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費升級的浪潮滾滾而來。除了實用性,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設計美學,汽車領域也是如此。8月30日,未來汽車產品規劃部部長孟凡雷來到第一電網總部,根據未來K50的設計理念和新能源汽車的特點,分享了他對未來汽車美學設計和輕量化技術的展望。
未來的汽車產品規劃部長孟凡雷“比蝴蝶輕,比蜜蜂細”。傳統燃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燃油燃燒,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和熱浪。捷豹、法拉利、蘭博基尼和道奇等品牌都以動物為靈感,炫耀其狂野的性能。
與新能源汽車相比,未來車標具有溫和的電機操作、出色的NVH和加速性能,并且清潔環保。未來的汽車會考慮使用蜻蜓作為標志,并以其輕盈、快速和環保來展示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蓮花蜻蜓(齊白石)“蜻蜓也是中國古典藝術中的一種常見材料,它包含了中國文化的美。未來的蜻蜓標志也暗示著我們是一家純粹的中國企業。”孟凡雷說。對于用戶來說,徽標可能只具有視覺美學效果。但對于汽車公司來說,車標是一種產品工業設計理念的精髓,往往成為企業的代表。花費人力物力來設計品牌LOGO是非常必要的。形式就是功能“形式就是功能,功能和形式將完美統一。”這是孟凡雷對未來新能源汽車設計方向的總結。簡而言之,汽車的設計美學取決于產品的功能,兩者密不可分。與古代歐洲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風格類似,其多余的美學設計并沒有帶來額外的功能,只能隨著時間的發展記錄在古典藝術作品中。
如上所述,電機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像內燃機那樣多的熱量,傳統汽車的大網格格柵在新能源汽車中有點多余。特斯拉在第一代Model S中只采用了模擬網狀物的設計,在隨后的新車型中省略了這一冗余元素。
兩代Model S外觀對比“為了考慮用戶的接受度,中國車企的許多新能源汽車仍然保留了一些傳統設計,以使公眾更容易接受產品,同時考慮到用戶的接受程度。”孟凡雷說,“但有些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是多余的。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將朝著適應功能的方向發展,多余的設計將逐漸消失。”未來技術將顛覆未來技術對汽車輕量化設計的影響。孟凡雷從材料技術(如碳纖維)、3D打印、自動駕駛和無線充電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想象。
德國EDAG公司的3D打印概念車身“Genesis”對于汽車造型設計來說非常昂貴。一套模具的成本高達數億美元,企業為此投資數十億美元是非常常見的。而3D打印可以完全擺脫模具的束縛,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實現無限成型。隨著市場的規模效應,碳纖維等輕質材料將被進一步使用,并可以完美地應用于3D打印。隨著3D打印和材料技術的發展,鳥類骨骼等仿生結構可能會被廣泛應用于汽車設計。當時,在保證車身剛度和強度特性的同時,汽車的輕量化程度也達到了新的……
八
未來的裝配線概念,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在車身輕量化中的作用,很多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事實上,真正的頂級自動駕駛(無人駕駛)離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如果汽車能夠無人駕駛,交通事故將大大減少,傳統車身結構上的“笨重”防撞結構也將相應減少。也許只需要少量的安全防護設計就可以確保乘客的安全。
無線充電WEVC“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中,電池的比例非常大。如果未來推廣無線充電,尤其是動態無線充電,電池的容量將大大減少,整車的重量自然會減少。”到目前為止,許多公司都在開發動態無線充電,高通公司也推出了相應的演示。即時充電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在未來,給汽車充電可能比給手機充電更容易。未來的最新發展未來K50自2015年以來一直出現在A級車展上。從概念到現在,未來的K50汽車已經進行了多次優化,僅內飾就經歷了兩輪大規模優化。
K50的最新內飾設計根據官方計劃,這款新能源純電動跑車于2018年正式量產上市。未來的汽車后續車型也在開發中,并將在后期發布,包括親民的純電動產品。如今,消費升級的浪潮滾滾而來。除了實用性,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設計美學,汽車領域也是如此。8月30日,未來汽車產品規劃部部長孟凡雷來到第一電網總部,根據未來K50的設計理念和新能源汽車的特點,分享了他對未來汽車美學設計和輕量化技術的展望。
未來的汽車產品規劃部長孟凡雷“比蝴蝶輕,比蜜蜂細”。傳統燃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燃油燃燒,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和熱浪。捷豹、法拉利、蘭博基尼和道奇等品牌都以動物為靈感,炫耀其狂野的性能。
與新能源汽車相比,未來車標具有溫和的電機操作、出色的NVH和加速性能,并且清潔環保。未來的汽車會考慮使用蜻蜓作為標志,并以其輕盈、快速和環保來展示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蓮花蜻蜓(齊白石)“蜻蜓也是中國古典藝術中的一種常見材料,它包含了中國文化的美。未來的蜻蜓標志也暗示著我們是一家純粹的中國企業。”孟凡雷說。對于用戶來說,徽標可能只具有視覺美學效果。但對于汽車公司來說,車標是一種產品工業設計理念的精髓,往往成為企業的代表。花費人力物力來設計品牌LOGO是非常必要的。形式就是功能“形式就是功能,功能和形式將完美統一。”這是孟凡雷對未來新能源汽車設計方向的總結。簡而言之,汽車的設計美學取決于產品的功能,兩者密不可分。與古代歐洲的巴洛克和洛可可藝術風格類似,其多余的美學設計并沒有帶來額外的功能,只能隨著時間的發展記錄在古典藝術作品中。
如上所述,電機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像內燃機那樣多的熱量,傳統汽車的大網格格柵有點……
新能源汽車中的廢物。特斯拉在第一代Model S中只采用了模擬網狀物的設計,在隨后的新車型中省略了這一冗余元素。
兩代Model S外觀對比“為了考慮用戶的接受度,中國車企的許多新能源汽車仍然保留了一些傳統設計,以使公眾更容易接受產品,同時考慮到用戶的接受程度。”孟凡雷說,“但有些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是多余的。未來,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將朝著適應功能的方向發展,多余的設計將逐漸消失。”未來技術將顛覆未來技術對汽車輕量化設計的影響。孟凡雷從材料技術(如碳纖維)、3D打印、自動駕駛和無線充電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想象。
德國EDAG公司的3D打印概念車身“Genesis”對于汽車造型設計來說非常昂貴。一套模具的成本高達數億美元,企業為此投資數十億美元是非常常見的。而3D打印可以完全擺脫模具的束縛,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實現無限成型。隨著市場的規模效應,碳纖維等輕質材料將被進一步使用,并可以完美地應用于3D打印。隨著3D打印和材料技術的發展,鳥類骨骼等仿生結構可能會被廣泛應用于汽車設計。當時,在保證車身剛度和強度特性的同時,該車的輕量化程度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未來的裝配線概念,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在車身輕量化中的作用,很多人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事實上,真正的頂級自動駕駛(無人駕駛)離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如果汽車能夠無人駕駛,交通事故將大大減少,傳統車身結構上的“笨重”防撞結構也將相應減少。也許只需要少量的安全防護設計就可以確保乘客的安全。
無線充電WEVC“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中,電池的比例非常大。如果未來推廣無線充電,尤其是動態無線充電,電池的容量將大大減少,整車的重量自然會減少。”到目前為止,許多公司都在開發動態無線充電,高通公司也推出了相應的演示。即時充電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在未來,給汽車充電可能比給手機充電更容易。未來的最新發展未來K50自2015年以來一直出現在A級車展上。從概念到現在,未來的K50汽車已經進行了多次優化,僅內飾就經歷了兩輪大規模優化。
K50的最新內飾設計根據官方計劃,這款新能源純電動跑車于2018年正式量產上市。未來的汽車后續車型也在開發中,并將在后期發布,包括親民的純電動產品。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動力電池PACK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各國相繼出臺了相應的檢測標準。
1900/1/1 0:00:00四位汽車和行業人士對路透表示,中國可能延后執行嚴格的插電式電動車新銷售配額,讓全球汽車廠商有更多時間準備。
1900/1/1 0:00:00貴陽市近期發布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確保完成2017年度建設目標的通知》明確,2017年度,貴陽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任務,保底目標是建設充電樁5500個;
1900/1/1 0:00:009月1日起,《西安市機動車停車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
1900/1/1 0:00:008月30日有媒體爆出消息,我國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將延后一年至2019年開始實施,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積分比例保持10和12不變,平均油耗積分按計劃于2018年實施。
1900/1/1 0:00:00Smart已經宣布計劃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示一款自動駕駛純電動概念車,其名稱是SmartVisionEQFortwo,它反映了戴姆勒公司新的“CASE”戰略,即連接、自動、共享和電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