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在自動駕駛的“十字路口”,應該剎停,還是謹慎前行?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這不僅是優步的危機,也是整個行業的“信任危機”。從梅賽德斯-奔馳賽車事件到今天的優步事故,兩個令人困惑的故事讓人們驚慌失措。盡管事故調查尚未最終確定,但喧囂的媒體無意中為公眾制造了對技術的“恐慌”。作為“第一起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行人的事故”,優步再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負面新聞蜂擁而至。甚至,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一些媒體將其命名為“自動駕駛撞死”,故意給一項偉大的技術蒙上了道德評判的陰影。在另一個十字路口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故。2016年5月7日,約書亞駕駛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十字路口與一輛拖車發生劇烈碰撞,導致司機不幸死亡。由于碰撞發生時特斯拉汽車處于自動駕駛模式,駕駛員沒有做出任何回避動作。最終,劇情發生了逆轉。經過長達7個月的漫長調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去年1月公布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的調查結果:特斯拉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未檢測到設計和性能缺陷。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還表示:“沒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

Tesla, Tucki, Mercedes-Benz, Chang 'an, Volkswagen

雖然我得到了一個“免死代幣”,但當時問題已經出現了。面對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時代”,事故發生后,如何界定人或車的責任?如何判斷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這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誰犯了這個錯誤?在這次事故中,自動駕駛汽車上應該有不少于四個感知系統可以拯救受害者。優步的自動駕駛汽車實際上配備了多種不同的傳感系統,包括頂級激光雷達、前端雷達、短焦和長焦光學相機等。即使在黑暗甚至黑夜,激光雷達發射的紅外激光脈沖也能主動感知物體的距離。

Tesla, Tucki, Mercedes-Benz, Chang 'an, Volkswagen

當天沒有大霧,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周圍幾乎沒有障礙物,所以如果我們從自動駕駛系統內部進行評估,對“感知系統”的懷疑非常小。最大的嫌疑是“預測系統”。根據新聞發布會的初步信息,從車輛的停車位置和撞擊痕跡推斷,事故很可能是由于行人沒有注意到后面迎面而來的汽車,突然左轉過馬路造成的。汽車上的激光雷達等感知系統可能已經感知到行人,但沒有識別出推/騎汽車的行人正在左轉,并預測行人處于“直行”狀態,因此他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躲避,導致了事故的發生。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傳感器正確識別了行人,算法做出了響應,但由于車速過快,汽車未能及時停車。這讓人想起優步之前的一次無人駕駛事故。去年3月,優步的自動駕駛汽車也與一輛人類駕駛的汽車相撞,導致車輛側翻在地。但最終,根據當地警察局發言人Josie Montenegro的說法,自動駕駛模式下的優步車輛沒有出現故障和技術錯誤,另一名司機應承擔全部責任。這兩起事故可能有一些共同點。無人車的行為是合法的,但這不是“常識”,也不符合人類駕駛的通常習慣。如果有人開了這輛車,它能避免悲劇嗎?本著“事后諸葛亮”的態度,人們通常認為,當有人在人行道上行走時,人們不會以每小時40英里的速度通過相鄰的道路。考慮到安全因素,一些司機可能會減速,或者他們可能會考慮非法占用左側道路并進行一些規避。即便如此,你可能會想到最后一道防線——“安全駕駛”。然而,安全人員的設置并不能防止這種事故的發生。事實上,無人安全員的響應時間比司機自己的響應時間更長。亞利桑那州坦佩市警察局局長西爾維亞·莫爾告訴《舊金山紀事報》,“安全官員說受害者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他的第一反應是聽到……

e碰撞聲。經過初步調查,劇情也出現了一些反轉。警察局長告訴媒體,“事實很清楚,根據受害者過馬路的方式,無論是有人(駕駛)還是自動駕駛,都極難避免這起交通事故。另一方面,優步自動駕駛汽車配備的攝像頭拍攝的視頻證據可能指向受害者本人,而不是優步。這是常識。”“恐懼”而不是“恐慌”,這可能與許多人的看法相反,飛機是目前所有旅行工具中最安全的。從我們每天收到的新聞事件來看,飛機并不安全;但從統計的角度來看,飛機的死亡率是最低的。根據美國交通部的官方數據常規行程為0.003人/1億英里,是所有交通方式中最低的。商業巴士為0.05人/1億英里,鐵路為0.06人/1億公里,汽車(包括出租車)為0.61人/1億里程。(資料來源:美國國家運輸統計局)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客機是由英國德哈維蘭公司開發的彗星,但它的命運并不順利。在1952年10月至1954年4月的短短18個月內,在交付給航空公司的17顆彗星中,有6顆發生了事故,9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彗星的頻繁墜落震驚了當時的世界。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查明事故原因。經過近一萬個小時的事故調查,最終發現是方形窗戶引起的金屬疲勞。在吸取彗星的教訓后,美國波音公司采用了新材料,并將舷窗的形狀從方形改為圓形,最終于1954年推出了波音707。

Tesla, Tucki, Mercedes-Benz, Chang 'an, Volkswagen

如今,商業航空的歷史已經走過了第一個世紀,從世界上第一次定期固定翼民用飛行到波音公司的“夢想客機”在世界各地巡航。盡管它經歷了許多不幸的事故,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純軟件和算法的人很難真正理解造車人對安全的恐懼;但另一方面,民航在經歷了多次事故后逐漸成長起來,充滿敬畏,克服恐懼,奮力前行。Xpeng Motors董事長何小鵬評論道。直到現在,在這個關系到每個人生命安全的技術領域生命,需要更多的理性來修復這種不應該被打破的“信任”。這起事故可能會讓外界對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信心倒退數年。在業內,這起事故引發的主要爭論集中在對低成本傳感器方案的質疑上。激光雷達公司沃賽科技首席執行官李一凡表示:“所有試圖走捷徑的低成本傳感器計劃和眾包人肉老鼠都是胡說八道和犯罪!

事實上,我們不想接受的不是交通事故本身,而是本可以避免的新技術帶來的新事故。“在目前的計算機視覺技術下,任何吹噓自己的深度學習有多棒,只需一臺攝像頭就能以低成本實現自動駕駛的人都是流氓。在取悅汽車工廠之前,先摸摸你的良心。”晶馳首席執行官韓旭說。美國前交通部長安東尼·福克斯在推特上寫道:“這起事故是對整個無人駕駛行業和政府,應該更加重視技術的安全性。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于凱表示:“自動駕駛不會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像狂歡節,技術會在一夜之間成熟;

它不會因為幾起事故而停止前進的步伐。畢竟,在人類進步史上,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在安全和技術進步之間搖擺不定。這不僅是優步的危機,也是整個行業的“信任危機”。從梅賽德斯-奔馳賽車事件到今天的優步事故,兩個令人困惑的故事讓人們驚慌失措。盡管事故調查尚未最終確定,但喧囂的媒體無意中為公眾制造了對技術的“恐慌”。作為“第一起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行人的事故”,優步再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負面新聞蜂擁而至。甚至,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一些媒體將其命名為“自動駕駛撞死”,故意給一項偉大的技術蒙上了道德評判的陰影。在另一個十字路口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故。2016年5月7日,約書亞駕駛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個十字路口與一輛拖車發生劇烈碰撞,導致司機不幸死亡。由于碰撞發生時特斯拉汽車處于自動駕駛模式,駕駛員沒有做出任何回避動作。最終,劇情發生了逆轉。經過長達7個月的漫長調查,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去年1月公布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的調查結果:特斯拉的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未檢測到設計和性能缺陷。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還表示:“沒有必要進一步研究這個問題。”

Tesla, Tucki, Mercedes-Benz, Chang 'an, Volkswagen

雖然我得到了一個“免死代幣”,但當時問題已經出現了。面對即將到來的“自動駕駛時代”,事故發生后,如何界定人或車的責任?如何判斷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這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誰犯了這個錯誤?在這次事故中,自動駕駛汽車上應該有不少于四個感知系統可以拯救受害者。優步的自動駕駛汽車實際上配備了多種不同的傳感系統,包括頂級激光雷達、前端雷達、短焦和長焦光學相機等。即使在黑暗甚至黑夜,激光雷達發射的紅外激光脈沖也能主動感知物體的距離。

Tesla, Tucki, Mercedes-Benz, Chang 'an, Volkswagen

當天沒有大霧,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周圍幾乎沒有障礙物,所以如果我們從自動駕駛系統內部進行評估,對“感知系統”的懷疑非常小。最大的嫌疑是“預測系統”。根據新聞發布會的初步信息,從車輛的停車位置和撞擊痕跡推斷,事故很可能是由于行人沒有注意到后面迎面而來的汽車,突然左轉過馬路造成的。汽車上的激光雷達等感知系統可能已經感知到行人,但沒有識別出推/騎汽車的行人正在左轉,并預測行人處于“直行”狀態,因此他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躲避,導致了事故的發生。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傳感器正確識別了行人,算法做出了響應,但由于車速過快,汽車未能及時停車。這讓人想起優步之前的一次無人駕駛事故。去年3月,優步的自動駕駛汽車也與一輛人類駕駛的汽車相撞,導致車輛側翻在地。但最終,根據當地警察局發言人Josie Montenegro的說法,自動駕駛模式下的優步車輛沒有出現故障和技術錯誤,另一名司機應承擔全部責任。這兩起事故可能有一些共同點。無人車的行為是合法的,但這不是“常識”,也不符合人類駕駛的通常習慣。如果有人開了這輛車,它能避免悲劇嗎?本著“事后諸葛亮”的態度,人們通常認為,當有人在人行道上行走時,人們不會以每小時40英里的速度通過相鄰的道路。考慮到安全因素,一些司機可能會減速,或者他們可能會考慮非法占用左側道路并進行一些規避。即便如此,你可能會想到最后一道防線——“安全駕駛”。然而,安全人員的設置并不能防止這種事故的發生。事實上,無人安全員的響應時間比司機自己的響應時間長……

亞利桑那州坦佩市警察局局長lvia Moir告訴《舊金山紀事報》,“保安說,受害者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他的第一反應是聽到碰撞聲。經過初步調查,情節也發生了一些反轉。警察局長告訴媒體,”事實很清楚,根據受害者過馬路的方式,要避免這起交通事故是極其困難的,無論是某人(駕駛)還是自動駕駛。另一方面,優步自動駕駛汽車配備的攝像頭拍攝的視頻證據可能指向受害者本人,而不是優步。人們普遍認為“恐懼”而不是“恐慌”,這可能與許多人的看法相反——飛機是目前所有旅行工具中最安全的。從我們每天收到的新聞事件來看,飛機并不安全;但從統計的角度來看,飛機的死亡率是最低的。根據美國交通部的官方數據,“民用飛機在常規旅程中的死亡率為0.003人/1億英里,是所有交通方式中最低的。商業巴士為0.05人/1億公里,鐵路為0.06人/1億里程,汽車(包括出租車)為0.61人/100億英里。(來源:國家交通統計局)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客機是由英國德哈維蘭公司開發的彗星,但它的命運并不順利。在1952年10月至1954年4月的短短18個月內,在交付給航空公司的17顆彗星中,有6顆發生了事故,9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彗星的頻繁墜落震驚了當時的世界。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查明事故原因。經過近一萬個小時的事故調查,最終發現是方形窗戶引起的金屬疲勞。在吸取彗星的教訓后,美國波音公司采用了新材料,并將舷窗的形狀從方形改為圓形,最終于1954年推出了波音707。

Tesla, Tucki, Mercedes-Benz, Chang 'an, Volkswagen

如今,商業航空的歷史已經走過了第一個世紀,從世界上第一次定期固定翼民用飛行到波音公司的“夢想客機”在世界各地巡航。盡管它經歷了許多不幸的事故,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純軟件和算法的人很難真正理解造車人對安全的恐懼;但另一方面,民航在經歷了多次事故后逐漸成長起來,充滿敬畏,克服恐懼,奮力前行。Xpeng Motors董事長何小鵬評論道。直到現在,在這個關系到每個人生命安全的技術領域生命,需要更多的理性來修復這種不應該被打破的“信任”。這起事故可能會讓外界對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信心倒退數年。在業內,這起事故引發的主要爭論集中在對低成本傳感器方案的質疑上。激光雷達公司沃賽科技首席執行官李一凡表示:“所有試圖走捷徑的低成本傳感器方案和眾包人肉老鼠都是胡說八道和犯罪!事實上,我們不想接受的不是交通事故本身,而是本可以避免的新技術帶來的新事故。”以目前的計算機視覺技術,任何吹噓自己的深度學習有多棒,只需一臺相機就能以低成本完成自動駕駛的人都是流氓。在你取悅汽車工廠之前,先問心無愧。景馳首席執行官韓旭表示。美國前交通部長Anthony Foxx在推特上發文稱:“這起事故是對整個無人駕駛行業和政府的警告,應該更加關注技術的安全。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于凱表示:“自動駕駛不會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像狂歡節,技術會在一夜之間成熟;它不會因為幾起事故而停止前進的步伐。畢竟,在人類進步史上,這不是我們第一次在安全和技術進步之間搖擺不定。

標簽:特斯拉小鵬奔馳長安大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猛追松下,日本媒體筆下的寧德時代

近日,日本媒體日經中文網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江口良輔撰寫的題為《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廠商的崛起與自信》的文章,以日本媒體的視角描寫介紹了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以此為切入口,

1900/1/1 0:00:00
北汽新能源銷量竟然折半 2018年2月新能源車銷量分析

乘聯會發布了2018年2月新能源銷售數據。據統計,2018年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9萬輛,同比去年增長76,環比下降7。

1900/1/1 0:00:00
新能源車企期待政策精準化持續化

從年初的“慘淡”到年末的“回暖”,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2017年最終實現了較為出色的整體業績,同時也為2018年“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做好了準備。

1900/1/1 0:00:00
長安汽車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量產測試 CS55成首款搭載車型

2018年3月21日,“長安汽車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量產測試新聞發布會”在重慶舉行,長安汽車正式發布2級自動駕駛核心技術IACC,并宣布該技術將搭載在CS55車型上,實現量產。夢想照進現實。

1900/1/1 0:00:00
14家企業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整改不合格

近日,交通運輸部會同各地運輸管理部門開展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公開制度執行情況專項督查,共檢查30家企業,發現226個問題,歸納起來分為四個方面:一是部分企業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公開工作制度,

1900/1/1 0:00:00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被質疑 應用范圍有限

一輛指導價為30萬的新能源汽車,其電池成本可能在10萬元甚至以上。一般來說,動力電池的容量低于80就不能再用在新能源汽車上。上海交大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