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市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純電動輕型、微型廂式貨車、封閉式上牌貨車早高峰時間縮短半小時。通知明確指出,沈陽市政府積極推進“互聯網+”物流商業模式,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運輸協調、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深入推進無車承運商試點工作,發展城市商品網上購物等互聯網平臺,實現貨運供需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匹配,減少迂回曲折、空駛和物流資源閑置。具體通知如下:《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直屬單位:為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17〕119號)精神,提高我市物流業發展水平,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一是深化“簡政放權、強監管、優服務”改革,激發物流經營者活力。一是提高貨運經營許可證審批效率,優化危險貨物貨運車輛查驗流程。1、2018年底前,道路運輸企業營業執照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市交通運輸局)2。對不涉及危險貨物運輸的貨物運輸經營許可證、貨物運輸道路運輸證書的年度審查、注銷、變更等22項其他行政權利審批內容,實行“最多跑一次”。(市交通運輸局)3。氮、氦、氖、氬、氪、氙等低風險氣體,符合《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規范有限瓶裝氮等氣體道路運輸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交通運輸發〔2017〕96號)要求的,在道路運輸中按普通貨物管理,免除運輸企業、特種車輛和從業人員資質等危險貨物管理要求。(市交通運輸局)4。優化車輛檢測流程。2018年底前,商業貨運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和綜合性能檢驗將依法合并,減少重復檢驗和重復收費,減輕企業檢驗檢測費用負擔。(市交通運輸局、局)(2)實現交通車輛數據和交通執法數據的通信共享,簡化處罰審批流程。5.推動交通貨運經營證系統與交警沈陽易APP系統數據對接共享,實現貨運經營車輛罰款在線查詢、支付功能等簡易處罰程序。(市局、交通運輸局)6。促進駕駛員違法信息數據和交通行政審批數據的交流共享,簡化貨運駕駛員資格證書辦理程序。(市局、交通運輸局)(3)加強配送車輛停放作業管理,鼓勵物流企業開展夜間配送,使用新能源汽車配送。7.科學規劃城市車輛停車位,允許道路紅線外貨車專用停車位。(城市建設委員會)8。如果新建商業建筑有貨運需求……
應在建筑物內設置卡車專用泊位。(市建委、規劃國土局)9。鑒于城市民生需求大,中重型冷鏈運輸車輛周邊道路可在夜間開放,開放時間為22:00至次日7:00。(市局)10。對純電動輕型、微型廂式貨車和封閉式上牌貨車,在現有貨車限行條件的基礎上,將早高峰限行時間縮短半小時。(市局)(4)為貨運司機資格培訓提供便利。11.推進貨運司機資格培訓市場化,增加培訓機構數量,力爭2018年實現貨運司機繼續教育網絡化、遠程化培訓。(5) 簡化Express Business License的申請流程。12.快遞營業執照網上申請將申請時間從45個工作日縮短至25個工作日,快遞許可準入申請材料從22份減少至19份。(市郵政管理局)(6)繼續深化全國通關一體化,拓展“單一窗口”系統功能。13.按照全國通關一體化的統一部署,優化通關監管服務,提高通關效率,減少1/3的通關時間。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進出口企業應用,確保我市國際貿易“單個窗口”應用覆蓋率達到國家要求的70%以上。(沈陽海關、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7)探索開展物流領域綜合改革試點。14在物流審批領域開展“單一窗口”和“一站式在線”試點工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市民政服務辦公室、區縣(市)政府)15。推動工商、稅務、、質檢、海關等部門信用數據互聯互通,形成向社會開放的統一信用共享平臺;
建立物流企業分類監管體系,完善企業信用預警、失信企業處罰和嚴重失信企業淘汰機制。(市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二、。減輕稅費負擔,降低物流業經營成本(八)降低物流企業相關稅費。16.根據相關稅收法律法規,物流企業所有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包括自用和租賃),按土地等級適用稅收標準的50%減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市地方稅務局)17。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物流企業,按規定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18。已取得固定資產、已繳納過路過橋費、財產保險費等的物流企業,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抵扣憑證的,允許按規定抵扣進項稅額。(市國家稅務局)19。繼續推進現代物流項目防空地下室免收建設費政策的實施。(市民防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試點經濟園區內的物流企業實行行政事業“零收費”政策,投資于生產性服務業試點經濟園區的物流項目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市規劃國土資源局、發展改革委)(9)做好收費公路收費上調相關工作。21.認真落實國家稅務總局交通運輸行業個人納稅人代開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完善網上辦稅服務大廳功能,促進稅務機關發票管理系統與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對接,依托全國統一的高速公路收費發票服務平臺,盡快實現高速公路收費電子發票的開具功能。(市國家稅務局)(10)降低鐵路物流成本。22.停止收取自有車輛抑塵費、管理費等8項雜費,合并收取更衣費等3項雜費。對運營維護專線等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收費項目,應當明確收費主體、收費標準和服務內容,確保收費項目名稱與所提供的服務內容相對應,收費規則和計算單位與所提供服務類型和方式相一致。(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市交通運輸局)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物流企業發展(十一)加大物流用地保障力度。23.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工業企業的舊廠房、倉庫和現有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租賃的,經批準可協議辦理有償土地使用手續。(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區縣(市)政府)24。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或租賃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經批準可以協議轉讓。鼓勵倉儲配送資源開放共享,提高物流用地效率。(市規劃國土局、區縣(市)政府)(12)支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25.對投資5000萬元(含)以上的物流園區、物流企業、配送中心、冷鏈物流企業,補貼或貼息不超過當年固定資產投資的10%,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不新增土地、利用閑置工廠從事物流業務的物流企業,以及物流企業應用智能標簽、射頻識別、數據交換、貨物跟蹤等物聯網技術,總投資30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補貼或利息補貼……
e按照支持環節投資的40%給予,最高300萬元。對省市服務業或交通運輸部門認可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電子交易平臺、標準化托盤等項目建設,按照不超過支持環節近一年實際貸款額或投資額的40%給予貼息或補貼,最高500萬元。(市服務業委員會、財政局)(十三)增強物流企業科技創新能力。26.重點支持物聯網與自動化技術的融合。對具備現代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系統集成平臺、服務制造業第三方物流運營、供應鏈管理技術的物流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補貼,對企業所在區縣(市)給予20萬元一次性配套補貼。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一次性補助10萬元。(市科技局、財政局)(14)鼓勵發展物流總部經濟。27.對物流總部企業安定下來給予獎勵。在我市注冊,被認定為總部企業,當年被認定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總部企業注冊資本(指實收資本,下同)10億元(含)以上,補貼1000萬元;5億元(含)-10億元補貼500萬元;1億元(含)-5億元補貼300萬元;5000萬元(含)-1億元補貼200萬元;2000萬元(含)-5000萬元補貼1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縣(市)財政各承擔50%;對提升能源水平的總部企業給予獎勵。對2014年1月1日后在沈陽增加投資的已認定總部企業,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其中,如果增加投資10億元以上,補貼1000萬元;5億元(含)-10億元,補貼500萬元;
1億元(含)-5億元,補貼2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縣(市)財政各承擔50%。(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四是加強關鍵環節建設,提升綜合物流服務水平(15)完善城鄉物流網絡節點。28.鼓勵在三環外建立物流園區和貨運站,重點建設和運營城市通用配送中心,開展城市通用配送業務。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配送網絡,鼓勵和引導快遞企業利用村郵政網點和便民服務站投遞快件,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多層次配送網絡體系,以鄉鎮經營場所為節點,以村(村)服務網絡為終端。(市郵政管理局、服務業委員會、農業經濟委員會、交通運輸局、供銷合作社、區縣(市)政府)(16)促進多式聯運和拖車運輸發展。29.推進多式聯運主要物流樞紐設施建設,完善公路、鐵路、民航、海運等基礎設施的多式聯運功能和銜接。大力發展公路拖航作業站建設,鼓勵老舊公路拖航操作站改造升級,支持貨運企業購置更新拖航車輛,建設改造管理信息系統。支持在沈陽建設中歐班列,積極引導企業使用中歐班列。(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5。促進物流倉儲信息標準化、智能化,提高物流業運營效率(17)推廣高效便捷的新型物流模式應用。30.積極推廣“互聯網+”物流商業模式,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產能優化、互聯網+運輸協調、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深入推進無車承運商試點工作,發展城市商品網上購物等互聯網平臺,實現貨運供需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匹配,減少迂回曲折、空駛和物流資源閑置。(市物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區縣(市)政府)(18)推進倉儲智能化建設。31.推動倉儲企業轉型升級,推廣智能化、現代倉儲技術應用,鼓勵重點倉儲企業升級建設智能立體倉庫、機器人集裝箱單元和無人機分揀系統,提高物流企業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市物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十九)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32.加強物流標準的匹配對接,推廣1200mm×1000mm標準托盤和600mm×400mm包裝的基本模塊;根據產業鏈發展要求,重點推進包裝箱、托盤、周轉箱、集裝箱等上下游設施設備標準化和多式聯運裝載標準化,努力推進倉儲標準化應用,包裝和配送車輛及其在快速消費品、冷鏈食品和藥品以及電子商務快遞領域的運營。(市服務業委員會、質量監督局)33。積極推進貨運車輛標準化、箱化、專業化,完成不合規運輸車輛的更新改造和淘汰,實現“單列車”向“標準車”轉變;及時啟動對不合規平板半掛車等車輛的專項治理,分階段有序推進車輛置換和批量退出;
推廣使用中軸車等先進車型,推動貨運車輛標準化、輕量化。(市交通運輸局、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區縣(市)政府)34。探索建立沈陽市物流業標準化體系、物流業統計體系和物流業運行監控機制,增強和擴大物流業宏觀調控功能。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入研究機構,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推動相關制度政策的制定。(市質監局、統計局、區縣(市)政府)六、深化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20)促進物流業與生產制造業協同發展。35.為裝備制造業升級轉型提供精細化、定制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利用技術創新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促進物流技術裝備水平和物流運營模式創新。(市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1)提高制造業物流管理水平。36.建立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和統計報告制度,對試點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實行單獨核算,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在典型試點企業的基礎上,在不同行業和環節建立物流成本對標體系,由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建立行業對標分析體系。通過對總成本和成本結構的多維分析,引導企業對物流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并引入研究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相關會計工作。近日,沈陽市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動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純電動輕型、微型廂式貨車、封閉式上牌貨車早高峰時間縮短半小時。通知明確指出,沈陽市政府積極推進“互聯網+”物流商業模式,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運輸協調、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深入推進無車承運商試點工作,發展城市商品網上購物等互聯網平臺,實現貨運供需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匹配,減少迂回曲折、空駛和物流資源閑置。具體通知如下:《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直屬單位:為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遼政辦發〔2017〕119號)精神,提高我市物流業發展水平,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一是深化“簡政放權、強監管、優服務”改革,激發物流經營者活力。一是提高貨運經營許可證審批效率,優化危險貨物貨運車輛查驗流程。1、2018年底前,道路運輸企業營業執照審批時限由20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市交通運輸局)2。對貨物運輸經營許可證、貨物運輸道路運輸證書的年檢、注銷、變更等22項其他行政權利的審批內容……
不涉及危險貨物運輸的,實行“最多跑一次”。(市交通運輸局)3。氮、氦、氖、氬、氪、氙等低風險氣體,符合《交通運輸部關于進一步規范有限瓶裝氮等氣體道路運輸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交通運輸發〔2017〕96號)要求的,在道路運輸中按普通貨物管理,免除運輸企業、特種車輛和從業人員資質等危險貨物管理要求。(市交通運輸局)4。優化車輛檢測流程。2018年底前,商業貨運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和綜合性能檢驗將依法合并,減少重復檢驗和重復收費,減輕企業檢驗檢測費用負擔。(市交通運輸局、局)(2)實現交通車輛數據和交通執法數據的通信共享,簡化處罰審批流程。5.推動交通貨運經營證系統與交警沈陽易APP系統數據對接共享,實現貨運經營車輛罰款在線查詢、支付功能等簡易處罰程序。(市局、交通運輸局)6。促進駕駛員違法信息數據和交通行政審批數據的交流共享,簡化貨運駕駛員資格證書辦理程序。(市局、交通運輸局)(3)加強配送車輛停放作業管理,鼓勵物流企業開展夜間配送,使用新能源汽車配送。7.科學規劃城市車輛停車位,允許道路紅線外貨車專用停車位。(城市建設委員會)8。新建商業建筑有貨運需求的,應當在建筑內設置貨車專用泊位。(市建委、規劃國土局)9。鑒于城市民生需求大,中重型冷鏈運輸車輛周邊道路可在夜間開放,開放時間為22:00至次日7:00。(市局)10。對純電動輕型、微型廂式貨車和封閉式上牌貨車,在現有貨車限行條件的基礎上,將早高峰限行時間縮短半小時。(市局)(4)為貨運司機資格培訓提供便利。11.推進貨運司機資格培訓市場化,增加培訓機構數量,力爭2018年實現貨運司機繼續教育網絡化、遠程化培訓。(5) 簡化Express Business License的申請流程。12.快遞營業執照網上申請將申請時間從45個工作日縮短至25個工作日,快遞許可準入申請材料從22份減少至19份。(市郵政管理局)(6)繼續深化全國通關一體化,拓展“單一窗口”系統功能。13.按照全國通關一體化的統一部署,優化通關監管服務,提高通關效率,減少1/3的通關時間。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在進出口企業應用,確保我市國際貿易“單個窗口”應用覆蓋率達到國家要求的70%以上。(沈陽海關、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7)探索開展物流領域綜合改革試點。14在物流審批領域開展“單一窗口”和“一站式在線”試點工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市民政服務辦公室、區縣(市)政府)15。推動工商、稅務、、質檢、海關等部門信用數據互聯互通,形成向社會開放的統一信用共享平臺;
建立物流企業分類監管體系,完善企業信用預警、失信企業處罰和嚴重失信企業淘汰機制。(市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二、。減輕稅費負擔,降低物流業經營成本(八)降低物流企業相關稅費。16.根據相關稅收法律法規,物流企業所有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包括自用和租賃),按土地等級適用稅收標準的50%減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市地方稅務局)17。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物流企業,按規定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18。已取得固定資產、已繳納過路過橋費、財產保險費等的物流企業,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抵扣憑證的,允許按規定抵扣進項稅額。(市國家稅務局)19。繼續推進現代物流項目防空地下室免收建設費政策的實施。(市民防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試點經濟園區內的物流企業實行行政事業“零收費”政策,投資于生產性服務業試點經濟園區的物流項目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市規劃國土資源局、發展改革委)(9)做好收費公路收費上調相關工作。21.認真落實國家稅務總局交通運輸行業個人納稅人代開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完善網上辦稅服務大廳功能,促進稅務機關發票管理系統與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對接,依托全國統一的高速公路收費發票服務平臺,盡快實現高速公路收費電子發票的開具功能。(市國家稅務局)(10)降低鐵路物流成本。22.停止收取自有車輛抑塵費、管理費等8項雜費,合并收取更衣費等3項雜費。對運營維護專線等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收費項目,應當明確收費主體、收費標準和服務內容,確保收費項目名稱與所提供的服務內容相對應,收費規則和計算單位與所提供服務類型和方式相一致。(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市交通運輸局)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物流企業發展(十一)加大物流用地保障力度。23.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工業企業的舊廠房、倉庫和現有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租賃的,經批準可協議辦理有償土地使用手續。(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區縣(市)政府)24。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或租賃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經批準可以協議轉讓。鼓勵倉儲配送資源開放共享,提高物流用地效率。(市規劃國土局、區縣(市)政府)(12)支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25.對投資5000萬元(含)以上的物流園區、物流企業、配送中心、冷鏈物流企業,補貼或貼息不超過當年固定資產投資的10%,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不新增土地、利用閑置工廠從事物流業務的物流企業,以及物流企業應用智能標簽、射頻識別、數據交換、貨物跟蹤等物聯網技術,總投資300萬元(含)以上的,給予補貼或利息補貼……
e按照支持環節投資的40%給予,最高300萬元。對省市服務業或交通運輸部門認可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電子交易平臺、標準化托盤等項目建設,按照不超過支持環節近一年實際貸款額或投資額的40%給予貼息或補貼,最高500萬元。(市服務業委員會、財政局)(十三)增強物流企業科技創新能力。26.重點支持物聯網與自動化技術的融合。對具備現代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系統集成平臺、服務制造業第三方物流運營、供應鏈管理技術的物流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補貼,對企業所在區縣(市)給予20萬元一次性配套補貼。進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一次性補助10萬元。(市科技局、財政局)(14)鼓勵發展物流總部經濟。27.對物流總部企業安定下來給予獎勵。在我市注冊,被認定為總部企業,當年被認定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總部企業注冊資本(指實收資本,下同)10億元(含)以上,補貼1000萬元;5億元(含)-10億元補貼500萬元;1億元(含)-5億元補貼300萬元;5000萬元(含)-1億元補貼200萬元;2000萬元(含)-5000萬元補貼1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縣(市)財政各承擔50%;對提升能源水平的總部企業給予獎勵。對2014年1月1日后在沈陽增加投資的已認定總部企業,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其中,如果增加投資10億元以上,補貼1000萬元;5億元(含)-10億元,補貼500萬元;
1億元(含)-5億元,補貼200萬元。補助資金由市、縣(市)財政各承擔50%。(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四是加強關鍵環節建設,提升綜合物流服務水平(15)完善城鄉物流網絡節點。28.鼓勵在三環外建立物流園區和貨運站,重點建設和運營城市通用配送中心,開展城市通用配送業務。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配送網絡,鼓勵和引導快遞企業利用村郵政網點和便民服務站投遞快件,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的多層次配送網絡體系,以鄉鎮經營場所為節點,以村(村)服務網絡為終端。(市郵政管理局、服務業委員會、農業經濟委員會、交通運輸局、供銷合作社、區縣(市)政府)(16)促進多式聯運和拖車運輸發展。29.推進多式聯運主要物流樞紐設施建設,完善公路、鐵路、民航、海運等基礎設施的多式聯運功能和銜接。大力發展公路拖航作業站建設,鼓勵老舊公路拖航操作站改造升級,支持貨運企業購置更新拖航車輛,建設改造管理信息系統。支持在沈陽建設中歐班列,積極引導企業使用中歐班列。(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5。促進物流倉儲信息標準化、智能化,提高物流業運營效率(17)推廣高效便捷的新型物流模式應用。30.積極推廣“互聯網+”物流商業模式,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產能優化、互聯網+運輸協調、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和新模式。深入推進無車承運商試點工作,發展城市商品網上購物等互聯網平臺,實現貨運供需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匹配,減少迂回曲折、空駛和物流資源閑置。(市物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區縣(市)政府)(18)推進倉儲智能化建設。31.推動倉儲企業轉型升級,推廣智能化、現代倉儲技術應用,鼓勵重點倉儲企業升級建設智能立體倉庫、機器人集裝箱單元和無人機分揀系統,提高物流企業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市物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十九)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32.加強物流標準的匹配對接,推廣1200mm×1000mm標準托盤和600mm×400mm包裝的基本模塊;根據產業鏈發展要求,重點推進包裝箱、托盤、周轉箱、集裝箱等上下游設施設備標準化和多式聯運裝載標準化,努力推進倉儲標準化應用,包裝和配送車輛及其在快速消費品、冷鏈食品和藥品以及電子商務快遞領域的運營。(市服務業委員會、質量監督局)33。積極推進貨運車輛標準化、箱化、專業化,完成不合規運輸車輛的更新改造和淘汰,實現“單列車”向“標準車”轉變;及時啟動對不合規平板半掛車等車輛的專項治理,分階段有序推進車輛置換和批量退出;
推廣使用中軸車等先進車型,推動貨運車輛標準化、輕量化。(市交通運輸局、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區縣(市)政府)34。探索建立沈陽市物流業標準化體系、物流業統計體系和物流業運行監控機制,增強和擴大物流業宏觀調控功能。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入研究機構,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推動相關制度政策的制定。(市質監局、統計局、區縣(市)政府)六、深化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20)促進物流業與生產制造業協同發展。35.為裝備制造業升級轉型提供精細化、定制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利用技術創新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促進物流技術裝備水平和物流運營模式創新。(市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1)提高制造業物流管理水平。36.建立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和統計報告制度,對試點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實行單獨核算,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在典型試點企業的基礎上,在不同行業和環節建立物流成本對標體系,由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建立行業對標分析體系。通過對總成本和成本結構的多維分析,引導企業對物流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并引入研究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相關會計工作。5月,作為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實施前最后一個完整的月份,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個產量高峰。根據工信部頒發的車輛出廠合格證生產數據,5月國內新能源公交車產量為14883輛,比4月的7162輛增長107.8%,同比增長654%。此外,憑借破萬的業績,2018年5月的產量是往年5月的最高值,而往年1.5萬輛的產量僅在最后一個季度有所體現。
2018年5月,與往年相比產量最高,但5月的高產量仍與往年最后一季度的高沖刺表現一致,即新舊政策補貼置換時,受到補貼退坡的影響。今年2月12日,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的通知》,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自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過渡期自2018年02月12日至2018年06月11日。過渡期內,根據《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對已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給予0.7倍補貼,新能源卡車和特種車輛補貼0.4倍,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
根據第一次電力統計,在2月12日至6月11日的過渡期內,不同動力公交車可以獲得的補貼高于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實施后的補貼。因此,當政策執行節點明確,主要經營單位的競標期在年中開始時,5月份的產量出現小幅峰值。從功率類型分布來看,純電動公交車產量為13764輛,占92.48%。插電式公交車產量為1003輛,占6.74%……
燃料電池客車產量116輛,占比0.78%。宇通/南京金龍/中通客車月產量居前。5月,新能源公交車產量超過100輛的車企從4月的13家增加到22家,有56家公司產量。據第一電氣研究院統計,2017年新能源公交車產量企業有101家。盡管過渡期的補貼高于2018年新政實施后的補貼,但補貼的下降仍然影響了產業結構的變化。
從月產量來看,宇通客車、南京金龍客車和中通客車分別以3791輛、1192輛和948輛位居前三。由于前三名通常掌握在宇通、中通、比亞迪和廈門金旅手中,南京金旅因5月1192輛的產量表現首次進入月度產量排行榜前三,1-5月南京金旅產量1793輛,占5月總產量的66.5%。廈門金旅以847輛排名第四,比亞迪,4月排名第一的廈門金龍和珠海廣通分別以830輛和829輛的成績排名第六和第七。可以看出,排名第四和第七的四家企業之間的產出差距較弱;排名第八的上海神龍5月產量755輛,以中車時代的653輛排名第九,北汽福田以502輛排名第十。排名前十的企業5月份的汽車產量都不到500輛。
從累計產量來看,1-5月新能源公交車累計產量為28995輛,其中宇通客車、廈門金旅和比亞迪分別以6570輛、2966輛和2791輛的產量位居前三,前九名的產量均在1000輛以上,中國重汽以831輛的產量排名第十。
5月份,混合動力公交車產量最高的是中國重型卡車,共有209輛公交車。在燃料電池公交車方面,5月份有四家公司生產,其中佛山飛馳生產了80輛公交車,北汽福田生產了30輛公交車,成都公交生產了4輛公交車,南京金龍生產了2輛燃料電池公交車。銷量方面,根據國內主流新能源客車公司公布的5月產銷快報統計,5米以上客車12330輛,同比增長191.63%;1-5月,5米以上公交車累計銷售29177輛,同比增長90.29%。基于上述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策節點的臨近,5月產量大幅增長,1-5月累計產量增長超過4倍;
由于過渡期于6月11日結束,受新政實施和車企中標等雙重因素影響,預計6月產量可能與5月相差不大。此外,據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透露,第一動力透露,2019年的補貼方案可能在9月開始研究,補貼金額將進一步下降。因此,在新能源汽車整體“斷奶”節點的壓力下,2018年新能源公交車的產銷曲線可能趨于穩定。5月,作為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實施前最后一個完整的月份,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個產量高峰。根據工信部頒發的車輛出廠合格證生產數據,5月國內新能源公交車產量為14883輛,比4月的7162輛增長107.8%,同比增長654%。此外,憑借破萬的業績,2018年5月的產量是往年5月的最高值,而往年1.5萬輛的產量僅在最后一個季度有所體現。
2018年5月,與往年相比產量最高,但5月的高產量仍與往年最后一季度的高沖刺表現一致,即新舊政策補貼置換時,受到補貼退坡的影響。今年2月12日,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的通知》,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自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過渡期自2018年02月12日至2018年06月11日。過渡期內,根據《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對已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給予0.7倍補貼,新能源卡車和特種車輛補貼0.4倍,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
根據第一次電力統計,在2月12日至6月11日的過渡期內,不同動力公交車可以獲得的補貼高于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實施后的補貼。因此,當政策執行節點明確,主要經營單位的競標期在年中開始時,5月份的產量出現小幅峰值。從動力類型分布來看,純電動公交車產量為13764輛,占92.48%。插電式公交車產量為1003輛,占6.74%,燃料電池公交車產量為116輛,占0.78%。宇通/南京金龍/中通客車月產量居前。5月,新能源公交車產量超過100輛的車企從4月的13家增加到22家,有56家公司產量。據第一電氣研究院統計,2017年新能源公交車產量企業有101家。盡管過渡期的補貼高于2018年新政實施后的補貼,但補貼的下降仍然影響了產業結構的變化。
從月產量來看,宇通客車、南京金龍客車和中通客車分別以3791輛、1192輛和948輛位居前三。由于前三名通常掌握在宇通、中通、比亞迪和廈門金旅手中,南京金旅因5月1192輛的產量表現首次進入月度產量排行榜前三,1-5月南京金旅產量1793輛,占5月總產量的66.5%。廈門金旅以847輛排名第四,比亞迪,4月排名第一的廈門金龍和珠海廣通分別以830輛和829輛的成績排名第六和第七。可以看出,排名第四和第七的四家企業之間的產出差距較弱;
排名第八的上海神龍5月產量755輛,以中車時代的653輛排名第九,北汽福田以502輛排名第十。排名前十的企業5月份的汽車產量都不到500輛。
從累計產量來看,1-5月新能源公交車累計產量為28995輛,其中宇通客車、廈門金旅和比亞迪分別以6570輛、2966輛和2791輛的產量位居前三,前九名的產量均在1000輛以上,中國重汽以831輛的產量排名第十。
5月份,混合動力公交車產量最高的是中國重型卡車,共有209輛公交車。在燃料電池公交車方面,5月份有四家公司生產,其中佛山飛馳生產了80輛公交車,北汽福田生產了30輛公交車,成都公交生產了4輛公交車,南京金龍生產了2輛燃料電池公交車。銷量方面,根據國內主流新能源客車公司公布的5月產銷快報統計,5米以上客車12330輛,同比增長191.63%;1-5月,5米以上公交車累計銷售29177輛,同比增長90.29%。基于上述數據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策節點的臨近,5月產量大幅增長,1-5月累計產量增長超過4倍;由于過渡期于6月11日結束,受新政實施和車企中標等雙重因素影響,預計6月產量可能與5月相差不大。此外,據接近政策制定的人士透露,第一動力透露,2019年的補貼方案可能在9月開始研究,補貼金額將進一步下降。因此,在新能源汽車整體“斷奶”節點的壓力下,2018年新能源公交車的產銷曲線可能趨于穩定。
由于地圖行業涉及國家機密,政策壁壘將各類國外圖商擋于門外,為國內高精地圖企業創造了穩定發展的契機。
1900/1/1 0:00:00小米IPO熱度剛過,美團今天又在香港遞交了IPO招股書。美團離上市不遠了,美團用無人車送外賣,離各位也不遠了。6月21日,由電動車百人會主辦的GIV2018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在深圳召開。
1900/1/1 0:00:00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2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萌發,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智能化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日產宣布暫停與戴姆勒及福特合作開發燃料電池車的計劃,將力量集中于發展電動汽車。曾經受到熱捧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其大本營日本遭遇了發展阻礙。
1900/1/1 0:00:00“未來全球汽車行業將只剩下幾家大的集團。”對于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吉利汽車港股00175董事長李書福曾判斷說。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