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關于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研討會召開。人們發現,除了電動汽車的設計和制造之外,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電池的性能特點、電池組系統的設計和制造、充電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充電設施的閑置和方便使用、充電的互聯互通和便捷支付等,都嚴重影響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和普及。
事實上,世界各地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然而,國際大型汽車制造商和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對這些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主要區別在于,世界大型汽車公司解決相關問題的主要方式是不依賴、不等待、不抱怨,而是自己解決。
第一個是關于電池。現階段,世界上大多數主要的汽車制造公司都不生產動力電池,但它們建立了龐大的實驗室,對動力電池進行非常嚴格和系統的測試,并且必須經過至少一年的全面測試和評估才能決定正式使用。通過測試掌握電池的基本特性和規律,選擇基本特性符合整車要求的電池,然后開發設計電動汽車。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對于動力電池,我們需要像了解傳統發動機一樣了解它,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設計和制造盡可能滿足人們出行要求的電動汽車;
未來,我們需要像傳統發動機一樣對其進行改進,以滿足電動汽車技術不斷進步的要求。
其次是電池組和管理系統。電池組及其管理系統對電動汽車的整體性能非常重要,尤其是管理系統(BMS)、開放系統軟件應用程序(AUTOSAR)和核心算法的功能安全。要開發一個好的電池組和管理系統,至少需要車輛、電池和軟件方面的專家合作。世界主要公司的戰略是自己領導這些技術的開發,而不是簡單地依賴電池制造商,后者開發和生產電池組管理系統,并將其提供給汽車制造商使用。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問題。傳統汽車制造商轉向電動汽車的開發和生產。由于他們在電池組系統方面的技術基礎薄弱,他們理所當然地更加依賴對電池了解更多的電池制造商。然而,這樣做有兩個主要問題:首先,盡管電池制造商對電池有所了解,但他們對汽車性能要求知之甚少。他們很難開發出一種既能充分發揮動力電池特性,又能完全滿足汽車使用要求的電池組系統。當然,動力電池和汽車因為電動汽車而相互附著,所以我們應該相互學習,相互理解。但兩者的復雜性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制造商將能夠完全理解和掌握動力電池,反之亦然。第二,電池組系統是大型汽車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件。應根據汽車零部件的質量和可靠性要求進行制造,并應根據功能安全(ISO26262)工藝進行開發,而不是根據動力電池行業對消費電子產品的要求進行開發。
第三個是關于充電設施。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普遍認為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和充電)無法滿足汽車所需的性能和質量要求。這是事實,也是電動汽車發展和普及的瓶頸。作為電動汽車發展形成的新產業,充電設備的制造和運營存在諸多問題是不爭的事實。我還是正在建設中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主席,我知道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各方都在為此努力。在我看來,充電設施不能滿足要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整車企業在制定充電標準的過程中參與度不夠,對電池、充電和充電樁對充電性能和質量的影響研究太少。在這里,我想向汽車行業提出建議,建議將充電設施的生產視為汽車行業的一個子行業和零部件行業。汽車行業應積極參與充電設施的標準制定、研究、測試、開發和制造,向充電設施制造業灌輸汽車行業的精度和質量要求。當然,我希望看到傳統汽車行業的零部件制造商參與充電設施的制造,傳統汽車服務企業參與充電設施運營。這并不是一種不必要和過度的需求,因為市場是不合理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汽車、支和成堆的東西,只要它們不起作用,汽車就賣不出去。
這個博客的標題是“額外的工作”。事實上,筆者認為以上都是汽車行業的工作,尤其是電動汽車制造商應該做好這件事。這是由于工業發展的規律。在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發展中,龍頭子行業和企業在自身發展之外,始終需要促進相關產業和產業的發展,促進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只是中國的汽車行業過去一直在追趕,很難意識到領先的責任。
“發現”src=“/eeimg/{HostI}/ig/20230304020825671099/1.jpg”/>
本文作者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日前,一場關于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的研討會召開。人們發現,除了電動汽車的設計和制造之外,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電池的性能特點、電池組系統的設計和制造、充電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充電設施的閑置和方便使用、充電的互聯互通和便捷支付等,都嚴重影響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和普及。
事實上,世界各地都存在同樣的問題。然而,國際大型汽車制造商和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對這些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主要區別在于,世界大型汽車公司解決相關問題的主要方式是不依賴、不等待、不抱怨,而是自己解決。
第一個是關于電池。現階段,世界上大多數主要的汽車制造公司都不生產動力電池,但它們建立了龐大的實驗室,對動力電池進行非常嚴格和系統的測試,并且必須經過至少一年的全面測試和評估才能決定正式使用。通過測試掌握電池的基本特性和規律,選擇基本特性符合整車要求的電池,然后開發設計電動汽車。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對于動力電池,我們需要像了解傳統發動機一樣了解它,才能充分發揮其性能,設計和制造盡可能滿足人們出行要求的電動汽車;
未來,我們需要像傳統發動機一樣對其進行改進,以滿足電動汽車技術不斷進步的要求。
其次是電池組和管理系統。電池組及其管理系統對電動汽車的整體性能非常重要,尤其是管理系統(BMS)、開放系統軟件應用程序(AUTOSAR)和核心算法的功能安全。要開發一個好的電池組和管理系統,至少需要車輛、電池和軟件方面的專家合作。世界主要公司的戰略是自己領導這些技術的開發,而不是簡單地依賴電池制造商,后者開發和生產電池組管理系統,并將其提供給汽車制造商使用。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問題。傳統汽車制造商轉向電動汽車的開發和生產。由于他們在電池組系統方面的技術基礎薄弱,他們理所當然地更加依賴對電池了解更多的電池制造商。然而,這樣做有兩個主要問題:首先,盡管電池制造商對電池有所了解,但他們對汽車性能要求知之甚少。他們很難開發出一種既能充分發揮動力電池特性,又能完全滿足汽車使用要求的電池組系統。當然,動力電池和汽車因為電動汽車而相互附著,所以我們應該相互學習,相互理解。但兩者的復雜性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制造商將能夠完全理解和掌握動力電池,反之亦然。第二,電池組系統是大型汽車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件。應根據汽車零部件的質量和可靠性要求進行制造,并應根據功能安全(ISO26262)工藝進行開發,而不是根據動力電池行業對消費電子產品的要求進行開發。
第三個是關于充電設施。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制造商普遍認為充電設施(包括充電樁和充電)無法滿足汽車所需的性能和質量要求。這是事實,也是電動汽車發展和普及的瓶頸。作為電動汽車發展形成的新產業,充電設備的制造和運營存在諸多問題是不爭的事實。我還是正在建設中的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主席,我知道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各方都在為此努力。在我看來,充電設施不能滿足要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整車企業在制定充電標準的過程中參與度不夠,對電池、充電和充電樁對充電性能和質量的影響研究太少。在這里,我想向汽車行業提出建議,建議將充電設施的生產視為汽車行業的一個子行業和零部件行業。汽車行業應積極參與充電設施的標準制定、研究、測試、開發和制造,向充電設施制造業灌輸汽車行業的精度和質量要求。當然,我希望看到傳統汽車行業的零部件制造商參與充電設施的制造,傳統汽車服務企業參與充電設施運營。這并不是一種不必要和過度的需求,因為市場是不合理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汽車、支和成堆的東西,只要它們不起作用,汽車就賣不出去。
這個博客的標題是“額外的工作”。事實上,筆者認為以上都是汽車行業的工作,尤其是電動汽車制造商應該做好這件事。這是由于工業發展的規律。在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發展中,龍頭子行業和企業在自身發展之外,始終需要促進相關產業和產業的發展,促進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只是中國的汽車行業過去一直在追趕,很難意識到領先的責任。
“發現”src=“/eeimg/{HostI}/ig/20230304020825671099/1.jpg”/>
本文作者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標簽:發現
拓邦股份0021393月21日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27億元,同比增長26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7896。
1900/1/1 0:00:00在經歷了1月銷量慘淡的局面后,隨著補貼新政及部分地方性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相繼出臺,2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開始回暖,而與之形成呼應的,
1900/1/1 0:00:00國家能源局在《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通知》中明確,2017年內計劃建成充電樁9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充電樁80萬個。這一數量較2016年年底充電樁保有量有超過300的增長。
1900/1/1 0:00:00受北京市新能源補貼政策公布延遲的影響,今年前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有一定下滑,其中北汽新能源等部分車企旗下車型還遭遇了“被停售”的傳聞。
1900/1/1 0:00:003月17日,在2017中國金華新能源汽車展期間,金華市與吉利集團舉行浙江衡遠動力電池二期及衡遠電池研究院項目簽約儀式。金華市副市長傅利常出席儀式。
1900/1/1 0:00:00特斯拉決定停售最便宜ModelS轎車。4月16日之后,公司不再銷售該款汽車。60千瓦時ModelS是特斯拉最廉價的車型,售價68000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