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狀況是行業的基本標準,它不僅影響企業產品的發布,還直接影響其排放水平和燃料(電能)經濟性校準。9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后稱百人會)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后稱中汽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研討會將圍繞“中國汽車檢測工作條件與電動汽車的協調發展”展開。專家和企業代表就中國工作條件制定過程中的進展和問題發表了意見。
中國迫切需要自己的工作標準。“誰制定標準誰就有發言權,誰掌握標準誰就占據制高點。”目前,對新能源汽車的能耗、性能(包括電池充放電次數、衰減等)和續航里程的評估仍以NEDC為基礎,其缺點顯而易見:1。它不能完全滿足中國的實際國情,包括交通條件和環境條件;2.無法真實反映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因為傳統能源的工作條件無法評估空調和制動能量回收對新能源汽車電能消耗的影響;3.二是為外國新能源汽車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便利,不利于自主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道路交通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車輛的實際平均速度、能耗和排放量與實驗室認證的結果相去甚遠。作為汽車開發和評估的最基本依據,深入研究并制定符合中國實際道路駕駛條件的測試周期變得越來越重要。經過多年醞釀,工信部發布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測試條件研究與開發”項目,并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組織行業專家進行為期三年的全面深入研究,努力制定我們自己的“中國條件”。電動汽車車主無法避免的“痛苦”CATC項目的實施周期為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計劃分兩個階段進行,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
會上,中國汽車中心高級工程師徐月云帶來了最新研究成果。“截至2017年8月1日,已完成41個城市4600多輛汽車的駕駛數據采集,覆蓋600多輛不同的車輛(3312輛輕型車、964輛重型車、2801輛私家車、150輛公務車、361輛出租車、457輛公交車、300輛重型卡車和88輛特種車);采集里程近2900萬公里(輕型車約1800萬公里,重型車約1000萬公里,新能源車約330萬公里),平均每天約10萬公里。"
除了車輛運營,中國汽車中心還收集了全國40個城市300萬條道路的GIS交通低頻動態大數據,總產能為300克。“我們與百度、高德和滴滴等相關公司密切合作。經過比較,發現CATC項目和第三方平臺的數據比較接近,可以反映中國的實際國情。”徐月云說。對于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研究結果表明,里程焦慮是一種普遍現象。
“市場上大多數純電動汽車都宣布電池壽命超過150公里,但只有約10%的車主一次充電后續航里程超過120公里,只有約2%的車主續航里程超過150公里;
約80%的車主選擇在SOC=20%~60%時充電,只有約8%的車主會使用低于20%的電量。“純電動車主充電欲望強烈,反映了人們的里程焦慮。現階段純電動汽車無法滿足人們對續航里程的要求,這是不爭的事實。集思廣益,推動中國工況早日落地至于CATC標準落地的時間表,中國汽車相關負責人莫比爾中心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預計2022年至2023年期間,將在NEDC和CATC之間做出選擇;2023年后,確定使用CATC標準,力爭在2025年前完成標準實施;CATC標準的內容將在標準下降之前不斷更新。
在本次論壇上,各企業代表紛紛出席,并對CATC項目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其內容可歸納如下:1。在后期,我們應該深入研究CATC的能耗和排放數據與NEDC結果之間的轉換關系;2.我國許多城市地形復雜,應根據地區、城市類型等類別,做出各種汽車工況;3.作為行業內重要的研究項目,項目成果能否向行業開放;4.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引導消費者認可CATC標準的權威性。中國汽車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在回答各大企業代表的提問時做了詳細記錄,希望各大企業能夠支持CATC項目的推進。“項目投資近1億元,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完工。屆時,我們將盡快制定CATC的落地時間表。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提前做好準備。在產品開發和升級的過程中,企業將引入CATC,并與現階段的NEDC數據進行比較,并向項目團隊提供反饋。CATC是一個惠及行業的公益項目,每個人的反饋對項目團隊來說都非常有價值。“汽車駕駛狀況是行業的基本標準,它不僅影響企業產品的發布,還直接影響其排放水平和燃料(電能)經濟性的校準。9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后稱百人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電動汽車熱點問題系列研討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后稱中國汽車中心)在清華大學舉行。本次研討會將圍繞“中國汽車檢測工作條件與電動汽車的協調發展”展開。專家和企業代表就中國工作條件制定過程中的進展和問題發表了意見。
中國迫切需要自己的工作標準。“誰制定標準誰就有發言權,誰掌握標準誰就占據制高點。”目前,對新能源汽車的能耗、性能(包括電池充放電次數、衰減等)和續航里程的評估仍以NEDC為基礎,其缺點顯而易見:1。它不能完全滿足中國的實際國情,包括交通條件和環境條件;2.無法真實反映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因為傳統能源的工作條件無法評估空調和制動能量回收對新能源汽車電能消耗的影響;
3.二是為外國新能源汽車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便利,不利于自主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道路交通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車輛的實際平均速度、能耗和排放量與實驗室認證的結果相去甚遠。作為汽車開發和評估的最基本依據,深入研究并制定符合中國實際道路駕駛條件的測試周期變得越來越重要。經過多年醞釀,工信部發布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測試條件研究與開發”項目,并委托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牽頭組織行業專家進行為期三年的全面深入研究,努力制定我們自己的“中國條件”。電動汽車車主無法避免的“痛苦”CATC項目的實施周期為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計劃分兩個階段進行,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
會上,中國汽車中心高級工程師徐月云帶來了最新研究成果。“截至2017年8月1日,已完成41個城市4600多輛汽車的駕駛數據采集,覆蓋600多輛不同的車輛(3312輛輕型車、964輛重型車、2801輛私家車、150輛公務車、361輛出租車、457輛公交車、300輛重型卡車和88輛特種車);采集里程近2900萬公里(輕型車約1800萬公里,重型車約1000萬公里,新能源車約330萬公里),平均每天約10萬公里。"
除了車輛運營,中國汽車中心還收集了全國40個城市300萬條道路的GIS交通低頻動態大數據,總產能為300克。“我們與百度、高德和滴滴等相關公司密切合作。經過比較,發現CATC項目和第三方平臺的數據比較接近,可以反映中國的實際國情。”徐月云說。對于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研究結果表明,里程焦慮是一種普遍現象。
“市場上大多數純電動汽車都宣布電池壽命超過150公里,但只有約10%的車主一次充電后行駛里程超過120公里,只有約2%的車主會行駛超過150公里;約80%的車主選擇在SOC=20%~60%時充電,只有約8%的車主會使用不到20%的電量。 “純電動車主充電欲望強烈,反映了人們的里程焦慮。現階段純電動汽車無法滿足人們對續航里程的要求,這是不爭的事實。集思廣益,推動中國工況早日落地至于CATC標準落地的時間表,中國汽車相關負責人莫比爾中心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預計2022年至2023年期間,將在NEDC和CATC之間做出選擇;2023年后,確定使用CATC標準,力爭在2025年前完成標準實施;CATC標準的內容將在標準下降之前不斷更新。
在本次論壇上,各企業代表紛紛出席,并對CATC項目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其內容可歸納如下:1。在后期,我們應該深入研究CATC的能耗和排放數據與NEDC結果之間的轉換關系;2.我國許多城市地形復雜,應根據地區、城市類型等類別,做出各種汽車工況;3.作為行業內重要的研究項目,項目成果能否向行業開放;
4.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引導消費者認可CATC標準的權威性。中國汽車中心副主任吳志新在回答各大企業代表的提問時做了詳細記錄,希望各大企業能夠支持CATC項目的推進。“項目投資近1億元,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完工。屆時,我們將盡快制定CATC的落地時間表。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提前做好準備。在產品開發和升級的過程中,企業將引入CATC,并與現階段的NEDC數據進行比較,并向項目團隊提供反饋。CATC是一個惠及行業的公益項目,每個人的反饋對項目團隊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標簽:發現
“在中國國情下做軒轅獎,我們一定要有一個信得過的評價體系,能夠代表中國產業界甚至中國商業界。
1900/1/1 0:00:00日前,在第三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珠洽會”)上,共計45個、總投資達6386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項目簽約成功。
1900/1/1 0:00:00本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聞熱點主要以積分、推廣目錄、中外企業合作為核心。
1900/1/1 0:00:00北汽新能源目前旗下擁有EU、EV、EX以及EC等五大產品系列,覆蓋微型車、轎車及SUV領域。根據規劃,品牌將繼續完善產品序列,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
1900/1/1 0:00:00沒有一個互聯網人會不知道滴滴與ofo,通過每天都會在智能手機上劃過眼前的兩個APP,人們又認識了那個為兩者搖旗吶喊的投資人朱嘯虎,以及其背后的投資機構金沙江。
1900/1/1 0:00:00商業社會有個殘酷的規律,在一個領域的先行者往往無法將優勢保持到最后,而現在火爆的純電動車市場也是這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