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權威解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五大要點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量監督總局、,檢驗檢疫和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2018〕43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現將《管理辦法》的相關內容解釋如下:問題1:制定《管理辦法”的背景是什么?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商,動力電池的產銷量也在逐年增長。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社會高度關注。從2009年到2012年,共推廣了1.7萬輛新能源汽車,組裝了約1.2GWh的動力電池。2013年之后,新能源汽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截至2017年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80多萬輛,組裝動力電池約86.9GWh。根據行業專家從企業保修期、電池循環壽命、車輛使用條件等方面綜合計算,2018年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將大規模退役,預計到2020年,累計退役數量將超過20萬噸(24.6GWh)。如果其中70%能夠分步使用,大約6萬噸電池將需要報廢。如果動力電池退役后處置不當、報廢,一方面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風險,另一方面也會浪費資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國務院專門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有利于保護環境和社會安全,促進資源循環利用,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加快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動力電池回收作為一個新興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困難:首先,回收體系尚未形成。目前,大部分動力電池尚未退役,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之間也沒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同時,在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方面,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相關法律支持;第二,回收利用的技術能力不足。目前,企業技術儲備不足,動力電池生態設計、梯級利用、貴重金屬高效提取等關鍵共性技術和設備亟待突破。缺乏退役動力電池的放電、儲存和梯級利用標準;

第三,激勵政策和措施沒有保障。受技術和規模的影響,目前市場上有價金屬的回收率不高,經濟狀況不佳。相關財稅激勵政策不完善,市場化循環機制尚未建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研究建立回收管理機制,制定《管理辦法》,明確相關方責任和監督措施,從而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問題2:制定《管理辦法》的主要原則是什么?動力蓄電池回收鏈長、環節多、范圍廣,涉及管理體制、政策銜接、市場機制等多個方面。在《管理辦法》的編制過程中,我們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生產者責任延伸原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相關企業在動力電池回收各環節履行相應責任,確保動力電池的有效利用和環保處置;二是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原則。對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維護、報廢、回收利用提出相關要求;第三,有法可依。動力電池回收的所有行動和相關方的責任都是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的,并與現有政策銜接良好,形成政策合力;

四是政府引導與市場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監管職能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在循環體系建設和梯級利用等領域創新市場模式。基于上述考慮,《管理辦法》明確了各相關主體的責任,并以動力電池編碼標準和可追溯信息系統為基礎,實現了動力電池來源可追溯、目的地可追溯、節點可控制、責任可追溯,建立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推動建立健全標準和監管體系,促進動力電池回收健康可持續發展。問題3:《管理辦法》的編制過程是什么?在《管理辦法》編制過程中,我們組織相關研究機構、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對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進行了廣泛調研,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現狀和管理體系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國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模式和技術進步。在此基礎上,編制了《管理辦法》初稿,并多次征求各方意見進行修訂完善。與此同時,向世界貿易組織發出的通知(WTO/TBT通知)已經完成。最終發布的《管理辦法》是充分收集各方意見并達成共識的結果。問題4:《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管理辦法》具體包括總則、設計、生產和回收責任、綜合利用、監督管理和補充規定等五個部分、31條和一個附錄。內容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第一是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汽車生產企業作為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應建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并向社會公布,通過售后服務機構、電池租賃企業等回收動力電池,形成回收渠道,或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建共享回收渠道,提高回收率。汽車制造商還應落實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信息的發布等責任要求。同時,梯次利用企業作為梯次利用產品的生產者,應承擔其產生的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責任,并確保規范交接和處置。二是對動力電池進行生命周期管理。《管理辦法》充分體現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針對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維護、報廢、回收利用等產業鏈上下游環節,明確相關企業應履行相應的動力電池回收責任,確保動力電池的有效利用和環保處置,構建閉環管理體系。三是建立動力蓄電池可追溯性信息系統。以電池編碼為信息載體,構建“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和動力電池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動力電池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溯、節點可控、責任可追究。對動力電池回收全過程實施信息化管控是《管理辦法》的核心管理措施。《管理辦法》明確對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等企業提出了追溯管理要求,各相關企業應及時上傳相關信息。四是推動市場機制和循環利用模式創新。《管理辦法》重視充分發揮企業的引領作用,鼓勵企業探索發起設立產業基金、研究動力電池殘值交易等新的商業模式,加快形成市場化機制,促進……

e關鍵技術和設備的工業應用。同時,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科技研究的發展,引導產學研合作,以市場化應用為導向,開展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創新。五是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為最大限度地利用退役動力電池的剩余價值,《管理辦法》鼓勵動力電池按照先分步利用后回收的原則進行再利用。具有梯級利用價值的可用于儲能、儲能等領域;

那些不具有級聯利用價值的金屬可以被回收以提取有價值的金屬。通過對動力蓄電池進行多層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提高了綜合利用水平和經濟效益。同時,與已實施的《新能源汽車廢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標準條件》等管理政策相銜接,促進行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六是明確監督管理措施。《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制定拆解、包裝、運輸等相關技術標準,建立標準體系,建立電池產品管理制度。同時,各相關行政部門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合力。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企業進行監督管理,責令限期整改,暫停其強制性認證證書,披露其履行職責的信息,并報告和公布行業規范的情況。問題5:實施《管理辦法》應該做些什么?《管理辦法》已經頒布,如何抓好落實是關鍵,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回收體系。推動汽車生產企業加快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渠道,公布回收服務網點信息,確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全面落實。引導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加強合作,通過多種形式形成跨行業聯合共同體,建立有效的市場化機制。我們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的作用。目前,我們已經推動建立回收行業聯盟,并積極鼓勵創新商業模式。二是實施可追溯性管理。對動力電池進行統一編碼,進行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是一種重要手段。組織開發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和動力電池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將于近期投入運行,收集動力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信息,做好各環節履行回收責任情況的在線監測,建立健全監管體系。三是完善標準體系。在產品規格尺寸、編碼規則、拆卸規范、剩余能量檢測等四項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加快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相關標準的研究和立項,推動梯級利用等一批國家標準的發布,電池拆卸和電池拆卸說明書編寫規范,并支持行業、地方和集團相關標準的制定。四是做好試點示范工作。近期,將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試點實施方案,啟動試點示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先行先試,在梯級利用重點領域開展示范。通過試點示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培育一批動力電池回收標桿企業,探索形成技術經濟性強、資源環境友好的多元化回收模式。我們積極推動中國鐵塔公司開展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試驗,目前已在12個省市建設了3000多個試驗基站,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營造發展環境。加強與已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等相關政策的對接,研究財稅、科技、環保等支持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或設立產業基金,促進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產業化應用。促進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是實施……的重要措施……

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確保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同時,我們也歡迎各界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質量監督總局、,檢驗檢疫和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2018〕43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現將《管理辦法》的相關內容解釋如下:問題1:制定《管理辦法”的背景是什么?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商,動力電池的產銷量也在逐年增長。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社會高度關注。從2009年到2012年,共推廣了1.7萬輛新能源汽車,組裝了約1.2GWh的動力電池。2013年之后,新能源汽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截至2017年底,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80多萬輛,組裝動力電池約86.9GWh。根據行業專家從企業保修期、電池循環壽命、車輛使用條件等方面綜合計算,2018年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將大規模退役,預計到2020年,累計退役數量將超過20萬噸(24.6GWh)。如果其中70%能夠分步使用,大約6萬噸電池將需要報廢。如果動力電池退役后處置不當、報廢,一方面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風險,另一方面也會浪費資源。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國務院專門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有利于保護環境和社會安全,促進資源循環利用,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對加快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動力電池回收作為一個新興領域,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困難:首先,回收體系尚未形成。目前,大部分動力電池尚未退役,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之間也沒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同時,在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方面,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相關法律支持;第二,回收利用的技術能力不足。目前,企業技術儲備不足,動力電池生態設計、梯級利用、貴重金屬高效提取等關鍵共性技術和設備亟待突破。缺乏退役動力電池的放電、儲存和梯級利用標準;

第三,激勵政策和措施沒有保障。受技術和規模的影響,目前市場上有價金屬的回收率不高,經濟狀況不佳。相關財稅激勵政策不完善,市場化循環機制尚未建立。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研究建立回收管理機制,制定《管理辦法》,明確相關方責任和監督措施,從而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問題2:制定《管理辦法》的主要原則是什么?動力蓄電池回收鏈長、環節多、范圍廣,涉及管理體制、政策銜接、市場機制等多個方面。在《管理辦法》的編制過程中,我們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生產者責任延伸原則。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相關企業在動力電池回收各環節履行相應責任,確保動力電池的有效利用和環保處置;二是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原則。對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維護、報廢、回收利用提出相關要求;第三,有法可依。動力電池回收的所有行動和相關方的責任都是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的,并與現有政策銜接良好,形成政策合力;

四是政府引導與市場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監管職能的同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在循環體系建設和梯級利用等領域創新市場模式。基于上述考慮,《管理辦法》明確了各相關主體的責任,并以動力電池編碼標準和可追溯信息系統為基礎,實現了動力電池來源可追溯、目的地可追溯、節點可控制、責任可追溯,建立生命周期管理機制,推動建立健全標準和監管體系,促進動力電池回收健康可持續發展。問題3:《管理辦法》的編制過程是什么?在《管理辦法》編制過程中,我們組織相關研究機構、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對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進行了廣泛調研,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現狀和管理體系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國外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模式和技術進步。在此基礎上,編制了《管理辦法》初稿,并多次征求各方意見進行修訂完善。與此同時,向世界貿易組織發出的通知(WTO/TBT通知)已經完成。最終發布的《管理辦法》是充分收集各方意見并達成共識的結果。問題4:《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管理辦法》具體包括總則、設計、生產和回收責任、綜合利用、監督管理和補充規定等五個部分、31條和一個附錄。內容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第一是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汽車生產企業作為動力電池回收的主體,應建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并向社會公布,通過售后服務機構、電池租賃企業等回收動力電池,形成回收渠道,或與相關企業合作共建共享回收渠道,提高回收率。汽車制造商還應落實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信息的發布等責任要求。同時,梯次利用企業作為梯次利用產品的生產者,應承擔其產生的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責任,并確保規范交接和處置。二是對動力電池進行生命周期管理。《管理辦法》充分體現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針對動力電池的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維護、報廢、回收利用等產業鏈上下游環節,明確相關企業應履行相應的動力電池回收責任,確保動力電池的有效利用和環保處置,構建閉環管理體系。三是建立動力蓄電池可追溯性信息系統。以電池編碼為信息載體,構建“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和動力電池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動力電池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溯、節點可控、責任可追究。對動力電池回收全過程實施信息化管控是《管理辦法》的核心管理措施。《管理辦法》明確對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等企業提出了追溯管理要求,各相關企業應及時上傳相關信息。四是推動市場機制和循環利用模式創新。《管理辦法》重視充分發揮企業的引領作用,鼓勵企業探索發起設立產業基金、研究動力電池殘值交易等新的商業模式,加快形成市場化機制,促進……

e關鍵技術和設備的工業應用。同時,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科技研究的發展,引導產學研合作,以市場化應用為導向,開展動力電池回收模式創新。五是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為最大限度地利用退役動力電池的剩余價值,《管理辦法》鼓勵動力電池按照先分步利用后回收的原則進行再利用。具有梯級利用價值的可用于儲能、儲能等領域;

那些不具有級聯利用價值的金屬可以被回收以提取有價值的金屬。通過對動力蓄電池進行多層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提高了綜合利用水平和經濟效益。同時,與已實施的《新能源汽車廢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標準條件》等管理政策相銜接,促進行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六是明確監督管理措施。《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制定拆解、包裝、運輸等相關技術標準,建立標準體系,建立電池產品管理制度。同時,各相關行政部門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合力。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企業進行監督管理,責令限期整改,暫停其強制性認證證書,披露其履行職責的信息,并報告和公布行業規范的情況。問題5:實施《管理辦法》應該做些什么?《管理辦法》已經頒布,如何抓好落實是關鍵,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回收體系。推動汽車生產企業加快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渠道,公布回收服務網點信息,確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全面落實。引導汽車生產、電池生產、綜合利用等企業加強合作,通過多種形式形成跨行業聯合共同體,建立有效的市場化機制。我們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的作用。目前,我們已經推動建立回收行業聯盟,并積極鼓勵創新商業模式。二是實施可追溯性管理。對動力電池進行統一編碼,進行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是一種重要手段。組織開發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和動力電池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將于近期投入運行,收集動力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信息,做好各環節履行回收責任情況的在線監測,建立健全監管體系。三是完善標準體系。在產品規格尺寸、編碼規則、拆卸規范、剩余能量檢測等四項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加快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相關標準的研究和立項,推動梯級利用等一批國家標準的發布,電池拆卸和電池拆卸說明書編寫規范,并支持行業、地方和集團相關標準的制定。四是做好試點示范工作。近期,將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試點實施方案,啟動試點示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先行先試,在梯級利用重點領域開展示范。通過試點示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培育一批動力電池回收標桿企業,探索形成技術經濟性強、資源環境友好的多元化回收模式。我們積極推動中國鐵塔公司開展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試驗,目前已在12個省市建設了3000多個試驗基站,取得了良好效果。五是營造發展環境。加強與已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等相關政策的對接,研究財稅、科技、環保等支持政策,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或設立產業基金,促進關鍵技術和設備的產業化應用。促進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是實施……的重要措施……

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確保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同時,我們也歡迎各界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

標簽:理念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2017年凈利超4億 億緯鋰能還要做好三件事

打開新局面之后,需要的是鞏固勝利“果實”。

1900/1/1 0:00:00
加州新規準許無駕駛員自動駕駛測試,遠程操控成新技術熱點

當地時間2月26日,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出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部署新規定,準許開展真正意義的無人駕駛測試,即各公司在加州道路上運行的自動駕駛汽車將不再必須在駕駛席內安排駕駛員。

1900/1/1 0:00:00
萬順機電董事長周善紅兩會建議: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法律法規制定

汽車行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是“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不出意料,在2018年的兩會期間,新能源汽車再次搶去了不少關注點。

1900/1/1 0:00:00
蘋果的汽車夢,何時才能降臨?

蘋果的靈魂人物喬布斯在生前曾說過“我們有平臺去設計好一輛車”,在喬布斯離開3年后的2014年,蘋果秘密啟動了名為“泰坦”的造車計劃。

1900/1/1 0:00:00
2018年補貼分三階段執行不同政策,北汽/奇瑞/知豆/江淮/眾泰等車企如何應對

舊款車型難定價,新款車型銷售難開啟,乘用車企目前的情況有點不上不下,而這一切源于2018年補貼調整政策。

1900/1/1 0:00:00
車企醞釀自動駕駛時代

車企聯合技術公司快速發展,高級別自動駕駛已經在測試階段。無人駕駛汽車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全球科技巨頭和汽車巨頭在這一領域展開時間與智慧的賽跑。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