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對汽車制造業充滿焦慮的時代,哪家公司最有可能主宰未來?誰最有可能制定正確的戰略來控制自主研發、汽車電氣化改革、全球管理和新零售轉型?它會成為像戴姆勒這樣的時代先驅嗎?戴姆勒是汽車的發明者,還是福特是大規模生產的鼻祖?它會發展成為大眾、豐田或雷諾-日產這樣的全球巨頭品牌嗎?它會像馬自達和特斯拉一樣成為一個頑固而頑強的創新者嗎?或者,它看起來什么都不像!
1986年成立時,它還是一家冰箱制造商,直到1997年才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你覺得這聽起來很愚蠢嗎?好看起來有點。然而,當整個汽車行業面臨著一個前途未卜的巨大變革之夜時,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的先見之明更是引人注目。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吉利汽車這樣的行業弱者從未表現出如此非凡的自信和潛力。可以說,沃爾沃汽車的收購、管理和整合,給無數批評者當頭一棒。無所畏懼盡管特斯拉和谷歌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驅,但吉利已經悄悄地開始了汽車行業最具挑戰性和風險的改革,并且將它們逐一實現是一種積極和擴張的戰略,而不是小規模的試點。香港投資咨詢公司鄧恩汽車(Dunne Automotive)總裁、中國汽車行業專家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稱李書福是“富有詩意、富有遠見、無所畏懼的企業家”。邁克爾·鄧恩說:“李書福曾經問我吉利應該做些什么才能贏得比賽。”我愿意做任何事情,真的愿意做任何事!“敢做電動化改革嗎?敢!吉利旗下的沃爾沃承諾到2019年推出全電動產品陣容,另一個名為Polestar的子品牌致力于制造電動汽車,這些汽車具有藝術性、實用性和快速性。顯然,Polestar瞄準的是特斯拉風格。
2016年,吉利在中國交付了約4.9萬輛電動汽車,僅次于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2015年,李書福宣布,到2020年,吉利將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90%的目標,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不低于35%。你敢為城市出行提供便利嗎?敢吉利擁有一家生產倫敦標志性黑色出租車的公司,并在英國建造了一家全新的工廠,可以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變速器系統。
2017年,吉利推出純電動汽車城市出行服務業務“曹曹出行”。截至2017年6月,已在中國11個城市部署了1萬多輛純電動出租車。你敢從事自動智能駕駛技術嗎?敢沃爾沃是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導者,致力于到2021實現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與瑞典的奧托立夫公司建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可以供應給其他汽車制造商。敢于實現規模經濟嗎?敢自2010年吉利控股公司收購沃爾沃汽車以來,李先生已安排吉利品牌和沃爾沃共同開發汽車技術和平臺。今年8月,李先生成立了一家沃爾沃-吉利合資公司,共享所有汽車架構、動力總成開發和電氣化系統。吉利新的全球高端品牌Lynk&Co也將共享沃爾沃最新的中大型汽車模塊化平臺。吉利還收購了馬來西亞汽車制造商寶騰和跑車制造商蓮花的股份。敢于創新零售模式?敢當Lynk&CO 01跨界SUV于2019年抵達美國時,吉利計劃讓消費者在線訂購,并通過應用程序而不是通過特許經銷商下單。吉利在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希望傳播汽車共享的精神。”。敢于登上世界舞臺?敢
2006年1月,李書福和他的吉利出現在底特律,成為第一家參加底特律車展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并夢想著從2008年開始在美國銷售廉價汽車。然而,殘酷的現實并不看好價值低于1萬美元的廉價汽車,這也給中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低價策略不再流行。2010年,吉利與沃爾沃汽車達成收購協議,震驚了世界。“很多人持懷疑態度。每個人都在看笑話。”邁克爾·鄧恩回憶道。“沃爾沃的年產能不到30萬輛,銷量甚至慘淡,更不用說賺錢了。福特被它淹沒了。”邁克爾·鄧恩說,“但李書福并不在乎。他相信沃爾沃的技術,堅信這是獲得世界上最好技術的唯一途徑。”
但從那時起,吉利不僅僅是一個追逐者,而是一個挑戰者和風險投資家。順便說一句,這是第一家有勇氣在美國銷售中國制造汽車的汽車制造商,并且仍在努力將苦苦掙扎的蓮花變成下一輛保時捷。40年前有人想過大眾汽車嗎?Lynk&Co將挑戰美國和歐洲的新興市場,Polestar將挑戰特斯拉,沃爾沃將挑戰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更不用說吉利在中國的競爭對手了。李書福敢嗎?敢在去年接受《歐洲汽車新聞》采訪時,他說:“我看不到殘酷的挑戰和復雜的競爭。我只看到客戶的期望。我認為我們有能力超越客戶的期望,這就是我們成功的地方。”在這個汽車制造焦慮的時代,哪家公司最有可能主宰未來?誰最有可能制定正確的戰略來控制自主研發、汽車電氣化改革、全球管理和新零售轉型?它會成為像戴姆勒這樣的時代先驅嗎?戴姆勒是汽車的發明者,還是福特是大規模生產的鼻祖?它會發展成為大眾、豐田或雷諾-日產這樣的全球巨頭品牌嗎?它會像馬自達和特斯拉一樣成為一個頑固而頑強的創新者嗎?或者,它看起來什么都不像!
1986年成立時,它還是一家冰箱制造商,直到1997年才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你覺得這聽起來很愚蠢嗎?好看起來有點。然而,當整個汽車行業面臨著一個前途未卜的巨大變革之夜時,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的先見之明更是引人注目。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吉利汽車這樣的行業弱者從未表現出如此非凡的自信和潛力。可以說,沃爾沃汽車的收購、管理和整合,給無數批評者當頭一棒。無所畏懼盡管特斯拉和谷歌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驅,但吉利已經悄悄地開始了汽車行業最具挑戰性和風險的改革,并且將它們逐一實現是一種積極和擴張的戰略,而不是小規模的試點。香港投資咨詢公司鄧恩汽車(Dunne Automotive)總裁、中國汽車行業專家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稱李書福是“富有詩意、富有遠見、無所畏懼的企業家”。邁克爾·鄧恩說:“李書福曾經問我吉利應該做些什么才能贏得比賽。”我愿意做任何事情,真的愿意做任何事!“敢做電動化改革嗎?敢!吉利旗下的沃爾沃承諾到2019年推出全電動產品陣容,另一個名為Polestar的子品牌致力于制造電動汽車,這些汽車具有藝術性、實用性和快速性。顯然,Polestar瞄準的是特斯拉風格。
2016年,吉利在中國交付了約4.9萬輛電動汽車,僅次于中國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2015年,李書福宣布,到2020年,吉利將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90%的目標,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不低于35%。你敢為城市出行提供便利嗎?敢
吉利擁有一家生產倫敦標志性黑色出租車的公司,并在英國建造了一家全新的工廠,可以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變速器系統。
2017年,吉利推出純電動汽車城市出行服務業務“曹曹出行”。截至2017年6月,已在中國11個城市部署了1萬多輛純電動出租車。你敢從事自動智能駕駛技術嗎?敢沃爾沃是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導者,致力于到2021實現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與瑞典的奧托立夫公司建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可以供應給其他汽車制造商。敢于實現規模經濟嗎?敢自2010年吉利控股公司收購沃爾沃汽車以來,李先生已安排吉利品牌和沃爾沃共同開發汽車技術和平臺。今年8月,李先生成立了一家沃爾沃-吉利合資公司,共享所有汽車架構、動力總成開發和電氣化系統。吉利新的全球高端品牌Lynk&Co也將共享沃爾沃最新的中大型汽車模塊化平臺。吉利還收購了馬來西亞汽車制造商寶騰和跑車制造商蓮花的股份。敢于創新零售模式?敢當Lynk&CO 01跨界SUV于2019年抵達美國時,吉利計劃讓消費者在線訂購,并通過應用程序而不是通過特許經銷商下單。吉利在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希望傳播汽車共享的精神。”。敢于登上世界舞臺?敢2006年1月,李書福和他的吉利出現在底特律,成為第一家參加底特律車展的中國汽車制造商,并夢想著從2008年開始在美國銷售廉價汽車。然而,殘酷的現實并不看好價值低于1萬美元的廉價汽車,這也給中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低價策略不再流行。2010年,吉利與沃爾沃汽車達成收購協議,震驚了世界。“很多人持懷疑態度。每個人都在看笑話。”邁克爾·鄧恩回憶道。“沃爾沃的年產能不到30萬輛,銷量甚至慘淡,更不用說賺錢了。福特被它淹沒了。”邁克爾·鄧恩說,“但李書福并不在乎。他相信沃爾沃的技術,堅信這是獲得世界上最好技術的唯一途徑。”
但從那時起,吉利不僅僅是一個追逐者,而是一個挑戰者和風險投資家。順便說一句,這是第一家有勇氣在美國銷售中國制造汽車的汽車制造商,并且仍在努力將苦苦掙扎的蓮花變成下一輛保時捷。40年前有人想過大眾汽車嗎?Lynk&Co將挑戰美國和歐洲的新興市場,Polestar將挑戰特斯拉,沃爾沃將挑戰寶馬、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更不用說吉利在中國的競爭對手了。李書福敢嗎?敢在去年接受《歐洲汽車新聞》采訪時,他說:“我看不到殘酷的挑戰和復雜的競爭。我只看到客戶的期望。我認為我們有能力超越客戶的期望,這就是我們成功的地方。”
政策先行、技術護航,動力電池的回收處理正式納入監管體系。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三連冠舉世矚目,但少有人注意到,新能源汽車核心的動力電池用量,也一同水漲船高。
1900/1/1 0:00:00馬斯克的每家公司都是事關人類未來的存在主義注。這些也是任何人所能下的最大注,更別說作為一名企業家。當你驚訝于馬斯克對這些領域進行變革時,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1900/1/1 0:00:003月16日,沐浴著初春的暖陽,智能新物種LITE和知名主持人春妮來了一場萌萌的春天里的邂逅:春妮成為“LITE首席體驗官”,為樂趣而生的LITE正式成為春妮的萌寵座駕,
1900/1/1 0:00:003月14日,中國鐵塔能源創新中心已完成《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編制和上報,正在全力開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研究和落地實施工作。
1900/1/1 0:00:00近日,據外媒消息,通用汽宣布將投資超過1億美元升級現有工廠設備,以期望明年在其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OrionTownship工廠建造出能大規模生產的Cruise無人駕駛汽車。
1900/1/1 0:00:00中國新能源汽車業紅火發展背后,有“政策性利好”支撐。從2009年開始,政府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從2014年開始,政府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