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圖森未來陳默:無人駕駛卡車的量產會比無人出租車“先行一步”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自動駕駛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人們認識到,自動駕駛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自動駕駛汽車的第一個商業應用應該是無人出租車。事實上,與無人出租車相比,無人卡車的發展也開始蓬勃發展,各方面的進步都快于無人出租車。圖森未來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默認為,無人駕駛卡車的落地應用和量產肯定會比其他無人車更早。

Tesla, Volvo, Mercedes-Benz, Beijing, discovered

在市場需求、大規模生產和安全方面做得更好。從市場需求、量產和安全的角度,陳默解釋了無人駕駛卡車比無人出租車更容易應用和量產的原因。中國和美國對重型卡車的需求最大,而中國的需求最大。陳默說:“根據相關數據,中國的需求約為600萬輛,美國約為450萬輛。此外,中國卡車市場存在一種獨特的現象。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內卡車公司的市場份額很大,進口汽車很難動搖國內卡車的銷售地位It’這仍然是一塊前景光明的大蛋糕。“在量產方面,大多數公司估計無人卡車的量產將在2020年左右進行。陳默說:“現在很多企業都說今年要量產,但這些都是小規模量產,不是真正的量產。自動駕駛無人卡車的落地應用和量產肯定會比其他無人車更早。”陳默提出了一個比喻:“我們可以把卡車想象成線條,具有高度的重復性。出租車是面條,被分配到每條道路上,但數據量被大大稀釋了。同樣運行著100萬公里的數據,卡車是一條固定的線路,但出租車分散在北京等城市,然后落在每條路上,所以每條路上的數據不多。“具體而言,無人駕駛卡車將加速量產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使用落地方案時的快速可操作性。卡車使用場景的應用方案比乘用車更容易操作。例如,卡車行駛的高速公路路況相對簡單場景處理更有針對性,并且可以快速推進。其次,自動駕駛卡車可以更好地節省成本。陳默說:“自動駕駛的實際價值在于降低成本,這可以節省行業勞動力,并節省7%-15%的油耗。這部分節省主要是由于換檔、速度等方面的手動操作。手動操作無法保證像軟件系統一樣統一運行。”更重要的是,自動駕駛卡車不僅僅是為了節省人力,而且還可以避免安全風險。由于人口基數大、路況復雜,中國一直被稱為交通事故最頻繁的國家。此外,駕駛卡車確實存在許多隱患。許多卡車司機為了賺更多的錢和超額完成任務而厭倦了駕駛,這很容易發生車禍。如果無人駕駛卡車能夠應用于地面,相關悲劇將相應減少。無論是優步、Waymo還是特斯拉,他們真正看重的是無人出租車方向的突破。陳默說:“我們也會私下和這些大公司溝通。相對而言,這些公司在無人卡車集團中的員工相對較少。到目前為止,這些無人卡車在無人卡車上還沒有真正達到L4級別。現在進入市場的企業仍然有很大的機會。”。“L4級可以被視為真正實現無人駕駛的過渡級別。L3級自動駕駛卡車實際上處于半自動駕駛狀態,其無人駕駛系統需要手動干預,人類駕駛員需要提供適當的響應。L4級無人駕駛是高度自動化的,人類駕駛員不一定需要對所有系統重新進行響應任務。L5級以上的卡車可以全程自動駕駛,無需人工干預。許多人會混淆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的概念。事實上,主要的區別在于分類。現在,國際公認的自動駕駛汽車分類標準是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制定的……

。其中,在L1和L3之間,駕駛員應在場,注意車輛的行駛,并在緊急情況下進行干預;

L4級和L5級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所有駕駛行為都可以在沒有駕駛員干預或干預的情況下完成,這被稱為“無人駕駛”級。這些優勢和需求將迅速推動無人駕駛卡車的發展,并走向落地應用和量產階段。

Tesla, Volvo, Mercedes-Benz, Beijing, discovered

行業精英化,有更多機會審視世界各大巨頭在無人卡車領域的市場布局。如今,戴姆勒、奧托、Waymo、特斯拉等公司都在自動駕駛卡車上布局。在眾多實力追逐者的競爭下,自動駕駛在卡車領域的應用也在打開新局面。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于2016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輛無人駕駛卡車。名為Freightliner Inspiration的半自動卡車將在特定條件下自動駕駛。當卡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并且知道最新情況時,系統將啟動,卡車將與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2016年8月,優步以超過6.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奧托的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在整個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只需在高速公路上按下“接合”按鈕,卡車就會進入自動駕駛狀態。在少數情況下,駕駛員需要進行干預。馬斯克于去年11月正式發布了特斯拉的全電動卡車Semi。從0英里加速到60英里只需要5秒(普通卡車需要15秒)。特斯拉官方表示,Semi充電后可以在路上行駛30分鐘,充滿電后可以行駛約800公里。它配備了全自動駕駛和全自動制動等功能,并宣布將于2019年開始量產特斯拉Semi。一直領先無人車技術的谷歌Waymo也于本月9日宣布啟動其無人卡車試點項目。Waymo表示,它正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測試無人卡車,以便將貨物運送給其姊妹公司谷歌。不可否認,這些巨頭公司在無人車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新公司的發展技能也毫不遜色。轉移到中國,目前進入無人卡車的公司主要包括百度、途勝未來、西京科技和主線科技,其中這些初創公司的團隊成員都有著優秀的背景。每個布局的進度見下圖:

Tesla, Volvo, Mercedes-Benz, Beijing, discovered

(注:融資信息來自IT桔子)從目前的公司來看,無人車領域的公司非常精英,代表著汽車行業的頂級水平。陳默說:“無人駕駛本身是一個起點相對較高、門檻較高的行業,但這也意味著它的發展將更加復雜。無人卡車就像特種部隊之一,很難被隨意取代。”與此相對應,人才問題也成為無人車領域的一大問題。隨著無人車市場的蓬勃發展,無人車技術人才也處于國際緊急狀態。在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上,存在著嚴重的供應短缺和故障問題。然而,高校的教學與實戰企業是脫鉤的。目前,許多企業找不到合適的無人技術專業人員,無人車教育已成為產業鏈上的一大風口。目前,無人卡車的主要運營方向是物流。以途勝科技為例,途勝在有限路段為載體提供L4級自動駕駛,向上游車廠提出包括傳感器方案配置、數據融合、決策分析和控制流程在內的定制化方案,然后將汽車銷售給客戶,然后承擔駕駛過程中的安全責任,以及每兩到三年一次的高頻軟件系統更新和硬件升級。從全球這些主要的自動駕駛公司來看,無人卡車的不同玩法主要體現在硬件的使用和場景應用上。與此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或爭議:1。激光雷達并不是現階段無人駕駛領域的唯一選擇。有三個主流傳感器……

用于感知周圍環境: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視覺傳感器。例如,Waymo、Otto、Daimler等使用激光雷達,可以在真實運動中區分行人和海報,在三維空間中建模,檢測靜態物體并精確測量距離,但成本很高。一些公司還采用了其他傳感器方案。例如,圖森未來將主要依靠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作為傳感器,并采用計算機視覺感知方案來實現其效果。此前,馬斯克表示,他堅持不在特斯拉上使用激光雷達,即由特斯拉的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組成的系統。馬斯克說:“他們(指其他配備激光雷達的公司)必須配備大量昂貴的設備,其中大部分會使汽車變得昂貴和丑陋。我認為他們遲早會發現自己處于競爭劣勢。”激光雷達并沒有被用作判斷自動駕駛卡車質量的標準。陳默認為,無人卡車是否使用激光雷達取決于使用的場景。陳默說:“目前,大多數商場都使用應用于客車的激光雷達,但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不符合卡車的實際情況。從技術上講,客車的制動距離只需要40米,而重型集裝箱卡車滿載時的制動距離可能需要200米以上。64線激光雷達的標記距離為屬lly 120米到150米,但事實上,它在120米以內會更有效。如果我的制動距離需要200米,那么120米的標記距離是完全不夠的。“陳默預測,無人駕駛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必須是多傳感器的融合,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垂直場景的不同應用從商業應用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應用場景讓每個家庭在不同的領域分到一塊蛋糕。自動駕駛卡車在商業和專業垂直領域都有巨大的潛力。例如,途勝未來和西京科技主要以港口作為商業應用的切入點,使用無人駕駛卡車在港口之間運輸貨物。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無人駕駛公司相比,沃爾沃的探索更加多樣化。2016年,沃爾沃在瑞典北部一個1320米深的礦場測試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卡車。這輛自動駕駛卡車配備了多個激光雷達、GPS導航系統和上傳到車載計算機系統的高精度地雷地圖,使車輛能夠在光線較弱、地形復雜的環境中平穩行駛。去年,沃爾沃與瑞典一家垃圾回收公司合作開發了一款自動駕駛垃圾車,以節省人力和物力。除了上述兩輛卡車,沃爾沃還開發了一款自動駕駛卡車,用于協助收割作物。工作原理與上述兩款卡車相似,需要GPS、高精度陀螺儀和高精度地圖的支持。陳默質疑這種商業場景的應用:農場真的需要自動駕駛卡車嗎?事實上,許多國外農場已經實現了無人自動生產線的運營,農場對無人卡車的需求并不高。盡管在目前的商業化道路上,無人駕駛卡車仍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無人卡車的更多場景將在商業應用中得到開發。未來,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卡車將能夠承擔更多的運輸任務,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是近年來的一個熱門話題。人們認識到,自動駕駛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自動駕駛汽車的第一個商業應用應該是無人出租車。事實上,與無人出租車相比,無人卡車的發展也開始蓬勃發展,各方面的進步都快于無人出租車。圖森未來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默認為,無人駕駛卡車的落地應用和量產肯定會比其他無人車更早。

Tesla, Volvo, Mercedes-Benz, Beijing, discovered

在市場需求、大規模生產和安全方面做得更好。從市場需求、量產和安全的角度,陳默解釋了無人駕駛卡車比無人出租車更容易應用和量產的原因。中國和美國對重型卡車的需求最大,而中國的需求最大。陳默說:“根據……

o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需求約為600萬,美國約為450萬。此外,在中國卡車市場上還有一個獨特的現象。從市場份額來看,國產卡車公司的市場份額較大,進口汽車很難動搖國產卡車的銷售地位。中國的自動駕駛卡車市場仍然是一塊大蛋糕,前景看好。“在量產方面,大多數公司估計無人卡車的量產將在2020年左右進行。陳默說:“現在很多企業都說今年要量產,但這些都是小規模量產,不是真正的量產。自動駕駛無人卡車的落地應用和量產肯定會比其他無人車更早。”陳默提出了一個比喻:“我們可以把卡車想象成線條,具有高度的重復性。出租車是面條,被分配到每條道路上,但數據量被大大稀釋了。同樣運行著100萬公里的數據,卡車是一條固定的線路,但出租車分散在北京等城市,然后落在每條路上,所以每條路上的數據不多。“具體而言,無人駕駛卡車將加速量產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使用落地方案時的快速可操作性。卡車使用場景的應用方案比乘用車更容易操作。例如,卡車行駛的高速公路路況相對簡單場景處理更有針對性,并且可以快速推進。其次,自動駕駛卡車可以更好地節省成本。陳默說:“自動駕駛的實際價值在于降低成本,這可以節省行業勞動力,并節省7%-15%的油耗。這部分節省主要是由于換檔、速度等方面的手動操作。手動操作無法保證像軟件系統一樣統一運行。”更重要的是,自動駕駛卡車不僅僅是為了節省人力,而且還可以避免安全風險。由于人口基數大、路況復雜,中國一直被稱為交通事故最頻繁的國家。此外,駕駛卡車確實存在許多隱患。許多卡車司機為了賺更多的錢和超額完成任務而厭倦了駕駛,這很容易發生車禍。如果無人駕駛卡車能夠應用于地面,相關悲劇將相應減少。無論是優步、Waymo還是特斯拉,他們真正看重的是無人出租車方向的突破。陳默說:“我們也會私下和這些大公司溝通。相對而言,這些公司在無人卡車集團中的員工相對較少。到目前為止,這些無人卡車在無人卡車上還沒有真正達到L4級別。現在進入市場的企業仍然有很大的機會。”。“L4級可以被視為真正實現無人駕駛的過渡級別。L3級自動駕駛卡車實際上處于半自動駕駛狀態,其無人駕駛系統需要手動干預,人類駕駛員需要提供適當的響應。L4級無人駕駛是高度自動化的,人類駕駛員不一定需要對所有系統重新進行響應任務。L5級以上的卡車可以全程自動駕駛,無需人工干預。許多人會混淆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的概念。事實上,主要的區別在于分類。現在,國際公認的自動駕駛汽車分類標準是由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制定的。其中,在L1和L3之間,駕駛員應在場,注意車輛的行駛,并在緊急情況下進行干預;

L4級和L5級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所有駕駛行為都可以在沒有駕駛員干預或干預的情況下完成,這被稱為“無人駕駛”級。這些優勢和需求將迅速推動無人駕駛卡車的發展,并走向落地應用和量產階段。

Tesla, Volvo, Mercedes-Benz, Beijing, discovered

行業精英化,有更多機會審視世界各大巨頭在無人卡車領域的市場布局。如今,戴姆勒、奧托、Waymo、特斯拉等公司都在自動駕駛卡車上布局。在眾多實力追逐者的競爭下,自動駕駛在卡車領域的應用也在打開新局面。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于2016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輛無人駕駛卡車。名為Freightliner Inspiration的半自動卡車將在特定條件下自動駕駛。當卡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并且知道最新情況時,系統將啟動,卡車將與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2016年8月,優步以超過6.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奧托的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在整個駕駛過程中,駕駛員只需在高速公路上按下“接合”按鈕,卡車就會進入自動駕駛狀態。在少數情況下,駕駛員需要進行干預。馬斯克于去年11月正式發布了特斯拉的全電動卡車Semi。從0英里加速到60英里只需要5秒(普通卡車需要15秒)。特斯拉官方表示,Semi充電后可以在路上行駛30分鐘,充滿電后可以行駛約800公里。它配備了全自動駕駛和全自動制動等功能,并宣布將于2019年開始量產特斯拉Semi。一直領先無人車技術的谷歌Waymo也于本月9日宣布啟動其無人卡車試點項目。Waymo表示,它正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測試無人卡車,以便將貨物運送給其姊妹公司谷歌。不可否認,這些巨頭公司在無人車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新公司的發展技能也毫不遜色。轉移到中國,目前進入無人卡車的公司主要包括百度、途勝未來、西京科技和主線科技,其中這些初創公司的團隊成員都有著優秀的背景。每個布局的進度見下圖:

Tesla, Volvo, Mercedes-Benz, Beijing, discovered

(注:融資信息來自IT桔子)從目前的公司來看,無人車領域的公司非常精英,代表著汽車行業的頂級水平。陳默說:“無人駕駛本身是一個起點相對較高、門檻較高的行業,但這也意味著它的發展將更加復雜。無人卡車就像特種部隊之一,很難被隨意取代。”與此相對應,人才問題也成為無人車領域的一大問題。隨著無人車市場的蓬勃發展,無人車技術人才也處于國際緊急狀態。在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上,存在著嚴重的供應短缺和故障問題。然而,高校的教學與實戰企業是脫鉤的。目前,許多企業找不到合適的無人技術專業人員,無人車教育已成為產業鏈上的一大風口。目前,無人卡車的主要運營方向是物流。以途勝科技為例,途勝在有限路段為載體提供L4級自動駕駛,向上游車廠提出包括傳感器方案配置、數據融合、決策分析和控制流程在內的定制化方案,然后將汽車銷售給客戶,然后承擔駕駛過程中的安全責任,以及每兩到三年一次的高頻軟件系統更新和硬件升級。從全球這些主要的自動駕駛公司來看,無人卡車的不同玩法主要體現在硬件的使用和場景應用上。與此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分歧或爭議:1。激光雷達并不是現階段無人駕駛領域的唯一選擇。有三個主流傳感器……

用于感知周圍環境: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視覺傳感器。例如,Waymo、Otto、Daimler等使用激光雷達,可以在真實運動中區分行人和海報,在三維空間中建模,檢測靜態物體并精確測量距離,但成本很高。一些公司還采用了其他傳感器方案。例如,圖森未來將主要依靠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作為傳感器,并采用計算機視覺感知方案來實現其效果。此前,馬斯克表示,他堅持不在特斯拉上使用激光雷達,即由特斯拉的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組成的系統。馬斯克說:“他們(指其他配備激光雷達的公司)必須配備大量昂貴的設備,其中大部分會使汽車變得昂貴和丑陋。我認為他們遲早會發現自己處于競爭劣勢。”激光雷達并沒有被用作判斷自動駕駛卡車質量的標準。陳默認為,無人卡車是否使用激光雷達取決于使用的場景。陳默說:“目前,大多數商場都使用應用于客車的激光雷達,但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不符合卡車的實際情況。從技術上講,客車的制動距離只需要40米,而重型集裝箱卡車滿載時的制動距離可能需要200米以上。64線激光雷達的標記距離為屬lly 120米到150米,但事實上,它在120米以內會更有效。如果我的制動距離需要200米,那么120米的標記距離是完全不夠的。“陳默預測,無人駕駛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必須是多傳感器的融合,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垂直場景的不同應用從商業應用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應用場景讓每個家庭在不同的領域分到一塊蛋糕。自動駕駛卡車在商業和專業垂直領域都有巨大的潛力。例如,途勝未來和西京科技主要以港口作為商業應用的切入點,使用無人駕駛卡車在港口之間運輸貨物。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無人駕駛公司相比,沃爾沃的探索更加多樣化。2016年,沃爾沃在瑞典北部一個1320米深的礦場測試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卡車。這輛自動駕駛卡車配備了多個激光雷達、GPS導航系統和上傳到車載計算機系統的高精度地雷地圖,使車輛能夠在光線較弱、地形復雜的環境中平穩行駛。去年,沃爾沃與瑞典一家垃圾回收公司合作開發了一款自動駕駛垃圾車,以節省人力和物力。除了上述兩輛卡車,沃爾沃還開發了一款自動駕駛卡車,用于協助收割作物。工作原理與上述兩款卡車相似,需要GPS、高精度陀螺儀和高精度地圖的支持。陳默質疑這種商業場景的應用:農場真的需要自動駕駛卡車嗎?事實上,許多國外農場已經實現了無人自動生產線的運營,農場對無人卡車的需求并不高。盡管在目前的商業化道路上,無人駕駛卡車仍處于不斷探索的階段。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無人卡車的更多場景將在商業應用中得到開發。未來,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卡車將能夠承擔更多的運輸任務,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

標簽:特斯拉沃爾沃奔馳北京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發改委等兩部委:提高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提高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水平和協同控制能力。

1900/1/1 0:00:00
6月11日前新能源車補貼過渡期 這些車要買需趁早

2018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已經公布有一陣子了,根據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的差異,各種類型的新能源車的補貼額度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

1900/1/1 0:00:00
做藝術品電動車 賓利2025年實現電動化

近日,有外媒報道,賓利宣布全系產品將在2025年前實現電動化,并以全新旗艦車型加入高端電動車市場,其第一款EV車型可能是一款全新轎跑車型。

1900/1/1 0:00:00
遭遇成長的煩惱 網約車如何大膽“放”聰明“管”

網約車正在成為更多人日常出行的新選擇。

1900/1/1 0:00:00
Grab正式宣布收購Uber的東南亞業務

3月26日Grab宣布收購Uber的東南亞業務。此次收購,Grab將把Uber在區內的共乘和送餐業務整合到Grab現有的多式聯運和金融科技平臺中。

1900/1/1 0:00:00
Waymo CEO:我們的技術不會發生Uber一樣的事故

幾天前,Uber無人駕駛汽車發生車禍,一名女子死亡。WaymoCEO約翰克拉富西克(JohnKrafcik)對此公開評論說,Waymo的技術可以處理這種危險情況。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