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出生證”的爭奪戰迎來了新的參賽者。
重慶小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601127.SH,以下簡稱小康股份)最近宣布,10月15日,小康股份及其全資二級子公司SFMotorsInc(以下簡稱SFMotors)和MPI,AIL,香港e.motorCoporationLimited(中文名稱香港億馬動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億馬)簽署股權轉讓意向書,擬收購美國ACPropulsionInc(以下簡稱ACP)、香港億馬和北京億馬先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馬先鋒)的100%股權。
“小康現在需要通過這次收購盡快掌握核心技術。畢竟從零開始研發的過程太長了。”小康董事會秘書孟剛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
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田永秋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過了逆向研發的‘大材小用時代’,現階段不等人,政策每天都在變化。企業盡快獲得資質勢在必行。”
Wa Tesla強教
小康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此次股權轉讓的目標公司總估值為9500萬美元(約6.4億元人民幣),將采用現金收購。除了收購ACP的100%股權外,香港依瑪和依瑪先鋒還將收購所有相關公司和實體、商標、專利以及從事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其他無形資產,如電力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電池系統。
SFMotors是有限公司的全資二級子公司,是一家從事新能源汽車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企業,由有限公司子公司重慶市小康新能源汽車設計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100%控股。
關于這三家新收購的企業,孟剛告訴筆者,ACP、香港一馬和一馬先鋒“實際上是一家公司”。事實上,香港義馬和義馬先鋒分別是ACP在香港和北京設立的子公司和Sun公司,其中香港義馬持有義馬先鋒93.05%的股權。一馬先鋒是ACP的主要生產基地,負責國際營銷和量產,目前正在建設一家全新的電動汽車驅動系統零部件工廠。“核心技術都在美國的ACP公司,一馬先鋒主要負責技術在當地落地。”孟剛說。
資料顯示,ACP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從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核心技術的開發,是美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鼻祖”企業。ACP公司擁有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核心技術,如電機、控制器和電池總成。然而,真正讓小康股份感興趣的是,特斯拉在電機研發中使用了ACP的核心電機專利授權,而這一事件也讓ACP在業內聲名鵲起。
盡管似乎沒有直接聯系,但對小康股份的收購早已有跡可循。9月28日,小康宣布,公司將聘請特斯拉汽車公司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馬丁·埃伯哈德擔任公司新能源汽車顧問。小康股份表示,此舉是“整合全球新能源汽車頂尖人才,推動公司電動汽車的產品定位、研發設計、技術創新、人才儲備和營銷”。
盡管馬丁現在已經與特斯拉分道揚鑣,但作為特斯拉的“老將”,馬丁與ACP有著深厚的關系。因此,在他擔任顧問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他迅速推動了小康與ACP的合作關系。“Martin為小康股份做了一份名單,名單上的公司可以幫助小康股份實現目前新能源技術的積累。在與ACP談判的過程中,Martin也幫助完成了這項工作。”一位知情人士這樣說道。
“畢竟,新能源產品不是熱門商品。小康股份希望通過收購相關……來加快自己的技術創新進程……
美國公司。”孟剛告訴筆者,“我希望通過集成,我們能夠在關鍵技術上建立一個與特斯拉同等水平的系統。"
微型汽車改造
對于業內人士來說,小康股份不是主流企業,在業內也不知名。據了解,小康從摩托車減震器起家,2003年決定進軍汽車行業。隨后,小康與東風公司合資成立了東風小康,其主要產品微型車的國內市場份額目前已躋身行業“前三”。
然而,微型汽車行業已經呈現出急劇萎縮的趨勢。根據有限公司披露的產銷報告,9月份,小康微卡產品銷售額為4432件,同比下降52.62%;
MPV產品銷量同比增長7.87%,達到1.15萬輛。
如何實現戰略轉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小康股份的當務之急。
7月,剛剛入圍“滿月”上市的有限公司宣布,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轉型。同時,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議案》(以下簡稱《議案》)。該提案允許公司收購由重慶瑞馳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持有的東康新能源100%股權,公司將東康新能量的注冊資本增加至3億元,并同意通過重慶東康新能汽車有限公司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
其中,健康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5多億元建設電動客車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生產5萬輛新能源汽車,設計6萬套電動驅動和電池系統。據有限公司估算,該項目可增加年銷售收入102.89億元,年利潤總額4.98億元。
此次收購ACP公司,也被小康視為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重要一環。該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該協議的實施將有利于‘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實施。”
野心首次出現
事實上,電動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電池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技術。收購ACP后,小康股份將在上述核心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占據一定優勢。
然而,小康股份的野心可能不止于此。事實上,有限公司希望借助ACP掌握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開發技術,進一步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力系統工廠,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源系統供應商。“我們的目標是新能源戰略,而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孟剛說。
同時,掌握三電系統的核心技術,也將使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申請中受益。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田永秋告訴筆者,小康汽車要立志從微型汽車企業轉型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就必須有真正的技術積累。加入ACP后,小康股份可以快速掌握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核心技術,并結合自己在小康之前的汽車生產經驗,“再過一年半到兩年,預計到2018年可以申請新能源生產資質。”
與此同時,小康股份明確表示,要努力實現量產。孟剛說:“我不會像特斯拉那樣,剛開始只是一種奢侈品,而不是大規模生產。要為小康社會做大規模儲備,畢竟我們必須體現我們的成本優勢。”
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ACP雖然具備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研發能力,但畢竟不具備量產的經驗。自成立以來,其產品沒有大規模生產和銷售,缺乏商業化經驗,這也給小康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突破留下了一些隱憂。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出生證”的爭奪戰迎來了新的參賽者。
重慶小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601127.SH,以下簡稱小康股份)最近宣布,10月15日,小康股份及其全資二級子公司SFMotorsInc(以下簡稱SFMotors)和MPI,AIL,香港e.motorCoporationLimited(中文名稱香港億馬動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億馬)簽署股權轉讓意向書,擬收購美國ACPropulsionInc(以下簡稱ACP)、香港億馬和北京億馬先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馬先鋒)的100%股權。
“小康現在需要掌握……
他通過此次收購盡快獲得核心技術。畢竟,從零開始的研發過程太長了。”小康集團董事會秘書孟剛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
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田永秋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過了逆向研發的‘大材小用時代’,現階段不等人,政策每天都在變化。企業盡快獲得資質勢在必行。”
Wa Tesla強教
小康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此次股權轉讓的目標公司總估值為9500萬美元(約6.4億元人民幣),將采用現金收購。除了收購ACP的100%股權外,香港依瑪和依瑪先鋒還將收購所有相關公司和實體、商標、專利以及從事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其他無形資產,如電力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電池系統。
SFMotors是有限公司的全資二級子公司,是一家從事新能源汽車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企業,由有限公司子公司重慶市小康新能源汽車設計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100%控股。
關于這三家新收購的企業,孟剛告訴筆者,ACP、香港一馬和一馬先鋒“實際上是一家公司”。事實上,香港義馬和義馬先鋒分別是ACP在香港和北京設立的子公司和Sun公司,其中香港義馬持有義馬先鋒93.05%的股權。一馬先鋒是ACP的主要生產基地,負責國際營銷和量產,目前正在建設一家全新的電動汽車驅動系統零部件工廠。“核心技術都在美國的ACP公司,一馬先鋒主要負責技術在當地落地。”孟剛說。
資料顯示,ACP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從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核心技術的開發,是美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鼻祖”企業。ACP公司擁有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核心技術,如電機、控制器和電池總成。然而,真正讓小康股份感興趣的是,特斯拉在電機研發中使用了ACP的核心電機專利授權,而這一事件也讓ACP在業內聲名鵲起。
盡管似乎沒有直接聯系,但對小康股份的收購早已有跡可循。9月28日,小康宣布,公司將聘請特斯拉汽車公司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馬丁·埃伯哈德擔任公司新能源汽車顧問。小康股份表示,此舉是“整合全球新能源汽車頂尖人才,推動公司電動汽車的產品定位、研發設計、技術創新、人才儲備和營銷”。
盡管馬丁現在已經與特斯拉分道揚鑣,但作為特斯拉的“老將”,馬丁與ACP有著深厚的關系。因此,在他擔任顧問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他迅速推動了小康與ACP的合作關系。“Martin為小康股份做了一份名單,名單上的公司可以幫助小康股份實現目前新能源技術的積累。在與ACP談判的過程中,Martin也幫助完成了這項工作。”一位知情人士這樣說道。
“畢竟,新能源產品不是熱門商品。小康股份希望通過收購相關美國公司來加快自己的技術創新進程。”孟剛告訴筆者,“我希望通過整合,我們能夠在關鍵技術上建立一個與特斯拉同等水平的體系。”
微型汽車改造
對于業內人士來說,小康股份不是主流企業,在業內也不知名。據了解,小康從摩托車減震器起家,2003年決定進軍汽車行業。隨后,小康與東風公司合資成立了東風小康,其主要產品微型車的國內市場份額目前已躋身行業“前三”。
然而,微型汽車行業已經表明……
急劇萎縮的趨勢。根據有限公司披露的產銷報告,9月份,小康微卡產品銷售額為4432件,同比下降52.62%;MPV產品銷量同比增長7.87%,達到1.15萬輛。
如何實現戰略轉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成為小康股份的當務之急。
7月,剛剛入圍“滿月”上市的有限公司宣布,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戰略轉型。同時,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議案》(以下簡稱《議案》)。該提案允許公司收購由重慶瑞馳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持有的東康新能源100%股權,公司將東康新能量的注冊資本增加至3億元,并同意通過重慶東康新能汽車有限公司投資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
其中,健康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5多億元建設電動客車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生產5萬輛新能源汽車,設計6萬套電動驅動和電池系統。據有限公司估算,該項目可增加年銷售收入102.89億元,年利潤總額4.98億元。
此次收購ACP公司,也被小康視為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重要一環。該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該協議的實施將有利于‘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實施。”
野心首次出現
事實上,電動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電池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技術。收購ACP后,小康股份將在上述核心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方面占據一定優勢。
然而,小康股份的野心可能不止于此。事實上,有限公司希望借助ACP掌握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開發技術,進一步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力系統工廠,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源系統供應商。“我們的目標是新能源戰略,而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孟剛說。
同時,掌握三電系統的核心技術,也將使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申請中受益。汽車行業知名評論員田永秋告訴筆者,小康汽車要立志從微型汽車企業轉型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就必須有真正的技術積累。加入ACP后,小康股份可以快速掌握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核心技術,并結合自己在小康之前的汽車生產經驗,“再過一年半到兩年,預計到2018年可以申請新能源生產資質。”
與此同時,小康股份明確表示,要努力實現量產。孟剛說:“我不會像特斯拉那樣,剛開始只是一種奢侈品,而不是大規模生產。要為小康社會做大規模儲備,畢竟我們必須體現我們的成本優勢。”
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ACP雖然具備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研發能力,但畢竟不具備量產的經驗。自成立以來,其產品沒有大規模生產和銷售,缺乏商業化經驗,這也給小康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突破留下了一些隱憂。
在新技術、新工藝引領下,動力電池產業鏈上的鋰礦、正負極、電芯、電池組等分支發展迅猛。動力電池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涉及上、中、下游眾多企業,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將擾亂產業發展節奏。
1900/1/1 0:00:0010月20日上午,蘇格蘭格拉斯哥市與天津市高新區簽署經濟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更深入的接洽。
1900/1/1 0:00:0010月18日至20日舉辦的2016年第八屆德國慕尼黑世界新能源車博覽會eCarTec上,各種前沿的電動驅動、儲能、充電技術和應用爭奇斗艷。
1900/1/1 0:00:00很多人都說,此生一定要走一趟川藏線。有的人選擇徒步甚至有朝拜者一步一叩首,有人選擇騎行用心靈去旅行,有人選擇自駕去征服高山、峽谷、泥濘。
1900/1/1 0:00:00荷蘭能源研究中心近日開發出新的鋰電池能量儲存技術,據稱可大大增加充電電池的儲存容量,若用于電動汽車可增加近50的續航。
1900/1/1 0:00:00“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9月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公開發出的號召,此后,“雙創”一直是政府和社會關注的重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