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新國產奧迪A4L在上海上市。作為奧迪最受歡迎的車型,它肩負著品牌在中國本土化的重任。同樣肩負重任的還有將于年底上市的國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奧迪A6L e-tron。這將是奧迪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眾汽車集團制定的“2025”戰略中,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新車發展的重點。這一發展方向與寶馬不謀而合。在本屆成都車展前夕的“寶馬新能源之夜”中,該品牌推出了三款新能源汽車,以全面布局中國新能源發展戰略。僅僅五天后,梅賽德斯-奔馳也宣布將在中國推出純電動汽車的銷售。于是,德國三大豪華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開始在中國開戰。
讓外界猜測的是,前三大奢侈品公司在新能源的發展上如此緊密和連貫。他們看到了哪些商機?這三家公司的大動作將給整個行業帶來什么變化?
奧迪“2025計劃”
在大眾汽車集團制定的“2025”戰略中,新能源汽車計劃是未來新車發展的重點。為響應大眾2025年戰略,奧迪加快了向中國引進新能源產品的步伐。2015年,奧迪A3e tron以進口的形式在中國上市銷售。關于未來引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奧迪中國區總經理Joachim Wedler先生曾表示,“今年年底,我們將推出首款國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奧迪A6L e-tron。該車型的推出標志著國產車型電動化生產的開始。我們將于明年推出進口奧迪Q7 e-tron,這也是一款插電式混動汽車。”
奧迪A6L e-tron
據悉,未來奧迪的新能源車型將全部歸屬e-tron,逐步形成全新的子品牌,e-tron也將擁有獨立的銷售渠道。此外,奧迪表示,到2020年將推出三款純電動汽車。奧迪的目標是到2025年,其四分之一的車型將是純電動汽車。
事實上,在201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純電動SUV亮相,并宣布將于2018年正式上市。上市后,它有望被命名為奧迪Q6。據估計,新車的續航能力可達500公里,使用奧迪的無線充電設備充滿電僅需50分鐘。據悉,除了即將推出的純電動SUV外,奧迪還將推出純電動a級轎車和純電動迷你轎車,以確保車型獲得更好的市場份額。
攻擊寶馬
與奧迪的新能源之路一樣,寶馬也在2011年成立了新的子品牌寶馬i,但不同的是,奧迪在現有車型的基礎上推出了e-tron車型,而寶馬i是一款全新的新能源系列產品。2013年,i3和i8相繼發布并投入市場,并于2014年進入中國。
成都車展前夕,在寶馬新能源汽車發布會上,推出了三款新上市車型和一款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車。這三款上市車型包括升級版寶馬i3、限量版寶馬i8寶騰紅和新款寶馬7系插電式混合動力。
寶馬新能源之夜:市場上的三款新車型和一款首款車型。
談到寶馬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規劃,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奧拉夫·卡斯特納表示:“從市場規模發展來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了兩倍以上的增長速度;
在基礎設施方面,越來越多的充電樁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這種發展勢頭非常好。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客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與日俱增。因此,寶馬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進一步探索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戰略,包括寶馬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到今年年底,寶馬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將達到9輛,這也是豪華品牌中最強大的新能源車家族。"
除了新車發布,在當晚的新聞發布會上,寶馬集團還宣布將為客戶提供高品位的“360電動”服務。包括為客戶協調安裝高品質的家用充電墻盒,或為無法安裝家用充電墻箱的客戶提供兩年免費充電卡服務包。截至今年7月,已有49個城市能夠安裝家用充電設備。到2016年底,家庭充電網絡將擴展到57個城市。
在公共充電設施方面,寶馬去年啟動了“寶馬即時充電TM”項目,并輔以專門為寶馬電動汽車開發的互聯應用,讓用戶可以輕松享受從預訂、充電到支付的智能電動生活體驗。目前,寶馬集團已在中國設立了1000個公共充電樁,年底前這一數字將增至1500個。
寶馬即時充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分析師分析了寶馬的“服務”行為:“寶馬在新能源的發展上更加激進,不像其他車企只生產制造新能源汽車,后續的充電和服務將不再參與。寶馬非常重視新能源,它會進一步考慮,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 "
梅賽德斯-奔馳電動平衡
同樣在最近,戴姆勒集團中國區總裁唐世凱表示,他計劃在中國銷售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電動汽車。戴姆勒希望通過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來增加對其電動汽車的需求。關于電動汽車計劃的具體信息沒有披露,但戴姆勒表示,將在9月底的巴黎車展上推出一款續航里程長的電動概念車。唐世凱還透露,上述汽車大多售價不到25萬元,主要由中國制造商生產。
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8月初在英國提交了一系列商標專利申請,其中包括一系列源自EQ的名稱,這些名稱屬于“機動車輛”類別,預計將用于全新的電動汽車子品牌。據梅賽德斯-奔馳內部人士透露,新的電動汽車家族將有自己的特點,“不同于傳統的梅賽德斯-奔馳車型,定位于高端電動汽車”。
在梅賽德斯-奔馳制定的發展戰略中,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將擴大到三輛,全部由純電動驅動。同時,該公司計劃推出1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13款車型預計將于明年年底前亮相。
戴姆勒發布這一消息時,多家媒體預測騰勢的地位岌岌可危,甚至有些尷尬。梅賽德斯-奔馳不再依賴這個合資品牌,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搶占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騰勢電動汽車
鐘實并不認同這一點:“戴姆勒正在通過騰勢在純電動汽車領域進行更多探索,騰勢也是一個單獨的子品牌。有一個騰勢家族來探索和測試純電動汽車,并將其剩余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中。”
同時鐘石還就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上正在虧損。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為什么要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來開發新能源汽車?這是企業產品線的長期布局,開發更多項目來面對未來市場的變化和影響……
"
“三大德國人”看到了什么樣的未來?
對于消費者來說,德國三大品牌此次給中國帶來的最重要消息是,在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將享受國家優惠政策。而且,排名前三的豪華車也清楚地看到,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國家補貼將逐漸減少,這一領域的市場化特征將越來越明顯,這將是豪華電動汽車的最大好處。然而,這些品牌的努力會對自主品牌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產生影響嗎?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督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炳剛,他表示:“目前影響很小。畢竟自主品牌有價格優勢。未來哪家車企能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取決于產品的性價比,而性價比是決定其是否暢銷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政府補貼。”
除了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外,三大奢侈品牌都建立了子品牌的獨立車型,那么這樣一條獨立的銷售道路有什么優勢呢?對此,有業內人士解釋稱:“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單靠促銷有利于聚焦產品,有利于與傳統汽車明確區分和切割。”
從德國在華前三大公司的新能源產品戰略來看,他們都選擇了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輔助動力的模式。那么,什么樣的驅動力才符合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呢?鐘實認為:“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確實更好賣,但受地方政策限制。未來,如果解決了城市充電等問題,純電動汽車就會充電,因此純電動汽車將被用作日常交通甚至長途旅行。選擇也是無限的。”。“王炳剛認為,插電式或純電更受歡迎,主要取決于性價比。
雖然小編無法預測未來汽車市場的主角將是什么樣的驅動力,但從以德國前三大公司為首的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發展趨勢來看,小編仍然看好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開發。加入合資品牌可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淘汰那些只為補貼而生產的劣質汽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新能源汽車。近日,全新國產奧迪A4L在上海上市。作為奧迪最受歡迎的車型,它肩負著品牌在中國本土化的重任。同樣肩負重任的還有將于年底上市的國產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奧迪A6L e-tron。這將是奧迪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大眾汽車集團制定的“2025”戰略中,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新車發展的重點。這一發展方向與寶馬不謀而合。在本屆成都車展前夕的“寶馬新能源之夜”中,該品牌推出了三款新能源汽車,以全面布局中國新能源發展戰略。僅僅五天后,梅賽德斯-奔馳也宣布將在中國推出純電動汽車的銷售。于是,德國三大豪華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開始在中國開戰。
讓外界猜測的是,前三大奢侈品公司在新能源的發展上如此緊密和連貫。他們看到了哪些商機?這三家公司的大動作將給整個行業帶來什么變化?
奧迪“2025計劃”
在大眾汽車集團制定的“2025”戰略中,新能源汽車計劃是未來新車發展的重點。為響應大眾2025年戰略,奧迪加快了向中國引進新能源產品的步伐。2015年,奧迪A3e tron以進口的形式在中國上市銷售。關于未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推出,奧迪中國區總經理Joachim Wedler先生曾表示,“今年年底,我們將推出首款國產插電式混動汽車奧迪A6L e-tron。該車型的推出標志著電動化進程的開始……
國產車型的生產。我們將在明年推出進口奧迪Q7 e-tron,它也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奧迪A6L e-tron
據悉,未來奧迪的新能源車型將全部歸屬e-tron,逐步形成全新的子品牌,e-tron也將擁有獨立的銷售渠道。此外,奧迪表示,到2020年將推出三款純電動汽車。奧迪的目標是到2025年,其四分之一的車型將是純電動汽車。
事實上,在201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純電動SUV亮相,并宣布將于2018年正式上市。上市后,它有望被命名為奧迪Q6。據估計,新車的續航能力可達500公里,使用奧迪的無線充電設備充滿電僅需50分鐘。據悉,除了即將推出的純電動SUV外,奧迪還將推出純電動a級轎車和純電動迷你轎車,以確保車型獲得更好的市場份額。
攻擊寶馬
與奧迪的新能源之路一樣,寶馬也在2011年成立了新的子品牌寶馬i,但不同的是,奧迪在現有車型的基礎上推出了e-tron車型,而寶馬i是一款全新的新能源系列產品。2013年,i3和i8相繼發布并投入市場,并于2014年進入中國。
成都車展前夕,在寶馬新能源汽車發布會上,推出了三款新上市車型和一款全球首款新能源汽車。這三款上市車型包括升級版寶馬i3、限量版寶馬i8寶騰紅和新款寶馬7系插電式混合動力。
寶馬新能源之夜:市場上的三款新車型和一款首款車型。
談到寶馬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規劃,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奧拉夫·卡斯特納表示:“從市場規模發展來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了兩倍以上的增長速度;
在基礎設施方面,越來越多的充電樁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這種發展勢頭非常好。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客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與日俱增。因此,寶馬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進一步探索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戰略,包括寶馬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到今年年底,寶馬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將達到9輛,這也是豪華品牌中最強大的新能源車家族。"
除了新車發布,在當晚的新聞發布會上,寶馬集團還宣布將為客戶提供高品位的“360電動”服務。包括為客戶協調安裝高品質的家用充電墻盒,或為無法安裝家用充電墻箱的客戶提供兩年免費充電卡服務包。截至今年7月,已有49個城市能夠安裝家用充電設備。到2016年底,家庭充電網絡將擴展到57個城市。
在公共充電設施方面,寶馬去年啟動了“寶馬即時充電TM”項目,并輔以專門為寶馬電動汽車開發的互聯應用,讓用戶可以輕松享受從預訂、充電到支付的智能電動生活體驗。目前,寶馬集團已在中國設立了1000個公共充電樁,年底前這一數字將增至1500個。
寶馬即時充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分析師分析了寶馬的“服務”行為:“寶馬在新能源的發展上更加激進,不像其他車企只生產制造新能源汽車,后續的充電和服務將不再參與。寶馬非常重視新能源,它會進一步考慮,為用戶提供更多服務。 "
梅賽德斯-奔馳電動平衡
同樣在最近,戴姆勒集團中國區總裁唐世凱表示,他計劃在中國銷售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電動汽車。戴姆勒希望通過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來增加對其電動汽車的需求。關于電動汽車計劃的具體信息沒有披露,但戴姆勒表示,將在9月底的巴黎車展上推出一款續航里程長的電動概念車。唐世凱還透露,上述汽車大多售價不到25萬元,主要由中國制造商生產。
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8月初在英國提交了一系列商標專利申請,其中包括一系列源自EQ的名稱,這些名稱屬于“機動車輛”類別,預計將用于全新的電動汽車子品牌。據梅賽德斯-奔馳內部人士透露,新的電動汽車家族將有自己的特點,“不同于傳統的梅賽德斯-奔馳車型,定位于高端電動汽車”。
在梅賽德斯-奔馳制定的發展戰略中,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數量將擴大到三輛,全部由純電動驅動。同時,該公司計劃推出1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13款車型預計將于明年年底前亮相。
戴姆勒發布這一消息時,多家媒體預測騰勢的地位岌岌可危,甚至有些尷尬。梅賽德斯-奔馳不再依賴這個合資品牌,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搶占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騰勢電動汽車
鐘實并不認同這一點:“戴姆勒正在通過騰勢在純電動汽車領域進行更多探索,騰勢也是一個單獨的子品牌。有一個騰勢家族來探索和測試純電動汽車,并將其剩余的精力和能力投入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中。”
同時鐘石還就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上正在虧損。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為什么要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來開發新能源汽車?這是企業產品線的長期布局,開發更多項目來面對未來市場的變化和影響……
"
“三大德國人”看到了什么樣的未來?
對于消費者來說,德國三大品牌此次給中國帶來的最重要消息是,在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將享受國家優惠政策。而且,排名前三的豪華車也清楚地看到,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國家補貼將逐漸減少,這一領域的市場化特征將越來越明顯,這將是豪華電動汽車的最大好處。然而,這些品牌的努力會對自主品牌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產生影響嗎?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督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炳剛,他表示:“目前影響很小。畢竟自主品牌有價格優勢。未來哪家車企能搶占新能源汽車市場取決于產品的性價比,而性價比是決定其是否暢銷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政府補貼。”
除了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外,三大奢侈品牌都建立了子品牌的獨立車型,那么這樣一條獨立的銷售道路有什么優勢呢?對此,有業內人士解釋稱:“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單靠促銷有利于聚焦產品,有利于與傳統汽車明確區分和切割。”
從德國在華前三大公司的新能源產品戰略來看,他們都選擇了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輔助動力的模式。那么,什么樣的驅動力才符合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呢?鐘實認為:“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確實更好賣,但受地方政策限制。未來,如果解決了城市充電等問題,純電動汽車就會充電,因此純電動汽車將被用作日常交通甚至長途旅行。選擇也是無限的。”。“王炳剛認為,插電式或純電更受歡迎,主要取決于性價比。
雖然小編無法預測未來汽車市場的主角將是什么樣的驅動力,但從以德國前三大公司為首的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發展趨勢來看,小編仍然看好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開發。加入合資品牌可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淘汰那些只為補貼而生產的劣質汽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新能源汽車。
1、鄭州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臺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已經出臺,
1900/1/1 0:00:00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廣應用,對于調整產業結構、推進進產業轉型升級,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1900/1/1 0:00:009月13日,作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鼓勵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已經出臺,個人和企業購買使用及用于出租和公共租賃的純電動乘用車一輛補助1萬元。
1900/1/1 0:00:009月13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主管克里斯烏爾姆森ChrisUrmson曾說過,當他的兒子2019年到了駕駛年齡后,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就會成為現實,
1900/1/1 0:00:00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認為“產業政策都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所以產業政策都將導致失敗。
1900/1/1 0:00:009月13日,沃特瑪創新聯盟與中國一汽集團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峰論壇”上簽署合作協議,雙方確定在純電動物流車領域展開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