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來,無人“先驅”谷歌的研發之路崎嶇不平,競爭對手的迅速崛起讓這家科技巨頭感到焦慮。2月6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Chris Urmson在三年前給公司的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其中提到了他對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的擔憂。Urmson在郵件中警告說,谷歌的無人駕駛技術可能會失去優勢,他說“在過去的六個月里,我們已經停止了為勝利而戰。相反,我們正在努力彌補不足。”他直言不諱地說,最擔心的對手是優步。兩年后,谷歌和優步真的因為無人駕駛技術上了法庭。谷歌指控優步竊取商業機密,訴訟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該訴訟還暴露了谷歌多年來在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方面的投資。根據Waymo(一家獨立于谷歌的無人研發部門)財務分析師去年9月發布的證詞,從2009年自動駕駛項目開始到2015年底,谷歌在開發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上花費了高達11億美元。1.谷歌的技術優勢和數據不足作為第一個進入無人駕駛領域的科技巨頭,谷歌已經磨了8年的劍,今天的技術水平已經顯著領先于大量對手。上個月,咨詢公司Navigant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全球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中,谷歌和通用汽車在技術、市場化戰略和可靠性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作為一家科技巨頭,谷歌無人化布局的優勢無疑是技術。Waymo今年早些時候在加州發布的測試報告顯示,其無人駕駛汽車行駛1000英里需要人工干預的次數降至0.18次。這一成就足以“殺死”競爭對手。相比之下,優步2017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其無人駕駛汽車每1.3公里就需要人工干預。截至目前,Waymo在美國25個城市的累計測試里程已超過400萬英里,無人駕駛團隊使用的雷達、激光雷達和視覺系統均由該公司獨立設計。2017年11月,Waymo宣布可以在完全無人狀態下運送乘客,其Pacifica測試車開始在美國鳳凰城地區向公眾提供運輸服務,這也顯示了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的實力。然而,谷歌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不足越來越明顯。與汽車制造商和共享出行公司相比,谷歌的缺點是商業化渠道不明確,用戶難以收集數據。摩根士丹利在201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優步在24分鐘內收集的數據相當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自誕生以來記錄的所有數據。盡管所有這些數據都不是來自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但實驗的規模足以加速人工智能和地圖繪制的研發。對此,滴滴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維在去年12月的一次采訪中也指出:十年內,無人車很難賣給普通消費者,因為無人駕駛只能在特定的道路和環境下實現。在派車去接乘客之前,滴滴已經知道起點和終點,以及這些路線是否適合無人車。如果合適,就派一輛無人車,如果不合適,就派出一輛人類駕駛的汽車。這種混合模式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第二個是數據。滴滴擁有2100萬輛汽車,但百度和特斯拉都沒有這么大的車隊來幫助其收集數據,這就是谷歌不得不投資lyft的原因。2、谷歌的新對手滴滴在無人駕駛領域,谷歌的競爭對手除了通用汽車、特斯拉、百度、優步、蘋果等公司外,還面臨著中國共享出行巨頭滴滴的新對手。如今,滴滴已經將谷歌定為未來的“終極競爭對手”。程維在上述財經采訪中表示:如果你展望未來,你會發現目前的競爭只是一個前奏。滴滴和快的合并是亞洲小組賽,滴滴和優步合并是亞洲十強賽,亞洲冠軍決定參加世界杯。接下來,將迎來與優步的全球大戰,但這還沒有結束。網絡汽車部門的冠軍還將與包括豐田、大眾和谷歌在內的停車場冠軍和無人駕駛冠軍競爭或合作,最終構建未來的交通和汽車系統。程維還指出,在無人駕駛領域,谷歌目前是第一陣營,第二陣營正在混戰。滴滴準備在第一陣營開戰:我們對市場的判斷是,無人駕駛只有一兩個,沒有第三名,就像安卓和IOS一樣。目前,谷歌是第一家,我希望滴滴能成為另一家最終生存下來的公司。我們有機會在第二陣營獲勝,在我看來,這比當地比賽重要10倍。如果滴滴不成功,我們融化的100億美元將投資于多元化運動,在我看來這是悲慘的。從公司規模來看,盡管滴滴目前還不足以與谷歌相比,但滴滴近年來的增長勢頭尤為兇猛。自2012年成立以來,滴滴已完成16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200億美元。僅在2017年,滴滴就獲得了總計105億美元的融資。在瘋狂吸金之后,滴滴的估值迅速上升。去年12月滴滴完成新一輪融資后,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表示,投資者對滴滴出行的估值約為560億美元,超過了優步(估值48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在2017年兩輪巨額融資后,滴滴表示,資金將主要用于自動駕駛、AI智能交通技術研發和促進國際業務。無論是程維競爭性的“目標設定”,還是滴滴對無人駕駛技術的大規模投資,都足以讓谷歌更加焦慮。3.老對手百度仍然是人工智能的敵人 時代在中國搜索業務失去百度之后,谷歌和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較量依然激烈。近年來,百度“All In AI”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去年11月,百度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宣布將在2018年量產無人駕駛汽車。與大多數汽車制造商相比,百度的量產時間承諾顯然“領先一步”。與谷歌不同,百度開放了Apollo自動駕駛平臺,已有6000多名開發者使用。業內認為,到2025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百度可能在中國市場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因為該公司有自己獨特的算法、良好的商業合作伙伴和強大的政府支持。4、谷歌的進攻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激烈競爭中,谷歌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劣勢,開始努力“填補不足”。谷歌是優步的早期投資者。在轉而反對優步之后,谷歌在2017年底帶領優步的美國競爭對手Lyft15籌集了15億美元。Lyft是美國第二大共享旅游公司。根據銷售估算公司TXN Solutions的數據,截至2017年6月,Lyft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已上升至近25%。谷歌已與Lyft就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達成合作,Lyft的出行業務預計將為谷歌無人車提供大量實測數據。與此同時,谷歌還推出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出租車業務。本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在財報發布會上首次公開提到,Waymo將推出自己的出租車軟件,用戶可以使用Waymo應用程序獲得無人駕駛出租車。Waymo官員還向……透露……
預計2018年將再次生產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并投入出租車運營。業內人士預測,根據谷歌現階段自動駕駛車隊的規模,2018年新的實際道路測試里程將在1000萬至1億英里之間(平均每輛車10000至3000萬英里)。分析認為,谷歌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將重新洗牌無人駕駛行業,讓出行行業進入“生死大游行”。當谷歌無人駕駛出租車車隊的數量足夠大時,司機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其次,“機器人司機”不知疲倦,車輛幾乎沒有發生事故。操作安全將導致人類駕駛員死亡。更重要的是,“機器人司機”的供應沒有上限。優步前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曾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將決定優步的生死。對滴滴來說幸運的是,谷歌無法第一時間進入中國市場,但這不會花很長時間。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谷歌越來越關注中國市場,逼近滴滴和百度的“大本營”。繼去年12月谷歌在北京宣布成立第一個人工智能中國中心后,谷歌于今年1月在深圳設立了新的辦事處。谷歌大中華區總裁Scott Beaumont在2月6日舉行的“BrandZ中國50強品牌發布會”上介紹了谷歌在中國的戰略。他說,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一流的計算機科學、大量的數據、快速的預測和判斷以及優秀的實驗室,而中國擁有這一切。選擇在中國建立谷歌人工智能中國中心是當務之急,也是理所當然的。談到深圳辦事處,石伯猛表示,深圳主要是一個提供后臺服務的辦事處。深圳有很多高科技企業,谷歌和一些企業也有很多硬件聯合開發項目。在深圳設立辦事處可以離這些企業更近。八年來,無人“先驅”谷歌的研發之路崎嶇不平,競爭對手的迅速崛起讓這家科技巨頭感到焦慮。2月6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Chris Urmson在三年前給公司的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寫了一封電子郵件,其中提到了他對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的擔憂。Urmson在郵件中警告說,谷歌的無人駕駛技術可能會失去優勢,他說“在過去的六個月里,我們已經停止了為勝利而戰。相反,我們正在努力彌補不足。”他直言不諱地說,最擔心的對手是優步。兩年后,谷歌和優步真的因為無人駕駛技術上了法庭。谷歌指控優步竊取商業機密,訴訟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該訴訟還暴露了谷歌多年來在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方面的投資。根據Waymo(一家獨立于谷歌的無人研發部門)財務分析師去年9月發布的證詞,從2009年自動駕駛項目開始到2015年底,谷歌在開發自動駕駛軟件和硬件上花費了高達11億美元。1.谷歌的技術優勢和數據不足作為第一個進入無人駕駛領域的科技巨頭,谷歌已經磨了8年的劍,今天的技術水平已經顯著領先于大量對手。上個月,咨詢公司Navigant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全球開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中,谷歌和通用汽車在技術、市場化戰略和可靠性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作為一家科技巨頭,谷歌無人化布局的優勢無疑是技術。Waymo今年早些時候在加州發布的測試報告顯示,其無人駕駛汽車行駛1000英里需要人工干預的次數降至0.18次。這一成就足以“殺死”競爭對手。相比之下,優步2017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其無人駕駛汽車每1.3公里就需要人工干預。截至目前,Waymo在美國25個城市的累計測試里程已超過400萬英里,無人駕駛團隊使用的雷達、激光雷達和視覺系統均由該公司獨立設計。2017年11月,Waymo宣布可以在完全無人狀態下運送乘客,其Pacifica測試車開始在美國鳳凰城地區向公眾提供運輸服務,這也顯示了谷歌的驅動力……
ess技術。然而,谷歌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不足越來越明顯。與汽車制造商和共享出行公司相比,谷歌的缺點是商業化渠道不明確,用戶難以收集數據。摩根士丹利在201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優步在24分鐘內收集的數據相當于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自誕生以來記錄的所有數據。盡管所有這些數據都不是來自完全無人駕駛的汽車,但實驗的規模足以加速人工智能和地圖繪制的研發。對此,滴滴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維在去年12月的一次采訪中也指出:十年內,無人車很難賣給普通消費者,因為無人駕駛只能在特定的道路和環境下實現。在派車去接乘客之前,滴滴已經知道起點和終點,以及這些路線是否適合無人車。如果合適,就派一輛無人車,如果不合適,就派出一輛人類駕駛的汽車。這種混合模式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第二個是數據。滴滴擁有2100萬輛汽車,但百度和特斯拉都沒有這么大的車隊來幫助其收集數據,這就是谷歌不得不投資lyft的原因。2、谷歌的新對手滴滴在無人駕駛領域,谷歌的競爭對手除了通用汽車、特斯拉、百度、優步、蘋果等公司外,還面臨著中國共享出行巨頭滴滴的新對手。如今,滴滴已經將谷歌定為未來的“終極競爭對手”。程維在上述財經采訪中表示:如果你展望未來,你會發現目前的競爭只是一個前奏。滴滴和快的合并是亞洲小組賽,滴滴和優步合并是亞洲十強賽,亞洲冠軍決定參加世界杯。接下來,將迎來與優步的全球大戰,但這還沒有結束。網絡汽車部門的冠軍還將與包括豐田、大眾和谷歌在內的停車場冠軍和無人駕駛冠軍競爭或合作,最終構建未來的交通和汽車系統。程維還指出,在無人駕駛領域,谷歌目前是第一陣營,第二陣營正在混戰。滴滴準備在第一陣營開戰:我們對市場的判斷是,無人駕駛只有一兩個,沒有第三名,就像安卓和IOS一樣。目前,谷歌是第一家,我希望滴滴能成為另一家最終生存下來的公司。我們有機會在第二陣營獲勝,在我看來,這比當地比賽重要10倍。如果滴滴不成功,我們融化的100億美元將投資于多元化運動,在我看來這是悲慘的。從公司規模來看,盡管滴滴目前還不足以與谷歌相比,但滴滴近年來的增長勢頭尤為兇猛。自2012年成立以來,滴滴已完成16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200億美元。僅在2017年,滴滴就獲得了總計105億美元的融資。在瘋狂吸金之后,滴滴的估值迅速上升。去年12月滴滴完成新一輪融資后,市場研究公司CBInsights表示,投資者對滴滴出行的估值約為560億美元,超過了優步(估值48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在2017年兩輪巨額融資后,滴滴表示,資金將主要用于自動駕駛、AI智能交通技術研發和促進國際業務。無論是程維競爭性的“目標設定”,還是滴滴對無人駕駛技術的大規模投資,都足以讓谷歌更加焦慮。3.老對手百度仍然是人工智能的敵人 時代在中國搜索業務失去百度之后,谷歌和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的較量依然激烈。近年來,百度“All In AI”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去年11月,百度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宣布將在2018年量產無人駕駛汽車。與大多數汽車制造商相比,百度的量產時間承諾顯然“領先一步”。與谷歌不同,百度開放了Apollo自動駕駛平臺,已有6000多名開發者使用。業內認為,到2025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百度可能在中國市場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因為該公司有自己獨特的算法、良好的商業合作伙伴和強大的政府支持。4、谷歌的進攻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激烈競爭中,谷歌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劣勢,開始努力“填補不足”。谷歌是優步的早期投資者。在轉而反對優步之后,谷歌在2017年底帶領優步的美國競爭對手Lyft15籌集了15億美元。Lyft是美國第二大共享旅游公司。根據銷售估算公司TXN Solutions的數據,截至2017年6月,Lyft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已上升至近25%。谷歌已與Lyft就無人駕駛技術的開發達成合作,Lyft的出行業務預計將為谷歌無人車提供大量實測數據。與此同時,谷歌還推出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出租車業務。本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在財報發布會上首次公開提到,Waymo將推出自己的出租車軟件,用戶可以使用Waymo應用程序獲得無人駕駛出租車。Waymo官員還向……透露……
預計2018年將再次生產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并投入出租車運營。業內人士預測,根據谷歌現階段自動駕駛車隊的規模,2018年新的實際道路測試里程將在1000萬至1億英里之間(平均每輛車10000至3000萬英里)。分析認為,谷歌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將重新洗牌無人駕駛行業,讓出行行業進入“生死大游行”。當谷歌無人駕駛出租車車隊的數量足夠大時,司機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其次,“機器人司機”不知疲倦,車輛幾乎沒有發生事故。操作安全將導致人類駕駛員死亡。更重要的是,“機器人司機”的供應沒有上限。優步前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曾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將決定優步的生死。對滴滴來說幸運的是,谷歌無法第一時間進入中國市場,但這不會花很長時間。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谷歌越來越關注中國市場,逼近滴滴和百度的“大本營”。繼去年12月谷歌在北京宣布成立第一個人工智能中國中心后,谷歌于今年1月在深圳設立了新的辦事處。谷歌大中華區總裁Scott Beaumont在2月6日舉行的“BrandZ中國50強品牌發布會”上介紹了谷歌在中國的戰略。他說,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一流的計算機科學、大量的數據、快速的預測和判斷以及優秀的實驗室,而中國擁有這一切。選擇在中國建立谷歌人工智能中國中心是當務之急,也是理所當然的。談到深圳辦事處,石伯猛表示,深圳主要是一個提供后臺服務的辦事處。深圳有很多高科技企業,谷歌和一些企業也有很多硬件聯合開發項目。在深圳設立辦事處可以離這些企業更近。
2月2日上午,東南大學聯合南京揚子國資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舉行合作運營的首輛智能網聯無人迷你巴士的首發試運行,
1900/1/1 0:00:00特斯拉將與安海斯布希、百事、Loblaw、UPS等企業合作,為Semi電動卡車共建現場充電站。實際上,上述企業都已經了下了不少卡車訂單,預計交付時間為明年。
1900/1/1 0:00:002018年2月2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批)》,共包括59戶企業的118個車型,
1900/1/1 0:00:00特斯拉繼在澳大利亞完成世界最大鋰電池蓄電站后,又準備建設全球最大虛擬發電廠。
1900/1/1 0:00:00近日,有消息稱,奇點汽車目前已完成3大整車平臺的規劃,并宣稱在未來將會推出6款純電動車型,雖然車型具體信息尚未漏出,但已經明確首款車為SUV車型奇點iS6,新車將于2018年底上市,
1900/1/1 0:00:002018年,奔馳在全球市場將發布超過12款全新及改款車型。相比進入產品大年的寶馬、奧迪,奔馳在新車數量上并不占優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