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比亞迪Xi的工業園區,王傳福董事長在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的率領下,在10個部委領導和28個重點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省市領導的陪同下,接待了比亞迪規模最大的一輪高層政府訪問。
調查比亞迪是“Xi的會議”的一部分。同日,馬凱在Xi的市舉辦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并公布了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監管報告的主要內容。
持續半年的新能源汽車欺詐賠償調查已經結束。檢查報告明確了欺詐賠償和違法賠償的概念,并就下一步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方向。
“這次核查非常詳細,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工作組很難去當地檢查、違法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那里想辦法與你們對抗。”7月8日,科技部863電動汽車計劃特邀專家王炳剛,告訴《21世紀商業先驅報》的作者。
馬凱帶領團隊進入比亞迪Xi的工廠,其目的之一是提供樣本,告知重點推廣省份和城市的地方官員下一步支持和開發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沒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小型新能源汽車企業將越來越難以獲得政策支持。未來有可能與國際品牌競爭。”一位新能源汽車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比亞迪Xi的工廠
調查了三種類型的欺詐行為。
自國家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以來,每年都有既定的推廣效果監管。然而,在某些年份,由于某些原因,它沒有得到實施,或者監管延遲,對推廣效果的監管不嚴格。
新能源汽車造假事件曝光后,今年1月,最嚴格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和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專項核查”啟動。核查內容包括: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用戶車輛的運營和使用。
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的檢查分為五組,分別由國務院監察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發展改革委工業司、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以及財政部經濟和建設司。檢查對象廣泛,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安徽等26個省、市、自治區政府。
據筆者了解,在7月6日的會議上,有關部門傳達了欺詐賠償核查結束的消息,并公布了欺詐賠償和非法賠償的認定界限,以及欺詐賠償的處罰措施。
違法行為有三類:一是車輛不符合推廣標準甚至不生產,非法套牌取補貼;二是車輛符合要求,但銷售給關聯企業而非終端用戶,不符合補貼條件提前尋求補貼;
第三,汽車被出售給最終用戶,但在獲得補貼后,它們基本上處于閑置狀態。
“第一類是作弊,性質惡劣。第二類和第三類是非法賠償,實際上是因為補貼政策本身的漏洞而被企業抓住的。后兩類也是更多的違規行為。”上述企業人士表示。
王炳剛認為,這種分類是合理的,因此處罰也應該以此為依據。“Xi的會議”宣布了違法企業面臨的處罰視情況而定:取消財政補貼資格,收回補貼資金,罰款,取消汽車生產資格,并從推薦的汽車目錄中刪除問題車型。
然而,到目前為止,有關部門對欺詐企業名單嚴格保密,沒有公開。“目前,我只聽說汽車公司注冊了一家公司,然后向其出售新能源汽車,但這些汽車沒有運行或很少運行。這種情況更多。目前還不知道哪些公司面臨處罰。”王炳剛說。
該政策將支持大型企業
欺詐賠償事件曝光后,國家有關部門進入核查程序。去年,中央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補貼,但資金尚未到位。這樣一來,一些車企或經銷商就慘了,一些規模較小的車企或代理商就產生了矛盾。
“這次驗證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轉折點。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將得到改善,未來政策的連續性將更有保障。”知情人士告訴筆者,新能源汽車企業最害怕的是政策不完善,政策的失敗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資金鏈問題。
然而,此次檢查并未對整個市場產生影響。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為12萬輛,同比增長135%。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8萬輛,增長166%;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40000輛,增長91%。
檢查發現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于“分散”,許多小型車企已經難以為繼,但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潮中“死灰復燃”,靠補貼生存。
業內提供的一組數據可以證實這一情況:目前,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目錄的車型有3411款,產量超過1000輛的車型不超過100款。其中,227款乘用車車型中,產量超過1000輛的僅43款,占比不到20%。
汽車是一個規模龐大的行業。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行車銷量,我們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它證明了市場上的許多產品本身并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它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補貼。這種情況與國家補貼的初衷背道而馳:培育市場和有競爭力的品牌和車企。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該州正在考慮為汽車公司設立股份比例。外資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有權獨立投資汽車公司,而新能源汽車是戰略重點領域。如果之前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競爭力,那么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可能會再次被國際品牌占領。
國家有關部門早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后,發現地方保護主義是一個重要的驅動因素。本質上,市場會選擇好的產品,補貼會基于市場銷售額,這是合乎邏輯的。然而,地方保護主義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并不是一種完全的市場行為。
由于追求GDP和政績,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但地方保護主義仍未被打破。在本輪檢查中,有關部門已梳理出12個城市的19項地方保護措施,下一步將重點打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推廣效果。
此外,財政補貼的減少將很快到來,國家已經在研究新的政策,以確保支持將繼續下去。碳積分交易制度醞釀已久,將盡快出臺。7月6日,在比亞迪Xi的工業園區,王傳福董事長在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的率領下,在10個部委領導和28個重點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省市領導的陪同下,接待了比亞迪規模最大的一輪高層政府訪問。
調查比亞迪是“Xi的會議”的一部分。同日,馬凱在Xi的市舉辦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座談會,并公布了新能源車輛推廣應用監管報告的主要內容。
持續半年的新能源汽車欺詐賠償調查已經結束。檢查報告明確了欺詐賠償和違法賠償的概念,并就下一步如何支持新能源汽車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方向。
“這次核查非常詳細,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工作組很難去當地檢查、違法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那里想辦法與你們對抗。”7月8日,科技部863電動汽車計劃特邀專家王炳剛,告訴《21世紀商業先驅報》的作者。
馬凱帶領團隊進入比亞迪Xi的工廠,其目的之一是提供樣本,告知重點推廣省份和城市的地方官員下一步支持和開發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沒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小型新能源汽車企業將越來越難以獲得政策支持。未來有可能與國際品牌競爭。”一位新能源汽車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比亞迪Xi的工廠
調查了三種類型的欺詐行為。
自國家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以來,每年都有既定的推廣效果監管。然而……
有些年,由于某些原因,它沒有得到實施,或者監管延遲,對推廣效果的監管不嚴格。
新能源汽車造假事件曝光后,今年1月,最嚴格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和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專項核查”啟動。核查內容包括:財政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用戶車輛的運營和使用。
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的檢查分為五組,分別由國務院監察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發展改革委工業司、科技部高新技術司、,以及財政部經濟和建設司。檢查對象廣泛,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安徽等26個省、市、自治區政府。
據筆者了解,在7月6日的會議上,有關部門傳達了欺詐賠償核查結束的消息,并公布了欺詐賠償和非法賠償的認定界限,以及欺詐賠償的處罰措施。
違法行為有三類:一是車輛不符合推廣標準甚至不生產,非法套牌取補貼;二是車輛符合要求,但銷售給關聯企業而非終端用戶,不符合補貼條件提前尋求補貼;第三,汽車被出售給最終用戶,但在獲得補貼后,它們基本上處于閑置狀態。
“第一類是作弊,性質惡劣。第二類和第三類是非法賠償,實際上是因為補貼政策本身的漏洞而被企業抓住的。后兩類也是更多的違規行為。”上述企業人士表示。
王炳剛認為,這種分類是合理的,因此處罰也應該以此為依據。“Xi的會議”宣布了違法企業面臨的處罰視情況而定:取消財政補貼資格,收回補貼資金,罰款,取消汽車生產資格,并從推薦的汽車目錄中刪除問題車型。
然而,到目前為止,有關部門對欺詐企業名單嚴格保密,沒有公開。“目前,我只聽說汽車公司注冊了一家公司,然后向其出售新能源汽車,但這些汽車沒有運行或很少運行。這種情況更多。目前還不知道哪些公司面臨處罰。”王炳剛說。
該政策將支持大型企業
欺詐賠償事件曝光后,國家有關部門進入核查程序。去年,中央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補貼,但資金尚未到位。這樣一來,一些車企或經銷商就慘了,一些規模較小的車企或代理商就產生了矛盾。
“這次驗證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轉折點。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將得到改善,未來政策的連續性將更有保障。”知情人士告訴筆者,新能源汽車企業最害怕的是政策不完善,政策的失敗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資金鏈問題。
然而,此次檢查并未對整個市場產生影響。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6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為12萬輛,同比增長135%。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8萬輛,增長166%;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40000輛,增長91%。
檢查發現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于“分散”,許多小型車企已經難以為繼,但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潮中“死灰復燃”,靠補貼生存。
業內提供的一組數據可以證實這一情況:目前,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目錄的車型有3411款,產量超過1000輛的車型不超過100款。其中,227款乘用車車型中,產量超過1000輛的僅43款,占比不到20%。
汽車是一個規模龐大的行業。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行車銷量,我們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它證明了市場上的許多產品本身并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它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補貼。這種情況與國家補貼的初衷背道而馳:培育市場和有競爭力的品牌和車企。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該州正在考慮為汽車公司設立股份比例。外資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有權獨立投資汽車公司,而新能源汽車是戰略重點領域。如果之前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競爭力,那么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可能會再次被國際品牌占領。
國家有關部門早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在分析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后,發現地方保護主義是一個重要的驅動因素。本質上,市場會選擇好的產品,補貼會基于市場銷售額,這是合乎邏輯的。然而,地方保護主義下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并不是一種完全的市場行為。
由于追求GDP和政績,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但地方保護主義仍未被打破。在本輪檢查中,有關部門已梳理出12個城市的19項地方保護措施,下一步將重點打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推廣效果。
此外,財政補貼的減少將很快到來,國家已經在研究新的政策,以確保支持將繼續下去。碳積分交易制度醞釀已久,將盡快出臺。
2016年自動駕駛汽車的熱度驚人,一波又一波新聞接踵而來。雖然近期特斯拉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出現事故,但這絲毫不影響整個產業的快進步伐。
1900/1/1 0:00:00據海關統計,2016年15月份中國碳酸鋰進口量7689噸,同比大增4685;進口均價6732美元噸,同比上漲3487。
1900/1/1 0:00:001、比亞迪2228輛電動客車訂單被取消7月12日,比亞迪公司發布公告,深圳西部公交汽車公司將調整其汽車運載總量,此前計劃招標采購2919輛電動公交汽車,
1900/1/1 0:00:00特斯拉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艾倫穆斯克ElonMusk曾評論道,戴姆勒公司護犢子,保護梅賽德斯奔馳這個電子汽車制造廠商中的小菜鳥。如今,后者正視圖以自己的方式擊敗特斯拉。
1900/1/1 0:00:00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286批車輛新產品信息,在入選的396款新能源車型中,新能源專用車共155款,占比39。
1900/1/1 0:00:00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在13家已發布中報業績預告的充電樁概念公司中,11家公司業績預喜。今年以來,充電樁建設數量激增,且在多地經濟發展規劃中,加快充電樁建設成為重要內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