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新能源合資放開限制,自主新能源車企或將遭遇重大危機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來源:第一電氣網作者:E車匯

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正式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目錄中透露的最大信息是,“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成立純電動汽車產品合資企業將不受兩家公司的限制。”

當新能源合資企業不受限制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不會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燃油車市場一樣,逐漸失去品牌和市場?在新能源汽車合資企業進入中國之前,崛起多年的自主品牌能做出哪些努力?

當外資進入中國時,“合資潮”是否死灰復燃?

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據中國汽車協會統計,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1.7萬輛和50.7萬輛,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1.7%和53%。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市場,也是吸引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并啟動新能源戰略的原因之一。

此前江淮大眾曾有過成功合作的先例,之后又突破了“兩限”紅線,恰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是否有更多外國汽車公司尋求中國企業成立電動汽車合資企業?

Volkswagen, Jianghuai, BYD, Beijing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田永秋,他表示:“肯定會有外資汽車公司尋求新的發展,但如果已經有兩家外資汽車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并且兩家合資公司能夠解決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需求和目標,那么就不太可能找到第三家公司進行合作。”

另一位汽車行業高級分析師鐘石表示,說:“或者由于南北大眾無法調整新能源產品布局等特殊原因,有必要與第三家車企開設新能源汽車項目,而其他外國車企不太可能效仿大眾之路。畢竟,開展研發等新項目是最高效、最經濟的方案現有合資企業的開發、生產、銷售和營銷。"

合資汽車將分批進入中國。

截至目前,大眾汽車是唯一一家在中國與三家車企建立合資項目的外國汽車行業,其影響將不止于打破“兩個限制”,這也預示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一個新的局面。

根據大眾汽車最新的產品規劃,首款合資新能源汽車將于明年發布。2020年之前,大眾將在現有MQB平臺的基礎上在中國市場推出13款新能源汽車,均為現有汽車的新能源版本。到2018年底,江淮大眾工廠建成后,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產能。

以大眾為代表的老牌外資企業真正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是自主品牌最不希望看到的。

北汽新能源EU400上市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張勇認為:“無論有多少新車公司,新車市場反饋如何,他們都是自己的親兄弟。但2018年之后,尤其是2020年之后,大量合資車型將進入中國,這是自主產品面臨的巨大問題,甚至會重蹈燃油車的覆轍。”

同樣,田永秋也認同這種觀點:“在傳統的燃油車合資公司中,中國確實控制著銷售水平,但真正的市場認可度是國外的產品技術和品牌力,而這些是自主品牌一直缺乏的。”

獨立品牌需要通過時差來站穩腳跟。

目前,f公司銷售的新能源汽車……

中國的外國汽車公司主要依賴進口,合資汽車不多,或者在本輪市場競爭中不占主導地位。在合資公司在2020年大踏步前進之前,自主品牌應對未來變化還有一段時間。

田永秋認為:“目前,自主品牌應該豐富產品陣營,占領更多的價格區間和細分市場。”無論銷量是否理想,產品擴張迫在眉睫。同時,田永秋還指出,自主新能源汽車在性價比和續航里程方面具有優勢。

“尤其是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比亞迪將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延長到了100公里,而合資插電式汽車仍停留在60公里,這拉開了差距。”田永秋說, “當然,中國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放也是一種保護性的開放。雖然市場是開放的,但在政策上會提高合資和外資汽車的準入。就像日本和韓國電池在中國的政策已經逐漸放寬,允許合資公司建廠,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配備韓國電池的車型查閱目錄。"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放開,外國車企在中國布局新能源戰略已經成為既定事實。此時,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最重要的是抓緊時間做好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品牌的積累,減少對產業政策的依賴,充分發揮先行者優勢,利用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優勢,實現中國汽車強國之路。來源:第一電氣網作者:E車匯

6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正式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目錄中透露的最大信息是,“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成立純電動汽車產品合資企業將不受兩家公司的限制。”

當新能源合資企業不受限制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會不會像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燃油車市場一樣,逐漸失去品牌和市場?在新能源汽車合資企業進入中國之前,崛起多年的自主品牌能做出哪些努力?

當外資進入中國時,“合資潮”是否死灰復燃?

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據中國汽車協會統計,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1.7萬輛和50.7萬輛,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51.7%和53%。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市場,也是吸引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并啟動新能源戰略的原因之一。

此前江淮大眾曾有過成功合作的先例,之后又突破了“兩限”紅線,恰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是否有更多外國汽車公司尋求中國企業成立電動汽車合資企業?

Volkswagen, Jianghuai, BYD, Beijing

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田永秋,他表示:“肯定會有外資汽車公司尋求新的發展,但如果已經有兩家外資汽車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并且兩家合資公司能夠解決其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發展需求和目標,那么就不太可能找到第三家公司進行合作。”

另一位汽車行業高級分析師鐘石表示,說:“或者由于南北大眾無法調整新能源產品布局等特殊原因,有必要與第三家車企開設新能源汽車項目,而其他外國車企不太可能效仿大眾之路。畢竟,開展研發等新項目是最高效、最經濟的方案現有合資企業的開發、生產、銷售和營銷。"

合資汽車w……

我分批進入中國。

截至目前,大眾汽車是唯一一家在中國與三家車企建立合資項目的外國汽車行業,其影響將不止于打破“兩個限制”,這也預示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一個新的局面。

根據大眾汽車最新的產品規劃,首款合資新能源汽車將于明年發布。2020年之前,大眾將在現有MQB平臺的基礎上在中國市場推出13款新能源汽車,均為現有汽車的新能源版本。到2018年底,江淮大眾工廠建成后,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產能。

以大眾為代表的老牌外資企業真正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力,是自主品牌最不希望看到的。

北汽新能源EU400上市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張勇認為:“無論有多少新車公司,新車市場反饋如何,他們都是自己的親兄弟。但2018年之后,尤其是2020年之后,大量合資車型將進入中國,這是自主產品面臨的巨大問題,甚至會重蹈燃油車的覆轍。”

同樣,田永秋也認同這種觀點:“在傳統的燃油車合資公司中,中國確實控制著銷售水平,但真正的市場認可度是國外的產品技術和品牌力,而這些是自主品牌一直缺乏的。”

獨立品牌需要通過時差來站穩腳跟。

目前,外國車企在中國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依靠進口,合資汽車并不多,或者在本輪市場競爭中并不占主導地位。在合資公司在2020年大踏步前進之前,自主品牌應對未來變化還有一段時間。

田永秋認為:“目前,自主品牌應該豐富產品陣營,占領更多的價格區間和細分市場。”無論銷量是否理想,產品擴張迫在眉睫。同時,田永秋還指出,自主新能源汽車在性價比和續航里程方面具有優勢。

“尤其是在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比亞迪將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延長到了100公里,而合資插電式汽車仍停留在60公里,這拉開了差距。”田永秋說, “當然,中國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放也是一種保護性的開放。雖然市場是開放的,但在政策上會提高合資和外資汽車的準入。就像日本和韓國電池在中國的政策已經逐漸放寬,允許合資公司建廠,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配備韓國電池的車型查閱目錄。"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逐步放開,外國車企在中國布局新能源戰略已經成為既定事實。此時,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最重要的是抓緊時間做好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品牌的積累,減少對產業政策的依賴,充分發揮先行者優勢,利用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優勢,實現中國汽車強國之路。

標簽:大眾江淮比亞迪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充電制度對三元材料電池壽命的影響分析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憑欄眺新能源Leader隨著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不斷提升,傳統的鈷酸鋰材料正逐漸被容量更高的三元材料所取代,雖然三元材料具有與LCO相似的層狀結構,

1900/1/1 0:00:00
馬凱召開的新能源汽車座談會還有哪些干貨?

來源:清潔技術投資作者:王爾德7月4日,中共中央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北京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并召開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座談會。

1900/1/1 0:00:00
1980年代重現:國產奔馳純電動車將采用國產電芯,特斯拉只想空手套白狼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汽車視評7月5日,在中國國家主席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戴姆勒與北汽簽署了新的框架協議,深化其在合資企業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的合作,

1900/1/1 0:00:00
動力電池回收由4S店自行處理 2020年12萬噸報廢量難題待解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駱一帆近日,《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以下簡稱《拆解規范》)以及《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以下簡稱《余能檢測》)國家標準宣貫會正式舉行。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優做強的8字方針:統籌規劃 創新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雷洪鈞2017年7月4日,

1900/1/1 0:00:00
珠海銀隆將在印度試推電動車并建制造廠

來源:蓋世汽車據外媒報道,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