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全面改變了三個行業。新京報:人工智能將給哪些行業帶來變革?李艷紅: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能夠全面登陸國民經濟的三大產業,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以農業為例,農藥的早期檢測和早期應用對解決病蟲害非常重要。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和遙感等工具,可以非常準確、及時地發現病蟲害,準確地施用農藥。它可以減少50%的農藥用量,相當于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的農藥含量減少了50%。對于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來說,幾乎每一個場景都有通過人工智能提升的空間。例如,與挖掘機一樣,該行業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我們可以讓挖掘機在很少人甚至沒有人的情況下完成工作。在第三產業,與醫療行業一樣,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早期診斷和發現各種疾病和癌癥。我們最近的一個項目是通過眼底篩查早期發現青光眼和黃斑疾病。現在,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已經能夠使其準確性與擁有10年經驗的專業醫生相媲美。我們計劃在全國貧困縣選擇500個點位捐贈眼底篩查一體機,包括相應的技術。物理空間有限,交通擁堵要靠人工智能解決新京報:你認為智能交通是如何實現的?李艷紅:與過去的交通相比,智能交通將在思維方式上發生巨大變化。智能交通的思維模式是人工智能思維。智能交通的解決方案不是互聯網解決的,而是人工智能解決的。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是兩個時代。我一直認為互聯網是第一門課,人工智能是主要課程。人工智能是一種完全基于數據的方式,完全由人工智能實時反映,并根據這些數據進行調整。城市道路上的每輛車都在哪里?每個紅綠燈周圍有多少輛車?他們要去哪里?所有數據都應輸入智能交通系統進行綜合調整。例如,在北京,我們從海淀區開始,接管了所有的紅綠燈,并進行了智能實時調整。根據計算,預計人們在交通堵塞時的等待時間可以減少30%至40%。未來,我們可能不會在基礎設施上投入更多資金,而是在軟件和智能方面投入更多資金。根據中國交通運輸部的計算,交通擁堵造成的GDP損失高達5%至8%。也就是說,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年因為交通擁堵而遭受數千億的損失。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增強人們的感知能力,減少能源消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新京報:您認為自動駕駛業務發展到了什么階段?李彥宏: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汽車行業終于迎來了變革的大時代,無人駕駛技術也迎來了發展期。今年7月發布的Apolon就是這樣一輛小型巴士。它既沒有方向盤,也沒有駕駛座,而且是自動運行的。目前,它已經登陸了10多個地方。它已經商業化,并有超過10000小時的安全駕駛記錄。還有其他無人產品,比如新石器時代的自動售貨機,那里沒有人開車四處賣東西;
公園里也有清掃車。我們在很多地方沒有想到的,比如自動摘蘋果的機器,都是可以完全擺脫司機的新產品,并且在未來幾年內會有爆炸性的增長。安全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第一天”,人工智能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自動駕駛小巴Apolon目前已安全運營超過1萬公里,服務乘客超過1萬人,實現了零事故率運營。百度Apollo平臺添加的代碼中,有50%以上與安全有關。如果你不能通過安全規則,你就不能進入使用狀態。問答展望未來五年,你認為互聯網行業會有什么趨勢?李艷紅:我們正在經歷從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的過渡,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將帶來許多新的機遇。在應用層面,主要有兩個場景,一個是智能家居,另一個是包括無人駕駛在內的智能交通。你對來年的期望是什么?李艷紅:我認為智能家居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因為人工智能的發生和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即人機交互的模式可以從原來的鼠標和鍵盤轉變為觸摸屏,這就是從PC向移動互聯網的轉換;
然后從觸摸屏切換到語音。在未來的家庭中,人們應該用自然語言與各種設備進行互動,這是人工智能時代的一大特點。人工智能全面改變了三個行業。新京報:人工智能將給哪些行業帶來變革?李艷紅: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能夠全面登陸國民經濟的三大產業,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以農業為例,農藥的早期檢測和早期應用對解決病蟲害非常重要。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和遙感等工具,可以非常準確、及時地發現病蟲害,準確地施用農藥。它可以減少50%的農藥用量,相當于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的農藥含量減少了50%。對于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來說,幾乎每一個場景都有通過人工智能提升的空間。例如,與挖掘機一樣,該行業也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通過人工智能的方法,我們可以讓挖掘機在很少人甚至沒有人的情況下完成工作。在第三產業,與醫療行業一樣,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早期診斷和發現各種疾病和癌癥。我們最近的一個項目是通過眼底篩查早期發現青光眼和黃斑疾病。現在,通過這項技術,我們已經能夠使其準確性與擁有10年經驗的專業醫生相媲美。我們計劃在全國貧困縣選擇500個點位捐贈眼底篩查一體機,包括相應的技術。物理空間有限,交通擁堵要靠人工智能解決新京報:你認為智能交通是如何實現的?李艷紅:與過去的交通相比,智能交通將在思維方式上發生巨大變化。智能交通的思維模式是人工智能思維。智能交通的解決方案不是互聯網解決的,而是人工智能解決的。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是兩個時代。我一直認為互聯網是第一門課,人工智能是主要課程。人工智能是一種完全基于數據的方式,完全由人工智能實時反映,并根據這些數據進行調整。城市道路上的每輛車都在哪里?每個紅綠燈周圍有多少輛車?他們要去哪里?所有數據都應輸入智能交通系統進行綜合調整。例如,在北京,我們從海淀區開始,接管了所有的紅綠燈,并進行了智能實時調整。根據計算,預計人們在交通堵塞時的等待時間可以減少30%至40%。未來,我們可能不會在基礎設施上投入更多資金,而是在軟件和智能方面投入更多資金。根據中國交通運輸部的計算,交通擁堵造成的GDP損失高達5%至8%。也就是說,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年因為交通擁堵而遭受數千億的損失。使用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增強人們的感知能力,減少能源消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新京報:您認為自動駕駛業務發展到了什么階段?李彥宏: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汽車行業終于迎來了變革的大時代,無人駕駛技術也迎來了發展期。今年7月發布的Apolon就是這樣一輛小型巴士。它既沒有方向盤,也沒有駕駛座,而且是自動運行的。目前,它已經登陸了10多個地方。它已經商業化,并有超過10000小時的安全駕駛記錄。還有其他無人產品,比如新石器時代的自動售貨機,那里沒有人開車四處賣東西;
公園里也有清掃車。我們在很多地方沒有想到的,比如自動摘蘋果的機器,都是可以完全擺脫司機的新產品,并且在未來幾年內會有爆炸性的增長。安全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第一天”,人工智能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自動駕駛小巴Apolon目前已安全運營超過1萬公里,服務乘客超過1萬人,實現了零事故率運營。百度Apollo平臺添加的代碼中,有50%以上與安全有關。如果你不能通過安全規則,你就不能進入使用狀態。問答展望未來五年,你認為互聯網行業會有什么趨勢?李艷紅:我們正在經歷從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的過渡,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將帶來許多新的機遇。在應用層面,主要有兩個場景,一個是智能家居,另一個是包括無人駕駛在內的智能交通。你對來年的期望是什么?李艷紅:我認為智能家居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因為人工智能的發生和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即人機交互的模式可以從原來的鼠標和鍵盤轉變為觸摸屏,這就是從PC向移動互聯網的轉換;然后從觸摸屏切換到語音。在未來的家庭中,人們應該用自然語言與各種設備進行互動,這是人工智能時代的一大特點。
工信部官方網站剛剛(11月8日)發布信息稱,經國務院同意,工信部等六部委印發了《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人民政府組織開展低速電動車清理整頓工作,
1900/1/1 0:00:00從1886年兩位德國的工程師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一百多年后全球的汽車行業、出行產業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智能汽車成為全新的主題。
1900/1/1 0:00:0011月8日,乘聯會發布10月份乘用車銷量數據。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量共計1950萬臺,同比下降132。其中新能源車的銷量達到117萬臺,環比增長191,同比增長848。
1900/1/1 0:00:00上市公司行不行,看財報就知道了。十月的最后一天,北汽藍谷上市后首次披露業績報告,其中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和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50。
1900/1/1 0:00:0011月8日,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工業互聯網的創新與突破”論壇上表示,今年紅旗與去年相比實現了市場銷量增長超過10倍的業績,我們正在規劃明年能夠在今年的基礎上,
1900/1/1 0:00:00特斯拉董事會提名COORobynDenholm出任董事長,任命即刻生效。此前,馬斯克因私有化特斯拉言論誤導了投資者,遭SEC起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