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公開征求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通知》(國發〔2012〕22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根據研究制定《汽車動力電池準入管理規定》的要求,2015年3月,我部門制定并發布了《》。根據動力電池的發展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我們最近組織研究討論,形成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征求意見稿),現已公開征求意見。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2016年12月22日前以書面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反饋給我部裝備工業處。
地址:北京市長安西街13號
郵政編碼:100804
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傳真:010-66013708
電子郵件:qiche@miit.gov.cn
附件:《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征求意見稿)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2016年11月22日
一、一般原則
(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通知》(國發〔2012〕22號),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的要求,制定本規范的條件是為了指導和規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
(2) 國家支持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做優做強,引導企業建立基于企業生產和產品應用安全的產品生產規范和質量保證體系,鼓勵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提高產品研發和制造水平,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3) 國家對符合本規范要求的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實行公告管理,企業自愿申請。
(四)本規范的條件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省、香港和澳門除外)生產并與汽車產品配套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
本規范條件所稱動力電池是指用于汽車、可儲存電能、可再充電、為汽車行駛提供能量的裝置,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不包括鉛酸電池。
本規范條件所稱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包括動力電池單體生產企業(以下簡稱單體企業)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企業(下稱系統企業)。
二、企業的基本要求
(五)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設立,符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6) 符合國家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和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預案機制和節能管理體系,并通過了環境管理的評估或認證,并建立了完善的消防安全監測和處置體系。
(七)具有合法土地使用權的生產場所,生產用地面積和廠房應當與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
(8) 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80億瓦時,年產品……
鎳氫動力電池單體企業n產能不低于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1000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8萬套或40億瓦時。生產各類動力電池的個體企業和系統企業應分別滿足上述要求。
(9) 企業應當在動力電池產品的安全性、一致性、循環壽命等方面制定不低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并予以實施。
(10) 近兩年,該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產品應用方面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Iii.生產條件要求
(十一)企業應當具有與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的生產設備、設施和所有權。
單個企業應具備電極制備、電池組裝、化學成型等工藝流程的生產設備設施,以及生產環境監測系統和相應的設備設施,用于實時監測生產車間的溫度、濕度和清潔度。
系統企業應該擁有適合大規模生產的動力電池系統裝配線。
(12) 單個企業至少應具備電極制備、層壓/纏繞、組裝、注液、成型/體積分離等關鍵工藝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在線檢測能力。
系統企業至少應具備電池或模塊的檢測、焊接或連接、組裝和離線檢測等關鍵工序的自動化生產和在線檢測能力。
(13) 企業應具有標準化的工藝流程,建立從原材料、半成品、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和產品出廠的完整監控體系,并具有確保產品一致性的能力,如精確的工藝控制。
(十四)企業應當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的排放進行監測和控制,并對廢棄物的處置和回收進行監督管理。各類排放應符合GB30484《電池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國家和行業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四、技術能力要求
(十五)企業應當設立產品設計開發機構,配備相應的研發人員,不少于員工總數的10%或者不少于100人。研發人員應至少涵蓋新產品技術研發、材料分析與評價、新工藝與工裝開發、產品試制與測試分析、企業標準制定與修訂、專利跟蹤與應用。
(16) 企業應當建立與汽車研發相適應的產品設計開發流程和技術管理體系,建立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設計規范,建立產品開發信息數據庫,并具備以下研發能力:
單體企業應具有設計、開發和生產單體動力電池的能力,對產品(包括材料)進行測試和驗證,并有能力對單體動力蓄電池的安全性、一致性等關鍵性能進行驗證和分析。
系統企業應具有設計、開發、測試和驗證動力電池、輔助裝置、軸承裝置、管理系統和熱管理系統的串并聯和結構的能力,并具有驗證和分析系統關鍵功能和性能以及安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關鍵部件的能力。
(17) 企業應配備至少符合上述材料分析、研發和試生產、安全評估和性能評估要求的相關開發工具、軟件、研發、測試驗證設備、試生產設備(包括中試線)。
(十八)企業應具有完整的產品研發經驗,并有能力保證產品研發的持續投入。
五、產品要求
(十九)動力電池產品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要求……
和行業標準(見附件1),并由有資質的汽車動力電池相關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20) 企業開發生產的產品應當符合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規定。
六、質量保證能力要求
(二十一)企業應通過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并制定和實施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
(二十二)企業應當建立從原材料入庫、半成品檢驗到成品出廠的完整檢驗體系和追溯體系,實行計算機信息化生產管理。
七、售后服務能力要求
(二十三)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售后服務體系,并具備保證產品售后服務質量的能力。應具有快速應對動力電池故障的能力,以及總結和分析動力電池的使用、故障和主要問題的能力。
(二十四)企業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動力電池產品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規要求。
八、規范管理
(二十五)企業標準條件的申請、審查和公告:
1.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汽車動力電池的標準化管理。申請企業應編制《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申請報告》(見附件2),并按要求提供相關材料,通過各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所在地的自治區、直轄市。中央企業所屬企業應通過企業總部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并抄送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2家企業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在線申報。
3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中央企業負責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申報材料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進行初審。
4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將通過《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初審的企業材料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發送一份正式紙質文件(包括附件材料)。提交部門應確保申請文件和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5.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組對申請企業進行評審。
6.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通過評估的企業進行公示,無異議后予以公告。
(二十六)公告所列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情況發生變化時(包括法定代表人、產品類型、產品形狀、企業名稱、生產地址、注冊地址變更或擴大新地址等),需要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變更申請,中央企業的申請材料應抄送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變更申請應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申請材料:
1.相關條件的變化……
f企業;
(二)有關資本變動的協議、章程;
(三)職工代表大會、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決議;
企業變更前后的營業執照復印件4份;
5.關于企業根據標準條件進行自我評估的報告;
6.其他需要說明的相關信息和證明材料。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一個專家組進行審查。對變更后符合標準條件要求、公示后無異議的企業,將通過公告方式變更相關信息。
(二十七)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企業名單進行動態管理。公告所列企業應于每年3月30日前在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見附件3),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提交紙質材料一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建立企業年度發展情況公示制度。
(二十八)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中央企業應當每年對本地區或者所屬企業標準條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弄虛作假、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存在安全隱患或安全事故的,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公告中的企業進行抽查,歡迎社會各界對公告中企業規范進行監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告企業將暫停或者撤銷公告資格:
1.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性;
(二)拒絕接受監督檢查的;
(三)未按規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的;
4不能維持標準條件;
五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
6企業生產或產品使用安全事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暫停公告資格的企業應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從目錄中予以撤銷。如果以、賄賂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列入公告,與安全事項直接相關的,將在撤銷后3年內暫停公告申請。
九、 補充規定
(二十九)不包括在現有產品分類類型中的動力電池制造商應參照本規范的條件執行。
(30)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本規范的條件,并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及時修訂。
(31)本規范的條件應自2017年X月1日起執行。
附件:《汽車動力電池產品檢驗標準目錄》
就《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公開征求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通知》(國發〔2012〕22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根據研究制定《汽車動力電池準入管理規定》的要求,2015年3月,我部門制定并發布了《》。根據動力電池的發展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我們最近組織研究討論,形成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征求意見稿),現已公開征求意見。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2016年12月22日前以書面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反饋給我部裝備工業處。
地址:北京市長安西街13號
郵政編碼:100804
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傳真:010-66013708
電子郵件:qiche@miit.gov.cn
附件:《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2017)》(征求意見稿)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2016年11月22日
一、一般原則
(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通知》(國發〔2012〕22號),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的要求,制定本規范的條件是為了指導和規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
(2) 國家支持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做優做強,引導企業建立基于企業生產和產品應用安全的產品生產規范和質量保證體系,鼓勵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提高產品研發和制造水平,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3) 國家對符合本規范要求的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實行公告管理,企業自愿申請。
(四)本規范的條件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省、香港和澳門除外)生產并與汽車產品配套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
本規范條件所稱動力電池是指用于汽車、可儲存電能、可再充電、為汽車行駛提供能量的裝置,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不包括鉛酸電池。
本規范條件所稱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包括動力電池單體生產企業(以下簡稱單體企業)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企業……
ises(以下簡稱系統企業)。
二、企業的基本要求
(五)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設立,符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6) 符合國家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和消防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了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預案機制和節能管理體系,并通過了環境管理的評估或認證,并建立了完善的消防安全監測和處置體系。
(七)具有合法土地使用權的生產場所,生產用地面積和廠房應當與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
(8) 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80億瓦時,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單體年產能不小于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年產能不少于1000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8萬套或40億瓦時。生產各類動力電池的個體企業和系統企業應分別滿足上述要求。
(9) 企業應當在動力電池產品的安全性、一致性、循環壽命等方面制定不低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并予以實施。
(10) 近兩年,該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產品應用方面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Iii.生產條件要求
(十一)企業應當具有與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的生產設備、設施和所有權。
單個企業應具備電極制備、電池組裝、化學成型等工藝流程的生產設備設施,以及生產環境監測系統和相應的設備設施,用于實時監測生產車間的溫度、濕度和清潔度。
系統企業應該擁有適合大規模生產的動力電池系統裝配線。
(12) 單個企業至少應具備電極制備、層壓/纏繞、組裝、注液、成型/體積分離等關鍵工藝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在線檢測能力。
系統企業至少應具備電池或模塊的檢測、焊接或連接、組裝和離線檢測等關鍵工序的自動化生產和在線檢測能力。
(13) 企業應具有標準化的工藝流程,建立從原材料、半成品、生產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和產品出廠的完整監控體系,并具有確保產品一致性的能力,如精確的工藝控制。
(十四)企業應當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的排放進行監測和控制,并對廢棄物的處置和回收進行監督管理。各類排放應符合GB30484《電池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國家和行業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四、技術能力要求
(十五)企業應當設立產品設計開發機構,配備相應的研發人員,不少于員工總數的10%或者不少于100人。研發人員應至少涵蓋新產品技術研發、材料分析與評價、新工藝與工裝開發、產品試制與測試分析、企業標準制定與修訂、專利跟蹤與應用。
(16) 企業應當建立與汽車研發相適應的產品設計開發流程和技術管理體系,建立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設計規范,建立產品開發信息數據庫,并具備以下研發能力:
單體企業應該……
有能力設計、開發和生產單體動力電池,測試和驗證產品(包括材料),并有能力驗證和分析單體動力蓄電池的關鍵性能,如安全性和一致性。
系統企業應具有設計、開發、測試和驗證動力電池、輔助裝置、軸承裝置、管理系統和熱管理系統的串并聯和結構的能力,并具有驗證和分析系統關鍵功能和性能以及安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關鍵部件的能力。
(17) 企業應配備至少符合上述材料分析、研發和試生產、安全評估和性能評估要求的相關開發工具、軟件、研發、測試驗證設備、試生產設備(包括中試線)。
(十八)企業應具有完整的產品研發經驗,并有能力保證產品研發的持續投入。
五、產品要求
(十九)動力電池產品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要求(見附件1),并由有資質的汽車動力電池相關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20) 企業開發生產的產品應當符合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規定。
六、質量保證能力要求
(二十一)企業應通過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并制定和實施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
(二十二)企業應當建立從原材料入庫、半成品檢驗到成品出廠的完整檢驗體系和追溯體系,實行計算機信息化生產管理。
七、售后服務能力要求
(二十三)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售后服務體系,并具備保證產品售后服務質量的能力。應具有快速應對動力電池故障的能力,以及總結和分析動力電池的使用、故障和主要問題的能力。
(二十四)企業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動力電池產品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規要求。
八、規范管理
(二十五)企業標準條件的申請、審查和公告:
1.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汽車動力電池的標準化管理。申請企業應編制《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申請報告》(見附件2),并按要求提供相關材料,通過各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所在地的自治區、直轄市。中央企業所屬企業應通過企業總部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并抄送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2家企業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在線申報。
3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中央企業負責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申報材料是否符合規定要求進行初審。
4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將通過《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初審的企業材料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發送一份正式紙質文件(包括附件材料)。提交部門應確保申請文件……
材料完整、真實。
5.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組對申請企業進行評審。
6.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通過評估的企業進行公示,無異議后予以公告。
(二十六)公告所列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情況發生變化時(包括法定代表人、產品類型、產品形狀、企業名稱、生產地址、注冊地址變更或擴大新地址等),需要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變更申請,中央企業的申請材料應抄送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變更申請應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申請材料:
(一)企業有關情況的變化;
(二)有關資本變動的協議、章程;
(三)職工代表大會、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決議;
企業變更前后的營業執照復印件4份;
5.關于企業根據標準條件進行自我評估的報告;
6.其他需要說明的相關信息和證明材料。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一個專家組進行審查。對變更后符合標準條件要求、公示后無異議的企業,將通過公告方式變更相關信息。
(二十七)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企業名單進行動態管理。公告所列企業應于每年3月30日前在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見附件3),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提交紙質材料一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建立企業年度發展情況公示制度。
(二十八)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中央企業應當每年對本地區或者所屬企業標準條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弄虛作假、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存在安全隱患或安全事故的,及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報告。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公告中的企業進行抽查,歡迎社會各界對公告中企業規范進行監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告企業將暫停或者撤銷公告資格:
1.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性;
(二)拒絕接受監督檢查的;
(三)未按規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的;
4不能維持標準條件;
五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
6企業生產或產品使用安全事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暫停公告資格的企業應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從目錄中予以撤銷。如果以、賄賂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列入公告,與安全事項直接相關的,將在撤銷后3年內暫停公告申請。
九、 補充規定
(二十九)不包括在現有產品分類類型中的動力電池制造商應參照本規范的條件執行。
(30)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本規范的條件,并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及時修訂。
(31)本規范的條件應自2017年X月1日起執行。
附件:《汽車動力電池產品檢驗標準目錄》
1、新版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意見稿8大變化解析閱讀原文11月22日,工信部發布通知,公開征求對《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的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原文。
1900/1/1 0:00:00近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在官網就《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關于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試行收費標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1900/1/1 0:00:0011月22日,工信部發布通知,公開征求對《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的意見點擊查看政策原文。
1900/1/1 0:00:00炫黑科技,尖端產品,智慧洞見連日來,全球不少目光都在聚焦第三屆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希冀在“烏鎮時間”發現未來生活的各種可能。
1900/1/1 0:00:00一年一度的廣州車展如期而至,全國各地的車企廠商、媒體、消費者匯聚一堂,共度今年最后一次的車界盛典。在此節點,除了展會上各車型的爭鳴斗艷,更有權威機構對成績斐然的車型進行年度盤點和嘉獎鼓勵。
1900/1/1 0:00:002016年從年初到年末,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話題熱度一直沒有減退過,有關補貼的疑似方案一直在一版接一版的更新。有人說這是謠言,建議媒體不要傳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