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國家石油儲備項目建設,推進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三期項目前期工作,加大國家儲備原油收儲力度,持續做好國家石油庫存數據發布。加大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力度,建立多層次天然氣儲存體系,支持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建儲氣服務設施,研究制定解決冬夏季天然氣消費峰谷矛盾的根本措施,出臺《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形成通過市場解決儲氣調峰問題的長效機制。(3) 夯實能源供應基礎,提高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堅持“盤活儲備儲量,加快發現和利用新儲量”的原則,加強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確保石油生產基本穩定和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加大頁巖氣、煤層氣和深水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研究完善對頁巖氣、煤層氣、枯竭老油氣田、煤制油和煤制氣生產的支持政策。重點支持深層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完善頁巖氣安全、環保、技術等相關標準,推動頁巖氣產業化。加強煤礦瓦斯綜合防治,推動煤層氣(煤礦瓦斯)規模化開發利用,加快在山西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部邊緣、貴州碧水興、新疆準噶爾盆地南部邊緣建設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充分利用海外油氣資源,增強海外油氣供應,加強重大項目協調,鞏固油氣戰略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電網結構。我們將繼續優化主電網布局和結構,深入開展國家同步電網格局示范,研究實施中部地區省際加強計劃,增強區域省際電網互助能力,推進配電網建設改造和智能電網建設,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安全可靠性。根據目標市場落實情況,加快西南水電外送通道建設,穩步推進跨省輸電通道建設,推進新疆、青海、四川、陜西等地區輸電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油氣管網建設。加快油氣干線管網、區域支線管網和配氣管網建設,完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配套出口管道布局。加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管網互聯互通,實現互聯互通。4.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能源發展動態變化(1)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創新,加快實施重大能源科技項目,推進深陸、深海和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科技研究,深入推進燃煤發電、清潔煤轉化、高溫氣冷堆和模塊化小堆等先進技術實驗示范項目建設,如安全先進核電、新能源、能源互聯網、儲能和節能等。推動能源裝備創新發展,實施《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計劃》,制定能源裝備自主創新工作計劃,加強燃氣輪機技術研究和實驗示范,推進燃氣輪機關鍵技術裝備國產化,推動關鍵設備suc的開發和示范應用……
如核電和大容量柔性輸送、長距離天然氣輸送、煤炭深加工、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液化天然天然氣多式聯運和小型液化天然氣儲罐高效儲存等智能電網。進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優化國家能源研發中心管理。加強能源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以核電、可再生能源規模、清潔化石能源和智能能源系統為重點,實施一批能源行業標準化項目。以精細化能源管理和新能源利用為重點,加強能源計量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研發,提升重點能源行業和產業的技術支撐能力和水平。(2) 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繼續完善電力中長期交易機制,深入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積極穩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建設,規范電力市場交易行為,加快推進限電改革,完善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配套政策,加強售電側市場調控和引導,提高電力市場交易比重,進一步降低企業能源成本。以電力體制改革為重點,推進新疆、內蒙古等地區能源綜合改革。加快石油和天然氣系統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意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推進油氣管網運行機制改革,理順省級管網體系,加快推進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的投資和運行機制。推進四川、重慶、新疆、貴州、江蘇、上海、河北等地油氣體制改革綜合專項試點。(3) 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積極發展新興能源產業,推動新能源生產消費模式和新業態發展,在能源系統中實施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等創新行動,推進生產、儲存、運輸和用能設施智能化。扎實推進“互聯網+”智能能源(能源互聯網)、多能源互補集成優化、新能源微電網、并網微電網、儲能技術試點等示范項目建設,并在試點基礎上積極推廣應用。(1) 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加強配電網、燃氣管網等城鄉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城鄉居民電、熱、冷、氣等多樣化能源需求,改善城鄉居民能源使用條件。按照“適度管理即適度管理,適度罐即適度罐”的原則,綜合利用管道氣、橇裝LNG和CNG,打通天然氣利用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天然氣接入能力。研究提出加強電力普遍服務的政策措施。(2) 推動貧困地區農村電網轉型升級和能源扶貧,重點關注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以及扶貧開發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深入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做好精準能源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實施光伏扶貧“十三五”規劃,加強光伏扶貧項目管理,確保光伏扶貧工作平穩有序發展。(3) 扎實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清潔取暖計劃》……
n北方冬季(2017-2021),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供暖、天然氣供暖、電力供暖、工業余熱供暖、清潔燃煤集中供暖等清潔供暖方式,嚴格控制散煤供暖,建設綠色、節能、高效,中國北方地區協調適用的清潔供暖系統。堅持清潔燃煤集中供暖主體地位,逐步增加集中供暖面積,替代低效小鍋爐。加快推進縣域生物質熱電聯產和生物質鍋爐清潔供熱項目建設,有效降低散煤消費。積極推進中深層地熱供暖。在落實氣源的前提下,有計劃地推進天然氣供暖。充分考慮電網承載能力和新建電網項目安排,積極推進電加熱。在風電豐富的地區,低谷期的剩余風電主要用于供暖。積極研究推進北方地區核能供熱試點工作。(4) 加快能源領域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深入發展,編制實施邊境地區能源建設規劃,加快電網、油氣管網、清潔能源供應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邊防官兵電網建設,完成第一批226名邊防官兵通電任務,研究制定第二批邊防官兵電網施工實施方案,切實提高邊境地區部隊和邊民用電保障能力。啟動實施軍隊重要設施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推進離網地區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建設,通過儲能配電網與新能源的融合,為海島、高原哨所等離網地區提供熱、電、冷綜合能源服務。六、擴大國際能源合作,確保國家能源安全(1)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建設,鞏固“一帶一路”倡議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落實《促進“一帶一路”倡議能源合作愿景與行動》,搭建能源合作交流平臺,運營國際能源合作信息服務平臺,推進能源項目庫建設。支持國內相關地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能源合作。充分發揮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和上海、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作用,支持在新疆建立國際石油天然氣貿易中心。(2) 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建設,深化與相關國家能源資源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東北、西北、西南、近海四大油氣進口通道,維護跨境油氣管道安全穩定運行,積極實施“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促進與周邊國家電網的互聯互通。(3) 深化技術裝備和產能合作,加強能源規劃、政策、技術、設備和標準服務合作。推動能源產業“走出去”,深化能源產能國際合作,圍繞能源轉型、技術創新和重大項目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打造能源產業“走出去”樣板工程,培育“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國際品牌。(4) 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加強與國際能源論壇、可再生能源署、國際能源署、《能源憲章》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制定更加開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贏的規則,完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積極參與現有多邊能源合作……
包括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瀾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中國-東盟、東盟、中日韓和東亞峰會在內的橫向框架,合作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動建立“全球能源變化聯盟”。繼續開展中國—東盟清潔能源能力建設計劃和中阿清潔能源培訓中心建設,發揮中國—中東歐國家能源項目對話合作中心作用,啟動“16+1”能源合作聯合研究項目。維伊。加強能源行業管理,提高能源行業治理水平(一)推進能源法治建設,成立能源法治建設領導小組,協調能源法治建設重大事項。積極推動能源法、電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石油天然氣法、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國家石油儲備條例、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管線保護條例、核電管理條例、能源監管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完善符合生態文明建設和能源轉型轉型要求的法律法規體系。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能源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加強能源改革與立法的有效銜接。加強政策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確保出臺的規范性文件與相關法律法規和改革方向相一致。完善能源系統普法工作機制,創新能源普法方式,提高能源領域法治意識。依法加強能源行業管理,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做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規范能源重大事項決策機制,完善資金使用、行政處罰、資質等事項決策程序,進一步推進能源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2) 加強能源戰略規劃實施研究,編制2050年能源發展戰略綱要,深化能源領域重大問題研究,明確2020年、2035年、2050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的階段性目標和路線。加強能源統計分析和發展形勢判斷,推進能源大數據平臺建設,探索建立規劃實施信息收集共享機制。組織對“十三五”能源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調整,建立健全能源規劃實施監測評價機制,全面評價規劃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項目的實施情況,對規劃進行中期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促進規劃的有效實施。(三) 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強化監管、改善服務”改革,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探索創新能源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推動能源投資項目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機制,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規范試點示范項目,開展專項監督。創新能源行業監管,推動能源規劃、政策和標準落地,承擔權力下放實施,確保能源項目投資規范有序。加快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進一步優化服務,規范行政行為,優化程序,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持續開展“減照便民”行動,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4) 加強能源市場監管,堅持依法監管、精準監管、創新監管,加大力度……
加強對電力調度交易、市場秩序、公平開放的油氣管網設施、電價成本等重點領域的監管,深化電力供應監管,進一步落實優化電力供應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提高人民群眾用電滿意度。創新監管模式,實現“雙隨機、一開放”監管全覆蓋,不斷豐富監管模式,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完善監管標準體系,提高監管的協調性、有效性和準確性。嚴肅查處市場主體違法違規行為,積極化解能源市場矛盾糾紛,嚴肅處理12398熱線投訴舉報。(五) 加強能源生產和建設的安全管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電力安全生產領域變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進一步理順制度,明確責任,大力提高能源安全生產整體水平。堅持問題導向,把握監管定位,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法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地方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全面構建安全風險分類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防范機制,防范大規模停電系統性風險,堅決遏制水電站潰壩、潰壩等嚴重人身傷亡事故,加強油氣管道保護,全面實施管道完整性管理。以技術進步和精細化管理實現監管手段創新,不斷加強監督執法和問責,持續推進本質安全建設,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保持安全生產持續穩定態勢。八、重大能源項目(一)非化石能源可持續發展項目水電。積極推進已開工水電項目建設,年內計劃新增裝機容量600萬千瓦左右。扎實推進合格項目核準建設,計劃年內開工建設金沙江拉瓦等水電站。核能。積極推進已開工核電項目建設,年內計劃建設三門一號、海陽一號、臺山一號、田灣三號、陽江五號機組,新增核電裝機總量約600萬千瓦。積極推進合格項目核準建設,年內計劃開工6~8臺。加快國家石油儲備項目建設,推進國家石油儲備基地三期項目前期工作,加大國家儲備原油收儲力度,持續做好國家石油庫存數據發布。加大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力度,建立多層次天然氣儲存體系,支持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建儲氣服務設施,研究制定解決冬夏季天然氣消費峰谷矛盾的根本措施,出臺《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形成通過市場解決儲氣調峰問題的長效機制。(3) 夯實能源供應基礎,提高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堅持“盤活儲備儲量,加快發現和利用新儲量”的原則,加強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確保石油生產基本穩定和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加大對……的探索和開發力度……
le氣、煤層氣和深水油氣資源。研究完善對頁巖氣、煤層氣、枯竭老油氣田、煤制油和煤制氣生產的支持政策。重點支持深層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完善頁巖氣安全、環保、技術等相關標準,推動頁巖氣產業化。加強煤礦瓦斯綜合防治,推動煤層氣(煤礦瓦斯)規模化開發利用,加快在山西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部邊緣、貴州碧水興、新疆準噶爾盆地南部邊緣建設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充分利用海外油氣資源,增強海外油氣供應,加強重大項目協調,鞏固油氣戰略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電網結構。我們將繼續優化主電網布局和結構,深入開展國家同步電網格局示范,研究實施中部地區省際加強計劃,增強區域省際電網互助能力,推進配電網建設改造和智能電網建設,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安全可靠性。根據目標市場落實情況,加快西南水電外送通道建設,穩步推進跨省輸電通道建設,推進新疆、青海、四川、陜西等地區輸電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油氣管網建設。加快油氣干線管網、區域支線管網和配氣管網建設,完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配套出口管道布局。加強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管網互聯互通,實現互聯互通。4.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能源發展動態變化(1)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創新,加快實施重大能源科技項目,推進深陸、深海和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科技研究,深入推進燃煤發電、清潔煤轉化、高溫氣冷堆和模塊化小堆等先進技術實驗示范項目建設,如安全先進核電、新能源、能源互聯網、儲能和節能等。推動能源裝備創新發展,實施《中國制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計劃》,制定能源裝備自主創新工作計劃,加強燃氣輪機技術研究和實驗示范,推進燃氣輪機關鍵技術裝備國產化,推動核電和大容量柔性輸送、天然氣長輸、煤炭深加工、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液化天然天然氣多式聯運和小型液化天然氣儲罐高效儲存等智能電網等關鍵設備的開發和示范應用。進一步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優化國家能源研發中心管理。加強能源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以核電、可再生能源規模、清潔化石能源和智能能源系統為重點,實施一批能源行業標準化項目。以精細化能源管理和新能源利用為重點,加強能源計量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研發,提升重點能源行業和產業的技術支撐能力和水平。(2) 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我們將繼續完善電力中長期交易機制,深入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積極穩妥推進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建設,規范電力市場交易行為,加快推進限電改革,完善改革試點配套政策……
加強對售電側市場的調控和引導,提高電力市場交易比重,進一步降低企業能源成本。以電力體制改革為重點,推進新疆、內蒙古等地區能源綜合改革。加快石油和天然氣系統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意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推進油氣管網運行機制改革,理順省級管網體系,加快推進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完善油氣儲備設施的投資和運行機制。推進四川、重慶、新疆、貴州、江蘇、上海、河北等地油氣體制改革綜合專項試點。(3) 培育能源發展新動能,積極發展新興能源產業,推動新能源生產消費模式和新業態發展,在能源系統中實施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等創新行動,推進生產、儲存、運輸和用能設施智能化。扎實推進“互聯網+”智能能源(能源互聯網)、多能源互補集成優化、新能源微電網、并網微電網、儲能技術試點等示范項目建設,并在試點基礎上積極推廣應用。(1) 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加強配電網、燃氣管網等城鄉能源供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城鄉居民電、熱、冷、氣等多樣化能源需求,改善城鄉居民能源使用條件。按照“適度管理即適度管理,適度罐即適度罐”的原則,綜合利用管道氣、橇裝LNG和CNG,打通天然氣利用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天然氣接入能力。研究提出加強電力普遍服務的政策措施。(2) 推動貧困地區農村電網轉型升級和能源扶貧,重點關注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以及扶貧開發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深入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做好精準能源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實施光伏扶貧“十三五”規劃,加強光伏扶貧項目管理,確保光伏扶貧工作平穩有序發展。(3) 扎實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供熱,落實《北方地區冬季潔凈供熱規劃(2017-2021年)》,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供暖、天然氣供暖、電力供暖、工業余熱供暖、清潔燃煤集中供暖等清潔供暖方式,嚴格控制散煤供暖,建設綠色、節能、高效,中國北方地區協調適用的清潔供暖系統。堅持清潔燃煤集中供暖主體地位,逐步增加集中供暖面積,替代低效小鍋爐。加快推進縣域生物質熱電聯產和生物質鍋爐清潔供熱項目建設,有效降低散煤消費。積極推進中深層地熱供暖。在落實氣源的前提下,有計劃地推進天然氣供暖。充分考慮電網承載能力和新建電網項目安排,積極推進電加熱。在風電豐富的地區,低谷期的剩余風電主要用于供暖。積極研究推進北方地區核能供熱試點工作。(4) 加快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深入發展……
制定和實施邊境地區能源建設規劃,加快電網、油氣管網和清潔能源供應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邊防官兵電網建設,完成第一批226名邊防官兵通電任務,研究制定第二批邊防官兵電網施工實施方案,切實提高邊境地區部隊和邊民用電保障能力。啟動實施軍隊重要設施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推進離網地區國防與民用技術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建設,通過儲能配電網與新能源的融合,為海島、高原哨所等離網地區提供熱、電、冷綜合能源服務。六、擴大國際能源合作,確保國家能源安全(1)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建設,鞏固“一帶一路”倡議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落實《促進“一帶一路”倡議能源合作愿景與行動》,搭建能源合作交流平臺,運營國際能源合作信息服務平臺,推進能源項目庫建設。支持國內相關地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能源合作。充分發揮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和上海、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作用,支持在新疆建立國際石油天然氣貿易中心。(2) 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建設,深化與相關國家能源資源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東北、西北、西南、近海四大油氣進口通道,維護跨境油氣管道安全穩定運行,積極實施“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促進與周邊國家電網的互聯互通。(3) 深化技術裝備和產能合作,加強能源規劃、政策、技術、設備和標準服務合作。推動能源產業“走出去”,深化能源產能國際合作,圍繞能源轉型、技術創新和重大項目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打造能源產業“走出去”樣板工程,培育“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國際品牌。(4) 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加強與國際能源論壇、可再生能源署、國際能源署、《能源憲章》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制定更加開放、包容、包容、平衡、共贏的規則,完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瀾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中國-東盟、東盟、中日韓和東亞峰會等現有多邊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合作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動建立“全球能源變化聯盟”。繼續開展中國—東盟清潔能源能力建設計劃和中阿清潔能源培訓中心建設,發揮中國—中東歐國家能源項目對話合作中心作用,啟動“16+1”能源合作聯合研究項目。維伊。加強能源行業管理,提高能源行業治理水平(一)推進能源法治建設,成立能源法治建設領導小組,協調能源法治建設重大事項。積極推動能源法、電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石油天然氣法、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國家石油儲備條例、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管線保護條例、核電管理條例、能源監管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并完善我……
這是生態文明建設和能源轉型的要求。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能源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加強能源改革與立法的有效銜接。加強政策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和公平競爭審查,確保出臺的規范性文件與相關法律法規和改革方向相一致。完善能源系統普法工作機制,創新能源普法方式,提高能源領域法治意識。依法加強能源行業管理,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做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規范能源重大事項決策機制,完善資金使用、行政處罰、資質等事項決策程序,進一步推進能源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2) 加強能源戰略規劃實施研究,編制2050年能源發展戰略綱要,深化能源領域重大問題研究,明確2020年、2035年、2050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的階段性目標和路線。加強能源統計分析和發展形勢判斷,推進能源大數據平臺建設,探索建立規劃實施信息收集共享機制。組織對“十三五”能源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調整,建立健全能源規劃實施監測評價機制,全面評價規劃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項目的實施情況,對規劃進行中期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促進規劃的有效實施。(三) 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強化監管、改善服務”改革,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探索創新能源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推動能源投資項目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機制,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規范試點示范項目,開展專項監督。創新能源行業監管,推動能源規劃、政策和標準落地,承擔權力下放實施,確保能源項目投資規范有序。加快能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進一步優化服務,規范行政行為,優化程序,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持續開展“減照便民”行動,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4) 加強能源市場監管,堅持依法監管、精準監管、創新監管,加強對電力調度交易、市場秩序、公平開放的油氣管網設施、電價成本等重點領域的監管,深化電力供應監管,進一步落實優化供電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提高人民群眾用電滿意度。創新監管模式,實現“雙隨機、一開放”監管全覆蓋,不斷豐富監管模式,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不斷完善監管標準體系,提高監管的協調性、有效性和準確性。嚴肅查處市場主體違法違規行為,積極化解能源市場矛盾糾紛,嚴肅處理12398熱線投訴舉報。(五) 加強能源生產和建設的安全管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推進電力安全生產領域變革發展的實施意見》……
切實樹立安全發展觀,進一步理順制度,明確責任,大力提高能源安全生產整體水平。堅持問題導向,把握監管定位,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法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地方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全面構建安全風險分類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防范機制,防范大規模停電系統性風險,堅決遏制水電站潰壩、潰壩等嚴重人身傷亡事故,加強油氣管道保護,全面實施管道完整性管理。以技術進步和精細化管理實現監管手段創新,不斷加強監督執法和問責,持續推進本質安全建設,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保持安全生產持續穩定態勢。八、重大能源項目(一)非化石能源可持續發展項目水電。積極推進已開工水電項目建設,年內計劃新增裝機容量600萬千瓦左右。扎實推進合格項目核準建設,計劃年內開工建設金沙江拉瓦等水電站。核能。積極推進已開工核電項目建設,年內計劃建設三門一號、海陽一號、臺山一號、田灣三號、陽江五號機組,新增核電裝機總量約600萬千瓦。積極推進合格項目核準建設,年內計劃開工6~8臺。據外媒報道,由英國交通研究實驗室(TRL)牽頭的GATEway研究項目正在邀請公眾參與測試自動駕駛吊艙車隊。本測試的目的是了解人們對自動駕駛交通系統的看法。GATEway項目將在倫敦格林威治舉行。TRL、格林威治大學、在線咨詢平臺Commonplace和皇家藝術學院將對該項目進行定性研究,以探索公眾對使用和共享自動駕駛汽車的感受。
在接下來的四周內,倫敦格林威治半島的游客和居民將有機會參與這項新技術的測試,并與項目團隊分享他們的經驗。在這次測試中,四輛自動駕駛吊艙車將搭載測試人員,在格林威治半島附近行駛約2.1英里(約3.4公里)。
盡管GATEway汽車是為了實現自動駕駛而設計的,但為了遵循英國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標準,安全人員將在測試期間一直呆在車內。目前,已有5000多人表示有興趣參加測試并完成注冊。這5000人將優先預訂乘車體驗服務。吊艙車由英國Westfield跑車公司和希思羅企業公司開發,Fusion Processing為該車提供了頂級的自動駕駛系統。這輛車沒有方向盤,也沒有典型的駕駛員控制設備。相反,該車使用Fusion CAVstar軟件,并配備了GPS、雷達和激光雷達,可以檢測和識別行駛路線上的物體,可以在惡劣天氣甚至黑暗環境中行駛。據外媒報道,由英國交通研究實驗室(TRL)牽頭的GATEway研究項目正在邀請公眾參與測試自動駕駛吊艙車隊。本測試的目的是了解人們對自動駕駛交通系統的看法。GATEway項目將在倫敦格林威治舉行。TRL、格林威治大學、在線咨詢平臺Commonplace和皇家藝術學院將對該項目進行定性研究,以探索公眾對使用和共享自動駕駛汽車的感受。
在接下來的四周內,倫敦格林威治半島的游客和居民將有機會參與這項新技術的測試,并與項目團隊分享他們的經驗。在這次測試中,四輛自動駕駛吊艙車……
我將攜帶測試人員在格林威治半島附近完成約2.1英里(約3.4公里)的測試。
盡管GATEway汽車是為了實現自動駕駛而設計的,但為了遵循英國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標準,安全人員將在測試期間一直呆在車內。目前,已有5000多人表示有興趣參加測試并完成注冊。這5000人將優先預訂乘車體驗服務。吊艙車由英國Westfield跑車公司和希思羅企業公司開發,Fusion Processing為該車提供了頂級的自動駕駛系統。這輛車沒有方向盤,也沒有典型的駕駛員控制設備。相反,該車使用Fusion CAVstar軟件,并配備了GPS、雷達和激光雷達,可以檢測和識別行駛路線上的物體,可以在惡劣天氣甚至黑暗環境中行駛。
據外媒報道,作為國際研發運營計劃的一部分,特斯拉將在希臘雅典建立一個小型辦公室,開發新的電動汽車發動機技術。
1900/1/1 0:00:00今年2月,通用汽車及其合資企業在華零售銷量共計265994輛。盡管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2月同比增速仍達78。公司旗下各品牌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表現。凱迪拉克和寶駿品牌分別刷新歷史同期銷量紀錄。
1900/1/1 0:00:00到2020年,國家電網擬建成1萬座充電站和12萬臺充電樁,“我們的目標是讓汽車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舒印彪6日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1900/1/1 0:00:00今年大眾汽車把在中國發展的重心集中在了SUV和新能源上,SUV是目前市場中最為熱銷及增長最快的產品類型;而電動車則是在汽車產業變革后一個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1900/1/1 0:00:00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很多汽車領域的代表委員們也相繼提交了眾多關乎民生的建議和提案。
1900/1/1 0:00:003月7日,“雷諾暨東風雷諾品牌之夜”于雷諾創立120周年之際在上海召開。活動中,雷諾及東風雷諾向公眾介紹了未來數年的品牌發展路徑以及具體戰略計劃,并推出了“120周年限量版”車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