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公布了2017年的“成績單”:銷量達到103199輛,同比增長98%,成為中國首家年產銷超過10萬輛的純電動汽車企業。這一成績不僅連續五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而且有望在2017年進入全球前兩名。
面對喜人的成績,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不禁回憶起2013年的情景。當時,北汽新能源的銷量還不到2000臺。當時,北汽新能源處于“隱身”狀態;
截至2017年,北汽新能源已實現產銷超過10萬輛。用四年時間完成了從2000輛到10萬輛的跨越,北汽新能源的增長速度令人驚嘆。聯合會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45.8萬輛,同比增長59%。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主戰場。2017年1-11月,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的49%。在全球銷量前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名單中,中國企業占據了四個位置,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比亞迪和上汽。七大突破助力北汽新能源實現快速發展、銷售亮眼,體現了北汽新能源先導產業的綜合實力,當然也與其“七大突破”密切相關。1.突破對政府補貼的依賴:在2017年補貼退坡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推出了無補貼的國車EC系列,成功突破了對政府補貼依賴。除了在北上廣等城市取得銷售成功外,北汽新能源銷量超過3.7萬輛,占比36%,在不限購城市實現了快速增長。2.突破充電里程焦慮:即先推換電模式,打造擎天柱計劃。截至2017年底,北汽新能源已參與建設4.6萬個公用電樁,建設3.2萬個私樁。同時,率先推廣換電模式,投入106個換電站和5000輛換電車輛,推出“擎天柱計劃”,幫助用戶打消充電焦慮。3.突破從石油到電力的發展路徑:即實現正向產品開發,重新定義產品開發模式。除了全面開發的EC系列,北汽新能源還在2017年推出了首款人工智能純電動汽車LITE,徹底突破了新能源汽車“油改電”的傳統發展路徑。4、突破混合網絡銷售模式:即建設中國最大、獨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服務網絡。2017年,北汽新能源新建銷售門店235家,共計300家門店,建成了國內最大、獨立的新能源汽車網絡,突破了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的混合網絡銷售模式。5.突破傳統的產銷模式:即打造共享航母,從“一人行”到“多人行”。除了現有的口碑和綠線,2017年,北汽新能源搭建了“輕出行”共享平臺,并在半年內成長為中國第四大分時運營商,為北汽新能源從制造型向“智慧服務型”企業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6.突破產業鏈固態合作模式:即跨界打造“共建、共治、共贏”的生態圈。2017年,北汽新能源不僅通過開放共享推動技術升級,還以中國藍谷為基地掛牌成立了“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打造了“共建、共治、共贏”的跨界生態。7.突破國際出口壁壘:即實現技術標準和運營路徑的雙重突破,獲得國際市場入場券。2017年,北汽新能源也成功突破國際出口壁壘,拿下德國萊茵T?V認證、亞洲卓越質量獎、歐盟增值稅出口資格認證。四聚焦+開放共享,打造兩個世界級。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落地、5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汽車制造商的進入以及跨國車企對新能源的布局,2018年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窗口。為此,北汽新能源也給出了“四個對策”。對策1:聚焦技術。未來,北汽新能源將以全新純電動汽車平臺、無人駕駛技術、大數據應用、智能充電、智慧出行服務五大趨勢為平臺,實現核心關鍵技術全覆蓋。對策2:關注產品。掀起新一輪大眾化風暴,提升續航里程……
全方位打造防爆精品純電動汽車。具體而言,在私人市場,以新EC+新EX形成“國車”組合,重點加強三四線市場的普及;歐盟轎車和ET系列SUV的全新“雙子星”組合以長電池壽命、產品設計、感官品質和智能技術為重點,引領同級市場,重點進軍一二線市場;此外,一家400多公里的跨境精品店將被用來創造行業的新爆發。同時,我們將以換電版、分時版、網絡協議版、物流專車等豐富的產品全面進入專車市場。對策3:注重資源。以擎天柱計劃為核心,加快威蘭生態聯盟建設。對策4:關注市場。盡管李一修沒有明確透露2018年的產銷目標,但他也表示將保持純電動汽車全球銷量第一的位置。此外,北汽新能源還發布了全新的“開放共享”戰略。鄭剛表示:“在2018年至2025年的這一階段,北汽新能源將在技術、研發、制造、資本、供應鏈和后市場等方面實施全面的開放共享戰略。”不久前,北汽新能量發布了引領2025的戰略,即“實現總體目標”、“建設兩個世界一流”和“實現三個引領”。在新的一年里,北汽新能源也將遵循這一戰略目標。七名新高管加入,以組建一支更強大的團隊。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北汽新能源的高層管理團隊即將有七名新成員加入。廣州汽車研究院的陳尚華主持了廣汽多款熱銷車型的研發,并獲得多項行業獎項。Marcus Hafkemeyer先生曾在奧迪、寶馬和LG等多家外資企業工作,并領導電動汽車的研發,建設了LG化學的歐洲研發中心。袁成銀曾在西部儲備控制公司工作,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全球研發中心研發工程師、技術總監、高級研究員,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產品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統籌負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成的相關事務;于立國擔任北汽集團戰略規劃部部長,主持北汽集團“十三五”規劃,管理推動固定資產和產權投資項目超過1000億個。來自德國的RalfNicolas先生此前曾在通用汽車、歐寶和觀致等多家公司工作,領導歐寶質量工作模塊的建設,管理通用汽車供應商,建立觀致汽車質量體系標準;遲英麗女士在大型汽車集團擁有30年的管理經驗,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和財務管理非常熟悉。2014年至今,池女士擔任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部長、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同樣來自德國的Blanc先生畢業于慕尼黑工業大學,曾在寶馬中國和寶馬集團工作,完成了Mini E等知名車型的項目采購,并為寶馬中國建立了電動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9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公布了2017年的“成績單”:銷量達到103199輛,同比增長98%,成為中國首家年產銷超過10萬輛的純電動汽車企業。這一成績不僅連續五年蟬聯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而且有望在2017年進入全球前兩名。
面對喜人的成績,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不禁回憶起2013年的情景。當時,北汽新能源的銷量還不到2000臺。當時,北汽新能源處于“隱身”狀態;
截至2017年,北汽新能源已實現產銷超過10萬輛。用四年時間完成了從2000輛到10萬輛的跨越,北汽新能源的增長速度令人驚嘆。聯合會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45.8萬輛,同比增長59%。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主戰場。2017年1-11月,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的49%。在全球銷量前十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名單中,中國企業占據了四個位置,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車、比亞迪和上汽。七大突破助力北汽新能源實現快速發展、銷售亮眼,體現了北汽新能源先導產業的綜合實力,當然也與其“七大突破”密切相關。1.突破對政府補貼的依賴:在2017年補貼退坡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推出了無補貼的國車EC系列,成功突破了對政府補貼依賴。除了在北上廣等城市取得銷售成功外,北汽新能源銷量超過3.7萬輛,占比36%,在不限購城市實現了快速增長。2.突破充電里程焦慮:即先推換電模式,打造擎天柱計劃。截至2017年底,北汽新能源已參與建設4.6萬個公用電樁,建設3.2萬個私樁。同時,率先推廣換電模式,投入106個換電站和5000輛換電車輛,推出“擎天柱計劃”,幫助用戶打消充電焦慮。3.突破從石油到電力的發展路徑:即實現正向產品開發,重新定義產品開發模式。除了全面開發的EC系列,北汽新能源還在2017年推出了首款人工智能純電動汽車LITE,徹底突破了新能源汽車“油改電”的傳統發展路徑。4、突破混合網絡銷售模式:即建設中國最大、獨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服務網絡。2017年,北汽新能源新建銷售門店235家,共計300家門店,建成了國內最大、獨立的新能源汽車網絡,突破了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的混合網絡銷售模式。5.突破傳統的產銷模式:即打造共享航母,從“一人行”到“多人行”。除了現有的口碑和綠線,2017年,北汽新能源搭建了“輕出行”共享平臺,并在半年內成長為中國第四大分時運營商,為北汽新能源從制造型向“智慧服務型”企業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6.突破產業鏈固態合作模式:即跨界打造“共建、共治、共贏”的生態圈。2017年,北汽新能源不僅通過開放共享推動技術升級,還以中國藍谷為基地掛牌成立了“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打造了“共建、共治、共贏”的跨界生態。7.突破國際出口壁壘:即實現技術標準和運營路徑的雙重突破,獲得國際市場入場券。2017年,北汽新能源也成功突破國際出口壁壘,拿下德國萊茵T?V認證、亞洲卓越質量獎、歐盟增值稅出口資格認證。四聚焦+開放共享,打造兩個世界級。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落地、5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汽車制造商的進入以及跨國車企對新能源的布局,2018年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窗口。為此,北汽新能源也給出了“四個對策”。對策1:聚焦技術。未來,北汽新能源將以全新純電動汽車平臺、無人駕駛技術、大數據應用、智能充電、智慧出行服務五大趨勢為平臺,實現核心關鍵技術全覆蓋。對策2:關注產品。掀起新一輪大眾化風暴,提升續航里程……
全方位打造防爆精品純電動汽車。具體而言,在私人市場,以新EC+新EX形成“國車”組合,重點加強三四線市場的普及;歐盟轎車和ET系列SUV的全新“雙子星”組合以長電池壽命、產品設計、感官品質和智能技術為重點,引領同級市場,重點進軍一二線市場;此外,一家400多公里的跨境精品店將被用來創造行業的新爆發。同時,我們將以換電版、分時版、網絡協議版、物流專車等豐富的產品全面進入專車市場。對策3:注重資源。以擎天柱計劃為核心,加快威蘭生態聯盟建設。對策4:關注市場。盡管李一修沒有明確透露2018年的產銷目標,但他也表示將保持純電動汽車全球銷量第一的位置。此外,北汽新能源還發布了全新的“開放共享”戰略。鄭剛表示:“在2018年至2025年的這一階段,北汽新能源將在技術、研發、制造、資本、供應鏈和后市場等方面實施全面的開放共享戰略。”不久前,北汽新能量發布了引領2025的戰略,即“實現總體目標”、“建設兩個世界一流”和“實現三個引領”。在新的一年里,北汽新能源也將遵循這一戰略目標。七名新高管加入,以組建一支更強大的團隊。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北汽新能源的高層管理團隊即將有七名新成員加入。廣州汽車研究院的陳尚華主持了廣汽多款熱銷車型的研發,并獲得多項行業獎項。Marcus Hafkemeyer先生曾在奧迪、寶馬和LG等多家外資企業工作,并領導電動汽車的研發,建設了LG化學的歐洲研發中心。袁成銀曾在西部儲備控制公司工作,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全球研發中心研發工程師、技術總監、高級研究員,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產品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統籌負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成的相關事務;于立國擔任北汽集團戰略規劃部部長,主持北汽集團“十三五”規劃,管理推動固定資產和產權投資項目超過1000億個。來自德國的RalfNicolas先生此前曾在通用汽車、歐寶和觀致等多家公司工作,領導歐寶質量工作模塊的建設,管理通用汽車供應商,建立觀致汽車質量體系標準;遲英麗女士在大型汽車集團擁有30年的管理經驗,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和財務管理非常熟悉。2014年至今,池女士擔任有限公司財務管理部部長、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同樣來自德國的Blanc先生畢業于慕尼黑工業大學,曾在寶馬中國和寶馬集團工作,完成了Mini E等知名車型的項目采購,并為寶馬中國建立了電動汽車零部件采購體系。
在特斯拉入門級車型Model3一經公開就受到熱捧的同時,其緩慢的交付進度一直飽受質疑。近日,特斯拉公布的最新生產數據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共生產Model3新車2425輛。
1900/1/1 0:00:00隨著物聯網和汽車智能化時代的加速到來,使用高通驍龍汽車平臺的汽車廠商也越來越多。
1900/1/1 0:00:001月10日晚間,力帆、長安等車企披露了其2017年12月份的產銷數據,從近期各家車企披露的產銷數據看,2017年最后一個月的產銷同比大增,或與2018年補貼退坡引發車企搶裝有關。
1900/1/1 0:00:00滴滴在大出行市場馬不停蹄。1月10日,業界曝光滴滴已在杭州成立代號為“黑馬”的事業部,主攻共享電單車和電動汽車。在共享單車企業密集布局立體化出行的同時,滴滴也在繼續擴張業務版圖。
1900/1/1 0:00:00電動汽車發展方興未艾,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國家政策,都在2017年對電動汽車的發展做出了長遠規劃,而中國則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和保有量最多的國家: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00萬,
1900/1/1 0:00:00今年新能源車補貼是否退坡懸而未決,使消費者和經銷商開始觀望,而近日免征購置稅政策得以延續,使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繼續高歌猛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