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4萬輛,占汽車總產量的2.7%,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隨著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逐步成熟和市場需求的逐步釋放,該行業將在2018年爆發,但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整體規模滯后的問題日益突出。加快短板、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首先需要“糧草”。那么,如何解決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呢?哪些創新實踐的成功案例值得學習?新能源汽車網[xnyauto]對上述命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僅供行業評估。
在全球資源節約和綠色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正在迅速發展。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保障,受到政府和行業的高度關注。可以說,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關系到新能源汽車能跑多遠,更關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近年來,頻繁的利好政策促使充電樁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國家層面,早在2015年,我國就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和《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2月24日,國務院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發布了五項重要措施,重點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2016-2017年,多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住宅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和《關于加快單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通知書》,極大地解決了物業不協調、用電難的問題,并為充電樁在相關地方的落地掃清了許多障礙。在地方層面,在新能源汽車政策面臨調整的背景下,2017年,多地在降低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的同時,明確提高了對充電樁的補貼。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全國49個省市出臺了70項電動汽車充電新政。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共有45萬個充電樁,是2014年底的14倍。其中,中國有24萬個私人充電樁。其中,北京、上海和廣東位列前三,分別為8.3萬、7.8萬和3.9萬,三地所有權占全國80%以上;
共有21萬個公共充電樁,數量居世界第一。分布相對集中在京津冀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前10省市占比超過80%,其中北京、廣東和上海位列前三,分別為3萬、2.9萬和2.6萬。盡管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滿足了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需求,但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并日益突出,整體規模仍顯滯后,我國車樁比仍較高。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車樁比約為3.8∶1,距離國家1∶1的規劃還有很大差距。車樁比的區域差異也很明顯,其中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較為樂觀,分別為1.5∶1、1.4∶1和2.1∶1,中西部地區車樁比仍然較高。2018年1月20日,在中國電動汽車100強論壇(2018)委員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我們發展的短板。目前,車樁比只有3.5:1。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整體規模仍顯滯后。2020年計劃建設的公共充電樁數量約為50萬個,但仍與同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模不匹配。我之前說過3.5:1,這個數字不算太高。如果我們看看2020年200萬輛的年產銷和500萬輛的數量,以及我們計劃建設的充電樁數量,我們不會優化這個指標,反而會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充電設施的布局不夠合理。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不到15%,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尚未形成。運營企業的盈利能力與消費者反映的高收費價格之間存在著雙向矛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糧草“一是業內認為,隨著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逐步成熟和市場需求的逐步釋放,2018年行業將迎來爆發,加快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補短板需要多方合作和創新運營模式。
最近,當地的充電樁基礎設施發展計劃仍在發布中。根據《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十三五”規劃》,到“十三五”末,全市將建設1542個公共充電站和20457個充電樁。公共充電樁9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9%。《長沙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長沙計劃在全市建設114座充換電站和86691個充電樁,預計可滿足8.3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國家電網公司近日透露,計劃到2020年建設12萬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建設覆蓋京津冀所有城市、長三角地區和其他地區主要城市的公共充電網絡。據業內預測,未來三年充電樁行業將迎來大發展,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盡管產業前景廣闊,但仍存在不少痛點和短板,產業發展亟待打破“盲區”。例如,在一些地方,充電樁建成后,運營和維護就成了一個難題。一方面,城市公共充電設施數量少,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
另一方面,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單位的管理服務平臺尚未互聯互通,也沒有統一、開放、便捷的支付平臺,給充電基礎設施用戶帶來了極大不便。此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普遍存在重車輕充電的問題,國家的預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車上,不覆蓋充電設施。除了少數幾個城市外,大多數城市都沒有地方補貼。“這導致了車無樁和樁無車并存。”此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用地、配電網建設與改造、物業管理等多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協調多個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任何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都必須以發展的眼光和創新的實踐來解決。通過創新“混合所有制”運營模式,深圳可以解決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專營公交車的純電動化,值得行業學習。“充電樁資金投入大,技術更新快。如果有技術儲備和市場力量的公司不參與建設和運營,企業很難生存。”作為深圳三大公交公司中最大的一家,深圳公交集團董事長于剛,對純電動公交車推廣過程中遇到的“充電樁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于剛說,國內某城市的一家公交集團投資2億多元,建設了200個充電樁,每個充電樁造價約100萬元,是市場價格的2到3倍。最終,它不僅無法收回成本,而且由于無法跟上技術更新,許多設備目前處于閑置狀態。深圳公交集團選擇與永聯科技、汽車訊等專業充電樁企業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合資公司。充電樁企業負責充電樁建設、運營維護和技術更新,同時根據用電量收取公交公司的服務費。在余剛看來,專業充電樁企業不僅技術先進,而且成本優勢明顯,避免了公交公司自建充電樁的弊端。深圳的另外兩家巴士公司,東方巴士和西方巴士,采用“混合租賃”的商業模式,并與比亞迪合作推廣純電動巴士。比亞迪將車輛和充電設施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出售給第三方金融機構,并負責運營期間的車輛維護和充電設施建設與維護。公交公司與第三方金融機構簽訂租賃合同,租賃車輛和充電設施。租賃期內,車輛和充電設施的所有權屬于金融機構,租賃期(8年)屆滿后,車輛和收費設施的所有權歸公交公司所有。如果車輛在8年內因技術問題未能完成考核指標,相應的損失由比亞迪承擔。東部公交副總經理賈濤表示,這種輕資產戰略減少了一次性投資,提高了公交企業使用純電動汽車的積極性。在各大城市推廣純電動公交車的過程中,充電站選址是另一個大問題。在土地稀缺的深圳,除了政府部門的積極協調外,社會資本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據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宇介紹,深圳新能源公交車充電設施具有網絡建設社會化、運營模式多樣化的特點,已建成510個公交充電站和5000個充電樁,基本形成覆蓋深圳全市的充電樁布局。隨著充電設施問題的基本解決,除了少量燃油公交車作為應急運力外,深圳已有1.6萬多輛專營公交車實現了完全電氣化。公共交通的純電動化不僅有效改善了城市聲環境,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還帶動了BY……
等新能源汽車企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動力電池、電機、充電設施等關鍵零部件的完整產業鏈。綜上所述,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推動政府、企業和社會資本三方合作,統籌規劃充電樁建設布局,將成為充電樁行業的必然路徑,也是未來三年產業發展和千億級市場競爭的雙贏武器。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4萬輛,占汽車總產量的2.7%,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隨著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逐步成熟和市場需求的逐步釋放,該行業將在2018年爆發,但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整體規模滯后的問題日益突出。加快短板、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首先需要“糧草”。那么,如何解決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呢?哪些創新實踐的成功案例值得學習?新能源汽車網[xnyauto]對上述命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僅供行業評估。
在全球資源節約和綠色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正在迅速發展。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保障,受到政府和行業的高度關注。可以說,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關系到新能源汽車能跑多遠,更關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近年來,頻繁的利好政策促使充電樁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國家層面,早在2015年,我國就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和《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2月24日,國務院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發布了五項重要措施,重點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2016-2017年,多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住宅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和《關于加快單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通知書》,極大地解決了物業不協調、用電難的問題,并為充電樁在相關地方的落地掃清了許多障礙。在地方層面,在新能源汽車政策面臨調整的背景下,2017年,多地在降低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的同時,明確提高了對充電樁的補貼。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全國49個省市出臺了70項電動汽車充電新政。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共有45萬個充電樁,是2014年底的14倍。其中,中國有24萬個私人充電樁。其中,北京、上海和廣東位列前三,分別為8.3萬、7.8萬和3.9萬,三地所有權占全國80%以上;
共有21萬個公共充電樁,數量居世界第一。分布相對集中在京津冀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前10省市占比超過80%,其中北京、廣東和上海位列前三,分別為3萬、2.9萬和2.6萬。盡管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滿足了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需求,但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并日益突出,整體規模仍顯滯后,我國車樁比仍較高。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車樁比約為3.8∶1,距離國家1∶1的規劃還有很大差距。車樁比的區域差異也很明顯,其中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區較為樂觀,分別為1.5∶1、1.4∶1和2.1∶1,中西部地區車樁比仍然較高。2018年1月20日,在中國電動汽車100強論壇(2018)委員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我們發展的短板。目前,車樁比只有3.5:1。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長,充電基礎設施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整體規模仍顯滯后。2020年計劃建設的公共充電樁數量約為50萬個,但仍與同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模不匹配。我之前說過3.5:1,這個數字不算太高。如果我們看看2020年200萬輛的年產銷和500萬輛的數量,以及我們計劃建設的充電樁數量,我們不會優化這個指標,反而會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充電設施的布局不夠合理。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不到15%,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尚未形成。運營企業的盈利能力與消費者反映的高收費價格之間存在著雙向矛盾。“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糧草“一是業內認為,隨著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逐步成熟和市場需求的逐步釋放,2018年行業將迎來爆發,加快充電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補短板需要多方合作和創新運營模式。
最近,當地的充電樁基礎設施發展計劃仍在發布中。根據《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十三五”規劃》,到“十三五”末,全市將建設1542個公共充電站和20457個充電樁。公共充電樁9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9%。《長沙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長沙計劃在全市建設114座充換電站和86691個充電樁,預計可滿足8.3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國家電網公司近日透露,計劃到2020年建設12萬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建設覆蓋京津冀所有城市、長三角地區和其他地區主要城市的公共充電網絡。據業內預測,未來三年充電樁行業將迎來大發展,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盡管產業前景廣闊,但仍存在不少痛點和短板,產業發展亟待打破“盲區”。例如,在一些地方,充電樁建成后,運營和維護就成了一個難題。一方面,城市公共充電設施數量少,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
另一方面,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單位的管理服務平臺尚未互聯互通,也沒有統一、開放、便捷的支付平臺,給充電基礎設施用戶帶來了極大不便。此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普遍存在重車輕充電的問題,國家的預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車上,不覆蓋充電設施。除了少數幾個城市外,大多數城市都沒有地方補貼。“這導致了車無樁和樁無車并存。”此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城市規劃、建設用地、配電網建設與改造、物業管理等多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協調多個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任何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都必須以發展的眼光和創新的實踐來解決。通過創新“混合所有制”運營模式,深圳可以解決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專營公交車的純電動化,值得行業學習。“充電樁資金投入大,技術更新快。如果有技術儲備和市場力量的公司不參與建設和運營,企業很難生存。”作為深圳三大公交公司中最大的一家,深圳公交集團董事長于剛,對純電動公交車推廣過程中遇到的“充電樁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于剛說,國內某城市的一家公交集團投資2億多元,建設了200個充電樁,每個充電樁造價約100萬元,是市場價格的2到3倍。最終,它不僅無法收回成本,而且由于無法跟上技術更新,許多設備目前處于閑置狀態。深圳公交集團選擇與永聯科技、汽車訊等專業充電樁企業合作,成立“混合所有制”合資公司。充電樁企業負責充電樁建設、運營維護和技術更新,同時根據用電量收取公交公司的服務費。在余剛看來,專業充電樁企業不僅技術先進,而且成本優勢明顯,避免了公交公司自建充電樁的弊端。深圳的另外兩家巴士公司,東方巴士和西方巴士,采用“混合租賃”的商業模式,并與比亞迪合作推廣純電動巴士。比亞迪將車輛和充電設施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出售給第三方金融機構,并負責運營期間的車輛維護和充電設施建設與維護。公交公司與第三方金融機構簽訂租賃合同,租賃車輛和充電設施。租賃期內,車輛和充電設施的所有權屬于金融機構,租賃期(8年)屆滿后,車輛和收費設施的所有權歸公交公司所有。如果車輛在8年內因技術問題未能完成考核指標,相應的損失由比亞迪承擔。東部公交副總經理賈濤表示,這種輕資產戰略減少了一次性投資,提高了公交企業使用純電動汽車的積極性。在各大城市推廣純電動公交車的過程中,充電站選址是另一個大問題。在土地稀缺的深圳,除了政府部門的積極協調外,社會資本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據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宇介紹,深圳新能源公交車充電設施具有網絡建設社會化、運營模式多樣化的特點,已建成510個公交充電站和5000個充電樁,基本形成覆蓋深圳全市的充電樁布局。隨著充電設施問題的基本解決,除了少量燃油公交車作為應急運力外,深圳已有1.6萬多輛專營公交車實現了完全電氣化。公共交通的純電動化不僅有效改善了城市聲環境,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還帶動了BY……
等新能源汽車企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動力電池、電機、充電設施等關鍵零部件的完整產業鏈。綜上所述,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推動政府、企業和社會資本三方合作,統籌規劃充電樁建設布局,將成為充電樁行業的必然路徑,也是未來三年產業發展和千億級市場競爭的雙贏武器。
自動駕駛除了可以放在乘用車之外,還可以用來改造警車并且取代巡邏警察的工作。福特最近公開了一項專利:使用AI技術打造自動駕駛警車。
1900/1/1 0:00:00據英國路透社1月24日報道,寶馬、戴姆勒和大眾集團正在與福特共同建立大功率充電站網絡,希望針對插頭、通訊協定制定行業標準,這樣一來與其他電動汽車競爭對手相比,他們將獲得一定優勢。
1900/1/1 0:00:001、三亞開始申報2017年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閱讀原文)1月24日,三亞市發布關于2017年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申請的通知。
1900/1/1 0:00:00去年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突破56萬臺,這得益于分時租賃市場推動、雙積分政策落地,更源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穩定發布。
1900/1/1 0:00:00在北京潮流坐標圣地三里屯,在可愛的機器人接待員YUYU與奇點汽車CEO沈海寅的溫暖問候中,奇點汽車位于嘉銘中心一層的全國首家體驗廳1月25日開業了以“智趣空間”為理念,以“奇點星球”為主題,
1900/1/1 0:00:00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長城汽車在奧地利開設了歐洲研發中心。這也是長城繼日本、美國之后,在海外建立的第三個研發中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