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近日已由四部委簽署,預計將于12月中旬發布。
“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最終要靠市場。”12月9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陳清泰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
陳清泰表示,此時新能源汽車產業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但更需要的是市場激勵、強制和篩選。種種情況表明,發展動力已經到了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政策驅動過渡的時期。
自去年以來,以新能源汽車超過汽車產銷量1.5%為標志,中國電動汽車從引入期開始進入增長期。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產業鏈、降低生產成本、建立自主品牌是成長期的核心路線。
在陳清泰看來,政府的政策組合必須產生長期預期,并納入相關行業和企業的長期戰略;促進政策應利用市場來發掘和釋放其潛力;政府政策應在不扭曲市場和削弱競爭的情況下發揮激勵和脅迫作用;
政府政策不會干擾技術路線,政策的實施也不會導致對政府的依賴,而是政府作用的及時下降。
斜坡后退增加
2016年是新能源汽車獲得廣泛認可的標志性年份。此前,政府出臺了多種形式的激勵政策,以彌補產品技術成熟度不足和初始成本高的問題,并迅速啟動了市場。
“新政策仍在會簽中。”《21世紀商業導報》多方了解到,補貼新能源汽車的新政策正在嶄露頭角。
目前,補貼調整的思路是提高乘用車的技術門檻要求,全面調整乘用車,明確專用車的技術要求,細化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要求。此外,新的國家補貼政策將比上一版本有更大的斜率后退,部分車型的斜率后退將達到60%。
這將導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其中,純電動物流車將獲得更大的支持,且由于電動公交車造假嚴重,占比正在下降,對三元電池的需求將增加,這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兩大方向。
12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四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汽車目錄》,共有678款產品入選。在這批促銷目錄中,乘用車的比例仍達到55%。在物流車型中,選擇了178輛運輸車輛,占比26%。
“雖然國內公交車和物流車僅占市場總消費的10%左右,但里程數可能超過90%,遠遠超過乘用車。因此,有必要結合政策導向來確定市場需求。”12月11日,國軒高新總裁方建華表示,在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表示,物流車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此外,工信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工作的會議上顯示,自2017年1月1日起,新申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使用三元電池的公交車應同時補充。
這也被解讀為三元鋰電池發展的一大利好,即在通過熱失控測試和熱失控膨脹測試的前提下,三元鋰蓄電池公交車可以申請推薦目錄,這將標志著“三元電池在公交車上的應用暫停”。預計禁令將于2017年1月1日起解除。
電池迫切需要降低成本。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有一段艱難的時期。明年同樣艱難。未來取決于每個人降低成本的能力。”12月7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曾毓群在高新鋰電池年會上表示,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春天遠未到來,而降低成本已經成為該行業最大的壓力。
在電動汽車需求的推動下,2016年鋰電池總產值達到1120億元,同比增長31.8%。
動力電池產值較2015年增長53.9%。由于補貼政策的調整,年初產值低于預期,儲能產值增速為7.7%,但仍處于孕育期。
同時,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推動下,2016年動力電池產能達到60GWh。主流動力電池工廠目前處于擴張狀態,但由于補貼調整、三元電池暫停上市、欺詐庫存、動力電池規格調整等原因,部分企業的擴張計劃擱淺;
產能過剩始于2017年,價格戰可能開始,降低成本的壓力將增加。
以上表明,三元鋰電池正在成為動力電池市場趨勢的一大趨勢。三元動力電池產量占比34%,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主要受乘用車電動汽車增長帶動;三元客車將解禁,進一步推動三元電池的發展;2020年實現300Wh/kg能量密度的國家計劃必須通過新材料系統和新電池技術來實現。
11月22日,工信部網站發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征求意見,規定“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80億瓦時”,使鋰離子電池單體企業的年產能增長了39倍。目前,國內符合上述要求的電池制造商只有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預計明年國軒高新的產能將達到要求的80%。
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就要打破產業鏈環節的壟斷,構建電池梯級回收的生態鏈,在電池標準化的基礎上實現規模化生產制造、量產。
曾毓群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有五大需求市場。預計從明年開始,鋰電池的價格將大幅下降,原本使用鉛酸電池的微型電動汽車將被鋰電池取代。然而,商用車和物流車的市場門檻較低,車輛驗證時間較短。更多的企業將從物流車領域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據悉,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近日已由四部委簽署,預計將于12月中旬發布。
“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最終要靠市場。”12月9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陳清泰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
陳清泰表示,此時新能源汽車產業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但更需要的是市場激勵、強制和篩選。種種情況表明,發展動力已經到了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政策驅動過渡的時期。
自去年以來,以新能源汽車超過汽車產銷量1.5%為標志,中國電動汽車從引入期開始進入增長期。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產業鏈、降低生產成本、建立自主品牌是成長期的核心路線。
在陳清泰看來,政府的政策組合必須產生長期預期,并納入相關行業和企業的長期戰略;促進政策應利用市場來發掘和釋放其潛力;政府政策應在不扭曲市場和削弱競爭的情況下發揮激勵和脅迫作用;
政府政策不會干擾技術路線,政策的實施也不會導致對政府的依賴,而是政府作用的及時下降。
斜坡后退增加
2016年是新能源汽車獲得廣泛認可的標志性年份。此前,政府出臺了多種形式的激勵政策,以彌補產品技術成熟度不足和初始成本高的問題,并迅速啟動了市場。
“新政策仍在會簽中。”《21世紀商業導報》多方了解到,補貼新能源汽車的新政策正在嶄露頭角。
目前,補貼調整的思路是提高乘用車的技術門檻要求,全面調整乘用車,明確專用車的技術要求,細化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要求。此外,新的國家補貼政策將比上一版本有更大的斜率后退,部分車型的斜率后退將達到60%。
這將導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其中,純電動物流車將獲得更大的支持,且由于電動公交車造假嚴重,占比正在下降,對三元電池的需求將增加,這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兩大方向。
12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四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汽車目錄》,共有678款產品入選。在這批促銷目錄中,乘用車的比例仍達到55%。在物流車型中,選擇了178輛運輸車輛,占比26%。
“雖然國內公交車和物流車僅占市場總消費的10%左右,但里程數可能超過90%,遠遠超過乘用車。因此,有必要結合政策導向來確定市場需求。”12月11日,國軒高新總裁方建華表示,在接受《21世紀商業先驅報》采訪時表示,物流車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此外,工信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工作的會議上顯示,自2017年1月1日起,新申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使用三元電池的公交車應同時補充。
這也被解讀為三元鋰電池發展的一大利好,即在通過熱失控測試和熱失控膨脹測試的前提下,三元鋰蓄電池公交車可以申請推薦目錄,這將標志著“三元電池在公交車上的應用暫停”。預計禁令將于2017年1月1日起解除。
電池迫切需要降低成本。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行業還有一段艱難的時期。明年同樣艱難。未來取決于每個人降低成本的能力。”12月7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曾毓群在高新鋰電池年會上表示,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的春天遠未到來,而降低成本已經成為該行業最大的壓力。
在電動汽車需求的推動下,2016年鋰電池總產值達到1120億元,同比增長31.8%。
動力電池產值較2015年增長53.9%。由于補貼政策的調整,年初產值低于預期,儲能產值增速為7.7%,但仍處于孕育期。
同時,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推動下,2016年動力電池產能達到60GWh。主流動力電池工廠目前處于擴張狀態,但由于補貼調整、三元電池暫停上市、欺詐庫存、動力電池規格調整等原因,部分企業的擴張計劃擱淺;
產能過剩始于2017年,價格戰可能開始,降低成本的壓力將增加。
以上表明,三元鋰電池正在成為動力電池市場趨勢的一大趨勢。三元動力電池產量占比34%,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主要受乘用車電動汽車增長帶動;三元客車將解禁,進一步推動三元電池的發展;2020年實現300Wh/kg能量密度的國家計劃必須通過新材料系統和新電池技術來實現。
11月22日,工信部網站發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征求意見,規定“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80億瓦時”,使鋰離子電池單體企業的年產能增長了39倍。目前,國內符合上述要求的電池制造商只有比亞迪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預計明年國軒高新的產能將達到要求的80%。
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就要打破產業鏈環節的壟斷,構建電池梯級回收的生態鏈,在電池標準化的基礎上實現規模化生產制造、量產。
曾毓群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有五大需求市場。預計從明年開始,鋰電池的價格將大幅下降,原本使用鉛酸電池的微型電動汽車將被鋰電池取代。然而,商用車和物流車的市場門檻較低,車輛驗證時間較短。更多的企業將從物流車領域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
12月13日,中通客車000957發布公告稱已收到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203611萬元國家補貼。
1900/1/1 0:00:0012月9日至11日,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與智慧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
1900/1/1 0:00:0012月9日消息,美國交通部稱,將敦促汽車行業加快召回高田問題氣囊并進行更換,以早日消除車輛的安全隱患。目前至少已有184人由于高田氣囊缺陷而受傷。
1900/1/1 0:00:0012月6日,智充科技在悠唐廣場建設的電動汽車無人化管理充電站,正式揭幕投入使用,此充電站是智充科技向悠唐交付的首個無人化管理充電站。
1900/1/1 0:00:00據美國媒體12月2日消息,由于澳大利亞沒有氫燃料供給站,為使3輛豐田Mirai氫燃料電池展示車輛能在澳洲照常使用,豐田特別推出了移動加氫站。
1900/1/1 0:00:00蘋果致函美國公路監管機構,確認其正在自動系統領域的研發工作,可能被用來改變“交通運輸業的未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