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發布了制造商數據。2017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43117輛,較6月增長4%,同比增長46%。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隨著北京部分新能源購車目標到期,8月份將進入新能源乘用車購車熱潮。數據顯示,純電動乘用車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占比76%,同比增長61%。插件類型占24%。其中,純電動汽車中有1.9萬輛A00級電動汽車,仍然是最大的市場,同比增長102%;A級電動汽車主要由北京市場驅動。今年7月,A級電動汽車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26%,反映出北京市場需求穩定。
“2017年補貼政策和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正常后,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出逐步加強的特點。特別是京滬市場的復蘇和經濟型電動汽車的雙增長,汽車市場進入了一個漸進溫和增長的新階段7月份混合市場的rtain突破。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增長31%。”崔東樹表示,預計未來新能源市場將快速增長。
來源:車企來看,結合插電式和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業績,比亞迪以11295輛的成績奪得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以5930輛位居第二,吉利(包括知豆、康迪、沃爾沃系列和帝豪電動汽車)以5814輛位居第三。
就單一車型而言,在純電動領域,北汽EC系列、知豆D2和奇瑞eQ分別以4048輛、3796輛和3264輛位居季軍。在插電式乘用車領域,比亞迪宋以5069輛繼續領先,榮威eRX5和比亞迪唐分別以1606輛和977輛奪得二三位。
崔東樹指出,在純電領域,吉利知豆和奇瑞eQ在7月表現強勁,而北京市場需求旺盛的比亞迪E5和北汽EC180表現非常好,微型電動汽車持續強勁,中大型電動汽車市場也有亮點。7月份調合領域的同比增長也是罕見的良好表現。上海的勾兌市場優勢依然明顯。新能源目前在廣州和深圳市場的表現一般,在非限制區域的混合也有突破性的趨勢。8月10日,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發布了制造商數據。2017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43117輛,較6月增長4%,同比增長46%。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隨著北京部分新能源購車目標到期,8月份將進入新能源乘用車購車熱潮。數據顯示,純電動乘用車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占比76%,同比增長61%。插件類型占24%。其中,純電動汽車中有1.9萬輛A00級電動汽車,仍然是最大的市場,同比增長102%;
A級電動汽車主要由北京市場驅動。今年7月,A級電動汽車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26%,反映出北京市場需求穩定。
“2017年補貼政策和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正常后,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出逐步加強的特點。特別是京滬市場的復蘇和經濟型電動汽車的雙增長,汽車市場進入了一個漸進溫和增長的新階段7月份混合市場的rtain突破。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增長31%。”崔東樹表示,預計未來新能源市場將快速增長。
來源:車企來看,結合插電式和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業績,比亞迪以11295輛的成績奪得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以5930輛位居第二,吉利(包括知豆、康迪、沃爾沃系列和帝豪電動汽車)以5814輛位居第三。
就單一車型而言,在純電動領域,北汽EC系列、知豆D2和奇瑞eQ分別以4048輛、3796輛和3264輛位居季軍。在插電式乘用車領域,比亞迪宋以5069輛繼續領先,榮威eRX5和比亞迪唐分別以1606輛和977輛奪得二三位。
崔東樹指出,在純電領域,吉利知豆和奇瑞eQ在7月表現強勁,而北京市場需求旺盛的比亞迪E5和北汽EC180表現非常好,微型電動汽車持續強勁,中大型電動汽車市場也有亮點。7月份調合領域的同比增長也是罕見的良好表現。上海的勾兌市場優勢依然明顯。新能源目前在廣州和深圳市場的表現一般,在非限制區域的混合也有突破性的趨勢。
這可能是我國汽車工業歷史上最紙醉金迷、繁花似錦的時光了。一位投資朋友曾經吐槽說,幾年前他們汽車組門庭冷落鞍馬稀,一年投不出一個項目。
1900/1/1 0:00:00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8月1日報道,美國一新提案要求所有汽車配備熱敏感應器,汽車熄火后,一旦有兒童被滯留在后座即可自動提醒車主。
1900/1/1 0:00:00據悉,通用一年前收購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目前已經開始在舊金山地區推出了完整的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不過現在還只有其員工能享受這項服務。
1900/1/1 0:00:008月7日,孫正義又向共享出行市場投出了一個重磅炸彈。在軟銀的發布季度財報后,孫正義表示:軟銀對投資打車服務公司UberLyft感興趣,但目前尚未敲定具體的合作方式。
1900/1/1 0:00:001、工信部發布2017年第二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涉及8項動力電池標準閱讀原文8月7日,工信部印發《2017年第二批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包括728項行業標準。
1900/1/1 0:00:008月9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中心發布通知稱,自GBT329602016《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標準實施以來,已有3600個車型完成了標準符合檢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