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別讓虛假繁榮遮住了眼,我國動力電池行業仍面臨危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年來,動力電池乃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熱點是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在新能源汽車電力市場迅速崛起,短短7年時間成為“獨角獸”企業。從招股書披露到會議召開僅24天,一度刷新了IPO會議時間最短紀錄;

6月11日,創業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籌資54.62億元,這是自2009年創業板正式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獲得千萬資本青睞的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負眾望,上市后市值飆升。6月21日,A股收盤,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來連續8天迎來漲停,股價報70.54元,總市值1532億元,居創業板第一。6月22日,盡管股價有所下跌,但仍創造了動力電池公司上市的神話。根據艾維經濟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達到42.8Gwh,同比增長40.3%。此外,2017年動力電池產值達到706.2億元,同比增長10.3%。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為突出,2017年和2016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9.2%和20.6%。此外,動力電池應用分公司研究部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為4516.59兆瓦時(4.52千瓦時),同比增長223%,季度環比增長22%。業內認為,這不僅是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也是動力電池行業繁榮的表現。那么,動力電池行業真的像表中所示的那樣繁榮嗎?俗話說:“幸福在于不幸,不幸在于幸福”。動力電池行業的繁榮背后隱藏著什么危機?易一村資本董事長唐偉清,他表示:“投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一定的機會,但他仍然非常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對于技術驅動的行業來說,技術的相對定型是產業結構的分水嶺。如果能源密度不能繼續提高,企業將面臨價格戰,距離這個階段還很遠。”。 “然而,與此同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第一,應對國內外競爭對手,保持既定地位,確保持續盈利,已成為下一步戰略布局的首要考慮因素。與當代安培的興衰相比堅瑞沃能旗下沃特瑪科技有限公司爆發20億逾期債務危機,似乎給行業敲響了警鐘。2017年,沃特瑪動力電池裝機容量超過2GWh,在動力電池行業排名第三。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動力電池相關企業數量已從2016年的150家下降到2017年的不足100家,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領域。與2016年相比,2017年的生產企業數量減少了一半。這表明該行業的重組正在逐步展開。“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舉站在行業前列,比亞迪緊隨其后。“一位動力電池業內人士表示,乘用車市場補貼政策的改變和三元鋰電池的圍攻徹底打破了不穩定的行業格局。在未來的競爭中,仍有大量產能過剩、技術落后、融資能力較弱的動力電池企業需要不同程度的解決這是未來的動力電池。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在看似大好的形勢下,正面臨多重危機。隨著資本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投入,一些為了積極性和補貼而進入該領域的電池制造商技術變革能力較弱,生產的電池遠不能滿足新補貼政策的要求。由于產品不合格,大量電池不得不報廢。成本危機已經成為動力電池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正如中國化學和物理電力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延龍所說,“動力電池行業已經從暴利逐漸轉變為微利。”原材料價格上漲,但在車企末端卻一直保持在低位。未來,即使是像Co這樣的大型企業……

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Limited將只收取加工費。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8.64%、43.7%和36.29%。特別是2017年和2016年的毛利率差異為7.41個百分點。艾維經濟研究院研究總監吳輝表示,競爭、減少甚至取消補貼會導致動力電池價格下降,能量密度和規模效應的增加對成本降低有明顯影響,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會影響動力電池企業的毛利。數據顯示,未來動力電池企業的毛利潤將從目前的30%下降到20%左右。有專家表示,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將達到101.5萬輛,因此相應動力電池的裝機容量為50GWh

; 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210萬輛,相應的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為101.1GWHh。相比之下,2016年動力電池產能已達到170GWh/年,2017年動力電池容量超過200GWh//年。由此可見,動力電池市場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已經凸顯。但在中國汽車研究院吳志新看來,動力電池產能過剩是一個偽命題,這種短時間內的產能過剩應該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然而,與此同時,我們應該警惕逃跑序列。隨著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逐漸提高,高端產能項目將會啟動,低端產能肯定會被淘汰。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向有關部門發布了《汽車行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新車動力電池項目的相關規定要求,電芯的比能和系統的比能分別達到300 WHr/kg和220 WHr/kg。《意見稿》的提出給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天花板。根據技術數據,磷酸鐵鋰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難以超過140Wh/kg,大型三元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20Wh/kg,實驗室密度上限為300Wh/kg。按照2025年的目標,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千克到400瓦時/公斤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技術瓶頸,外資企業的業績也讓國內電池制造商面臨諸多挑戰。自2018年以來,外國動力電池公司的復興似乎已經形成。據消息,5月7日,華友鈷業與韓國LG化工合資項目簽約儀式暨華錦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入駐浙江衢州綠色產業集群儀式在當地舉行。隨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韓國LG化工在北京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共同推動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合作研究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積極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不久前,吉利汽車收購LG化學南京工廠的消息也被曝出。三星SDI在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明確指出:“我們將為2020年結束(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做準備。”2020年政策保護期結束后,外資企業將再次進入中國市場,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領軍企業。,有限的人必然會經歷一場巨大的考驗。盡管一些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和專家對擊敗“卷土重來”的日本和韓國電池充滿信心,但從數據上來看,實際上存在許多隱憂,幾家國內頂級電池企業在比能量、質量、性價比和安全性方面已經可以與外資企業競爭,但現在說他們正在“引領世界”可能還為時過早。近年來,動力電池乃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熱點是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在新能源汽車電力市場迅速崛起,短短7年時間成為“獨角獸”企業。從招股書披露到會議召開僅24天,一度刷新了IPO會議時間最短紀錄;

6月11日,創業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籌資54.62億元,這是自2009年創業板正式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獲得千萬資本青睞的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負眾望,上市后市值飆升。6月21日,A股收盤,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來連續8天迎來漲停,股價報70.54元,總市值1532億元,居創業板第一。6月22日,盡管股價有所下跌,但仍創造了動力電池公司上市的神話。根據艾維經濟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達到42.8Gwh,同比增長40.3%。此外,2017年動力電池產值達到706.2億元,同比增長10.3%。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為突出,2017年和2016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9.2%和20.6%。此外,動力電池應用分公司研究部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為4516.59兆瓦時(4.52千瓦時),同比增長223%,季度環比增長22%。業內認為,這不僅是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也是動力電池行業繁榮的表現。那么,動力電池行業真的像表中所示的那樣繁榮嗎?俗話說:“幸福在于不幸,不幸在于幸福”。動力電池行業的繁榮背后隱藏著什么危機?易一村資本董事長唐偉清,他表示:“投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有一定的機會,但他仍然非常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對于技術驅動的行業來說,技術的相對定型是產業結構的分水嶺。如果能源密度不能繼續提高,企業將面臨價格戰,距離這個階段還很遠。”。 “然而,與此同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第一,應對國內外競爭對手,保持既定地位,確保持續盈利,已成為下一步戰略布局的首要考慮因素。與當代安培的興衰相比堅瑞沃能旗下沃特瑪科技有限公司爆發20億逾期債務危機,似乎給行業敲響了警鐘。2017年,沃特瑪動力電池裝機容量超過2GWh,在動力電池行業排名第三。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動力電池相關企業數量已從2016年的150家下降到2017年的不足100家,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領域。與2016年相比,2017年的生產企業數量減少了一半。這表明該行業的重組正在逐步展開。“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舉站在行業前列,比亞迪緊隨其后。“一位動力電池業內人士表示,乘用車市場補貼政策的改變和三元鋰電池的圍攻徹底打破了不穩定的行業格局。在未來的競爭中,仍有大量產能過剩、技術落后、融資能力較弱的動力電池企業需要不同程度的解決這是未來的動力電池。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在看似大好的形勢下,正面臨多重危機。隨著資本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投入,一些為了積極性和補貼而進入該領域的電池制造商技術變革能力較弱,生產的電池遠不能滿足新補貼政策的要求。由于產品不合格,大量電池不得不報廢。成本危機已經成為動力電池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正如中國化學和物理電力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延龍所說,“動力電池行業已經從暴利逐漸轉變為微利。”原材料價格上漲,但在車企末端卻一直保持在低位。未來,即使是像Co這樣的大型企業……

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Limited將只收取加工費。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8.64%、43.7%和36.29%。特別是2017年和2016年的毛利率差異為7.41個百分點。艾維經濟研究院研究總監吳輝表示,競爭、減少甚至取消補貼會導致動力電池價格下降,能量密度和規模效應的增加對成本降低有明顯影響,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會影響動力電池企業的毛利。數據顯示,未來動力電池企業的毛利潤將從目前的30%下降到20%左右。有專家表示,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將達到101.5萬輛,因此相應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為50GWh;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能將達到210萬輛,相應的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為101.1GWHh。相比之下,2016年動力電池產能已達到170GWh/年,2017年動力電池容量超過200GWh//年。由此可見,動力電池市場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已經凸顯。但在中國汽車研究院吳志新看來,動力電池產能過剩是一個偽命題,這種短時間內的產能過剩應該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然而,與此同時,我們應該警惕逃跑序列。隨著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逐漸提高,高端產能項目將會啟動,低端產能肯定會被淘汰。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向有關部門發布了《汽車行業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新車動力電池項目的相關規定要求,電芯的比能和系統的比能分別達到300 WHr/kg和220 WHr/kg。《意見稿》的提出給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天花板。根據技術數據,磷酸鐵鋰電池單體的能量密度難以超過140Wh/kg,大型三元鋰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20Wh/kg,實驗室密度上限為300Wh/kg。按照2025年的目標,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千克到400瓦時/公斤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技術瓶頸,外資企業的業績也讓國內電池制造商面臨諸多挑戰。自2018年以來,外國動力電池公司的復興似乎已經形成。據消息,5月7日,華友鈷業與韓國LG化工合資項目簽約儀式暨華錦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入駐浙江衢州綠色產業集群儀式在當地舉行。隨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韓國LG化工在北京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共同推動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合作研究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積極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不久前,吉利汽車收購LG化學南京工廠的消息也被曝出。三星SDI在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明確指出:“我們將為2020年結束(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做準備。”2020年政策保護期結束后,外資企業將再次進入中國市場,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領軍企業。,有限的人必然會經歷一場巨大的考驗。盡管一些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和專家對擊敗“卷土重來”的日本和韓國電池充滿信心,但從數據上來看,實際上存在許多隱憂,幾家國內頂級電池企業在比能量、質量、性價比和安全性方面已經可以與外資企業競爭,但現在說他們正在“引領世界”可能還為時過早。

標簽:比亞迪北京吉利汽車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途虎養車牽手將軍輪胎,首家聯合品牌旗艦店在滬揭幕

6月25日,雨后天晴的上海驕陽似火,汽車養護品牌途虎養車與德國大陸馬牌輪胎旗下將軍輪胎與達成深度合作關系,并攜宣布雙方合作的全國首家線下途虎養車將軍輪胎旗艦店正式開業,

1900/1/1 0:00:00
FF91運抵北京近日將公開亮相,新晉股東與老股東對控制權

此前爭議不斷的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Future(下稱FF),其所獲重磅投資終于得到了確認。同時,有知情人士透露,FF首款高端車型FF91已運抵北京,預計很快將向公眾開放展示。

1900/1/1 0:00:00
馬斯克說,特斯拉卡車有Mad Max狂野模式,危險的變道操作?

馬斯克發了一條推特,說特斯拉的電動卡車Semi,有個模式叫MadMax。配圖如上。可能是怕觀眾小視Semi的狂野,他還特意給軟件設置界面拍了一張照片。

1900/1/1 0:00:00
中汽中心EV-TEST第一批測評結果:風神E70/榮威ERX5/伊蘭特EV獲客觀五星評價

6月26日,2018年EVTEST第一批測評結果在昆明發布,EVTEST管理中心主任吳志新宣讀了今年首批六款電動車的測評結果,這也是EVTEST自發布主觀評價規程以來,首次發表主觀評價結果。

1900/1/1 0:00:00
為瑞虎8“站臺” 陳安寧、賈亞權信心滿滿

在福建廈門的奇瑞試乘試駕現場,穿著一件黑色T恤亮相,陳安寧顯得十分隨意和自信,也與試乘試駕的SUV瑞虎8相得益彰。有著深厚產品研發背景的他開口就“直擊痛點”,積極為自家的產品背書。

1900/1/1 0:00:00
容大智造發布純電動物流車邁圖Metro II,售價6.9-8.9萬元

6月26日,容大智造發布了最新款純電動智能網聯物流車“邁圖MetroII”,官方指導價69萬89萬元。與邁圖MetroII一同發布的,還有容大智造無人駕駛智能物流車底盤系統“菜豆”。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