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將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河南省錯過了發展傳統汽車的最佳機會,也不能錯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機會。河南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河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本意見的出臺,對于明確方向、抓住機遇,加快培育競爭優勢,促進我省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我省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何“彎道超車”,如何規劃推廣應用,如何推進充電設施布局,如何創新商業模式。筆者采訪了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有關負責人。
盡管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許多方面仍存在明顯不足:工業化程度不高。特別是在新能源乘用車、特種車和電池的制造方面,沒有規模效益,產品成本高;需要打破關鍵的技術瓶頸。儲能系統、驅動系統、車輛控制和信息系統等關鍵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商業運營模式尚未建立。投資和金融創新不足,缺乏活力;市場主導地位尚未形成,車輛及電池租賃、充換電服務等多種商業運營模式尚未建立;
充電換電站建設滯后。充換電設施尚未實現網絡化、立體化,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濤表示,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省政府出臺了《實施意見》,從指導思想、推廣應用、,充換電設施建設、產業化、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保障措施。這既是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路線圖,也是一個動員令。
推廣應用引領產業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推廣和應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如此,早在2009年,國家就開展了“十城千車”的示范運營。全國有25個城市作為示范城市,我省鄭州市就是其中之一。2013-2015年,國家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的第二輪推廣應用,更多的城市參與其中,包括我省的鄭州和新鄉。從2016年開始,推廣應用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實施意見》設定了未來幾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2016年至2020年,全省推廣新能源汽車數量不低于1.8萬輛、2.2萬輛、2.8萬輛、3.8萬輛和5萬輛(標準車,下同),推廣新能源車比例不低于1.5%,占全省新車和更新換代車輛總數的2%和3%。
上述目標是一個最低標準,在實踐中可能大于這個數字。我省主要從兩個方面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第一是建立重點推廣領域。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重點城市,并確定了未來五年的推廣計劃。二是建立重點促進產業。重點推廣城市公共交通和旅游景點。針對未來五年全省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和旅游景區車輛,制定了相應的新能源汽車比例。
為實現推廣目標,還要求省級機關、市級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新增和更換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不低于35%,未來將逐年提高。
目前,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市場面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成本高,二是使用不便。普通人買車注重安全性、舒適性和功能齊全。新能源汽車可以滿足這些方面的要求,但在成本和便利性方面存在不足。盡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私人買家給予財政補貼,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高于同類型的傳統汽車。此外,在續航里程方面,大多數已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的最長續航里程都不到200公里。如果它們跑很長的距離,就需要多次充電。然而,充電設施的建設才剛剛開始,無法滿足充電需求。
通過財政補貼引導,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方便消費者使用汽車。《實施意見》還對企業和個人使用新能源汽車作出了安排:“將按照相關規定補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并通過不限購、不限購和降低使用環節成本等政策引導,采取市場化方式。推動日常辦公用車、通勤公交車、私家車等新能源汽車的應用。”
充電設施布局適度超前
目前,消費者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有顧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充電不方便。
為此,《實施意見》按照“適度超前、有序建設”的原則,規劃了未來全省充電設施建設……
努力形成合理、科學、高效的充電體系,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在發展目標方面,計劃2016年,全省將建成15座城市充換電站、10座移動充換電站(車)和8000個公共充電樁。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先進、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約35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在建設方向上,我們將重點關注以下六個方面:
做好新建設施充電站(樁)的建設。規定“新建住宅、有停車位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大型社會公共停車場,應當配備100%的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建設一個公共充電站。”
做好用戶住宅充電設施的建設。“鼓勵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企業參與住宅區充電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直接辦理報電和接電手續建立停車位收費分時機制,為用戶收費創造條件。"
做好內部充電設施建設。要求“有條件的事業單位應當利用內部停車資源,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比例不低于15%。”
做好公共服務領域的充電設施建設。“對于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汽車,如公共交通、環衛、機場通勤等,應根據線路運營要求,優先在停車場站點提供充電設施。對于公共服務行業的電動汽車(如租賃、物流、租賃、巡邏等),充電設施在充分挖掘單位內部停車場,結合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實現高效互補。"
做好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從市中心到邊緣,從城市優先發展區到一般區域。優先在有停車場的大型公共建筑和交通樞紐等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鼓勵在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建設公共快速充電設施,適當建設獨立的公共快速充電設施t個充電站。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向社會開放充電設施。"
做好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建設。“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服務區建設城際快充站,到2020年實現全省城際快充網絡全覆蓋,滿足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需求。”
在構造方法方面,《實施意見》強調“整合社會資源,鼓勵社會資本與符合條件的企業充分競爭,參與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維護,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來保護投資者的初始利益,激發市場投資和市場驅動的產業發展活力。”此外,它還提倡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來培養市場主體。
模式創新,開拓市場空間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全省層面,都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了大量投資。然而,一個行業要想成長和發展,僅靠政府是無法推動的,必須由市場主導。
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提出,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下一步,政府應分階段有序退出,逐步交給市場,讓新能源汽車持續健康發展。為此,《實施意見》強調要加大商業創新力度,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推動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
汽車市場。“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車輛租賃、電池租賃和回收利用等服務領域。商業場所可以采取充電費、服務費、停車費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優惠,鼓勵個人所有的充電設施提供充電服務。”
推進智能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推動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之間的能源和信息雙向互動。鼓勵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平臺v增值服務。"
創新的充電服務商業模式。“探索大型充換電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引導商場、超市、影院、便利店等商業場所為用戶提供輔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創新,通過合作構建充電基礎設施商業合作模式與汽車公司和眾籌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廣告等增值服務,增強充電服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積極鼓勵投融資創新。“探索公共服務領域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運營模式,探索個人使用領域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車輛共享、車輛租賃和按揭購買。”
三大板塊夯實產業基礎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是最終目標。目前,我省除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能源客車外,其他產品規模小、檔次低,尤其是新能源客車制造相對較弱。新能源汽車能否進入人們的家庭,取決于乘用車的發展。為此,《實施意見》不僅鞏固了新能源乘用車的優勢產品,還將大力發展新能源乘客車作為形成合理產業布局的重要環節。
做好鄭州新能源乘用車、純電動乘用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基地建設。宇通客車、少林客車、鄭州日產、海馬汽車是這些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的骨干。“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超過8萬輛。到2020年,將形成國內重要的新能源客車和純電動乘用車制造中心。"
做好三款新型純電動乘用車的建設工作。分別是河南速達電動汽車技術公司年產10萬輛中高檔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項目、河南力帆新能源電動汽車公司年產10萬純電動乘客車的生產項目,河南森源電動汽車公司年產2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項目。除了上述三家新建企業外,考慮到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實施意見》還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一項任務進行部署。“鼓勵騰訊、和諧、富士康聯合引進國際新能源汽車開發團隊,以開發設計帶動外向型汽車基地建設,創造條件吸引國際新能源車企布局鄭州,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究基地。”
掌握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行業。“重點推進中航鋰電池(洛陽)、鄭州比克新能源、河南國能電池、聚氟(焦作)新能源、豫新泰電源、豫鋰電源、許繼集團、南陽防爆集團新浦電機、開封盛達電機制造等充放電成套設備及電機驅動系統制造項目。“2016年,全省汽車儲能系統產量超過8萬套,2020年將達到80萬套的產能規模。
通過實施上述三個部門,我們……
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一批汽車制造及配套產業知名品牌,促進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技術研究和創新突破
目前,新能源汽車仍存在一些技術瓶頸亟待突破。為此,《實施意見》將加強關鍵技術研究作為重要環節。
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究。主要“聚焦儲能系統、燃料電池、驅動系統、車輛控制與節能、智能輔助駕駛、充電與加注、區域工況建設、排放與噪聲控制、測試與檢測、電池回收與車輛集成技術等共性關鍵技術。”“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協同研究、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臺,集中力量研發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加大對動力電池數字化制造成套設備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全省新能源汽車制造研發企業申報上述領域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支持。"
加強充換電的關鍵技術。“探索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與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解決方案,加強檢測認證、安全防護與電網雙向互動、電池梯級利用、無人值守自助與協同交通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樁組的控制。“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加快研發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和設備。
加強平臺建設。“我們將以綜合性研發主體和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加大研發和測試能力投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檢測和研發技術支撐平臺。 “積極申請建立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檢測中心,鼓勵國內外汽車企業和研發機構在河南省建立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加強企業、高校和研發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技術。未來10年將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河南省錯過了發展傳統汽車的最佳機會,也不能錯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機會。河南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河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本意見的出臺,對于明確方向、抓住機遇,加快培育競爭優勢,促進我省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我省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何“彎道超車”,如何規劃推廣應用,如何推進充電設施布局,如何創新商業模式。筆者采訪了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有關負責人。
盡管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許多方面仍存在明顯不足:工業化程度不高。特別是在新能源乘用車、特種車和電池的制造方面,沒有規模效益,產品成本高;需要打破關鍵的技術瓶頸。儲能系統、驅動系統、車輛控制和信息系統等關鍵技術有待進一步突破;商業運營模式尚未建立。投資和金融創新不足,缺乏活力;
市場主導地位尚未形成,車輛及電池租賃、充換電服務等多種商業運營模式尚未建立;
充電換電站建設滯后。充換電設施尚未實現網絡化、立體化,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濤表示,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省政府出臺了《實施意見》,從指導思想、推廣應用、,充換電設施建設、產業化、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保障措施。這既是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路線圖,也是一個動員令。
推廣應用引領產業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推廣和應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如此,早在2009年,國家就開展了“十城千車”的示范運營。全國有25個城市作為示范城市,我省鄭州市就是其中之一。2013-2015年,國家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的第二輪推廣應用,更多的城市參與其中,包括我省的鄭州和新鄉。從2016年開始,推廣應用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實施意見》設定了未來幾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2016年至2020年,全省推廣新能源汽車數量不低于1.8萬輛、2.2萬輛、2.8萬輛、3.8萬輛和5萬輛(標準車,下同),推廣新能源車比例不低于1.5%,占全省新車和更新換代車輛總數的2%和3%。
上述目標是一個最低標準,在實踐中可能大于這個數字。我省主要從兩個方面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第一是建立重點推廣領域。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焦作被列為新能源汽車推廣重點城市,并確定了未來五年的推廣計劃。二是建立重點促進產業。重點推廣城市公共交通和旅游景點。針對未來五年全省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和旅游景區車輛,制定了相應的新能源汽車比例。
為實現推廣目標,還要求省級機關、市級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新增和更換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不低于35%,未來將逐年提高。
目前,新能源汽車私人消費市場面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成本高,二是使用不便。普通人買車注重安全性、舒適性和功能齊全。新能源汽車可以滿足這些方面的要求,但在成本和便利性方面存在不足。盡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私人買家給予財政補貼,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高于同類型的傳統汽車。此外,在續航里程方面,大多數已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的最長續航里程都不到200公里。如果它們跑很長的距離,就需要多次充電。然而,充電設施的建設才剛剛開始,無法滿足充電需求。
通過財政補貼引導,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方便消費者使用汽車。《實施意見》還對企業和個人使用新能源汽車作出了安排:“將按照相關規定補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并通過不限購、不限購和降低使用環節成本等政策引導,采取市場化方式。推動日常辦公用車、通勤公交車、私家車等新能源汽車的應用。”
充電設施布局適度超前
目前,消費者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有顧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充電不方便。
為此,《實施意見》按照“適度超前、有序建設”的原則,規劃了未來全省充電設施建設……
努力形成合理、科學、高效的充電體系,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在發展目標方面,計劃2016年,全省將建成15座城市充換電站、10座移動充換電站(車)和8000個公共充電樁。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先進、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約35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在建設方向上,我們將重點關注以下六個方面:
做好新建設施充電站(樁)的建設。規定“新建住宅、有停車位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大型社會公共停車場,應當配備100%的充電設施或預留建安條件,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建設一個公共充電站。”
做好用戶住宅充電設施的建設。“鼓勵充電服務、物業服務等企業參與住宅區充電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管理,統一開展停車位改造,直接辦理報電和接電手續建立停車位收費分時機制,為用戶收費創造條件。"
做好內部充電設施建設。要求“有條件的事業單位應當利用內部停車資源,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和充電設施,比例不低于15%。”
做好公共服務領域的充電設施建設。“對于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汽車,如公共交通、環衛、機場通勤等,應根據線路運營要求,優先在停車場站點提供充電設施。對于公共服務行業的電動汽車(如租賃、物流、租賃、巡邏等),充電設施在充分挖掘單位內部停車場,結合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實現高效互補。"
做好城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從市中心到邊緣,從城市優先發展區到一般區域。優先在有停車場的大型公共建筑和交通樞紐等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鼓勵在符合條件的加油站建設公共快速充電設施,適當建設獨立的公共快速充電設施t個充電站。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向社會開放充電設施。"
做好城際快速充電網絡建設。“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服務區建設城際快充站,到2020年實現全省城際快充網絡全覆蓋,滿足新能源汽車城際出行需求。”
在構造方法方面,《實施意見》強調“整合社會資源,鼓勵社會資本與符合條件的企業充分競爭,參與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維護,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來保護投資者的初始利益,激發市場投資和市場驅動的產業發展活力。”此外,它還提倡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來培養市場主體。
模式創新,開拓市場空間
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全省層面,都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了大量投資。然而,一個行業要想成長和發展,僅靠政府是無法推動的,必須由市場主導。
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提出,河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下一步,政府應分階段有序退出,逐步交給市場,讓新能源汽車持續健康發展。為此,《實施意見》強調要加大商業創新力度,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推動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
汽車市場。“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車輛租賃、電池租賃和回收利用等服務領域。商業場所可以采取充電費、服務費、停車費相結合的方式給予優惠,鼓勵個人所有的充電設施提供充電服務。”
推進智能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進‘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推動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之間的能源和信息雙向互動。鼓勵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充電導航、狀態查詢、充電預約、費用結算等服務,拓展平臺v增值服務。"
創新的充電服務商業模式。“探索大型充換電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引導商場、超市、影院、便利店等商業場所為用戶提供輔助充電服務。鼓勵充電服務企業創新,通過合作構建充電基礎設施商業合作模式與汽車公司和眾籌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智能充放電、電子商務、廣告等增值服務,增強充電服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積極鼓勵投融資創新。“探索公共服務領域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運營模式,探索個人使用領域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車輛共享、車輛租賃和按揭購買。”
三大板塊夯實產業基礎
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是最終目標。目前,我省除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能源客車外,其他產品規模小、檔次低,尤其是新能源客車制造相對較弱。新能源汽車能否進入人們的家庭,取決于乘用車的發展。為此,《實施意見》不僅鞏固了新能源乘用車的優勢產品,還將大力發展新能源乘客車作為形成合理產業布局的重要環節。
做好鄭州新能源乘用車、純電動乘用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基地建設。宇通客車、少林客車、鄭州日產、海馬汽車是這些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項目建設的骨干。“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超過8萬輛。到2020年,將形成國內重要的新能源客車和純電動乘用車制造中心。"
做好三款新型純電動乘用車的建設工作。分別是河南速達電動汽車技術公司年產10萬輛中高檔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項目、河南力帆新能源電動汽車公司年產10萬純電動乘客車的生產項目,河南森源電動汽車公司年產2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項目。除了上述三家新建企業外,考慮到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實施意見》還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作為一項任務進行部署。“鼓勵騰訊、和諧、富士康聯合引進國際新能源汽車開發團隊,以開發設計帶動外向型汽車基地建設,創造條件吸引國際新能源車企布局鄭州,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究基地。”
掌握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行業。“重點推進中航鋰電池(洛陽)、鄭州比克新能源、河南國能電池、聚氟(焦作)新能源、豫新泰電源、豫鋰電源、許繼集團、南陽防爆集團新浦電機、開封盛達電機制造等充放電成套設備及電機驅動系統制造項目。“2016年,全省汽車儲能系統產量超過8萬套,2020年將達到80萬套的產能規模。
通過實施上述三個部門,我們……
經過幾年的努力,形成一批汽車制造及配套產業知名品牌,促進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技術研究和創新突破
目前,新能源汽車仍存在一些技術瓶頸亟待突破。為此,《實施意見》將加強關鍵技術研究作為重要環節。
加強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究。主要“聚焦儲能系統、燃料電池、驅動系統、車輛控制與節能、智能輔助駕駛、充電與加注、區域工況建設、排放與噪聲控制、測試與檢測、電池回收與車輛集成技術等共性關鍵技術。”“推動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協同研究、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臺,集中力量研發關鍵材料、電池系統等共性基礎技術。加大對動力電池數字化制造成套設備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全省新能源汽車制造研發企業申報上述領域項目,積極爭取國家支持。"
加強充換電的關鍵技術。“探索充電基礎設施與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與智能交通融合發展的技術解決方案,加強檢測認證、安全防護與電網雙向互動、電池梯級利用、無人值守自助與協同交通等關鍵技術的研發樁組的控制。“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的主體作用,加快研發高功率密度、高轉換效率、高適用性、無線充電、移動充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和設備。
加強平臺建設。“我們將以綜合性研發主體和重點實驗室為基礎,加大研發和測試能力投入,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檢測和研發技術支撐平臺。 “積極申請建立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檢測中心,鼓勵國內外汽車企業和研發機構在河南省建立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加強企業、高校和研發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與合作,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技術。
2016電動物流車大會于8月4日下午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地上鐵租車副總經理王穎分享了“新能源汽車物流運力互聯網”的運營模式,希望讓所有的電動物流車綠色通達。
1900/1/1 0:00:00新能源車產業各項利好令車企們紛紛涌入這片藍海,輪番上演“搶人大戰”,北汽新能源在此番“戰役”中捷報頻傳,三月份車界知名設計師常冰加入,近日又得到消息汽車設計界顏值實力大將烏琳高娃將加盟,
1900/1/1 0:00:00日前,比亞迪完成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每股發行價格為5740元。至此,2016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上最大規模的競價類、無大股東參與的再融資項目終于落下帷幕。
1900/1/1 0:00:00為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落實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補貼政策,深圳發改委日前出臺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核查機構遴選管理辦法》下文簡稱“辦法”。
1900/1/1 0:00:00每一個能活得長久的巨頭都會在核心業務如日中天的時候,將目光轉向新的方向。就像“無人機”對于Facebook,“自動駕駛”對于Uber和Google。
1900/1/1 0:00:00據DigitalTrends網站報道,由于特斯拉在快馬加鞭地建設其超級電池工廠,法拉第未來的巨型電池生產工廠即將破土動工,大型汽車廠商在考慮追趕它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