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無人駕駛上路引爭議 法律法規今如何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來源:第一電氣網特約作者:中國汽車研究院北京分院

2017年7月5日,百度人工智能開發者大會主席李彥宏在北京五環路上駕駛“無人駕駛汽車”的視頻引發熱議。一些網民懷疑這輛無人駕駛汽車涉嫌違反交通法規。交通管理部門表示,已獲悉相關情況,正在對此進行調查。一時間,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那么,目前世界各地如何管理自動駕駛,中國的法律法規現狀如何?本文將對國內外主要的自動駕駛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和總結,以期為國內自動駕駛法規的完善提供參考。

Beijing, Mercedes-Benz, Han, Remote

第一,自動駕駛立法的全球趨勢

自2016年初以來,聯合國相關機構一直在努力調整和修訂包括《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在內的一系列國際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以滿足自動駕駛發展的需要。2016年3月,《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關于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的修正案生效。這項修正案明確規定,允許駕駛員在適當的時間接管車輛的駕駛,而不必在任何時候駕駛自己的汽車,自動駕駛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正式確認。修正案的通過意味著包括美國在內的72個簽署國可以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時間自動駕駛。

與此同時,聯合國相關機構正在討論修訂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制定的1958年協議,并提議取消第79號法規“轉向設備”中主動轉向功能的限速要求。限速解除后,車輛將被允許在更高的速度下執行主動轉向功能,這更有利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推廣。

此外,預計聯合國將為自動駕駛汽車制定一項全球統一的技術標準。目前,已經成立了一個專家組來編制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標準。該專家組包括來自日本、韓國、德國、法國、英國和歐盟委員會的專家,他們將就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標準達成廣泛一致。目前,已經起草了汽車駕駛安全標準,以防止汽車駕駛系統使用的通信網絡受到黑客攻擊。

二是典型國家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現狀

1.美國

近年來,美國在聯邦層面發布了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戰略文件,并在各州積極立法,推動無人駕駛測試及相關工作。

2013年,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了《關于自動駕駛汽車控制政策的初步意見》,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并要求參與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駕駛員具備安全控制車輛的能力。企業應確保將測試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風險降至最低,并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從自動駕駛模式轉變為手動駕駛模式的過程安全、簡單、及時。然而,不建議所有州都立法允許測試目的以外的自動駕駛車輛在道路上行駛。2016年1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發布了另一份報告,該報告改變了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態度,并提出“未來廣泛部署全自動駕駛汽車是可行的”。

為了進一步鼓勵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美國交通部于2016年9月發布了《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從四個方面針對高度自動駕駛的安全設計、開發、測試和應用:自動駕駛汽車的性能指南,州政府法規的模式,NHTSA現有的監管模式,以及新的監管模式。用于生產、設計、供應、測試、銷售、運營或應用。這份文件的頒布為聯邦法規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

在州一級,目前美國已有多個州通過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法律或發布了與自動驅動相關的行政命令;

包括內華達州、紐約州和密歇根州在內的美國許多地區都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道路上進行測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利福尼亞州,來自世界各地的36家公司已經在路上測試了無人駕駛汽車。

2.日本

早在2015年10月,日本政府就計劃啟動自動駕駛汽車立法。2016年上半年,日本經濟產業省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決定與汽車公司在地圖、通信、人體工程學等領域合作,到2020年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2016年5月,日本制定并發布了自動駕駛普及路線圖,表示2020年將允許自動駕駛汽車(有司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2020年也將允許接受遠程監控的無人駕駛汽車行駛。

在規定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放寬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機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允許純自動駕駛汽車在2017年進行道路測試。日本國土交通觀光省決定最早于2017年秋季制定高速公路同車道行駛的自動駕駛安全規定。

目前,日本警察廳已開始在法律層面討論自動駕駛汽車引發事故的責任問題。與此同時,日本政府正在修訂《道路交通法》和《道路運輸車輛法》,并計劃討論自動駕駛汽車引發事故的賠償機制。日本《東京海上日刊火災保險》明確,自2017年4月起,自動駕駛過程中的交通事故將納入汽車保險的賠償對象。據悉,這是日本首款針對自動駕駛的保險。

3.德國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重視自動駕駛汽車并對其進行測試的國家之一。早在2013年,德國就允許博世的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進行道路測試。后來,梅賽德斯-奔馳等公司陸續獲得政府批準,可以在德國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和鄉村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汽車的現場測試。為了加強自動駕駛系統的法律基礎,2016年4月,德國政府宣布批準由交通部起草的相關法案。在新法案中,“駕駛員”的定義將得到擴大,對車輛完全控制的自動系統也將受到關注。德國政府認為,自動運輸系統必須符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技術規定,應允許駕駛員控制或禁用。

除了通過法律政策解決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準入問題外,德國也在積極探索和解決自動駕駛車輛的事故責任認定問題。根據德國現行的《道路交通法》,道路交通事故的嚴格責任與車輛的自動化程度無關,即機動車所有人必須承擔責任。然而,這種情況預計會改變。德國交通部長表示,目前正在計劃立法,要求汽車制造商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安裝黑匣子,以確定事故后的安全責任并進行保險索賠。

第三,國內自動駕駛法規的現狀及建議

自動駕駛汽車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國制造2025》將智能汽車產業作為國家的重要領域之一,并提出“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整體技術和關鍵技術,建立相對完整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支撐體系和產業集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也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明確到2020年,配備DA(駕駛員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和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車裝配率將超過50%。到2025年,新型DA、PA和CA汽車的裝配率將達到80%,其中新型PA和CA的裝配率達到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

然而,目前,中國尚未頒布自治法……

駕駛法規,因此從法律上講,禁止在公共道路上啟動自動駕駛模式。盡管中國已經在上海、重慶、浙江、北京、吉利、武漢等地啟動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示范項目,但都是封閉測試。隨著國內自動駕駛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公共道路測試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制定自動駕駛相關法律迫在眉睫,否則將阻礙行業的發展。

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交通、等部門正在推動自動駕駛考試等立法,但尚未提出具體時間表。由于自動駕駛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技術上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除了產業發展的要求外,特別需要制定適當的法律法規來引導產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外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1) 法律法規應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國的自動駕駛測試,建議盡快修訂阻礙自動駕駛發展的現行法律法規。在借鑒國外法律法規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自身情況,制定既能保證安全又能阻礙技術發展的法律法規。一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加快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檢測標準。二是建立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的許可證制度。對于申請道路測試的車輛,將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審查。三是調整現有的道路運輸和安全法規,根據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包括自動駕駛環境下法律責任的確定。四是提高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地圖內容和測繪資質。

(2) 加強與國際法律法規的聯系。

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中,參考國外法律法規,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同時,鑒于中國未能加入《聯合國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1958年協定》等國際法律法規,我們可以在國內自動駕駛立法制定和修訂時間尚不明確的情況下,綜合評估參與《公約》或《協定》帶來的優缺點,逐步推動車輛駕駛文件和車輛技術標準的相互承認,幫助中國企業解決“走出去”障礙,實現國際化發展。

(3) 加強頂層設計

自動駕駛政策法規的制定應加強頂層設計,明確交通、、工業信息、地理測繪等部門的分工和職責,統籌研究解決法規等綜合監管問題,自動駕駛發展所涉及的技術和標準,并綜合考慮相關行業的政策法規。包括技術路線、行業標準、安全規范、交通執法、保險責任等方面,也要考慮城市規劃的立法,包括基礎設施改造、智能交通規劃、智慧城市規劃等。

作者:鄧曉志來源:第一電氣網特約作者:中國汽車研究院北京分院

2017年7月5日,百度人工智能開發者大會主席李彥宏在北京五環路上駕駛“無人駕駛汽車”的視頻引發熱議。一些網民懷疑這輛無人駕駛汽車涉嫌違反交通法規。交通管理部門表示,已獲悉相關情況,正在對此進行調查。一時間,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那么,目前世界各地如何管理自動駕駛,中國的法律法規現狀如何?本文將對國內外主要的自動駕駛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和總結……

,為國內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完善提供參考。

Beijing, Mercedes-Benz, Han, Remote

第一,自動駕駛立法的全球趨勢

自2016年初以來,聯合國相關機構一直在努力調整和修訂包括《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在內的一系列國際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以滿足自動駕駛發展的需要。2016年3月,《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關于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的修正案生效。這項修正案明確規定,允許駕駛員在適當的時間接管車輛的駕駛,而不必在任何時候駕駛自己的汽車,自動駕駛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正式確認。修正案的通過意味著包括美國在內的72個簽署國可以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特定時間自動駕駛。

與此同時,聯合國相關機構正在討論修訂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制定的1958年協議,并提議取消第79號法規“轉向設備”中主動轉向功能的限速要求。限速解除后,車輛將被允許在更高的速度下執行主動轉向功能,這更有利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推廣。

此外,預計聯合國將為自動駕駛汽車制定一項全球統一的技術標準。目前,已經成立了一個專家組來編制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標準。該專家組包括來自日本、韓國、德國、法國、英國和歐盟委員會的專家,他們將就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標準達成廣泛一致。目前,已經起草了汽車駕駛安全標準,以防止汽車駕駛系統使用的通信網絡受到黑客攻擊。

二是典型國家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現狀

1.美國

近年來,美國在聯邦層面發布了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戰略文件,并在各州積極立法,推動無人駕駛測試及相關工作。

2013年,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了《關于自動駕駛汽車控制政策的初步意見》,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并要求參與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駕駛員具備安全控制車輛的能力。企業應確保將測試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風險降至最低,并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從自動駕駛模式轉變為手動駕駛模式的過程安全、簡單、及時。然而,不建議所有州都立法允許測試目的以外的自動駕駛車輛在道路上行駛。2016年1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發布了另一份報告,該報告改變了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態度,并提出“未來廣泛部署全自動駕駛汽車是可行的”。

為了進一步鼓勵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美國交通部于2016年9月發布了《聯邦自動駕駛汽車政策》,從四個方面針對高度自動駕駛的安全設計、開發、測試和應用:自動駕駛汽車的性能指南,州政府法規的模式,NHTSA現有的監管模式,以及新的監管模式。用于生產、設計、供應、測試、銷售、運營或應用。該文件的頒布為未來制定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聯邦法規奠定了基礎。

在州一級,目前美國已有多個州通過了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法律或發布了與自動驅動相關的行政命令;

包括內華達州、紐約州和密歇根州在內的美國許多地區都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道路上進行測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利福尼亞州,來自世界各地的36家公司已經在路上測試了無人駕駛汽車。

2.日本

早在2015年10月,日本政府就計劃啟動自動駕駛汽車立法。2016年上半年,日本經濟產業省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決定與汽車公司在地圖、通信、人體工程學等領域合作,到2020年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2016年5月,日本制定并發布了自動駕駛普及路線圖,表示2020年將允許自動駕駛汽車(有司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2020年也將允許接受遠程監控的無人駕駛汽車行駛。

在規定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放寬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機的相關法律法規,并允許純自動駕駛汽車在2017年進行道路測試。日本國土交通觀光省決定最早于2017年秋季制定高速公路同車道行駛的自動駕駛安全規定。

目前,日本警察廳已開始在法律層面討論自動駕駛汽車引發事故的責任問題。與此同時,日本政府正在修訂《道路交通法》和《道路運輸車輛法》,并計劃討論自動駕駛汽車引發事故的賠償機制。日本《東京海上日刊火災保險》明確,自2017年4月起,自動駕駛過程中的交通事故將納入汽車保險的賠償對象。據悉,這是日本首款針對自動駕駛的保險。

3.德國

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重視自動駕駛汽車并對其進行測試的國家之一。早在2013年,德國就允許博世的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進行道路測試。后來,梅賽德斯-奔馳等公司陸續獲得政府批準,可以在德國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和鄉村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汽車的現場測試。為了加強自動駕駛系統的法律基礎,2016年4月,德國政府宣布批準由交通部起草的相關法案。在新法案中,“駕駛員”的定義將得到擴大,對車輛完全控制的自動系統也將受到關注。德國政府認為,自動運輸系統必須符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技術規定,應允許駕駛員控制或禁用。

除了通過法律政策解決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準入問題外,德國也在積極探索和解決自動駕駛車輛的事故責任認定問題。根據德國現行的《道路交通法》,道路交通事故的嚴格責任與車輛的自動化程度無關,即機動車所有人必須承擔責任。然而,這種情況預計會改變。德國交通部長表示,目前正在計劃立法,要求汽車制造商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安裝黑匣子,以確定事故后的安全責任并進行保險索賠。

第三,國內自動駕駛法規的現狀及建議

自動駕駛汽車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中國制造2025》將智能汽車產業作為國家的重要領域之一,并提出“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整體技術和關鍵技術,建立相對完整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支撐體系和產業集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要求。《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也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重點發展領域,明確到2020年,配備DA(駕駛員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和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車裝配率將超過50%。到2025年,新型DA、PA和CA汽車的裝配率將達到80%,其中新型PA和CA的裝配率達到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市場。

然而,目前,中國尚未頒布自治法……

駕駛法規,因此從法律上講,禁止在公共道路上啟動自動駕駛模式。盡管中國已經在上海、重慶、浙江、北京、吉利、武漢等地啟動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示范項目,但都是封閉測試。隨著國內自動駕駛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公共道路測試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制定自動駕駛相關法律迫在眉睫,否則將阻礙行業的發展。

國家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交通、等部門正在推動自動駕駛考試等立法,但尚未提出具體時間表。由于自動駕駛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技術上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除了產業發展的要求外,特別需要制定適當的法律法規來引導產業的健康發展。根據國外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的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1) 法律法規應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國的自動駕駛測試,建議盡快修訂阻礙自動駕駛發展的現行法律法規。在借鑒國外法律法規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自身情況,制定既能保證安全又能阻礙技術發展的法律法規。一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加快制定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檢測標準。二是建立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的許可證制度。對于申請道路測試的車輛,將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審查。三是調整現有的道路運輸和安全法規,根據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包括自動駕駛環境下法律責任的確定。四是提高與自動駕駛相關的地圖內容和測繪資質。

(2) 加強與國際法律法規的聯系。

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中,參考國外法律法規,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同時,鑒于中國未能加入《聯合國維也納道路交通公約》、《1958年協定》等國際法律法規,我們可以在國內自動駕駛立法制定和修訂時間尚不明確的情況下,綜合評估參與《公約》或《協定》帶來的優缺點,逐步推動車輛駕駛文件和車輛技術標準的相互承認,幫助中國企業解決“走出去”障礙,實現國際化發展。

(3) 加強頂層設計

自動駕駛政策法規的制定應加強頂層設計,明確交通、、工業信息、地理測繪等部門的分工和職責,統籌研究解決法規等綜合監管問題,自動駕駛發展所涉及的技術和標準,并綜合考慮相關行業的政策法規。包括技術路線、行業標準、安全規范、交通執法、保險責任等方面,也要考慮城市規劃的立法,包括基礎設施改造、智能交通規劃、智慧城市規劃等。

作者:鄧曉志

標簽:北京奔馳遠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Apollo到底是啥?百度自動駕駛計劃最全詳解

來源: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汽車互聯網2017年7月5日,李彥宏在北京五環,為全球人民現場直播了一場在汽車上“雙手脫把”,并撥打電話的絕技。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有望持續,三萬公里/充電電價或有利好消息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肖瑩7月4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近日在北京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后召開并主持了座談會,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發文稱,

1900/1/1 0:00:00
乘聯會: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4.14萬臺,主力車企尚待更強突破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章漣漪7月11日,全國乘聯會召開汽車市場研討視頻會議。會上指出,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414萬臺,環比5月增9。

1900/1/1 0:00:00
特斯拉毛豆三7月7日下線, 月底交付30臺,國產毛豆三將無懸念

來源:第一電動網作者:汽車海外并購剛剛經歷“被國產”傳言的特斯拉僅僅過了一周,就又掀起了刺激粉絲的高潮。

1900/1/1 0:00:00
中機中心:云度/長江/御捷等車企獲準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

來源:第一電動網7月11日,中機中心發布《關于公布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WMI)的通知(第六十三批)》,49家車企獲準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

1900/1/1 0:00:00
中汽協:6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5.9萬,同比增長33%

來源:第一電動網綜合報道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召開6月份汽車產銷數據發布會。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