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洛陽欒川鉬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鉬業”,603993)斥資270億元完成了兩次重大海外收購,其中一次是收購全球礦業巨頭Freeport-McMoRan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TenkeFungurume銅鈷礦56%的股權。當時,外界對洛陽鉬業的這場“”并不完全樂觀,現在談論是否成功還為時過早。幾個月后,沉寂多年的小型金屬鈷開始崛起。在持續了一年多的增長之后,洛陽鉬業董事長李超春現已成為全球鈷生產的重要控制者之一。就在上周,據透露,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正在與礦業公司直接談判,以簽署一項長期采購協議,該協議計劃保證每年數千噸鈷的供應,合同期為五年甚至更長。此前,蘋果公司根本不屑于做這項工作,只要把它交給電池供應商就行。蘋果此舉似乎足以回答洛陽鉬業一開始是否成功。“過去,像蘋果這樣的公司非常強大。他們只買成品,根本不在乎這些東西。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這表明這個市場存在短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告訴中國一家大型冶煉企業的負責人。事實上,據外媒報道,蘋果早在一年前就開始了類似的談判,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這不是洛陽鉬業的勝利。從國內來看,鈷業上市公司華友鈷業(603799)的股價已從2017年初的約35元/股上漲至目前的約120元/股,累計漲幅達240%。該領域的另一家公司,韓瑞鈷業(300618),上市不到一年就成為了“中國A股之王”。截至2月28日收盤,韓瑞鈷業股價為289.72元/股,是其去年3月上市價格的23倍,歷史最高價格達到319.98元/股。在國際上,隨著鈷等小金屬的飆升,總部位于瑞士的礦業巨頭嘉能可去年開始從崩潰的邊緣恢復到其主導地位。它還擁有絕對控制權,并與蘋果和特斯拉等終端巨頭談判供應協議。目前,嘉能可控制著全球近30%的鈷礦市場。鈷以鈷元素為符號,在地殼豐度中排名第33位,通常很難形成獨立的經濟礦床。其原生礦石主要來自銅和鈷與鎳和鈷的結合。鈷主要用于電池、高溫合金、硬質合金、磁性材料等工業需求,被譽為“工業牙齒”。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16年,全球已探明鈷儲量為700萬噸。根據2016年的開采量估算,可開采年限約為60年。鈷資源主要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和古巴,占全球儲量的70%。其中,糧食不自給自足的中非國家剛果(金)占全球儲量的48.61%,其礦產品幾乎是唯一可以出口的產品。鈷在所有出口礦產品中排名第二,僅次于銅。20世紀20年代,剛果(金)開始成為礦業資本掠奪的熱點。中國作為許多大宗商品的消費大國,鈷也不例外。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鈷消費量達到5萬噸,占全球鈷消費量的一半。在原材料供應方面,中國僅分布在甘肅和河北兩省的零星鈷礦床,探明儲量為8萬噸,僅占全球儲量的1%。中國的鈷資源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今年的價格或上一輪小金屬鈷價格上漲,創下歷史新高,于2008年結束。在經歷了近9年的低谷后,鈷在2017年憑借飆升的市場重新獲得了市場關注。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鈷的價格上漲了近100%,創下了2011年9月以來的新高。自2018年以來,鈷的價格漲幅沒有減少,兩個月內上漲了近20%。目前鈷的價格在62萬元/噸左右,而2016年底只有27萬元/頓。“在最后一輪上漲中……
從2003年到2008年,鈷花了五年的時間才達到88萬噸的歷史新高。根據目前的趨勢,今年鈷價很有可能突破歷史高點,這意味著可能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實現。“前述負責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等3C公司的需求并不是本輪鈷價飆升的主要原因。盡管傳統的3C電池需求仍然是全球鈷消費的主力軍,但自2014年以來,3C電池消費增速明顯放緩,需求趨于飽和。”是為鈷注入新生命的新能源汽車。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9.4萬輛,同比增長53.8%。業內預測,2018年中國新能源車將超過100萬輛。在全球范圍內,挪威、荷蘭、德國等國也制定了傳統汽車的銷售時限。有證券機構預測,2017年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將為35%,從120萬輛增長到1300多萬輛。據平安證券介紹,中國動力電池中鈷的需求量將從2017年的5865噸增加到2025年的5.88萬噸,復合增長率為33%,而全球動力電池中的鈷需求量將由2017年的約9.2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10.21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35%。“現在鈷的需求預計將遠遠超過上一輪漲價的需求預期。”上述負責人提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2月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鼓勵應用高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的高性能動力電池,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向高端發展。這也被業界認為是鈷的一個主要利好因素。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中,磷酸亞鐵鋰此前在中國被廣泛使用。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正極材料中磷酸亞鐵鋰和三元材料的占比分別為72%和28%,預計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48%和52%。未來,在續航里程和能量密度性能方面更為突出的鎳鈷錳三元電池(Li(NiCoMn)O2)被認為將逐步取代磷酸亞鐵鋰,成為主流。上述負責人提到,“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之前還是有明顯的長短差,或者他們認為漲得太多了,但現在看人多的比例就多了。”當蘋果、特斯拉等終端巨頭對暴漲的鈷感到恐慌時,嗅覺敏銳的終端公司開始意識到這場危機。目前,被媒體曝光的終端公司包括特斯拉、大眾、寶馬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雄心勃勃的車企,包括3C巨頭蘋果。2017年9月底,據路透社報道,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最近正在向相關行業發布購買金屬鈷的商業計劃,預計訂單總額將超過500億歐元。今年1月底,特斯拉被曝正在與智利鋰業巨頭SQM進行談判,希望確保鋰和鈷等電池級材料的需求。2月初,據報道,寶馬也即將簽署一份為期10年的鋰和鈷原材料供應合同,以緩解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近日,有消息透露,蘋果公司正在與礦業公司直接談判簽署一項長期購買協議,計劃每年保證數千噸鈷的供應,合同期限為五年甚至更長,具體金額尚未透露。盡管這些終端巨頭試圖提前計劃,但目前他們并不樂觀。“這些企業實際上在決策上已經落后了,鈷行業的人早在一年前就認為應該這么做。比如大眾去年本來打算收購鈷,但當時他報的價格很低,沒有人會關心他。”前述負責人說。據該負責人分析,這些巨頭不再只考慮鈷價上漲導致的成本上升。“未來cos……
壓力是肯定的,但由于電動汽車對鈷的需求高出幾十倍甚至數百倍,這些公司擔心未來供應鏈會出現問題,所以他們想提前鎖定原材料。他們購買的原材料不是自用的,但仍會交給制造商,但只要這份長期協議在手,電池的供應就可以得到保證。“當這些終端巨頭擔心未來鈷的“堵塞”時,嘉能可,一家兩年前還在努力應對債務的礦業巨頭,重新找回了自豪感。”特斯拉、大眾、蘋果等公司正在尋求長期的鈷礦石供應。無論誰想買鈷,我們都會先坐下來談談。嘉能可首席執行官Ivan?Gladson Berg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受全球經濟衰退和中國需求放緩的影響,嘉能可2015年的凈利潤為50億美元,同比下降315%。2016年,嘉能可曾是富時1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股票,隨后陷入債務危機和信貸危機。為應對這場危機減少債務、停止分紅、停止非洲旗艦銅礦的生產以及出售巴西鎳礦。鈷的飆升和其他大宗商品的復蘇使嘉能可迅速走出低谷。目前,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鈷原材料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這種雙重地位使得嘉能可在鈷價上漲的過程中,在業內的評價是“自導自演”的。嘉能可的鈷資源主要分布在剛果(黃金)、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其次是銅礦和鎳礦。根據嘉能可2016年年報,其鈷礦項目總計相當于2060700噸鈷金屬。這一數據意味著,全球近30%的鈷原材料掌握在嘉能可手中。從產量來看,目前全球鈷資源主要由嘉能可、洛陽鉬業、歐亞資源、淡水河谷等少數公司提供,集中度較高。據平安證券介紹,2016年,嘉能可、洛陽鉬業和歐亞資源分別提供了23%、12%和5.5%的金屬鈷,市場份額約為40%。上游資源決定一切。縱觀小金屬鈷的產業鏈,原材料供應商仍然擁有最大的主動權。“這個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它是由原材料決定的。就冶煉廠而言,你購買原材料的能力、購買的時機、產業布局的能力(如(僅)在剛果的布局)決定了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不是銷售額。同一種產品的銷售價格幾乎相同。沒有一家大公司和一個好品牌能有更好的銷售價格。”前述負責人還提到,“從國內冶煉生產商的角度來看,目前從現貨市場采購確實很困難,也會呈現出一種非理性現象,即搶貨,但不搶貨就拿不到貨,沒有原料就無法維持穩定生產。“據其了解,一些鈷冶煉廠由于沒有原材料,“沒有大米可煮”,導致大量產能閑置。”這不是需求方,而是原材料供應。”前述負責人反復強調。針對當前市場“一貨難求”的現象,該負責人表示,“大公司有很長的訂單要交付,但不一定缺貨,但他們手頭有貨,但選擇不銷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原料稀缺,中國作為鈷精煉大國,從未停止過國內企業對鈷原料的追求。自2003年以來,華友鈷業等中資企業紛紛前往剛果(金)以測試水。截至目前,金川礦業、洛陽鉬業、華友鈷業等多家公司的共同努力在剛果(金)乃至非洲都不容小覷。十多年前,剛果(金)的采礦業基本上掌握在歐洲人、美國人、印度人和黎巴嫩人手中。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8月,金川礦業收購了南非Metorex的Ruashiming。2012年2月,中國五礦成功收購剛果(金)鐵砧礦業100%股份,并控制了兩家銅鈷礦。2015年11月,胡先生開發的868萬噸級特大型銅礦一期工程……
中國中鐵(41.72%)、中國電建(25.28%)、華友鈷業(1%)和剛果(黃金)(32%)的合資企業剛公司投產,屬于世界一流的超大型銅鈷礦。2016年5月9日,洛陽鉬業宣布以26.5億美元(約合172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自由港麥克莫蘭持有的剛果(金)Tenkefungurume 56%的股份。2016年6月,華友鈷業收購了剛果民主共和國PE527銅鈷礦區。2017年4月,洛陽鉬業從加拿大LundinMining手中收購了TenkeFungurume另外24%的股份,總持股80%。2016年下半年,洛陽欒川鉬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鉬業”,603993)斥資270億元完成了兩次重大海外收購,其中一次是收購全球礦業巨頭Freeport-McMoRan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TenkeFungurume銅鈷礦56%的股權。當時,外界對洛陽鉬業的這場“”并不完全樂觀,現在談論是否成功還為時過早。幾個月后,沉寂多年的小型金屬鈷開始崛起。在持續了一年多的增長之后,洛陽鉬業董事長李超春現已成為全球鈷生產的重要控制者之一。就在上周,據透露,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正在與礦業公司直接談判,以簽署一項長期采購協議,該協議計劃保證每年數千噸鈷的供應,合同期為五年甚至更長。此前,蘋果公司根本不屑于做這項工作,只要把它交給電池供應商就行。蘋果此舉似乎足以回答洛陽鉬業一開始是否成功。“過去,像蘋果這樣的公司非常強大。他們只買成品,根本不在乎這些東西。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這表明這個市場存在短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告訴中國一家大型冶煉企業的負責人。事實上,據外媒報道,蘋果早在一年前就開始了類似的談判,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成功。這不是洛陽鉬業的勝利。從國內來看,鈷業上市公司華友鈷業(603799)的股價已從2017年初的約35元/股上漲至目前的約120元/股,累計漲幅達240%。該領域的另一家公司,韓瑞鈷業(300618),上市不到一年就成為了“中國A股之王”。截至2月28日收盤,韓瑞鈷業股價為289.72元/股,是其去年3月上市價格的23倍,歷史最高價格達到319.98元/股。在國際上,隨著鈷等小金屬的飆升,總部位于瑞士的礦業巨頭嘉能可去年開始從崩潰的邊緣恢復到其主導地位。它還擁有絕對控制權,并與蘋果和特斯拉等終端巨頭談判供應協議。目前,嘉能可控制著全球近30%的鈷礦市場。鈷以鈷元素為符號,在地殼豐度中排名第33位,通常很難形成獨立的經濟礦床。其原生礦石主要來自銅和鈷與鎳和鈷的結合。鈷主要用于電池、高溫合金、硬質合金、磁性材料等工業需求,被譽為“工業牙齒”。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16年,全球已探明鈷儲量為700萬噸。根據2016年的開采量估算,可開采年限約為60年。鈷資源主要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和古巴,占全球儲量的70%。其中,糧食不自給自足的中非國家剛果(金)占全球儲量的48.61%,其礦產品幾乎是唯一可以出口的產品。鈷在所有出口礦產品中排名第二,僅次于銅。20世紀20年代,剛果(金)開始成為礦業資本掠奪的熱點。中國作為許多大宗商品的消費大國,鈷也不例外。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鈷消費量達到5萬噸,占全球鈷消費量的一半。在原材料供應方面,中國僅在甘肅和河北省分布零星鈷礦床,探明儲量為8萬噸,占總儲量的……
僅占全球儲量的1%。中國的鈷資源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今年的價格或上一輪小金屬鈷價格上漲,創下歷史新高,于2008年結束。在經歷了近9年的低谷后,鈷在2017年憑借飆升的市場重新獲得了市場關注。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鈷的價格上漲了近100%,創下了2011年9月以來的新高。自2018年以來,鈷的價格漲幅沒有減少,兩個月內上漲了近20%。目前鈷的價格在62萬元/噸左右,而2016年底只有27萬元/頓。“在上一輪上漲行情中,鈷從2003年到2008年用了很長的五年時間才達到歷史高點,即88萬/噸。按照目前的趨勢,今年鈷價很有可能突破歷史高點,這意味著可能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實現。”前述負責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等3C公司的需求并不是本輪鈷價飆升的主要原因。盡管3C電池的傳統需求仍然是全球鈷消費的主力軍,但自2014年以來,3C電池消費增速明顯放緩,需求趨于飽和。正是新能源汽車為鈷注入了新的生命。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79.4萬輛,同比增長53.8%。業內預測,2018年中國新能源車將超過100萬輛。在全球范圍內,挪威、荷蘭、德國等國也制定了傳統汽車的銷售時限。有證券機構預測,2017年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復合增長率將為35%,從120萬輛增長到1300多萬輛。據平安證券介紹,中國動力電池中鈷的需求量將從2017年的5865噸增加到2025年的5.88萬噸,復合增長率為33%,而全球動力電池中的鈷需求量將由2017年的約9.2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10.21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35%。“現在鈷的需求預計將遠遠超過上一輪漲價的需求預期。”上述負責人提到。值得注意的是,中國2月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鼓勵應用高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的高性能動力電池,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向高端發展。這也被業界認為是鈷的一個主要利好因素。在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中,磷酸亞鐵鋰此前在中國被廣泛使用。根據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正極材料中磷酸亞鐵鋰和三元材料的占比分別為72%和28%,預計2017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48%和52%。未來,在續航里程和能量密度性能方面更為突出的鎳鈷錳三元電池(Li(NiCoMn)O2)被認為將逐步取代磷酸亞鐵鋰,成為主流。上述負責人提到,“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之前還是有明顯的長短差,或者他們認為漲得太多了,但現在看人多的比例就多了。”當蘋果、特斯拉等終端巨頭對暴漲的鈷感到恐慌時,嗅覺敏銳的終端公司開始意識到這場危機。目前,被媒體曝光的終端公司包括特斯拉、大眾、寶馬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雄心勃勃的車企,包括3C巨頭蘋果。2017年9月底,據路透社報道,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最近正在向相關行業發布購買金屬鈷的商業計劃,預計訂單總額將超過500億歐元。今年1月底,特斯拉被曝正在與智利鋰業巨頭SQM進行談判,希望確保鋰和鈷等電池級材料的需求。2月初,據報道,寶馬也即將簽署一份為期10年的鋰和鈷原材料供應合同,以緩解電動汽車電池的需求。最近,有消息透露,蘋果公司正在與礦業公司直接談判簽署一項長期購買協議,計劃保證每年數千噸鈷的供應,w……
h合同期限為五年甚至更長,具體金額尚未披露。盡管這些終端巨頭試圖提前計劃,但目前他們并不樂觀。“這些企業實際上在決策上已經落后了,鈷行業的人早在一年前就認為應該這么做。比如大眾去年本來打算收購鈷,但當時他報的價格很低,沒有人會關心他。”前述負責人說。據該負責人分析,這些巨頭不再只考慮鈷價上漲導致的成本上升。“未來的成本壓力是肯定的,但由于電動汽車對鈷的需求要高出幾十倍甚至數百倍,這些公司擔心未來供應鏈會出現問題,所以他們想提前鎖定原材料。他們購買的原材料不是自用的,但仍會交給制造商,但作為只要這份長期協議在手,電池的供應就可以得到保證。“當這些終端巨頭擔心未來鈷的“堵塞”時,嘉能可,一家兩年前還在努力應對債務的礦業巨頭,重新找回了自豪感。”特斯拉、大眾、蘋果等公司正在尋求長期的鈷礦石供應。無論誰想買鈷,我們都會先坐下來談談。嘉能可首席執行官Ivan?Gladson Berg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表示。受全球經濟衰退和中國需求放緩的影響,嘉能可2015年的凈利潤為50億美元,同比下降315%。2016年,嘉能可曾是富時1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股票,隨后陷入債務危機和信貸危機。為應對這場危機減少債務、停止分紅、停止非洲旗艦銅礦的生產以及出售巴西鎳礦。鈷的飆升和其他大宗商品的復蘇使嘉能可迅速走出低谷。目前,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鈷原材料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貿易商。這種雙重地位使得嘉能可在鈷價上漲的過程中,在業內的評價是“自導自演”的。嘉能可的鈷資源主要分布在剛果(黃金)、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其次是銅礦和鎳礦。根據嘉能可2016年年報,其鈷礦項目總計相當于2060700噸鈷金屬。這一數據意味著,全球近30%的鈷原材料掌握在嘉能可手中。從產量來看,目前全球鈷資源主要由嘉能可、洛陽鉬業、歐亞資源、淡水河谷等少數公司提供,集中度較高。據平安證券介紹,2016年,嘉能可、洛陽鉬業和歐亞資源分別提供了23%、12%和5.5%的金屬鈷,市場份額約為40%。上游資源決定一切。縱觀小金屬鈷的產業鏈,原材料供應商仍然擁有最大的主動權。“這個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它是由原材料決定的。就冶煉廠而言,你購買原材料的能力、購買的時機、產業布局的能力(如(僅)在剛果的布局)決定了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不是銷售額。同一種產品的銷售價格幾乎相同。沒有一家大公司和一個好品牌能有更好的銷售價格。”前述負責人還提到,“從國內冶煉生產商的角度來看,目前從現貨市場采購確實很困難,也會呈現出一種非理性現象,即搶貨,但不搶貨就拿不到貨,沒有原料就無法維持穩定生產。“據其了解,一些鈷冶煉廠由于沒有原材料,“沒有大米可煮”,導致大量產能閑置。”這不是需求方,而是原材料供應。”前述負責人反復強調。針對當前市場“一貨難求”的現象,該負責人表示,“大公司有很長的訂單要交付,但不一定缺貨,但他們手頭有貨,但選擇不銷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原料稀缺,中國作為鈷精煉大國,從未停止過國內企業對鈷原料的追求。自2003年以來,華友鈷業等中資企業紛紛前往……
前往剛果(金)測試水源。截至目前,金川礦業、洛陽鉬業、華友鈷業等多家公司的共同努力在剛果(金)乃至非洲都不容小覷。十多年前,剛果(金)的采礦業基本上掌握在歐洲人、美國人、印度人和黎巴嫩人手中。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8月,金川礦業收購了南非Metorex的Ruashiming。2012年2月,中國五礦成功收購剛果(金)鐵砧礦業100%股份,并控制了兩家銅鈷礦。2015年11月,由中國中鐵(41.72%)、中國電建(25.28%)、華友鈷業(1%)和剛果(黃金)(32%)的合資企業華鋼公司開發的868萬噸超大型銅礦一期投產,屬于世界級超大型銅鈷礦。2016年5月9日,洛陽鉬業宣布以26.5億美元(約合172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自由港麥克莫蘭持有的剛果(金)Tenkefungurume 56%的股份。2016年6月,華友鈷業收購了剛果民主共和國PE527銅鈷礦區。2017年4月,洛陽鉬業從加拿大LundinMining手中收購了TenkeFungurume另外24%的股份,總持股80%。
中國私募股權公司金沙江資本計劃向瑞典國家電動汽車公司NEVS投資5億美元,并計劃建設電池工廠。該工廠每年生產的電池組將滿足40萬至50萬車的需求。金沙江此前收購了日產汽車公司的電池業務。
1900/1/1 0:00:002月24日,北京發布《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撤除了此前關于市內準入車輛必須“在北京完成備案”的限定,正式取消備案管理制,改為引導和指導。
1900/1/1 0:00:00眾所周知,跑車是目前汽車市場上最為小眾的車型,而跑車亦是衡量一個汽車品牌技術實力及造車能力的象征。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絕大部分跑車均出自豪華品牌、超豪華品牌,而自主品牌幾乎從未染指這一小眾車型。
1900/1/1 0:00:00三月是德國車企財報集中發布的時間,作為汽車行業經營最佳的車企之一,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寶馬集團今年再次公布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根據3月14日向邁阿密聯邦法院提起的三起集體訴訟案顯示,通用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大眾以及梅賽德斯早已清楚高田安全氣囊氣體發生器存在問題,但是實施召回卻是幾年后的事情了。
1900/1/1 0:00:00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汽車發展的下一個風向標。國際上,多國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車時間表的風波剛剛過去。在中國,發改委已經表示,原則上將不再批準新建傳統燃油車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