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長安汽車宣布香格里拉項目正式啟動。長安公布了其在新能源汽車平臺、汽車分時和產品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并表示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并在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兩年前,吉利發布了“藍色吉利行動”新能源戰略。盡管時隔兩年,但這兩種策略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年過去了,吉利的新能源計劃并沒有得到改善。就差異而言,長安是自主品牌國有企業的代表,吉利是民營企業的實力。他們在新能源中所說的勇敢的話能兌現嗎?激進的新能源戰略:人有多大膽,汽車有多高效?根據10月的銷售數據,吉利汽車已售出1萬多輛車型,其中博越已售出3萬多輛,躋身SUV榜單前五。在汽車領域,帝豪的月銷量也突破了2萬輛,成為唯一一個進入汽車銷量前十的自主品牌。與其他自主品牌不同的是,吉利汽車以產品矩陣的形式進入了1萬家俱樂部,在SUV和轎車市場上也并非孤軍奮戰,形成了狼效應。然而,在新能源市場日益火熱的今天,吉利的發展戰略仍有很多需要討論的地方。2015年11月18日晚,吉利汽車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藍色吉利行動”。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聰慧表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占吉利總銷量的90%,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占65%,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據35%。”根據吉利汽車發布的計劃,公司將力爭在2019年實現年銷量120萬輛的目標,這意味著屆時吉利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將超過108萬輛。2015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6164輛,全年汽車銷量為53.85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很小。因此,在當時,這個計劃似乎只不過是一個愚蠢的夢。2016年,吉利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實現銷量49218輛,位居第二。其中,帝豪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7181輛,知豆D1也取得了11201輛的好成績。然而,吉利的新能源產品線仍然過于單薄,無法像傳統汽車那樣在轎車和SUV領域實現全面布局。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重申了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總銷量90%的目標,在此之前,吉利2016年的汽車銷量增長了50%。如果繼續以這種速度增長,吉利將不得不在2020年銷售約180萬輛新能源汽車才能實現其目標,這相當于特斯拉2020年計劃銷量的3.6倍。這一步有點太大了。另一方面,長安作為自主品牌的領導者,也不容樂觀。長安汽車轉型壓力“2025年,長安汽車將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實現全譜產品電動化”。在今年長安汽車新能源戰略及新產品發布會上,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宣布了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全新戰略——“香格里拉計劃”。該計劃涵蓋了研發、制造、產品、銷售等多個方面,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述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目標。事實上,這并不是長安汽車第一次宣布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戰略。2015年3月6日,長安汽車發布了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當時,長安汽車宣布將在2025年向市場推出34款全新產品。其中,純電動汽車有2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有7輛。僅僅兩年后,在最新的規劃中,這兩個數字就變成了21和12。2012年至2016年,長安汽車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成為自主品牌銷售的“老大”。然而,進入2017年底的長安汽車卻出現了明顯的銷量下滑。11月6日晚,長安汽車宣布2017年10月產銷情況……
表示當月,該公司生產汽車257849萬輛,同比下降13.74%。累計銷售26386萬輛,同比下降10.49%。1-9月,公司產銷分別為2257170輛和2321290輛,分別下降7.01%和6.80%。其中,長安品牌乘用車長安品牌乘客車10月銷量109052輛,比上月增長5%。同樣在10月份,吉利和長城的銷量都超過了10萬輛。與長安相比,吉利和長城的數字相對更有價值。從細分市場來看,吉利的銷量得益于轎車和SUV之間的雙線平衡。在自主品牌汽車被合資企業擠壓的當下,吉利是唯一一個汽車銷量進入前十的自主品牌。長城旗下高端品牌WEY能在15萬元以上的市場站穩腳跟,兩款車型月銷1.6萬輛實屬不易。在長安每月10萬輛的銷量中,有一部分是由低端MPV貢獻的。與此同時,在SUV細分市場,長安汽車今年的汽車銷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7月以來,長安汽車月度產銷快報中不再有具體車型的銷售。這一切似乎表明,長安汽車的“傳統業務”遇到了瓶頸。另一方面,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以及政府宣布將制定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幾乎所有傳統車企都在加速布局新能源,長安汽車也不例外。從這個角度來看,長安汽車在轉向新能源之前并沒有做好一切準備,更像是被無助地推上了軌道。“香格里拉”計劃:不那么具有顛覆性。不久前,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十年內不會禁止銷售燃油車,但“企業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政策要到2019年才能實施。這意味著,在短時間內,燃油車還沒有被判處死刑,還有一個“慢孩子”。長安、吉利等公司發展新能源業務有意義嗎?此前,李書福還在2016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吉利已經制定了“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但現在看來需要重新審查和修訂。”這句話也給“藍色吉利”行動的計劃增添了幾分戲劇性。朱華榮也坦言:“根據長安的理解,傳統燃油車是指沒有能量回收功能、發動機燃燒效率低于40%的汽車。長安汽車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目標是大力提高節能和新能源技術的應用率。朱華榮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被認為是“奉承”和“超級親密”。事實上,不僅僅是長安。目前,與國際巨頭相比,自主品牌的整體研發實力和技術水平仍然有限。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汽車是不可能的。因此,升級現有暢銷車型可以大大縮短開發周期,產品可以盡快上市。事實上,廣汽的GS4、榮威的eRX5等PHEV車型都是這樣做的。不僅長安,幾乎任何一個自主品牌都未能在新能源領域“領跑”。然而,市場正在迅速變化,技術也在日新月異。從吉利的例子中不難看出,宣布目標實現的時間越長,車企新能源目標調整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無論是長安還是吉利,我們都應該為大多數車企的新能源戰略堅持一個政策:“不看廣告,看療效。”10月19日,長安汽車宣布香格里拉項目正式啟動。長安公布了其在新能源汽車平臺、汽車分時和產品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并表示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并在整個新能源汽車領域投資1000億元。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兩年前,吉利發布了“藍色吉利行動”新能源戰略。雖然是兩年后的事了,但有很多相似之處……
介于兩種策略之間。兩年過去了,吉利的新能源計劃并沒有得到改善。就差異而言,長安是自主品牌國有企業的代表,吉利是民營企業的實力。他們在新能源中所說的勇敢的話能兌現嗎?激進的新能源戰略:人有多大膽,汽車有多高效?根據10月的銷售數據,吉利汽車已售出1萬多輛車型,其中博越已售出3萬多輛,躋身SUV榜單前五。在汽車領域,帝豪的月銷量也突破了2萬輛,成為唯一一個進入汽車銷量前十的自主品牌。與其他自主品牌不同的是,吉利汽車以產品矩陣的形式進入了1萬家俱樂部,在SUV和轎車市場上也并非孤軍奮戰,形成了狼效應。然而,在新能源市場日益火熱的今天,吉利的發展戰略仍有很多需要討論的地方。2015年11月18日晚,吉利汽車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藍色吉利行動”。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聰慧表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占吉利總銷量的90%,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占65%,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據35%。”根據吉利汽車發布的計劃,公司將力爭在2019年實現年銷量120萬輛的目標,這意味著屆時吉利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將超過108萬輛。2015年,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6164輛,全年汽車銷量為53.85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很小。因此,在當時,這個計劃似乎只不過是一個愚蠢的夢。2016年,吉利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實現銷量49218輛,位居第二。其中,帝豪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7181輛,知豆D1也取得了11201輛的好成績。然而,吉利的新能源產品線仍然過于單薄,無法像傳統汽車那樣在轎車和SUV領域實現全面布局。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重申了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總銷量90%的目標,在此之前,吉利2016年的汽車銷量增長了50%。如果繼續以這種速度增長,吉利將不得不在2020年銷售約180萬輛新能源汽車才能實現其目標,這相當于特斯拉2020年計劃銷量的3.6倍。這一步有點太大了。另一方面,長安作為自主品牌的領導者,也不容樂觀。長安汽車轉型壓力“2025年,長安汽車將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實現全譜產品電動化”。在今年長安汽車新能源戰略及新產品發布會上,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宣布了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全新戰略——“香格里拉計劃”。該計劃涵蓋了研發、制造、產品、銷售等多個方面,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述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目標。事實上,這并不是長安汽車第一次宣布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戰略。2015年3月6日,長安汽車發布了未來10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當時,長安汽車宣布將在2025年向市場推出34款全新產品。其中,純電動汽車有2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有7輛。僅僅兩年后,在最新的規劃中,這兩個數字就變成了21和12。2012年至2016年,長安汽車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成為自主品牌銷售的“老大”。然而,進入2017年底的長安汽車卻出現了明顯的銷量下滑。11月6日晚,長安汽車公布了2017年10月產銷快報。當月,該公司生產汽車257849萬輛,同比下降13.74%。累計銷售26386萬輛,同比下降10.49%。1-9月,公司產銷分別為2257170輛和2321290輛,分別下降7.01%和6.80%。其中,長安品牌乘用車長安品牌乘客車10月銷量109052輛,比上月增長5%。同樣在10月份,吉利和長城的銷量都超過了10萬輛。比較……
與長安相比,吉利和長城的數字相對更有價值。從細分市場來看,吉利的銷量得益于轎車和SUV之間的雙線平衡。在自主品牌汽車被合資企業擠壓的當下,吉利是唯一一個汽車銷量進入前十的自主品牌。長城旗下高端品牌WEY能在15萬元以上的市場站穩腳跟,兩款車型月銷1.6萬輛實屬不易。在長安每月10萬輛的銷量中,有一部分是由低端MPV貢獻的。與此同時,在SUV細分市場,長安汽車今年的汽車銷量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7月以來,長安汽車月度產銷快報中不再有具體車型的銷售。這一切似乎表明,長安汽車的“傳統業務”遇到了瓶頸。另一方面,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以及政府宣布將制定傳統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幾乎所有傳統車企都在加速布局新能源,長安汽車也不例外。從這個角度來看,長安汽車在轉向新能源之前并沒有做好一切準備,更像是被無助地推上了軌道。“香格里拉”計劃:不那么具有顛覆性。不久前,汽車工業協會表示,十年內不會禁止銷售燃油車,但“企業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政策要到2019年才能實施。這意味著,在短時間內,燃油車還沒有被判處死刑,還有一個“慢孩子”。長安、吉利等公司發展新能源業務有意義嗎?此前,李書福還在2016互聯網大會上表示,“吉利已經制定了“藍色吉利行動”計劃,但現在看來需要重新審查和修訂。”這句話也給“藍色吉利”行動的計劃增添了幾分戲劇性。朱華榮也坦言:“根據長安的理解,傳統燃油車是指沒有能量回收功能、發動機燃燒效率低于40%的汽車。長安汽車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目標是大力提高節能和新能源技術的應用率。朱華榮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被認為是“奉承”和“超級親密”。事實上,不僅僅是長安。目前,與國際巨頭相比,自主品牌的整體研發實力和技術水平仍然有限。在短時間內開發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汽車是不可能的。因此,升級現有暢銷車型可以大大縮短開發周期,產品可以盡快上市。事實上,廣汽的GS4、榮威的eRX5等PHEV車型都是這樣做的。不僅長安,幾乎任何一個自主品牌都未能在新能源領域“領跑”。然而,市場正在迅速變化,技術也在日新月異。從吉利的例子中不難看出,宣布目標實現的時間越長,車企新能源目標調整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無論是長安還是吉利,我們都應該為大多數車企的新能源戰略堅持一個政策:“不看廣告,看療效。”
據外媒報道,三菱汽車宣布,該公司已與印尼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ofUnderstanding,MoU),后者將在印尼當地大力推廣電動車的使用。
1900/1/1 0:00:00傳統結構下的零和博弈仍將持續雖然今年的主旋律是變革,但我們依舊要從傳統汽車市場說起,因為只有這一部分是最容易準確觸摸和描述的。首先,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汽車市場的總量增長真的已經基本停滯了。
1900/1/1 0:00:0012月10日,格力電器包括董事長董明珠在內一行造訪了洛陽的中航光電和LYC軸承有限公司,由于中航光電是新能源車配件的龍頭企業,再加上珠海銀隆剛剛落地洛陽的生產基地項目,
1900/1/1 0:00:00冰冷的早晨路上停留著寂默的陽光擁擠著的人們里面有讓我傷心的姑娘匆匆走過的時候不能發現你的面容就在路上幻想我們的重逢老狼的《北京的冬天》有著別樣的美好。
1900/1/1 0:00:0012月12日,沃爾沃汽車正式將兩輛XC90豪華SUV分別交付給來自哥德堡的海因一家和西蒙諾夫斯基一家,此舉正式宣告DriveMe全球首個真人自動駕駛測試項目拉開序幕。
1900/1/1 0:00:001、工信部公示第二批鋰離子電池企業名單(閱讀原文)12月12日,工信部公示第二批符合《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