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北海市發布《北海市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在圍洲島的生態環境保護范圍內全面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自7月1日起,除島上單位和個人登記使用的現有燃油車外,其他燃油車禁止在島上行駛。除軍車、武警車、標準警車、應急救援車和專業作業車外,禁止向島內運輸新型燃油車。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鼓勵淘汰現有燃油汽車。根據保護條例,如果使用新燃料的機動車被運到島上,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沒收承運人的運費,并處運費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駕駛禁止在島上行駛的燃油機動車的,由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200元罰款。北海市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圍洲島的生態環境,規范圍洲島開發利用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制定本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并結合實際情況。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距離威州島、斜陽島及其海岸線6公里的海域,以下簡稱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范圍。在前款規定的范圍內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相關開發利用管理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綠色發展的原則。第四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社會共同參與的保護制度。市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建立威州島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威州島的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等重大問題。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市環境保護、水利、農業、林業、交通、城鄉規劃、國土資源、海洋漁業、海事等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共同做好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第五條在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相對集中實施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與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的行政許可權和行政處罰權,可由市、海城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法行使。第六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對圍洲島的生態資源開發實行有償使用和資源補償制度。第七條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和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應當……
開展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增強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要加強對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和輿論監督。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威州島生態環境的義務,有權制止和舉報破壞威州島的生態環境的行為。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公布舉報方式,并在接到舉報后及時處理。第二章生態環境保護第九條市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組織編制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內容應包括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與圍洲島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自然保護區規劃相銜接,水資源保護與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和島嶼保護規劃。第十條圍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組織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設濕地、水源涵養林等生態保護措施,保護圍洲島飲用水水源,防止污染物排入飲用水體,保障飲用水安全。第十一條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完善公共供水管網建設。在公共供水管網能夠滿足用水需求的地區,禁止新建水井。在地下水嚴重超采或者開采地下水可能造成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地區,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劃定禁止或者限制開采地下水的區域,并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第十二條市人民政府應當鼓勵雨水收集利用和海水淡化利用。第十三條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完善污水接收和排放管網建設,開展污水集中處理,實現污水達標排放。道路清潔、車輛和公共廁所清潔、園林綠化、農田灌溉、景觀用水等應優先使用再生水。第十四條禁止在依法劃定的污水排放區外設置排污口或者下水管道,禁止將污水直接排入大海。第十五條禁止改變自然保護區內島嶼的海岸線。嚴格限制在自然保護區外填海造地等改變海岸線的行為,嚴格限制填海造地和連島工程建設。確需填海造地的,項目申請人應當提交項目論證報告、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申請文件,并依法報批。第十六條禁止在灘涂上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筑物。但是,安全保護設施、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和其他依法批準的公共和公益設施除外。第十七條圍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統籌規劃,合理設置生產、生活、建筑垃圾、報廢車輛、廢舊電池回收堆放點,實行垃圾分類收集、統一處理,促進垃圾回收利用。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保護湄洲島生態環境,禁止下列行為:(一)在非指定場所丟棄建筑垃圾、報廢車輛和廢舊電池;
(2) 在公共場所、海灘、公路、農村公路、林地、田地傾倒生產生活垃圾,排放污水,丟棄廢棄物和畜禽尸體;(3) 將牲畜糞便和污水直接排入水庫、溝渠、海洋等水體,丟棄牲畜尸體,傾倒垃圾和其他廢棄物;(四)在沙灘上出售、兜售、懸掛、堆放物品的;(五)露天焚燒垃圾、秸稈、樹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六)在公共場所、海灘、高速公路、農村公路上晾曬魚、蝦、貝類等海產品;(七)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保護威州島的地質特征,禁止下列行為:(一)開采、買賣海砂、火山巖和化石標本;(二)出售和使用珊瑚礁及其制品和破碎的珊瑚礁體;(三)運輸、郵寄、攜帶火山巖、化石標本、珊瑚礁及其制品、破碎體等離島的;(4) 開采和破壞珊瑚和珊瑚礁;
(五)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二十條防護林、特種用途林中的國防林、母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只允許采伐撫育和更新。嚴禁在專用林中采伐名勝古跡,嚴禁在革命紀念地和自然保護區的森林中采伐樹木。第二十一條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湄洲島農業資源和農業生態環境,合理安排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防止農業面源污染,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第二十二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區內的野生鳥類,禁止以任何方式獵捕、捕殺和出售野生鳥類。第二十三條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國家和自治區禁止使用的漁具。禁止炸魚、魚、電魚,禁止使用高壓水、電子、拖網等工具破壞漁業資源進行捕撈。第二十四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范圍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止燃燒高污染燃料。第二十五條鼓勵生態安葬和文明祭祀,逐步改革安葬方式,保護威州島生態環境。第二十六條除斜陽島現有居民和依法批準開展科學研究、觀測、考察活動的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斜陽島。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斜陽島設立機構、建設設施。第三章開發利用第二十七條交通設施、村鎮、旅游設施等建設項目應當符合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與湄洲島的生態環境相協調。第二十八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其他污染物不得超過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在威州島直接從河流、水庫或者地下取水的建設項目,應當實行水資源示范制度。審批機關不得批準未完成水資源論證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不得擅自開工投產。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對現有用水量較大的項目或者其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進行搬遷。第二十九條湄洲島建設項目應當制定節水和水污染防治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和水污染預防控制設施。節水設施和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三十條單位和個人建造建(構)筑物,應當依法辦理建設審批手續。在威州島卸載鋼筋、磚塊等建筑材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出具建設批準文件,供其核查。未經建設審批手續,不得卸載,但既有房屋改造除外。第三十一條湄洲島旅游開發應以生態環境承載力為基礎,旅游項目、景區和線路的規劃建設應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并控制島上游客總量。第三十二條從事餐飲、娛樂、住宿等服務業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備節能節水的設備設施,并按照有關規定向城市管網排水設施排放污水;
在排水管網未覆蓋的區域,應當設置污水儲存設施,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第三十三條嚴格控制沙灘和海上娛樂項目的類型和數量。依法批準經營的旅游項目,實行業主安全責任制。第三十四條進入威州島旅游的游客應當愛護旅游環境和設施,遵守旅游安全、衛生和秩序的規定。在威州島從事文化表演、影視拍攝、教學科研、參觀游覽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有關管理制度,愛護生態環境,禁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第三十五條禁止在威州島銷售和使用一次性發泡餐盒、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薄膜等污染生態環境的物品。第三十六條在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范圍內全面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除島上單位和個人登記使用的現有燃油車外,其他燃油車禁止在島上行駛;除軍車、武警車、標準警車、應急救援車和專業作業車外,禁止向島內運輸新型燃油車。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鼓勵淘汰現有燃油汽車。第三十七條在威州島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名村范圍內依法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筑物,其體積、形狀、顏色應當反映古鎮、古村落的建筑風格和特點,并與周圍生態景觀相協調。第三十八條根據湄洲島、斜陽島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對湄洲島和斜陽島的有關單位和島民進行搬遷。第四章法律責任第三十九條法律、法規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負有法律責任的,從其規定。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第六款規定,由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元以下罰款;多次有上述行為的,對單位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四款規定,由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處珊瑚礁及其制品、碎片價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四款規定,由海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采取補救措施,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第四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進入日落島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第四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的規定,沒有建設批準文件,擅自在威州島卸載鋼筋、磚塊等建筑材料,由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處以卸載建筑材料價格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第四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進行文化表演、影視拍攝、教學科研、參觀考察活動時,違反有關管理制度,破壞生態環境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歸還,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在湄洲島銷售、使用一次性發泡餐盒、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薄膜等污染生態環境的物品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物品和違法所得,并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近日,廣西北海市發布《北海市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在圍洲島的生態環境保護范圍內全面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自7月1日起,除島上單位和個人登記使用的現有燃油車外,其他燃油車禁止在島上行駛。除軍車、武警車、標準警車、應急救援車和專業作業車外,禁止向島內運輸新型燃油車。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鼓勵淘汰現有燃油汽車。根據保護條例,如果使用新燃料的機動車被運到島上,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沒收承運人的運費,并處運費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駕駛禁止在島上行駛的燃油機動車的,由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200元罰款。北海市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護圍洲島的生態環境,規范圍洲島開發利用和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制定本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并結合實際情況。第二條本條例適用于距離威州島、斜陽島及其海岸線6公里的海域,以下簡稱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范圍。在前款規定的范圍內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和相關開發利用管理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科學規劃、合理利用、綠色發展的原則。第四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社會共同參與的保護制度。市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建立威州島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威州島的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等重大問題。市人民政府設立的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具體負責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市環境保護、水利、農業、林業、交通、城鄉規劃、國土資源、海洋漁業、海事等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共同……
o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第五條在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相對集中實施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措施。與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的行政許可權和行政處罰權,可由市、海城區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依法行使。第六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對圍洲島的生態資源開發實行有償使用和資源補償制度。第七條圍洲島保護管理機構和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增強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要加強對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和輿論監督。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威州島生態環境的義務,有權制止和舉報破壞威州島的生態環境的行為。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公布舉報方式,并在接到舉報后及時處理。第二章生態環境保護第九條市環境保護部門應當會同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組織編制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實施。圍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內容應包括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的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與圍洲島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自然保護區規劃相銜接,水資源保護與發展規劃、旅游發展規劃和島嶼保護規劃。第十條圍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組織采取工程措施或者建設濕地、水源涵養林等生態保護措施,保護圍洲島飲用水水源,防止污染物排入飲用水體,保障飲用水安全。第十一條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完善公共供水管網建設。在公共供水管網能夠滿足用水需求的地區,禁止新建水井。在地下水嚴重超采或者開采地下水可能造成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地區,市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劃定禁止或者限制開采地下水的區域,并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第十二條市人民政府應當鼓勵雨水收集利用和海水淡化利用。第十三條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完善污水接收和排放管網建設,開展污水集中處理,實現污水達標排放。道路清潔、車輛和公共廁所清潔、園林綠化、農田灌溉、景觀用水等應優先使用再生水。第十四條禁止在依法劃定的污水排放區外設置排污口或者下水管道,禁止將污水直接排入大海。第十五條禁止改變自然保護區內島嶼的海岸線。嚴格限制在自然保護區外填海造地等改變海岸線的行為,嚴格限制填海造地和連島工程建設。如果確實需要填海或填海,項目……
申請人應當提交項目論證報告、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其他申請文件,并依法報批。第十六條禁止在灘涂上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筑物。但是,安全保護設施、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和其他依法批準的公共和公益設施除外。第十七條圍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統籌規劃,合理設置生產、生活、建筑垃圾、報廢車輛、廢舊電池回收堆放點,實行垃圾分類收集、統一處理,促進垃圾回收利用。第十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保護湄洲島生態環境,禁止下列行為:(一)在非指定場所丟棄建筑垃圾、報廢車輛和廢舊電池;(2) 在公共場所、海灘、公路、農村公路、林地、田地傾倒生產生活垃圾,排放污水,丟棄廢棄物和畜禽尸體;(3) 將牲畜糞便和污水直接排入水庫、溝渠、海洋等水體,丟棄牲畜尸體,傾倒垃圾和其他廢棄物;(四)在沙灘上出售、兜售、懸掛、堆放物品的;(五)露天焚燒垃圾、秸稈、樹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六)在公共場所、海灘、高速公路、農村公路上晾曬魚、蝦、貝類等海產品;(七)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保護威州島的地質特征,禁止下列行為:(一)開采、買賣海砂、火山巖和化石標本;(二)出售和使用珊瑚礁及其制品和破碎的珊瑚礁體;(三)運輸、郵寄、攜帶火山巖、化石標本、珊瑚礁及其制品、破碎體等離島的;(4) 開采和破壞珊瑚和珊瑚礁;
(五)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第二十條防護林、特種用途林中的國防林、母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只允許采伐撫育和更新。嚴禁在專用林中采伐名勝古跡,嚴禁在革命紀念地和自然保護區的森林中采伐樹木。第二十一條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湄洲島農業資源和農業生態環境,合理安排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防止農業面源污染,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第二十二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區內的野生鳥類,禁止以任何方式獵捕、捕殺和出售野生鳥類。第二十三條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國家和自治區禁止使用的漁具。禁止炸魚、魚、電魚,禁止使用高壓水、電子、拖網等工具破壞漁業資源進行捕撈。第二十四條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范圍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止燃燒高污染燃料。第二十五條鼓勵生態安葬和文明祭祀,逐步改革安葬方式,保護威州島生態環境。第二十六條除斜陽島現有居民和依法批準開展科學研究、觀測、考察活動的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斜陽島。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斜陽島設立機構、建設設施。第三章開發利用第二十七條交通設施、村鎮、旅游設施等建設項目應當符合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與湄洲島的生態環境相協調。第二十八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其他污染物不得超過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在威州島直接從河流、水庫或者地下取水的建設項目,應當實行水資源示范制度。審批機關不得批準未完成水資源論證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不得擅自開工投產。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對現有用水量較大的項目或者其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項目進行搬遷。第二十九條湄洲島建設項目應當制定節水和水污染防治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和水污染預防控制設施。節水設施和水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第三十條單位和個人建造建(構)筑物,應當依法辦理建設審批手續。在威州島卸載鋼筋、磚塊等建筑材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出具建設批準文件,供其核查。未經建設審批手續,不得卸載,但既有房屋改造除外。第三十一條湄洲島旅游開發應以生態環境承載力為基礎,旅游項目、景區和線路的規劃建設應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并控制島上游客總量。第三十二條從事餐飲、娛樂、住宿等服務業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備節能節水的設備設施,并按照有關規定向城市管網排水設施排放污水;
在排水管網未覆蓋的區域,應當設置污水儲存設施,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第三十三條嚴格控制沙灘和海上娛樂項目的類型和數量。依法批準經營的旅游項目,實行業主安全責任制。第三十四條進入威州島旅游的游客應當愛護旅游環境和設施,遵守旅游安全、衛生和秩序的規定。在威州島從事文化表演、影視拍攝、教學科研、參觀游覽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有關管理制度,愛護生態環境,禁止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第三十五條禁止在威州島銷售和使用一次性發泡餐盒、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薄膜等污染生態環境的物品。第三十六條在威州島生態環境保護范圍內全面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除島上單位和個人登記使用的現有燃油車外,其他燃油車禁止在島上行駛;除軍車、武警車、標準警車、應急救援車和專業作業車外,禁止向島內運輸新型燃油車。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鼓勵淘汰現有燃油汽車。第三十七條在威州島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名村范圍內依法新建、改建、擴建建(構)筑物,其體積、形狀、顏色應當反映古鎮、古村落的建筑風格和特點,并與周圍生態景觀相協調。第三十八條根據湄洲島、斜陽島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對湄洲島和斜陽島的有關單位和島民進行搬遷。第四章法律責任第三十九條法律、法規對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負有法律責任的,從其規定。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第六款規定,由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元以下罰款;多次有上述行為的,對單位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第四款規定,由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第四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處珊瑚礁及其制品、碎片價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違反本條例第十九條第四款規定,由海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采取補救措施,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第四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進入日落島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第四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的規定,沒有建設批準文件,擅自在威州島卸載鋼筋、磚塊等建筑材料,由威州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卸載建筑材料價格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第四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在進行文化表演、影視拍攝、教學科研、參觀考察活動時,違反有關管理制度,破壞生態環境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歸還,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在湄洲島銷售、使用一次性發泡餐盒、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薄膜等污染生態環境的物品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物品和違法所得,并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向海島運輸新燃料汽車的,由威州海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沒收承運人的運費,并處運費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駕駛禁止在島上行駛的燃油機動車的,由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200元罰款。第四十七條從事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國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管理職責或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章附則第四十八條本條例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向海島運輸新燃料汽車的,由威州海島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湄洲島保護管理機構沒收承運人的運費,并處運費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駕駛禁止在島上行駛的燃油機動車的,由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以200元罰款。第四十七條從事湄洲島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的國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管理職責或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章附則第四十八條本條例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標簽:
據外媒報道,科萊恩旗下的催化劑事業部與HydrogeniousTechnologies公司組建聯盟,旨在提供可靠、可擴展的、安全的供氫方案,并將其用于各類應用中。
1900/1/1 0:00:006月24日,第五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在青海省西寧市拉開帷幕。
1900/1/1 0:00:00近日,杭州發布關于征求《關于加快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1900/1/1 0:00:00蔚來ES8何時能大批量交付是不少人都關心的話題,事實上蔚來也在想方設法消除和外界的信息不對稱。
1900/1/1 0:00:002016年,Google無人車項目在開始受到外界越來越多商業化質疑的同時,也遭遇了長達10個月的人事震蕩。
1900/1/1 0:00:00近日,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保信)發布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