位,建立以電力為中心的能源規劃,減少政府能源規劃的種類。第四,繼續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計劃2022年前將公司旗下汽車電池業務分拆上市,但目前尚未決定上市的地點。
1900/1/1 0:00:00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都帶來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即將到來的5G時代也是如此。
1900/1/1 0:00:00相比目前還無法大規模應用的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是一種把汽車變的更智能的實用技術。目前的車輛都帶有駕駛輔助系統,廣泛應用的倒車雷達,比較高端的遠程召喚,都屬于輔助駕駛。
1900/1/1 0:00:0012月12日,現代汽車再次對管理層進行了大規模重組,涉及17位高層的變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任命了首位外籍研發主管。
1900/1/1 0:00:00繼西安動力電池二期工程重啟之后,三星在華的動力電池投資再掀“風浪”。
1900/1/1 0:00:0012月11日,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發文表示,該省已正式明確升級國標準車用汽柴油時間表,其中供應、銷售的汽油全年蒸氣壓限值不大于60千帕,這一要求與香港標準接軌,嚴于國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