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的50%,今年過百萬的銷量應該不成問題。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火災事件受到廣泛關注。10月31日,國家市場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現有的輿論信息,2018年新能源汽車火災事件已超過40起。市場監管總局已組織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啟動10次新能源汽車缺陷調查,會同相關部門現場開展火災事故調查5次,督促相關生產企業實施召回5次。
其中,召回了3.56萬輛缺陷車,涉及5家企業的24款車型,其中大部分缺陷是由電子控制和機械故障引起的。但市場監管總局沒有透露參與召回的5家公司是誰,也沒有給出具體的召回型號和缺陷原因。市場監管總局表示,車輛火災事故可能與電線、燃料電池、機械干擾和外部火源有關,而且在燃燒過程中,一些證據會消失或改變,因此缺陷調查非常困難,原因分析極其復雜。但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專項調查,開展信息共享機制研究,進一步提高缺陷認定技術和能力,加強召回監管。電池安全是最短的木板。2018年,中國發生了40多起新能源汽車火災事件。與燃油車不同,純電動汽車的火災主要是由機油老化和短路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電池產品測試經驗和充電安全管理技術水平低。可以說,電池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底線,如何在追求高電池壽命的前提下保證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變得非常重要。業內專家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電動車火災事件頻發的原因是一些企業為了盡快獲得補貼,開始降低生產標準。同時,許多企業沒有建立內部電池安全測試標準和電池安全測試能力,導致生產的電池質量不達標,最終導致車輛安全事故。
了解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工作原理的人都知道,動力電池的基本單元是電池單元,電池單元被分組形成Pack封裝。在工作過程中,電池組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這種熱量不能及時消散,不僅會影響動力電池的壽命,嚴重時還會造成熱失控,從而引發車輛起火等事故。簡單地說,熱失控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引起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汽車被動碰撞時,鋰電池受到外力變形,導致電池隔膜撕裂短路,最終引發火災。內部因素,如由于電子控制系統和散熱設計的缺陷導致電池過度充電,以及局部過熱,也會導致電池短路和起火。事實上,防止電池熱失控需要從基礎到整個系統考慮,涉及材料的熱穩定性、電池生命周期的熱安全、BMS的熱管理等方面,這對電池企業和車企都提出了一定的技術挑戰。電池行業正在加速洗牌,以淘汰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對動力電池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這給動力電池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
一方面,它殘酷地擠壓動力電池,要求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提高,續航里程不斷提高,價格不斷降低。隨著補貼逐年大幅下降,汽車制造商也開始將部分成本壓力轉嫁給動力電池公司。縱觀今年動力電池公司Q3業績,不難發現,許多市場份額較小的電池公司陷入困境,沃特瑪、力獅科技、融捷等電池公司都出現了大幅虧損。另一方面,截至今年9月,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十大企業占比達到91.4%,市場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聚,其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等龍頭企業業績大幅提升。數據顯示,我國動力電池配套企業數量已從2015年的約150家下降到2017年的約100家,其中三分之一已被淘汰。未來將有更多的企業被淘汰,尤其是中小型低水平動力電池企業面臨著快速被淘汰的壓力。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嗎?在解釋了當前新能源汽車安全和動力電池行業的背景后,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特別是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已成為全產業鏈的下一個重點,并有許多呼吁引入電動汽車強制性年檢制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高歐陽明曾指出,中國迫切需要建立電動汽車年檢制度。他認為,由于缺乏機動車年檢制度,導致電動車的許多隱患防控不利。電動汽車沒有年檢制度,這是一個大問題。例如,如果充電繼電器卡住、密封失效或動力電池超過保修期,則電池有膨脹和破裂的風險。如果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將會給電動汽車的安全帶來許多隱患。由于新能源汽車沒有強制檢測,很多檢測指標和方法都參考了傳統的燃油車標準,新能源汽車的一些問題和隱患很難發現。早在2015年,就有業內專家呼吁中國建立新能源汽車強制性年檢制度,搭建檢測平臺。
從理論上講,動力電池在研發階段的測試應包括絕緣、電壓、針刺、防水和防塵測試。然而,例如,針灸測試顯然不適合作為年度檢查項目。與傳統燃油車不同,動力電池在檢測項目中難以檢測到,這也是行業尚未就年檢制度的具體內容達成共識的主要原因。此外,強制年檢是否會增加消費者用車成本、是否涉及檢驗費、費用如何計算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處理不當會在用戶層面形成一定的誤解和沖突。截至去年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過16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的50%,今年過百萬的銷量應該不成問題。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火災事件受到廣泛關注。10月31日,國家市場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現有的輿論信息,2018年新能源汽車火災事件已超過40起。市場監管總局已組織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啟動10次新能源汽車缺陷調查,會同相關部門現場開展火災事故調查5次,督促相關生產企業實施召回5次。
主機I}/ig/20230304010641237083/1.jpg“/>
其中,召回了3.56萬輛缺陷車,涉及5家企業的24款車型,其中大部分缺陷是由電子控制和機械故障引起的。但市場監管總局沒有透露參與召回的5家公司是誰,也沒有給出具體的召回型號和缺陷原因。市場監管總局表示,車輛火災事故可能與電線、燃料電池、機械干擾和外部火源有關,而且在燃燒過程中,一些證據會消失或改變,因此缺陷調查非常困難,原因分析極其復雜。但市場監管總局將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專項調查,開展信息共享機制研究,進一步提高缺陷認定技術和能力,加強召回監管。電池安全是最短的木板。2018年,中國發生了40多起新能源汽車火災事件。與燃油車不同,純電動汽車的火災主要是由機油老化和短路引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電池產品測試經驗和充電安全管理技術水平低。可以說,電池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底線,如何在追求高電池壽命的前提下保證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變得非常重要。業內專家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電動車火災事件頻發的原因是一些企業為了盡快獲得補貼,開始降低生產標準。同時,許多企業沒有建立內部電池安全測試標準和電池安全測試能力,導致生產的電池質量不達標,最終導致車輛安全事故。
了解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工作原理的人都知道,動力電池的基本單元是電池單元,電池單元被分組形成Pack封裝。在工作過程中,電池組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這種熱量不能及時消散,不僅會影響動力電池的壽命,嚴重時還會造成熱失控,從而引發車輛起火等事故。簡單地說,熱失控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引起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汽車被動碰撞時,鋰電池受到外力變形,導致電池隔膜撕裂短路,最終引發火災。內部因素,如由于電子控制系統和散熱設計的缺陷導致電池過度充電,以及局部過熱,也會導致電池短路和起火。事實上,防止電池熱失控需要從基礎到整個系統考慮,涉及材料的熱穩定性、電池生命周期的熱安全、BMS的熱管理等方面,這對電池企業和車企都提出了一定的技術挑戰。電池行業正在加速洗牌,以淘汰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對動力電池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動力電池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殘酷擠壓動力電池,要求不斷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不斷提高續航里程,不斷降低價格。隨著補貼逐年大幅下降,汽車制造商也開始將部分成本壓力轉嫁給動力電池公司。縱觀今年動力電池公司Q3業績,不難發現,許多市場份額較小的電池公司陷入困境,沃特瑪、力獅科技、融捷等電池公司都出現了大幅虧損。另一方面,截至今年9月,中國動力電池行業十大企業占比達到91.4%,市場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聚,其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等龍頭企業業績大幅提升。數據顯示,動力電池配套企業數量……
中國已從2015年的約150個下降到2017年的約100個,其中三分之一已被淘汰。未來將有更多的企業被淘汰,尤其是中小型低水平動力電池企業面臨著快速被淘汰的壓力。
電動汽車年檢制度會是一劑良藥嗎?在解釋了當前新能源汽車安全和動力電池行業的背景后,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特別是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已成為全產業鏈的下一個重點,并有許多呼吁引入電動汽車強制性年檢制度。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高歐陽明曾指出,中國迫切需要建立電動汽車年檢制度。他認為,由于缺乏機動車年檢制度,導致電動車的許多隱患防控不利。電動汽車沒有年檢制度,這是一個大問題。例如,如果充電繼電器卡住、密封失效或動力電池超過保修期,則電池有膨脹和破裂的風險。如果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使用,將會給電動汽車的安全帶來許多隱患。由于新能源汽車沒有強制檢測,很多檢測指標和方法都參考了傳統的燃油車標準,新能源汽車的一些問題和隱患很難發現。早在2015年,就有業內專家呼吁中國建立新能源汽車強制性年檢制度,搭建檢測平臺。
從理論上講,動力電池在研發階段的測試應包括絕緣、電壓、針刺、防水和防塵測試。然而,例如,針灸測試顯然不適合作為年度檢查項目。與傳統燃油車不同,動力電池在檢測項目中難以檢測到,這也是行業尚未就年檢制度的具體內容達成共識的主要原因。此外,強制年檢是否會增加消費者用車成本、是否涉及檢驗費、費用如何計算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處理不當會在用戶層面形成一定的誤解和沖突。
11月5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1批)》,共包括77戶企業的161個車型,
1900/1/1 0:00:0011月7日,中興通訊宣布將加大針對交通及汽車市場的戰略投入,開發基于3GPPRelease14的LTEV2X路側單元(RSU)和車載模組單元,
1900/1/1 0:00:00查看最新行情北京時間11月7日上午消息,中民七星收購公司(CMSevenStarAcquisitionCorporation)與開心汽車集團及其母公司人人公司今天宣布,
1900/1/1 0:00:0011月6日,湖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成立,計劃到2020年底前,在湖南省范圍大力推進充電設施建設,包括新建電動汽車充電樁約18萬個,并打造湖南省統一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臺,
1900/1/1 0:00:00近日,據國外媒體路透社報道,大眾集團表示旗下大眾等品牌今年的銷量表現和盈利將不能達到預計目標。
1900/1/1 0:00:00根據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達成的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北美汽車制造商們將不得不面臨零部件來源比例方面的新挑戰。而對于日本制造商而言,這種現實情況將尤為揪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