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國資委、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單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通知明確,到2020年,事業單位新建和現有停車場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的比例不低于10%;中央國家機關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在京比例不低于30%;中央企業在北京的比例應不低于30%。
鼓勵其他社會企業參照上述標準開展內部充電設施建設。在現有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的單位,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公共機構可以自建充電設施,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和運營內部充電設施。使用財政資金建設內部充電設施的單位,不得申請國家專項建設資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使用自籌資金自主建設或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運營充電設施的,可以按規定申請建設補貼和國家專項建設資金。
單位內部充電設施補貼標準和專項建設資金占項目資本金的比例原則上應與公共領域充電設施項目相一致。同時,承擔動車組內部充電設施建設運營項目的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可以將動車組項目打包,并申請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
有關部門要組織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制定內部充電設施示范建設工作方案,并于2017年5月底前報送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機關管理局,爭取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示范項目建設。
關于加快推進本單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
國能電力[2017]19號
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能源局、國家管理局、國資委),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各中央企業,以及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聯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要求,發揮事業單位(包括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組織)和國有企業的引領作用,加快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建設,為單位和員工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創造有利環境,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是加快推進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地方國家機關、其他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統籌考慮單位和職工購買電動汽車的需求,堅持市場化原則,加快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或預留建安條件)。充分發揮各單位的表率作用。到2020年,事業單位新建和現有停車場規劃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的比例不低于10%;中央國家機關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在京比例不低于30%;
中央企業在北京的比例應不低于30%。鼓勵其他社會企業參照上述標準開展內部充電設施建設。在現有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的單位,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按照“經濟實用、速度與速度互助”的原則,優先建設成本相對較低的交流慢充,并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配置一定比例的快充。
二是做好配套供電設施的升級改造。電網企業應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負責產權分界點至電網的配套聯網工程建設和運營,為充電基礎設施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建設投資可根據相關政策申請補貼和專項建設資金支持。在建設和改造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有供電設施,通過智能化管理,提高供電設施的利用效率,降低建設和改造成本。鼓勵供電設施容量緊張的單位通過現場擴建改造和合理新建供電設施等方式解決。電網企業應在征得產權人同意的情況下,為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安裝專用電表,實現自主計量支付,相關停車場產權和管理單位應積極配合。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做好協調,在規劃參數調整、規劃建設審批等環節提供支持,為配套供電設施改造升級創造便利條件。
第三,創新單元充電設施的投資和運營模式。各單位要充分發揮責任主體作用,通過自建或服務外包等方式,積極推進內部充電設施建設。充電設施運營企業要根據內部充電設施的特點,創新技術和服務解決方案,探索收益共享等市場化合作機制,為各單位提供專業化充電服務。鼓勵各地結合公務用車改革要求,積極探索單位充電設施與電動汽車自共享租賃業務整體推進機制,實現“車樁相隨、相互促進”。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引導電網企業、有實力的充電設施運營企業與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簽訂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合作協議,單位內充電設施的專業化、標準化發展。
第四,采取多種措施,為員工收費創造有利條件。各單位要結合職工充電需求,因地制宜創新內部停車充電一體化管理機制,加強對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分類停車指導,切實解決燃油車占用充電車位的問題,建立健全員工電費征收制度。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完善充電設施的信息發布和交流機制,減少電動汽車充電后仍長時間占用充電車位的情況,提高員工的充電體驗和充電設施的使用效率。
第五,促進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做好機組內部充電設施升級改造,確保符合國家標準,促進不同機組內部充電設備互聯互通。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積極探索非工作時間向公眾開放的內部停車場和充電設施的錯峰管理機制,挖掘單位充電設施為公眾服務的潛力……
,促進單位內部充電設施與公共充電設施互聯互通。
六、加大對內部充電設施的政策支持力度。公共機構可以自建充電設施,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和運營內部充電設施。使用財政資金建設內部充電設施的單位,不得申請國家專項建設資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使用自籌資金自主建設或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運營充電設施的,可以按規定申請建設補貼和國家專項建設資金。單位內部充電設施補貼標準和專項建設資金占項目資本金的比例原則上應與公共領域充電設施項目相一致。同時,承擔動車組內部充電設施建設運營項目的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可以將動車組項目打包,并申請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
七、優化和完善事業單位節能管理。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結合事業單位節能管理,建立本單位充電設施建設激勵機制,將充電設施建設作為事業單位節能考核的內容,科學制定考核標準,鼓勵因地制宜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單位內充電設施用電量應單獨計量統計,非公務用車用電量應在統計事業單位用電量時扣除。
八、建立健全單位充電設施的安全管理。將充電設施納入單位安全管理責任制,明確單位、充電設施建設承包商、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商等各方的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充電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和監督機制,加強安全檢查,制定應急預案。完善消防、用電等內部充電設施的安全設計要求,規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面提高充電設施安全水平。積極推行充電設施產品責任保險和安全責任保險,發揮保險機制在完善充電安全保障體系中的積極作用。
九、啟動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內部充電設施示范建設。有關部門要組織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制定內部充電設施示范建設工作方案,并于2017年5月底前報送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機關管理局,爭取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示范項目建設。在實施過程中,各地要加強組織協調,探索創新的多方合作模式,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并以多種形式宣傳內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措施和效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國家能源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管理局
2017年1月13日近日,國家能源局、國資委、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推進單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通知明確,到2020年,事業單位新建和現有停車場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的比例不低于10%;中央國家機關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在京比例不低于30%;
中央企業在北京的比例應不低于30%。
鼓勵其他社會企業參照上述標準開展內部充電設施建設。在現有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的單位,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公共機構可以自建充電設施,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和運營內部充電設施。使用財政資金建設內部充電設施的單位,不得申請國家專項建設資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使用自籌資金自主建設或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運營充電設施的,可以按規定申請建設補貼和國家專項建設資金。
單位內部充電設施補貼標準和專項建設資金占項目資本金的比例原則上應與公共領域充電設施項目相一致。同時,承擔動車組內部充電設施建設運營項目的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可以將動車組項目打包,并申請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
有關部門要組織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制定內部充電設施示范建設工作方案,并于2017年5月底前報送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機關管理局,爭取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示范項目建設。
關于加快推進本單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
國能電力[2017]19號
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能源局、國家管理局、國資委),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各中央企業,以及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聯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3號)要求,發揮事業單位(包括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組織)和國有企業的引領作用,加快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建設,為單位和員工推廣使用電動汽車創造有利環境,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是加快推進單位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地方國家機關、其他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統籌考慮單位和職工購買電動汽車的需求,堅持市場化原則,加快內部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或預留建安條件)。充分發揮各單位的表率作用。到2020年,事業單位新建和現有停車場規劃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的比例不低于10%;中央國家機關及其所屬事業單位在京比例不低于30%;
中央企業在北京的比例應不低于30%。鼓勵其他社會企業參照上述標準開展內部充電設施建設。在現有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的單位,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按照“經濟實用、速度與速度互助”的原則,優先建設成本相對較低的交流慢充,并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配置一定比例的快充。
二是做好配套供電設施的升級改造。電網企業應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要求,負責產權分界點至電網的配套聯網工程建設和運營,為充電基礎設施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建設投資可根據相關政策申請補貼和專項建設資金支持。在建設和改造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有供電設施,通過智能化管理,提高供電設施的利用效率,降低建設和改造成本。鼓勵供電設施容量緊張的單位通過現場擴建改造和合理新建供電設施等方式解決。電網企業應在征得產權人同意的情況下,為單位內部充電設施安裝專用電表,實現自主計量支付,相關停車場產權和管理單位應積極配合。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做好協調,在規劃參數調整、規劃建設審批等環節提供支持,為配套供電設施改造升級創造便利條件。
第三,創新單元充電設施的投資和運營模式。各單位要充分發揮責任主體作用,通過自建或服務外包等方式,積極推進內部充電設施建設。充電設施運營企業要根據內部充電設施的特點,創新技術和服務解決方案,探索收益共享等市場化合作機制,為各單位提供專業化充電服務。鼓勵各地結合公務用車改革要求,積極探索單位充電設施與電動汽車自共享租賃業務整體推進機制,實現“車樁相隨、相互促進”。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引導電網企業、有實力的充電設施運營企業與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簽訂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合作協議,單位內充電設施的專業化、標準化發展。
第四,采取多種措施,為員工收費創造有利條件。各單位要結合職工充電需求,因地制宜創新內部停車充電一體化管理機制,加強對燃油車和電動車的分類停車指導,切實解決燃油車占用充電車位的問題,建立健全員工電費征收制度。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完善充電設施的信息發布和交流機制,減少電動汽車充電后仍長時間占用充電車位的情況,提高員工的充電體驗和充電設施的使用效率。
第五,促進充電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做好機組內部充電設施升級改造,確保符合國家標準,促進不同機組內部充電設備互聯互通。鼓勵有條件的單位積極探索非工作時間向公眾開放的內部停車場和充電設施的錯峰管理機制,挖掘單位充電設施為公眾服務的潛力……
,促進單位內部充電設施與公共充電設施互聯互通。
六、加大對內部充電設施的政策支持力度。公共機構可以自建充電設施,也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和運營內部充電設施。使用財政資金建設內部充電設施的單位,不得申請國家專項建設資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使用自籌資金自主建設或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運營充電設施的,可以按規定申請建設補貼和國家專項建設資金。單位內部充電設施補貼標準和專項建設資金占項目資本金的比例原則上應與公共領域充電設施項目相一致。同時,承擔動車組內部充電設施建設運營項目的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可以將動車組項目打包,并申請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的建設補貼和支持。
七、優化和完善事業單位節能管理。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結合事業單位節能管理,建立本單位充電設施建設激勵機制,將充電設施建設作為事業單位節能考核的內容,科學制定考核標準,鼓勵因地制宜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單位內充電設施用電量應單獨計量統計,非公務用車用電量應在統計事業單位用電量時扣除。
八、建立健全單位充電設施的安全管理。將充電設施納入單位安全管理責任制,明確單位、充電設施建設承包商、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商等各方的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充電設施安全保障體系和監督機制,加強安全檢查,制定應急預案。完善消防、用電等內部充電設施的安全設計要求,規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面提高充電設施安全水平。積極推行充電設施產品責任保險和安全責任保險,發揮保險機制在完善充電安全保障體系中的積極作用。
九、啟動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內部充電設施示范建設。有關部門要組織有條件的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制定內部充電設施示范建設工作方案,并于2017年5月底前報送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機關管理局,爭取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示范項目建設。在實施過程中,各地要加強組織協調,探索創新的多方合作模式,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有益經驗,并以多種形式宣傳內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措施和效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國家能源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管理局
2017年1月13日
標簽:777
迪拜真有錢,當地政府又買了一批機器人膠囊汽車,將它放進人工島,供乘客乘坐。
1900/1/1 0:00:00UnitiSweden是一家電動汽車創業公司,聽名字就知道它來自瑞典。最近它與西門子北歐公司SiemensNordics建立了合作關系。
1900/1/1 0:00:00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發布,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開始回暖,2月份全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65萬輛,同比增長135,環比增長205。
1900/1/1 0:00:00近日,南充市發布《“十三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明確,到2020年,完成“千億百家”計劃,年生產整車規模達15萬臺含專用車,產業產值超1000億元,
1900/1/1 0:00:00中國歐盟商會3月7日在北京發布了其最新研究報告《中國制造2025產業政策對弈市場力量》特別分析了中國的產業政策對于外資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影響和干預,
1900/1/1 0:00:00近年來,全國各地先后發生多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產生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營運客車整體安全性能不高,已經成為制約人民群眾安全可靠出行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