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德政府、大眾、寶馬、戴姆勒和北汽的大力支持下,“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于2016年11月8日在北京舉行了第二階段總結和第三階段啟動會議。來自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電力公司、中德汽車公司和研究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協調司機械設備處處長吳偉,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建筑和核安全部排放控制、設備安全和運輸司副司長Norbert Salomon博士出席會議并講話。
“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二期工程于2015年3月在北京啟動,并于2015年12月底完工。本項目選取北京市公共停車場、辦公樓、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共商業財產等居住區(半)公共區域進行收費解決方案研究。參與項目運營的電動汽車包括奧迪A3 e-tron、北汽EV200和大眾電動up!
、寶馬i3、梅賽德斯-奔馳Smart ED、華晨寶馬Zino 1E和騰勢。
在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的第二階段,對(半)公共區域充電進行了三個主題的研究,即電動汽車用戶信息研究,基于電動汽車的發展,半公共區域充電設施商業模式的實證研究以及北京市(半)公共區域充電地點的選擇和可行性分析。清華大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德國曼海姆明鏡研究所作為研究機構,分別在會上報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北京為例進行了研究,得出了在中國推廣半公開收費是可行的基本結論。此外,通過對停車位和收費設施的開放性分析,研究團隊認為,在確保合理商業運營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在中低谷時段在辦公樓、公共商業財產甚至政府和機構使用停車位也是可行的,值得積極探索。
從充電基礎設施的商業運營模式來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及時出臺運營環節補貼、降低停車費等政策,使半公共充電成為私人充電的有效補充和替代。同時,應鼓勵經營者積極創新,嘗試新的業務和商業模式,通過擴大業務范圍和實現與其他相關業務的協調發展來拓寬收入來源,有效縮短投資回收周期。與此同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還提出了其他相關建議,例如在半公共區域單獨安裝充電設施,以及建造充電專用停車位。
德國曼海姆明鏡研究所對半公共充電樁用戶的充電和駕駛行為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充電效率、方便支付方式等建議。
本次研討會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介紹并啟動項目第三階段的研究工作。作為項目第三階段的主要研究機構,普華永道艾略特在研討會上向與會者介紹了項目第三期的主要課題和部分課題的初步研究成果。
該項目第三階段的研究課題主要集中在未來長途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本課題分為六個模塊:長途電動汽車需求預測、消費者充電需求和充電行為分析、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參數分析、電動汽車發展與電力供應的互動、電動汽車開發對住房和建筑業的主要影響、,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分析。
其中,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Eliot還在研討會上報告并討論了“電動汽車發展與電源的互動”模塊的一些初步結果。普華永道埃利奧特分析稱,由于中國電力過剩的特點,電動汽車不僅會給發電端帶來壓力,還會消耗多余的電力。從用電負荷分析,在無序充電的情況下,2020年至2025年,電動汽車引起的用電負荷增加在全國裝機容量中所占比例較小,對國家層面的影響較小;當電動汽車占比達到較高水平時,一些省市的高峰用電負荷將大幅增加,這將給電網帶來一定壓力。此外,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一些社區將有升級配電系統的需求。
針對電網如何更好地支持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普華永道埃利奧特給出了三點建議:建立跨行業溝通平臺,促進各利益相關者的合作,積極推動各方達成共識,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更好發揮價格引導作用,鼓勵消費者,加快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實現有序充電;研究制定傳導機制,解決電動汽車發展帶來的配電網備份和擴建成本問題,確保電力企業或業主承擔的成本增量得到有效傳導。
最后,中德雙方對“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并期待第三階段的研究結果更加豐富。中德兩國政府將繼續支持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的持續推進。在中德政府、大眾、寶馬、戴姆勒和北汽的大力支持下,“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于2016年11月8日在北京舉行了第二階段總結和第三階段啟動會議。來自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電力公司、中德汽車公司和研究機構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協調司機械設備處處長吳偉,德國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建筑和核安全部排放控制、設備安全和運輸司副司長Norbert Salomon博士出席會議并講話。
“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二期工程于2015年3月在北京啟動,并于2015年12月底完工。本項目選取北京市公共停車場、辦公樓、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共商業財產等居住區(半)公共區域進行收費解決方案研究。參與項目運營的電動汽車包括奧迪A3 e-tron、北汽EV200和大眾電動up!
、寶馬i3、梅賽德斯-奔馳Smart ED、華晨寶馬Zino 1E和騰勢。
在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的第二階段,對(半)公共區域充電進行了三個主題的研究,即電動汽車用戶信息研究,基于電動汽車的發展,半公共區域充電設施商業模式的實證研究以及北京市(半)公共區域充電地點的選擇和可行性分析。清華大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德國曼海姆明鏡研究所作為研究機構,分別在會上報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以北京為例進行了研究,得出了在中國推廣半公開收費是可行的基本結論。此外,通過對停車位和收費設施的開放性分析,研究團隊認為,在確保合理商業運營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在中低谷時段在辦公樓、公共商業財產甚至政府和機構使用停車位也是可行的,值得積極探索。
從充電基礎設施的商業運營模式來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及時出臺運營環節補貼、降低停車費等政策,使半公共充電成為私人充電的有效補充和替代。同時,應鼓勵經營者積極創新,嘗試新的業務和商業模式,通過擴大業務范圍和實現與其他相關業務的協調發展來拓寬收入來源,有效縮短投資回收周期。與此同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還提出了其他相關建議,例如在半公共區域單獨安裝充電設施,以及建造充電專用停車位。
德國曼海姆明鏡研究所對半公共充電樁用戶的充電和駕駛行為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提高充電效率、方便支付方式等建議。
本次研討會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介紹并啟動項目第三階段的研究工作。作為項目第三階段的主要研究機構,普華永道艾略特在研討會上向與會者介紹了項目第三期的主要課題和部分課題的初步研究成果。
該項目第三階段的研究課題主要集中在未來長途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及其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本課題分為六個模塊:長途電動汽車需求預測、消費者充電需求和充電行為分析、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參數分析、電動汽車發展與電力供應的互動、電動汽車開發對住房和建筑業的主要影響、,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分析。
其中,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Eliot還在研討會上報告并討論了“電動汽車發展與電源的互動”模塊的一些初步結果。普華永道埃利奧特分析稱,由于中國電力過剩的特點,電動汽車不僅會給發電端帶來壓力,還會消耗多余的電力。從用電負荷分析,在無序充電的情況下,2020年至2025年,電動汽車引起的用電負荷增加在全國裝機容量中所占比例較小,對國家層面的影響較小;當電動汽車占比達到較高水平時,一些省市的高峰用電負荷將大幅增加,這將給電網帶來一定壓力。此外,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一些社區將有升級配電系統的需求。
針對電網如何更好地支持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普華永道埃利奧特給出了三點建議:建立跨行業溝通平臺,促進各利益相關者的合作,積極推動各方達成共識,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更好發揮價格引導作用,鼓勵消費者,加快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實現有序充電;研究制定傳導機制,解決電動汽車發展帶來的配電網備份和擴建成本問題,確保電力企業或業主承擔的成本增量得到有效傳導。
最后,中德雙方對“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并期待第三階段的研究結果更加豐富。中德兩國政府將繼續支持中德電動汽車充電項目的持續推進。
作為核心零部件的動力電池,其發展緊隨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趨勢,從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大幅上量后,動力電池市場也呈現爆發趨勢,資本等的大量涌入帶動了電池廠商的產能、出貨量的大幅提升。
1900/1/1 0:00:00歐盟在簽署《巴黎氣候協定》時承諾,2030年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0。
1900/1/1 0:00:0012月1日,濮陽市公示了濮陽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規定至2020年,全市電動汽車推廣總目標為9590輛,主城區推廣目標為7220輛,約占75。
1900/1/1 0:00:00未來,無人駕駛的貨運車可以在物流園區通行;疫苗的冷鏈運輸可以智能控制,并全程監控;充電樁不僅可以無線充電,還將在智能平臺上獲取周邊服務;
1900/1/1 0:00:0012月13日消息,大眾集團將于明年開始在美國推出“ElectrifyAmerica”電動汽車計劃,投資總額將達20億美元,推廣電動汽車,同時在美國15大城市以及全美公路興建充電站等基礎設施。
1900/1/1 0:00:00深圳市交委發布消息,國內首個新能源物流車挑戰賽將于12月20日在深圳舉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