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加強電動客車行業管理,提高產品安全要求,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裝備工業司組織行業組織,重點企業等單位研究編寫《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現向各方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16年6月18日。
電動客車安全技術要求
1個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電動客車的安全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長度6米及以上的單層電動公交車,包括純電動公交車、混合動力公交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和燃料電池電動公交車。
2份規范性參考文件
以下文件對本文件的應用至關重要。對于注日期的參考文件,只有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對于未注明日期的參考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件)適用于本文件。
GB/T 2408-2008塑料可燃性的測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4208-20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
建筑材料和產品燃燒性能分類
熱線法測定非金屬固體材料的導熱系數
GB 13094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GB/T 18384.3-2015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員觸電防護
電動汽車術語
GB 24407-2012《特種校車安全技術要求》
GB/T 28046.2-2011道路車輛電氣和電子設備的環境條件和試驗第2部分:電氣負載
GB/T 31467.3-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組和系統第3部分: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 31498-2015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
QC/T 413汽車電氣設備基本技術要求
QC/T 417.1汽車線束連接器第1部分定義、試驗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車部分)
QC/T 417.3車輛線束連接器第3部分單線片式連接器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4車輛線束連接器第4部分多線片式連接器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897-2011《電動汽車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要求》
QC/T 1037-2016道路車輛用高壓電纜
QC/T 29106-2014汽車線束技術要求
3術語和定義
GB 13094、GB/T 18384.3和GB/T 19596中規定的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三點一
熱失控熱失控
由于電池自身溫升速率的快速變化引起的單體電池放熱鏈式反應引起的過熱、火災和爆炸。
三點二
熱徑流傳播
電池組或系統中單個電池或單個電池單元的熱失控將觸發電池系統中相鄰或其他電池的熱失控。
4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4.1總則
4.1.1電動客車應符合國家有關機動車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也應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4.1.2其他設計和安裝要求見附錄A。
4.2防水防塵性能
4.2.1車輛應以小于或等于10km/h的勻速通過水深300mm及以上的涉水池,涉水距離應大于或等于300m,涉水試驗應在2分鐘左右完成。如果池水長度小于300米,則需要多次進行,總時間(包括池外時間)應小于10分鐘。
4.2.2車輛涉水試驗完成后10分鐘內,應按GB/T 18384.3-2015中7.2中的絕緣電阻測量方法進行測量,總絕緣電阻值應大于3MΩ。
4.2.3下列部件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7,部件和系統的防護等級試驗應按GB/T 4208-2008的試驗條件進行:
-連接到B類電壓部件的連接器;
-安裝在車廂地板下的B級電壓電氣設備;
-安裝在屋頂上的B級電壓電氣設備,無保護裝置。
4.3防火性能
4.3.1車體內部材料的阻燃性能應按GB 8410-2006的方法進行測試,其水平燃燒速度應小于或等于50mm/min。
4.3.2用于B類電壓元件的絕緣材料的阻燃性能應符合GB/T 2408-2008的要求,即水平燃燒為HB級,垂直燃燒為V-0級。用于B級電壓電纜保護的波紋管和熱收縮雙壁管的溫度等級應不低于125℃,熱收縮雙殼管的性能應符合QC/T 29106-2014附錄B的要求,波紋管的性能符合QC/T 291 06-2014附錄D的要求。
4.3.3可充電儲能系統應采用阻燃材料,阻燃材料的阻燃等級應達到GB/T 2408-2008表1規定的V-0級。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采用阻燃隔熱材料與客艙隔開。阻燃隔熱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GB/T 8624-2012中表1規定的B1級,并按GB/T10297-2008進行試驗。在300℃時,導熱系數應小于或等于0.04 W/(MK)。
4.3.4裝有氣/油加熱器的發動機艙(如有)和其他艙室應配備溫度報警系統,當溫度高于設定值時發出警報。報警系統應向駕駛區域的駕駛員提供聲音或燈光報警信號。
4.3.5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配備火災自動探測報警系統,該系統應向駕駛區域的駕駛員提供聲音或燈光報警信號。
4.4可充電儲能系統
4.4.1蓄電池組應按照附錄B中的熱失控試驗條件進行試驗,試驗對象不得著火或爆炸。
4.4.2電池組應按照附錄C中的熱失控膨脹試驗條件進行試驗,試驗對象應符合表1中的一級或二級安全要求。
4.4.3根據GB/T31467.3-2015中7.1的要求,電池組完成并通過振動試驗后,應按照GB/T 31467.3-205中7.9所述的海水浸泡試驗方法對電池組進行試驗,電池組不得起火或爆炸。
4.4.4可再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與客艙隔離(除牽引裝置外),以確保乘客不能接觸可再充電蓄能系統。如果從乘客艙引入空氣以調節可充電儲能系統的溫度,則進氣口應配備煙霧控制裝置,以確保有害氣體不會從進氣口進入乘客艙。
4.4.5可充電儲能系統應配備斷路器和熔斷器。
4.4.6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單個電池組的電荷應小于或等于40kWh。
4.5線束
4.5.1連接B類電壓元件的線束應符合QC/T 1037-2016第4章的規定。
4.5.2整車B級電壓電路應至少設置一個過電流隔離裝置。
4.6控制系統
車輛控制系統不應輸出與駕駛意圖不一致的駕駛指令,僅在制動信號和加速信號同時出現時才對制動信號作出響應。
4.7車輛終端和遠程監控
4.7.1車輛應配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車載終端,并實現與監控平臺的實時通信。
4.7.2車載終端內部存儲介質的容量應滿足至少7天的內部數據存儲,存儲頻率不小于1次/秒。當車載終端的內部存儲介質已滿時,應具有自動覆蓋存儲在內部的數據的功能。當車載終端在停電后停止工作時,它應該能夠完全保存停電前存儲在內部介質中的數據,并且存儲的數據……
側面的車載終端應該是可接近的。
4.7.3遠程監控系統的功能應符合附錄D的規定。。
4.8充電安全
4.8.1當整車有多個充電接口時,充電過程中不工作的充電接口應不充電。
4.8.2車輛的充電插座應配備溫度監測裝置,可根據溫度變化向充電器和車輛傳輸相應的信號,以實現車輛接口的溫度監測和超溫保護功能。
4.9車輛碰撞防護要求
4.9.1可充電儲能系統安裝后,其外圍應距離車輛前端面大于或等于400mm,距離車輛后端面200mm,距離車輛左右兩側外表面50mm。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提供保護措施,能有效防止直接機械碰撞和路面礫石損傷。防護措施可以是圍欄、保險杠、隔板、防護罩等。
4.9.2如果在車輛頂部安裝可再充電儲能系統,則應按照GB 24407-2012附錄a進行頂部壓力試驗。
4.9.3如果車輛頂部未安裝可充電儲能系統,且其位置不符合4.9.1的要求,則應根據附錄E進行碰撞試驗。。
4.9.4車輛經過碰撞和頂壓試驗后,應符合GB/T 31498中4.2~4.4的要求。
4.10整車
4.10.1整車應具有滿載整體骨架結構。
4.10.2每個車廂的最小出口數量應符合表2的要求。但浴室或烹飪室不被視為隔間。無論有多少個疏散艙口,它都只能算作一個緊急出口。
4.10.3在確定出口的最小數量和位置時,鉸接式客車的每個剛性截面應視為一輛自行車。鉸接部分之間的連接通道不被視為出口。車輛處于直線狀態,穿過連接兩個剛性段的鉸鏈的水平軸并垂直于公交車縱軸的平面應被視為兩個剛性節之間的邊界。
4.10.4疏散艙口與可能對使用疏散艙口的乘客造成危險的設備(如B級電壓系統)之間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100mm,否則應隔離。
4.10.5操作乘客門緊急控制器8s應使乘客門自動或輕松地手動打開至相應乘客門接近儀表可以通過的寬度。
4.10.6電動客車應采用動力轉向系統。
4.10.7前擋風玻璃上應安裝除霜和除霧裝置。
附件a
設計說明書
(資料性附錄)
A.1防止觸電的要求
A.1.1安裝在車輛上的電氣設備應符合QC/T413的要求。用于低壓電器和線束的連接器應符合QC/T 417.1、QC/T417.3和QC/T417.4的要求。所有在客艙和駕駛艙外使用的連接器均應為汽車密封防水連接器,并應盡可能高地布置,以避免雨水、洗車水和道路水等外部液體飛濺。
A.1.2車輛不得包含裸露的電線、端子和連接單元。電源電路系統的帶電部件應通過使用保護罩、圍欄和金屬網進行絕緣或保護,使其免受直接接觸。這些保護裝置應牢固、可靠,并能抵抗機械沖擊。不使用工具或無意識地無法打開、分離或移除。
A.2線束安裝要求
A.2.1線束的安裝位置應遠離高溫、潮濕、腐蝕和振動。如果無法避免,則應采取保護措施。
A.2.2線束應固定牢固,布置在棱角處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A.2.3線束安裝在拐角處時,應呈弧形過渡,且弧度應不小于90。
A.2.4 B級電壓電纜應分開敷設,敷設的線束應排列整齊、固定牢固,并應進行保護……
通過孔洞時應采取絕緣措施。在某些特殊部位(與A級電壓線束、氣管、油管等布置或交叉的地方),應采取有效的隔離和絕緣安全措施。
A.2.5 B級電壓電纜使用螺釘夾緊件或螺栓夾緊件時,螺釘和螺母的機械強度應不低于8.8,并應采取防松措施,應符合GB/T 31467.3-2015第7.1.2條的振動試驗要求。
A.2.6電動空調B級電壓電纜的連接端子應采用雙螺母固定,接地線應單獨固定,不得與空調機組或其他部件的固定螺栓捆綁。
A.2.7電動空調應具有高低壓保護和溫度自動控制功能,內部連接端子應與保險絲直接接觸。
A.2.8 B級B級電壓加熱除霜系統應配備直流接觸器,當檢測到加熱元件的溫度超過設定的危險溫度時,應主動斷開B級電壓電路。
A.3充電安全
A.3.1如果電動客車裝有受電弓,應滿足以下要求:
--受電弓板的最大總長度應小于充電板與接觸網之間的距離;
--受電弓應滿足充電間或充電架的使用要求,受電弓上升后極板離地高度應為4600毫米~4800毫米;正負極板之間的高度差應小于20mm;
--受電弓板距地面的高度應小于或等于4000 mm
當它在最低位置靜止時;
--受電弓在上升或下降時應具有緩沖設計,受電弓板對充電架供電板或接觸網的壓力應在80N~120N的范圍內;
--受電弓應符合QC/T 413-2002第3.12節中其他部件的振動試驗要求。近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為加強電動客車行業管理,提高產品安全要求,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裝備工業司組織行業組織,重點企業等單位研究編寫《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現向各方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的截止日期為2016年6月18日。
電動客車安全技術要求
1個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電動客車的安全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長度6米及以上的單層電動公交車,包括純電動公交車、混合動力公交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和燃料電池電動公交車。
2份規范性參考文件
以下文件對本文件的應用至關重要。對于注日期的參考文件,只有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對于未注明日期的參考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件)適用于本文件。
GB/T 2408-2008塑料可燃性的測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4208-2008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
建筑材料和產品燃燒性能分類
熱線法測定非金屬固體材料的導熱系數
GB 13094客車結構安全要求
GB/T 18384.3-2015電動汽車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員觸電防護
電動汽車術語
GB 24407-2012《特種校車安全技術要求》
GB/T 28046.2-2011道路車輛電氣和電子設備的環境條件和試驗第2部分:電氣負載
GB/T 31467.3-2015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組和系統第3部分: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 31498-2015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要求
QC/T 413汽車電氣設備基本技術要求
QC/T 417.1汽車線束連接器第1部分定義、試驗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車部分)
QC/T 417.3車輛線束連接器第3部分單線片式連接器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4車輛線束連接器第4部分多線片式連接器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897-2011《電動汽車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要求》
QC/T 1037-2016道路車輛用高壓電纜
QC/T 29106-2014汽車線束技術要求
3術語和定義
GB 13094、GB/T 18384.3和GB/T 19596中規定的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三點一
熱失控熱失控
由于電池自身溫升速率的快速變化引起的單體電池放熱鏈式反應引起的過熱、火災和爆炸。
三點二
熱徑流傳播
電池組或系統中單個電池或單個電池單元的熱失控將觸發電池系統中相鄰或其他電池的熱失控。
4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
4.1總則
4.1.1電動客車應符合國家有關機動車強制性標準的要求,也應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4.1.2其他設計和安裝要求見附錄A。
4.2防水防塵性能
4.2.1車輛應以小于或等于10km/h的勻速通過水深300mm及以上的涉水池,涉水距離應大于或等于300m,涉水試驗應在2分鐘左右完成。如果池水長度小于300米,則需要多次進行,總時間(包括池外時間)應小于10分鐘。
4.2.2車輛涉水試驗完成后10分鐘內,應按GB/T 18384.3-2015中7.2中的絕緣電阻測量方法進行測量,總絕緣電阻值應大于3MΩ。
4.2.3下列部件的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67,部件和系統的防護等級試驗應按照…………進行……
GB/T 4208-2008的試驗條件:
-連接到B類電壓部件的連接器;
-安裝在車廂地板下的B級電壓電氣設備;
-安裝在屋頂上的B級電壓電氣設備,無保護裝置。
4.3防火性能
4.3.1車體內部材料的阻燃性能應按GB 8410-2006的方法進行測試,其水平燃燒速度應小于或等于50mm/min。
4.3.2用于B類電壓元件的絕緣材料的阻燃性能應符合GB/T 2408-2008的要求,即水平燃燒為HB級,垂直燃燒為V-0級。用于B級電壓電纜保護的波紋管和熱收縮雙壁管的溫度等級應不低于125℃,熱收縮雙殼管的性能應符合QC/T 29106-2014附錄B的要求,波紋管的性能符合QC/T 291 06-2014附錄D的要求。
4.3.3可充電儲能系統應采用阻燃材料,阻燃材料的阻燃等級應達到GB/T 2408-2008表1規定的V-0級。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采用阻燃隔熱材料與客艙隔開。阻燃隔熱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符合GB/T 8624-2012中表1規定的B1級,并按GB/T10297-2008進行試驗。在300℃時,導熱系數應小于或等于0.04 W/(MK)。
4.3.4裝有氣/油加熱器的發動機艙(如有)和其他艙室應配備溫度報警系統,當溫度高于設定值時發出警報。報警系統應向駕駛區域的駕駛員提供聲音或燈光報警信號。
4.3.5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配備火災自動探測報警系統,該系統應向駕駛區域的駕駛員提供聲音或燈光報警信號。
4.4可充電儲能系統
4.4.1蓄電池組應按照附錄B中的熱失控試驗條件進行試驗,試驗對象不得著火或爆炸。
4.4.2電池組應按照附錄C中的熱失控膨脹試驗條件進行試驗,試驗對象應符合表1中的一級或二級安全要求。
4.4.3根據GB/T31467.3-2015中7.1的要求,電池組完成并通過振動試驗后,應按照GB/T 31467.3-205中7.9所述的海水浸泡試驗方法對電池組進行試驗,電池組不得起火或爆炸。
4.4.4可再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與客艙隔離(除牽引裝置外),以確保乘客不能接觸可再充電蓄能系統。如果從乘客艙引入空氣以調節可充電儲能系統的溫度,則進氣口應配備煙霧控制裝置,以確保有害氣體不會從進氣口進入乘客艙。
4.4.5可充電儲能系統應配備斷路器和熔斷器。
4.4.6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單個電池組的電荷應小于或等于40kWh。
4.5線束
4.5.1連接B類電壓元件的線束應符合QC/T 1037-2016第4章的規定。
4.5.2整車B級電壓電路應至少設置一個過電流隔離裝置。
4.6控制系統
車輛控制系統不應輸出與駕駛意圖不一致的駕駛指令,僅在制動信號和加速信號同時出現時才對制動信號作出響應。
4.7車輛終端和遠程監控
4.7.1車輛應配備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車載終端,并實現與監控平臺的實時通信。
4.7.2車載終端內部存儲介質的容量應滿足至少7天的內部數據存儲,存儲頻率不小于1次/秒。當車載終端的內部存儲介質已滿時,應具有自動覆蓋存儲在內部的數據的功能。當車載終端在停電后停止工作時,它應該能夠完全保存停電前存儲在內部介質中的數據,并且存儲的數據……
側面的車載終端應該是可接近的。
4.7.3遠程監控系統的功能應符合附錄D的規定。。
4.8充電安全
4.8.1當整車有多個充電接口時,充電過程中不工作的充電接口應不充電。
4.8.2車輛的充電插座應配備溫度監測裝置,可根據溫度變化向充電器和車輛傳輸相應的信號,以實現車輛接口的溫度監測和超溫保護功能。
4.9車輛碰撞防護要求
4.9.1可充電儲能系統安裝后,其外圍應距離車輛前端面大于或等于400mm,距離車輛后端面200mm,距離車輛左右兩側外表面50mm。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安裝艙應提供保護措施,能有效防止直接機械碰撞和路面礫石損傷。防護措施可以是圍欄、保險杠、隔板、防護罩等。
4.9.2如果在車輛頂部安裝可再充電儲能系統,則應按照GB 24407-2012附錄a進行頂部壓力試驗。
4.9.3如果車輛頂部未安裝可充電儲能系統,且其位置不符合4.9.1的要求,則應根據附錄E進行碰撞試驗。。
4.9.4車輛經過碰撞和頂壓試驗后,應符合GB/T 31498中4.2~4.4的要求。
4.10整車
4.10.1整車應具有滿載整體骨架結構。
4.10.2每個車廂的最小出口數量應符合表2的要求。但浴室或烹飪室不被視為隔間。無論有多少個疏散艙口,它都只能算作一個緊急出口。
4.10.3在確定出口的最小數量和位置時,鉸接式客車的每個剛性截面應視為一輛自行車。鉸接部分之間的連接通道不被視為出口。車輛處于直線狀態,穿過連接兩個剛性段的鉸鏈的水平軸并垂直于公交車縱軸的平面應被視為兩個剛性節之間的邊界。
4.10.4疏散艙口與可能對使用疏散艙口的乘客造成危險的設備(如B級電壓系統)之間的距離應大于或等于100mm,否則應隔離。
4.10.5操作乘客門緊急控制器8s應使乘客門自動或輕松地手動打開至相應乘客門接近儀表可以通過的寬度。
4.10.6電動客車應采用動力轉向系統。
4.10.7前擋風玻璃上應安裝除霜和除霧裝置。
附件a
設計說明書
(資料性附錄)
A.1防止觸電的要求
A.1.1安裝在車輛上的電氣設備應符合QC/T413的要求。用于低壓電器和線束的連接器應符合QC/T 417.1、QC/T417.3和QC/T417.4的要求。所有在客艙和駕駛艙外使用的連接器均應為汽車密封防水連接器,并應盡可能高地布置,以避免雨水、洗車水和道路水等外部液體飛濺。
A.1.2車輛不得包含裸露的電線、端子和連接單元。電源電路系統的帶電部件應通過使用保護罩、圍欄和金屬網進行絕緣或保護,使其免受直接接觸。這些保護裝置應牢固、可靠,并能抵抗機械沖擊。不使用工具或無意識地無法打開、分離或移除。
A.2線束安裝要求
A.2.1線束的安裝位置應遠離高溫、潮濕、腐蝕和振動。如果無法避免,則應采取保護措施。
A.2.2線束應固定牢固,布置在棱角處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A.2.3線束安裝在拐角處時,應呈弧形過渡,且弧度應不小于90。
A.2.4 B級電壓電纜應分開敷設,敷設的線束應排列整齊、固定牢固,并應進行保護……
通過孔洞時應采取絕緣措施。在某些特殊部位(與A級電壓線束、氣管、油管等布置或交叉的地方),應采取有效的隔離和絕緣安全措施。
A.2.5 B級電壓電纜使用螺釘夾緊件或螺栓夾緊件時,螺釘和螺母的機械強度應不低于8.8,并應采取防松措施,應符合GB/T 31467.3-2015第7.1.2條的振動試驗要求。
A.2.6電動空調B級電壓電纜的連接端子應采用雙螺母固定,接地線應單獨固定,不得與空調機組或其他部件的固定螺栓捆綁。
A.2.7電動空調應具有高低壓保護和溫度自動控制功能,內部連接端子應與保險絲直接接觸。
A.2.8 B級B級電壓加熱除霜系統應配備直流接觸器,當檢測到加熱元件的溫度超過設定的危險溫度時,應主動斷開B級電壓電路。
A.3充電安全
A.3.1如果電動客車裝有受電弓,應滿足以下要求:
--受電弓板的最大總長度應小于充電板與接觸網之間的距離;
--受電弓應滿足充電間或充電架的使用要求,受電弓上升后極板離地高度應為4600毫米~4800毫米;正負極板之間的高度差應小于20mm;
--受電弓板距地面的高度應小于或等于4000 mm
當它在最低位置靜止時;
--受電弓在上升或下降時應具有緩沖設計,受電弓板對充電架供電板或接觸網的壓力應在80N~120N的范圍內;
--受電弓應符合QC/T 413-2002第3.12節中其他部件的振動試驗要求。
比亞迪e5的內飾也是汽油版的內飾。材質層面的塑性質感較強,但接縫和細節處理得很好,所以整體感覺符合該價位車型的標準。
駕駛室的整體科技感還是不錯的。
相比之下,e5的標準是基本滿足需求。
平底設計使四輻式方向盤也呈現出強勁的運動特性。三款車型均采用真皮包裹,但與汽油版相比,高端車型缺少定速巡邏功能。
與吉利帝豪相比,方向盤的尺寸越來越小,真皮包裹的質感也更加細致和出色。兩個方向的反饋是相似的,轉向強度屬于中等和輕型陣營。
銀色裝飾板貫穿主副駕駛的儀表板,但由于控制成本,過多的塑料材料是兩輛車都無法逃脫的命運。
比亞迪e5的定位思路與以科技和豪華著稱的比亞迪秦EV300不同。比亞迪e5駕駛室對用戶的定位非常準確和務實。
儀表板中央有一個翻蓋式儲物槽,可以存放一些日常使用的小物品,如賬單和手機。儲物槽的擋板有很好的阻尼感,按下按鈕后會慢慢上升。
比亞迪e5儀表盤的設計比較扁平。與帝豪EV相比,它沒有儲物槽,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相對凹的平面,用于放置手機和其他物品,背面有一個小型單色液晶顯示屏。
帝豪EV車型的儀表盤經過全新設計,數據信息豐富,清晰度高。它在ECO模式下顯示藍色背光,在運動模式下立即切換到紅色,激發了爆發式駕駛的欲望。
0
比亞迪e5的中央儀表設計感一般,缺乏科技氛圍的營造。幸運的是,信息顯示更加全面。亮點在于,中央顯示屏可以根據計算顯示100公里的汽車成本,這仍然很有趣。
[第頁]
1
12.98萬元和13.98萬元兩款帝豪EV均搭載7英寸中控液晶屏,集手機投屏、GPS導航、語音識別、WIFI熱點共享等功能于一體。實際使用語音助手后,感知識別的準確率可達80%以上。
2
比亞迪e5在中控儀表板上缺少了現在流行的汽車互聯系統,只有單色小尺寸顯示屏成為這款售價12.98萬元的比亞迪e5令人遺憾的地方。4S店提供后期安裝的解決方案,費用在3000元左右。
梅賽德斯-奔馳“src=”/eimg/jndp/ig/20230304022043896299/51.jpg“/>
“ENGINE”發動機一鍵啟動-停止按鈕
4
“POWER”電源開關也是一個一鍵啟動-停止按鈕,使兩輛車不必拿出鑰匙來控制車輛,使用時更重要的是要有科技感。
5
變速桿的設計更像路虎,握力扎實,在實際使用中反應靈敏準確且不缺乏可靠性,采用了同級罕見的材料和設計理念。
6
比亞迪e5的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經濟適用男”的氣質,檔桿的設計簡潔務實,與比亞迪秦上的檔桿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風格。
這兩款12.98車型的這些細節非常相似。
7
帝豪電動汽車配備了電子駐車功能,非常方便實用,提高了汽車的簡潔性。
8
比亞迪e5在換擋桿下方還配備了電子駐車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放電功能,它可以為同一品牌的汽車和家用電器提供能量。
[第頁]
9
帝豪電動汽車門板無需過多描述,并且配備了電動后視鏡調節功能。
0
比亞迪e5支持主駕駛側車窗一鍵升降。
1
2
兩款車型的門板都采用了皮革包裹,位置也集中在了肘部。
3
4
同價位12.98萬元的兩款車型主副駕駛均采用座椅手動調節。
5
6
所有這些都采用了皮革孔設計,縫線、材料和工藝幾乎相同。
7
帝豪電動汽車真皮打孔座椅,舒適性好,長時間乘坐不會腰酸背痛,對身體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8
比亞迪e5的座椅也非常舒適、柔軟、包裹性好。
9
0
雖然兩款車型都是中型車,但非常良心的是,兩款車型均配備了常規尺寸的天窗,“經濟適用男”也不乏浪漫。
比亞迪e5豪華型和帝豪EV精英型分別是北京市場的主要投資車型,價格與12.98萬元相同。兩款車型的外觀確實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日益擴大,只有優秀的產品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敏銳的品味。
最后,希望今天的對比能給大家提供一個正確的購買參考。如果您對選擇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有任何疑問……
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內容中心將隨時回答您的問題。(照片/溫滕鵬華)
比亞迪e5的內飾也是汽油版的內飾。材質層面的塑性質感較強,但接縫和細節處理得很好,所以整體感覺符合該價位車型的標準。
駕駛室的整體科技感還是不錯的。
相比之下,e5的標準是基本滿足需求。
平底設計使四輻式方向盤也呈現出強勁的運動特性。三款車型均采用真皮包裹,但與汽油版相比,高端車型缺少定速巡邏功能。
與吉利帝豪相比,方向盤的尺寸越來越小,真皮包裹的質感也更加細致和出色。兩個方向的反饋是相似的,轉向強度屬于中等和輕型陣營。
銀色裝飾板貫穿主副駕駛的儀表板,但由于控制成本,過多的塑料材料是兩輛車都無法逃脫的命運。
比亞迪e5的定位思路與以科技和豪華著稱的比亞迪秦EV300不同。比亞迪e5駕駛室對用戶的定位非常準確和務實。
儀表板中央有一個翻蓋式儲物槽,可以存放一些日常使用的小物品,如賬單和手機。儲物槽的擋板有很好的阻尼感,按下按鈕后會慢慢上升。
比亞迪e5儀表盤的設計比較扁平。與帝豪EV相比,它沒有儲物槽,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相對凹的平面,用于放置手機和其他物品,背面有一個小型單色液晶顯示屏。
帝豪EV車型的儀表盤經過全新設計,數據信息豐富,清晰度高。它在ECO模式下顯示藍色背光,在運動模式下立即切換到紅色,激發了爆發式駕駛的欲望。
0
比亞迪e5的中央儀表設計感一般,缺乏科技氛圍的營造。幸運的是,信息顯示更加全面。亮點在于,中央顯示屏可以根據計算顯示100公里的汽車成本,這仍然很有趣。
[第頁]
1
12.98萬元和13.98萬元兩款帝豪EV均搭載7英寸中控液晶屏,集手機投屏、GPS導航、語音識別、WIFI熱點共享等功能于一體。實際使用語音助手后,感知識別的準確率可達80%以上。
2
比亞迪e5在中控儀表板上缺少了現在流行的汽車互聯系統,只有單色小尺寸顯示屏成為這款售價12.98萬元的比亞迪e5令人遺憾的地方。4S店提供后期安裝的解決方案,費用在3000元左右。
以及,帝豪電動汽車,概念車,梅賽德斯-奔馳“src=”/eimg/jndp/ig/20230304022043896299/51.jpg“/>
“ENGINE”發動機一鍵啟動-停止按鈕
4
“POWER”電源開關也是一個一鍵啟動-停止按鈕,使兩輛車不必拿出鑰匙來控制車輛,使用時更重要的是要有科技感。
5
變速桿的設計更像路虎,握力扎實,在實際使用中反應靈敏準確且不缺乏可靠性,采用了同級罕見的材料和設計理念。
6
比亞迪e5的每一個細節都滲透著“經濟適用男”的氣質,檔桿的設計簡潔務實,與比亞迪秦上的檔桿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風格。
這兩款12.98車型的這些細節非常相似。
7
帝豪電動汽車配備了電子駐車功能,非常方便實用,提高了汽車的簡潔性。
8
比亞迪e5在換擋桿下方還配備了電子駐車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放電功能,它可以為同一品牌的汽車和家用電器提供能量。
[第頁]
9
帝豪電動汽車門板無需過多描述,并且配備了電動后視鏡調節功能。
0
比亞迪e5支持主駕駛側車窗一鍵升降。
1
2
兩款車型的門板都采用了皮革包裹,位置也集中在了肘部。
3
4
同價位12.98萬元的兩款車型主副駕駛均采用座椅手動調節。
5
6
所有這些都采用了皮革孔設計,縫線、材料和工藝幾乎相同。
7
帝豪電動汽車真皮打孔座椅,舒適性好,長時間乘坐不會腰酸背痛,對身體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8
比亞迪e5的座椅也非常舒適、柔軟、包裹性好。
9
0
雖然兩款車型都是中型車,但非常良心的是,兩款車型均配備了常規尺寸的天窗,“經濟適用男”也不乏浪漫。
比亞迪e5豪華型和帝豪EV精英型分別是北京市場的主要投資車型,價格與12.98萬元相同。兩款車型的外觀確實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如今,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日益擴大,只有優秀的產品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敏銳的品味。
最后,希望今天的對比能給大家提供一個正確的購買參考。如果您對選擇…有任何疑問……
使用新能源汽車,請在文章底部留言。內容中心將隨時回答您的問題。(文騰鵬華攝)
截止到今年6月份,已經有8個省16個市出臺了有關2016年以后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實施規劃的政策,覆蓋了湖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蘇、福建、甘肅、云南8省,
1900/1/1 0:00:00在十三五的新政策環境下,2016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呈現逐步恢復增長特征,12月受春節和政策因素影響而產銷較低,35月逐步實現恢復性增長。
1900/1/1 0:00:00近日從工信部獲悉為加強電動客車行業管理提高產品安全要求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裝備工業司組織行業機構、重點企業等單位研究編制了《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
1900/1/1 0:00:00美國當地時間6月9日,源自硅谷的智能互聯網電動車公司FaradayFuture簡稱FF宣布,汽車行業領軍人物、前法拉利資深高管MarcoMattiacci中文名:馬龍正式加盟,
1900/1/1 0:00:00小客車指標辦發布數據顯示,本期新能源個人指標申請人數達16264個,這意味著今年以來新能源個人指標申請人數連續三期超萬。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期配置個人新能源指標22466個。
1900/1/1 0:00:00近日,寧海智能汽車小鎮成為浙江省級示范小鎮,這是寧波市唯一入選的特色小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