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27日宣布,自2018年元旦起,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根據優勝劣汰的原則,有幸被納入車輛購置稅免征目錄的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門檻也適度提高。隨著“補改免”政策等定向扶持政策的實施,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根據新四杰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至202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與前景預測報告》,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輛銷量快速增長,從2011年的8200輛增長到2016年的507000輛。2011-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統計
數據來源:新四捷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系統市場前景分析報告》顯示,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驅動電機及其控制器的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受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高速增長的推動。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機控制系統的技術和制造水平直接影響整車的性能和成本。目前,我國在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的自主程度仍遠遠落后于電池。電機電控的一些核心部件,如IGBT芯片,仍不具備完全自主的生產能力,仍有少數汽車公司和零部件公司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目前,頭部車企的自配電機電控仍是市場主流。目前,大多數大型巴士公司都使用自己的電動馬達控制產品,少數是從第三方企業外包的;中小客車公司通常使用第三方電機電控產品;專用車企業注重整車性價比,大多選擇第三方產品,第三方電機電控企業滲透率高;在乘用車領域,第三方電控企業尚未有效滲透,未來乘用車電控市場將成為第三方電子控制企業的藍海市場。一些第三方企業將汽車電機與汽車變速器集成,并集成電機控制器、DC/DC和高壓配電倉庫,從而降低了電機電控的質量和體積,降低了生產成本。例如匯川科技、藍海華騰等企業提供集成電機控制器產品。此外,方正已經整合了外包匯川科技等電控產品的銷售,大渡河和上海電驅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電機電控的完整銷售,整合趨勢將進一步加強。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創新+放量”的良性循環,廣闊的乘用車市場正在逐步開放,第三方電機電控制造商開始爭奪大型乘用車集團的供應份額。第三方電機電控制造商通過戰略合作和合資企業積極綁定車企。江特電機、方正電機等企業從高壓電機、微型專用電機領域延伸到驅動電機業務;
活力、藍海華騰、匯川科技在變頻器和伺服系統的基礎上進入了電子控制市場。上海電驅、上海大軍、大地和等企業擁有多年的驅動電機系統研發經驗,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電控一體化產品。此外,上海大軍與臥龍電氣等生產驅動系統合并,活力和藍海華騰加入Waterma聯盟,大洋電氣收購上海電驅。第三方企業通過技術整合和供應鏈資源整合降低成本,強化對接車企的芯片。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27日宣布,自2018年元旦起,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根據優勝劣汰的原則,有幸被納入車輛購置稅免征目錄的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門檻也適度提高。隨著“補改免”政策等定向扶持政策的實施,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500萬輛。根據新四杰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至202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形勢與前景預測報告》,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輛銷量快速增長,從2011年的8200輛增長到2016年的507000輛。2011-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統計
數據來源:新四捷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系統市場前景分析報告》顯示,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驅動電機及其控制器的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受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高速增長的推動。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電機控制系統的技術和制造水平直接影響整車的性能和成本。目前,我國在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的自主程度仍遠遠落后于電池。電機電控的一些核心部件,如IGBT芯片,仍不具備完全自主的生產能力,仍有少數汽車公司和零部件公司擁有完整的知識產權。目前,頭部車企的自配電機電控仍是市場主流。目前,大多數大型巴士公司都使用自己的電動馬達控制產品,少數是從第三方企業外包的;中小客車公司通常使用第三方電機電控產品;專用車企業注重整車性價比,大多選擇第三方產品,第三方電機電控企業滲透率高;
在乘用車領域,第三方電控企業尚未有效滲透,未來乘用車電控市場將成為第三方電子控制企業的藍海市場。一些第三方企業將汽車電機與汽車變速器集成,并集成電機控制器、DC/DC和高壓配電倉庫,從而降低了電機電控的質量和體積,降低了生產成本。例如匯川科技、藍海華騰等企業提供集成電機控制器產品。此外,方正已經整合了外包匯川科技等電控產品的銷售,大渡河和上海電驅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電機電控的完整銷售,整合趨勢將進一步加強。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創新+放量”的良性循環,廣闊的乘用車市場正在逐步開放,第三方電機電控制造商開始爭奪大型乘用車集團的供應份額。第三方電機電控制造商通過戰略合作和合資企業積極綁定車企。江特電機、方正電機等企業從高壓電機、微型專用電機領域延伸到驅動電機業務;活力、藍海華騰、匯川科技在變頻器和伺服系統的基礎上進入了電子控制市場。上海電驅、上海大軍、大地和等企業擁有多年的驅動電機系統研發經驗,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電控一體化產品。此外,上海大軍與臥龍電氣等生產驅動系統合并,活力和藍海華騰加入Waterma聯盟,大洋電氣收購上海電驅。第三方企業通過技術整合和供應鏈資源整合降低成本,強化對接車企的芯片。
標簽:
長安將又一次向DS品牌“輸血”。1月14日,長安汽車(股票代碼000625)發布一份關聯交易公告,擬以現金形式向合營企業長安標致雪鐵龍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APSA”)增資18億元。
1900/1/1 0:00:00在目前的純電動車市場,特斯拉的名氣是最大的。不過在新能源這個極具潛力的市場下,吸引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也刺激新車企的誕生,其中不乏有對特斯拉產生很大威脅的。
1900/1/1 0:00:00美國當地時間1月5日,力帆、盼達用車、百度在美國硅谷,舉行了首個無人駕駛商業應用服務場景展示發布會,這是中國共享汽車與無人駕駛結合的首次海外亮相,也意味著國內商業無人駕駛技術邁出了一步。
1900/1/1 0:00:00今天看到欣銳過會了,我覺得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潮中,還是有很多的機會有待我們發掘,更有很多的事情值得我們在原有的思維模式中反思,把汽車電子和新能源汽車部件做起來核心點在哪里?在技術層面,
1900/1/1 0:00:00作為特斯拉最大的電池供應商及其最早兩個超級電池工廠的重要成員,松下方面日前表示,正考慮與特拉斯再次合作,在中國建立一個超級電池廠。
1900/1/1 0:00:00日產汽車曾宣布將在2022年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如今,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正在努力使成為無人駕駛技術的領導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