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蘋果的汽車夢,何時才能降臨?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蘋果的靈魂人物史蒂夫·喬布斯在去世前曾說過“我們有一個設計好車的平臺”。2014年,在史蒂夫·喬布斯離職三年后,蘋果公司秘密推出了一項名為“泰坦”的汽車制造計劃。一眨眼,四年過去了,人們期待的“iCar”還沒有和你見面,甚至原型還沒有。每個人都在問,“蘋果真的在制造汽車嗎?”

BMW, Morgan

事實上,在2014-2015年,蘋果為實現自己的造車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首先,蘋果公司從瑞士聘請了著名的自動駕駛和機器視覺專家Paul Furgale來負責泰坦項目。后來,蘋果公司還聘請了克萊斯勒公司負責質量控制的全球副總裁Doug Betts。就連蘋果公司也因挖角而被高科技電池公司A123 Systems起訴。蘋果公司為泰坦項目成立了一個由100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鮑勃·曼斯菲爾德的情況在2016年開始出現一個巨大的轉折點。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鮑勃·曼斯菲爾德接管了泰坦團隊,擔任蘋果公司泰坦項目負責人17年的史蒂夫·扎德斯基被掃地出門。之后,彭博社爆料稱,蘋果汽車團隊裁員數百人,造車計劃被擱置。在隨后的媒體采訪中,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表示,“蘋果已經轉向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研發”。庫克的聲明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蘋果在加州部署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只有30輛,與谷歌Waymo數百輛測試車的規模相比,這是可憐的。在Navigant Research發布的2017年自動駕駛年度調查報告中,蘋果排名倒數第一,這也使得蘋果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研發與iPhone的成功形成了鮮明對比。那么,是什么讓蘋果在造車和自動駕駛的道路上舉步維艱呢?是因為蘋果沒有錢嗎?根據蘋果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蘋果公司目前的現金儲備已達2851億美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在美國公司的現金持有量排名中,蘋果位居榜首,其次是微軟和谷歌。更令人驚訝的是,蘋果的現金流比微軟和谷歌的總和還要多。如果你還不知道這些數字,我們可以比較一些國家2017年的外匯儲備。2017年,德國在世界外匯儲備排行榜上排名第11位的外匯儲備為2629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的現金可以在世界外匯儲量排行榜上名列第11位,超過意大利、法國和英國。可以說,在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家比蘋果公司更有錢的公司。如果你競爭花錢的能力,沒有一家公司能成為蘋果的對手。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統計,僅在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時間里,蘋果在汽車領域的投資就超過了47億美元。寶馬2018年的研發支出約為85億美元,可以為寶馬集團開發幾款全新車型,這意味著蘋果找車不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是因為蘋果沒有技術嗎?作為一家以技術為導向的公司,蘋果在硬件設計和軟件開發方面都有很強的能力。得益于這種超強的開發能力,iPhone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當三星和其他品牌的手機仍在使用高通處理器時,蘋果自2010年發布iPhone 4以來就采用了自己的A4處理器。從那時起,蘋果公司自行設計了每一代移動設備處理器(包括iPhone和iPad)。眾所周知,如果我們能夠獨立設計一款處理器,我們已經可以被稱為頂級硬件公司,蘋果已經達到了與處理器行業并駕齊驅的水平。在軟件開發方面,蘋果公司也有實力與微軟和谷歌競爭。只有通過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我們才能看到蘋果強大的實力。2011年推出的iPhone 4S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使用語音來控制手機的許多功能。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只要蘋果愿意,蘋果就有能力開發自動駕駛所需的所有軟硬件產品。這并不是說我沒有力量,但我不在乎。既然我有錢又有技術,是什么讓蘋果的汽車夢難以實現?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汽車制造業并不能真正引起蘋果的興趣。與讓蘋果賺大錢的移動電子設備相比,傳統的汽車制造業……

y投資高,回報慢,利潤率完全不同。蘋果顯然拒絕這樣一件費力卻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事實上,從當時泰坦計劃的隱秘態度不難看出,蘋果一直在為造車爭論不休,而泰坦計劃的提出可以被視為以某種方式完成Joe Wang的“遺產”。但在蘋果內部,理性很快就戰勝了感性,因此泰坦項目很快就被擱置了。至于蘋果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完全符合潮流。然而,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模式和利潤點尚不明確,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既昂貴又耗時。在這個節點上貿然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不符合蘋果原有的發展路線。這樣一來,蘋果自然不會特別重視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從這個角度來看,與Waymo、通用等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導者相比,蘋果缺少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緊迫感。目前,蘋果公司應該在等待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模式明確。一旦蘋果真的努力了,自動駕駛行業目前的格局很可能會被改寫。蘋果的靈魂人物史蒂夫·喬布斯在去世前曾說過“我們有一個設計好車的平臺”。2014年,在史蒂夫·喬布斯離職三年后,蘋果公司秘密推出了一項名為“泰坦”的汽車制造計劃。一眨眼,四年過去了,人們期待的“iCar”還沒有和你見面,甚至原型還沒有。每個人都在問,“蘋果真的在制造汽車嗎?”

BMW, Morgan

事實上,在2014-2015年,蘋果為實現自己的造車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首先,蘋果公司從瑞士聘請了著名的自動駕駛和機器視覺專家Paul Furgale來負責泰坦項目。后來,蘋果公司還聘請了克萊斯勒公司負責質量控制的全球副總裁Doug Betts。就連蘋果公司也因挖角而被高科技電池公司A123 Systems起訴。蘋果公司為泰坦項目成立了一個由100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團隊。鮑勃·曼斯菲爾德的情況在2016年開始出現一個巨大的轉折點。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鮑勃·曼斯菲爾德接管了泰坦團隊,擔任蘋果公司泰坦項目負責人17年的史蒂夫·扎德斯基被掃地出門。之后,彭博社爆料稱,蘋果汽車團隊裁員數百人,造車計劃被擱置。在隨后的媒體采訪中,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表示,“蘋果已經轉向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的研發”。庫克的聲明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蘋果在加州部署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只有30輛,與谷歌Waymo數百輛測試車的規模相比,這是可憐的。在Navigant Research發布的2017年自動駕駛年度調查報告中,蘋果排名倒數第一,這也使得蘋果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研發與iPhone的成功形成了鮮明對比。那么,是什么讓蘋果在造車和自動駕駛的道路上舉步維艱呢?是因為蘋果沒有錢嗎?根據蘋果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蘋果公司目前的現金儲備已達2851億美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在美國公司的現金持有量排名中,蘋果位居榜首,其次是微軟和谷歌。更令人驚訝的是,蘋果的現金流比微軟和谷歌的總和還要多。如果你還不知道這些數字,我們可以比較一些國家2017年的外匯儲備。2017年,德國在世界外匯儲備排行榜上排名第11位的外匯儲備為2629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的現金可以在世界外匯儲量排行榜上名列第11位,超過意大利、法國和英國。可以說,在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家比蘋果公司更有錢的公司。如果你競爭花錢的能力,沒有一家公司能成為蘋果的對手。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統計,僅在2013年至2015年的三年時間里,蘋果在汽車領域的投資就超過了47億美元。寶馬2018年的研發支出約為85億美元,可以為寶馬集團開發幾款全新車型,這意味著蘋果找車不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是因為蘋果沒有技術嗎?作為一種技術……

蘋果公司在硬件設計和軟件開發方面都有很強的能力。得益于這種超強的開發能力,iPhone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當三星和其他品牌的手機仍在使用高通處理器時,蘋果自2010年發布iPhone 4以來就采用了自己的A4處理器。從那時起,蘋果公司自行設計了每一代移動設備處理器(包括iPhone和iPad)。眾所周知,如果我們能夠獨立設計一款處理器,我們已經可以被稱為頂級硬件公司,蘋果已經達到了與處理器行業并駕齊驅的水平。在軟件開發方面,蘋果公司也有實力與微軟和谷歌競爭。只有通過蘋果的語音助手“Siri”,我們才能看到蘋果強大的實力。2011年推出的iPhone 4S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使用語音來控制手機的許多功能。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只要蘋果愿意,蘋果就有能力開發自動駕駛所需的所有軟硬件產品。這并不是說我沒有力量,但我不在乎。既然我有錢又有技術,是什么讓蘋果的汽車夢難以實現?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汽車制造業并不能真正引起蘋果的興趣。與讓蘋果賺得盆滿缽滿的移動電子設備相比,傳統汽車制造業投資高、回報慢,利潤率完全不同。蘋果顯然拒絕這樣一件費力卻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事實上,從當時泰坦計劃的隱秘態度不難看出,蘋果一直在為造車爭論不休,而泰坦計劃的提出可以被視為以某種方式完成Joe Wang的“遺產”。但在蘋果內部,理性很快就戰勝了感性,因此泰坦項目很快就被擱置了。至于蘋果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完全符合潮流。然而,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模式和利潤點尚不明確,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既昂貴又耗時。在這個節點上貿然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不符合蘋果原有的發展路線。這樣一來,蘋果自然不會特別重視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從這個角度來看,與Waymo、通用等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領導者相比,蘋果缺少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緊迫感。目前,蘋果公司應該在等待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模式明確。一旦蘋果真的努力了,自動駕駛行業目前的格局很可能會被改寫。

標簽:寶馬摩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加州新規準許無駕駛員自動駕駛測試,遠程操控成新技術熱點

當地時間2月26日,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出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部署新規定,準許開展真正意義的無人駕駛測試,即各公司在加州道路上運行的自動駕駛汽車將不再必須在駕駛席內安排駕駛員。

1900/1/1 0:00:00
萬順機電董事長周善紅兩會建議: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法律法規制定

汽車行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是“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不出意料,在2018年的兩會期間,新能源汽車再次搶去了不少關注點。

1900/1/1 0:00:00
權威解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五大要點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檢總局、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聯節201843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1900/1/1 0:00:00
2018年補貼分三階段執行不同政策,北汽/奇瑞/知豆/江淮/眾泰等車企如何應對

舊款車型難定價,新款車型銷售難開啟,乘用車企目前的情況有點不上不下,而這一切源于2018年補貼調整政策。

1900/1/1 0:00:00
車企醞釀自動駕駛時代

車企聯合技術公司快速發展,高級別自動駕駛已經在測試階段。無人駕駛汽車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全球科技巨頭和汽車巨頭在這一領域展開時間與智慧的賽跑。

1900/1/1 0:00:00
廣汽董事長曾慶洪兩會建議:加強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立法,探索建立專用保險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于3月5日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