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施“中國制造2025”,按照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戰略部署,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印發了《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和軌道交通裝備等六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為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關于實施重大工程包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通知》印發實施,有力推動了相關關鍵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實現工業化,提振了重點企業發展信心。
一是新能源(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加速
一是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和關鍵部件實現了技術和規模的雙重突破。比亞迪“三引擎”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全面搭載高端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量居全國第一。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全球企業首位。2015年,上海電驅動AMT總成系統將完成8000輛,占國內插電式商用車市場的30%。
二是在先進動力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領域的自主性和規模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萬向集團等企業在高能密度電池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京津電氣科技公司大功率油冷雙電機機電耦合系統研制成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批量進入國內外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供應體系。
三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效應顯現,國際競爭力快速提升。一批整車控制系統、輕量化材料與結構、電機、動力電池和材料產業化項目支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產業形態趨于完善。汽車產銷量和關鍵零部件產業化規模均處于世界前列。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度增長,比上年增長4倍多,增速居世界第一。
四是放寬準入,進一步激發產業創新發展活力。2015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實施《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成果逐步顯現。北汽新能源、杭州長江汽車、北京長城華冠等研發實力突出、知識產權完全自主、對相關技術領域帶動作用明顯的新興企業加大投入,積極應用,增強了產業創新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二、軌道交通重大裝備核心技術突破。
首先,中國高鐵裝備取得突破性進展。重點支持中國標準動車組和高鐵關鍵設備研發試驗項目,支持高鐵列控系統關鍵技術產業化。兩輛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成功下線,在大溪線測試考核中最高測試速度達到385公里/小時。高速動車組9項關鍵技術和10項配套技術完全自主,中國標準覆蓋了84%的動車組主要標準,為中國高鐵“走出去”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有所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BTC信號系統在重慶四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中互聯應用。系統設計、產品制造、項目實施……
信號系統核心技術和產品的應用維護能力顯著增強,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向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第三,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實現了進口替代。中車長客公司現代跨座式單軌車輛關鍵技術的自主開發、整車集成應用、中車株機公司儲能現代有軌電車、城際動車組產業化等項目,自主開發了各種軌道交通車輛系統,填補國內空白,滿足軌道交通多元化市場的新要求。
三是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不斷優化升級
第一,堅持標準支撐,質量第一。在上海、廣州、重慶和沈陽建立了四個國家機器人測試評估中心,在北京和蕪湖建立了兩個公共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國家標準協調委員會成立了國家機器人標準化小組,國家認證認可協調委員會建立了機器人產品聯盟認證體系。目前,中國首個機器人權威認證標志(CR)已正式獲批。
二是堅持科技引領和關鍵突破。大力支持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和產業化。目前,蘇州格林的諧波減速器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由易斯頓、廣州數控和新世達生產的伺服電機和驅動器已經廣泛應用于整個機器人中。
三是堅持示范應用,擴大內需。努力推進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示范應用。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海爾、邁赫、歐柯瑪等龍頭企業采購并應用了大量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幫助整機企業加快技術積累,有效促進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第四,醫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提高。
第一,聚焦精準,突破醫療器械的技術瓶頸。開發了數字探測器等關鍵部件和手術精確定位、導航等關鍵技術。支持PET-C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等核醫學成像設備,推動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等體外診斷產品產業化,重點開發起搏器等植入式介入產品。沈陽東軟PET-CT、山東朗潤磁共振成像系統、蘭州重離子電子直線加速器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專業指導,提高創新藥物開發水平。促進了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的創新和產業化,加快了對具有巨大市場潛力和高臨床價值的過期專利的國外藥物的仿制。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江蘇恒瑞、通聯集團等1.1類新藥及其原料產業化項目加快推進。
第三,現代化將提高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水平。支持微波萃取、大孔樹脂吸附、超臨界流體萃取、膜分離、微波干燥等新技術和專用設備在中藥生產中的應用,加快推廣中藥生產過程中的自動控制、在線監測等技術,推動一批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確、作用機制明確的中藥產品開發和產業化。
五是現代農業機械高端產品取得突破,重點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一是高端農機產品取得突破。重點支持一批技術集成度高、驅動力強的高端農機產品產業化……
中國一拖、福田瑞沃、常州東風自主研發的大馬力動力換擋拖拉機、CVT無級變速拖拉機、大型糧食聯合收割機等gh端產品已實現產業化,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們已經開始在黑龍江農墾等連片種植區與外國品牌競爭,市場份額大幅增加。
二是薄弱農機產品的產業化。圍繞解決新疆棉花、廣西等省甘蔗收割能力嚴重不足的瓶頸,組織農機用戶和農機制造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和產業化。國產采棉機和甘蔗收割機實現批量生產和大規模應用,解決了我國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收割的迫切需要。同時,通過“用戶+制造”的創新模式,產品的可靠性和適用性顯著提高,用戶對國產農機的認可度不斷提高。
第三,農機公共技術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支持中國農業機械研究院、中國一拖等國家測試中心和國家標準委員會配套單位,建設和升級糧食聯合收割機研發測試平臺和拖拉機測試平臺,完善我國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測試能力體系,進一步加強標準制定和驗證能力,公共服務平臺在支持技術升級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
四是行業龍頭企業綜合實力快速提升。重點支持農機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重大產品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在政策支持和引導下,中國一拖和福田瑞沃收購了國際高端農機企業麥考密克、雅寶、馬特馬克和戈爾迪尼,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六、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首先,一些填補中國空白的高端產品已經獨立設計和制造。啟動天然氣浮儲再氣化裝置、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等一批重大產品國內自主設計建設,推動自主品牌設備和系統出貨。總體進展順利,中國船舶工業高端產品的自主設計、系統集成和總承包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關鍵設備和系統的產業化能力顯著增強。支持海上鉆采系統、油氣處理系統、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等一批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形成自主品牌,海洋配套產業自主支撐能力大幅提升。2015年,中央航運企業啟動的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等三大船型海洋設備國產化裝載率達到80%以上。
三是重點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快速提高。支持一批骨干造船廠建設數字化示范工廠,加快船舶研發設計、集成制造和生命周期服務一體化,生產組織、現場管理和智能制造顯著提升。國內骨干造船廠的一次利用率、分段預舾裝率、萬元銷售額能耗、正噸鋼材工時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第四,主要產品的研發和測試平臺更加完善。支持建設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機研發試驗平臺,形成了性能特性、可靠性、油耗率、排放、爆炸壓力、振動、噪聲等核心指標的試驗能力,填補了國內空白。
下一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密切關注g……
bal產業轉型,著力打破產業發展的“瓶頸”制約,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首先是突破智能的關鍵技術。適應智能控制、感知測控、人機交互的發展需求,大力支持核心智能部件的發展。二是擴大國內市場應用。繼續加強政策引導,支持自主品牌高端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的示范應用。三是進一步完善認證體系。依托國家檢驗認證機構,完善第三方評估認證體系,開展高端設備和關鍵功能部件的檢驗認證。為實施“中國制造2025”,按照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戰略部署,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印發了《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和軌道交通裝備等六個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為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力度,《關于實施重大工程包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通知》印發實施,有力推動了相關關鍵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實現工業化,提振了重點企業發展信心。
一是新能源(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加速
一是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和關鍵部件實現了技術和規模的雙重突破。比亞迪“三引擎”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全面搭載高端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銷量居全國第一。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全球企業首位。2015年,上海電驅動AMT總成系統將完成8000輛,占國內插電式商用車市場的30%。
二是在先進動力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關鍵領域的自主性和規模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萬向集團等企業在高能密度電池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京津電氣科技公司大功率油冷雙電機機電耦合系統研制成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批量進入國內外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供應體系。
三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效應顯現,國際競爭力快速提升。一批整車控制系統、輕量化材料與結構、電機、動力電池和材料產業化項目支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的創新發展,產業形態趨于完善。汽車產銷量和關鍵零部件產業化規模均處于世界前列。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度增長,比上年增長4倍多,增速居世界第一。
四是放寬準入,進一步激發產業創新發展活力。2015年,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實施《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成果逐步顯現。北汽新能源、杭州長江汽車、北京長城華冠等研發實力突出、知識產權完全自主、對相關技術領域帶動作用明顯的新興企業加大投入,積極應用,增強了產業創新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二、軌道交通重大裝備核心技術突破。
首先,中國高鐵裝備取得突破性進展。重點支持中國標準動車組及關鍵設備研發試驗項目……
t,以及高速鐵路列車控制系統關鍵技術的產業化。兩輛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成功下線,在大溪線測試考核中最高測試速度達到385公里/小時。高速動車組9項關鍵技術和10項配套技術完全自主,中國標準覆蓋了84%的動車組主要標準,為中國高鐵“走出去”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有所提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BTC信號系統在重慶四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中互聯應用。信號系統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系統設計、產品制造、項目實施和應用維護能力顯著增強,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向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第三,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實現了進口替代。中車長客公司現代跨座式單軌車輛關鍵技術的自主開發、整車集成應用、中車株機公司儲能現代有軌電車、城際動車組產業化等項目,自主開發了各種軌道交通車輛系統,填補國內空白,滿足軌道交通多元化市場的新要求。
三是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不斷優化升級
第一,堅持標準支撐,質量第一。在上海、廣州、重慶和沈陽建立了四個國家機器人測試評估中心,在北京和蕪湖建立了兩個公共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國家標準協調委員會成立了國家機器人標準化小組,國家認證認可協調委員會建立了機器人產品聯盟認證體系。目前,中國首個機器人權威認證標志(CR)已正式獲批。
二是堅持科技引領和關鍵突破。大力支持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的開發和產業化。目前,蘇州格林的諧波減速器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由易斯頓、廣州數控和新世達生產的伺服電機和驅動器已經廣泛應用于整個機器人中。
三是堅持示范應用,擴大內需。努力推進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示范應用。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海爾、邁赫、歐柯瑪等龍頭企業采購并應用了大量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幫助整機企業加快技術積累,有效促進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第四,醫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步提高。
第一,聚焦精準,突破醫療器械的技術瓶頸。開發了數字探測器等關鍵部件和手術精確定位、導航等關鍵技術。支持PET-CT、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等核醫學成像設備,推動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高通量基因測序儀等體外診斷產品產業化,重點開發起搏器等植入式介入產品。沈陽東軟PET-CT、山東朗潤磁共振成像系統、蘭州重離子電子直線加速器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專業指導,提高創新藥物開發水平。促進了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的創新和產業化,加快了對具有巨大市場潛力和高臨床價值的過期專利的國外藥物的仿制。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江蘇恒瑞、通聯集團等1.1類新藥及其原料產業化項目加快推進。
第三,現代化將提高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水平。支持微波萃取、微波萃取等新技術和特種設備的應用……
中藥生產中的多孔樹脂吸附、超臨界流體萃取、膜分離和微波干燥,加快中藥生產過程中自動控制和在線監測等技術的普及,推動一批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確、作用機制明確的中藥產品開發和產業化。
五是現代農業機械高端產品取得突破,重點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一是高端農機產品取得突破。重點支持一批技術集成度高、帶動力強的高端農機產品產業化。中國一拖、福田瑞沃、常州東風自主研發的大馬力動力換擋拖拉機、CVT無級變速拖拉機、大型糧食聯合收割機等高端產品已實現產業化,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們已經開始在黑龍江農墾等連片種植區與外國品牌競爭,市場份額大幅增加。
二是薄弱農機產品的產業化。圍繞解決新疆棉花、廣西等省甘蔗收割能力嚴重不足的瓶頸,組織農機用戶和農機制造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和產業化。國產采棉機和甘蔗收割機實現批量生產和大規模應用,解決了我國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收割的迫切需要。同時,通過“用戶+制造”的創新模式,產品的可靠性和適用性顯著提高,用戶對國產農機的認可度不斷提高。
第三,農機公共技術服務能力顯著提高。支持中國農業機械研究院、中國一拖等國家測試中心和國家標準委員會配套單位,建設和升級糧食聯合收割機研發測試平臺和拖拉機測試平臺,完善我國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測試能力體系,進一步加強標準制定和驗證能力,公共服務平臺在支持技術升級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
四是行業龍頭企業綜合實力快速提升。重點支持農機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重大產品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在政策支持和引導下,中國一拖和福田瑞沃收購了國際高端農機企業麥考密克、雅寶、馬特馬克和戈爾迪尼,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六、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首先,一些填補中國空白的高端產品已經獨立設計和制造。啟動天然氣浮儲再氣化裝置、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等一批重大產品國內自主設計建設,推動自主品牌設備和系統出貨。總體進展順利,中國船舶工業高端產品的自主設計、系統集成和總承包能力得到提升。
二是關鍵設備和系統的產業化能力顯著增強。支持海上鉆采系統、油氣處理系統、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等一批關鍵技術產業化項目,形成自主品牌,海洋配套產業自主支撐能力大幅提升。2015年,中央航運企業啟動的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等三大船型海洋設備國產化裝載率達到80%以上。
三是重點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快速提高。支持多家骨干造船廠建設數字化示范工廠,加快船舶研發一體化……
設計、集成制造和生命周期服務,顯著改善了生產組織、現場管理和智能制造。國內骨干造船廠的一次利用率、分段預舾裝率、萬元銷售額能耗、正噸鋼材工時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第四,主要產品的研發和測試平臺更加完善。支持建設自主品牌中速柴油機研發試驗平臺,形成了性能特性、可靠性、油耗率、排放、爆炸壓力、振動、噪聲等核心指標的試驗能力,填補了國內空白。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緊跟全球產業轉型新趨勢,著力破解產業發展“瓶頸”制約,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首先是突破智能的關鍵技術。適應智能控制、感知測控、人機交互的發展需求,大力支持核心智能部件的發展。二是擴大國內市場應用。繼續加強政策引導,支持自主品牌高端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的示范應用。三是進一步完善認證體系。依托國家檢驗認證機構,完善第三方評估認證體系,開展高端設備和關鍵功能部件的檢驗認證。
波士頓動力BostonDynamics是一家致力于機器人研究的公司,兩年前,它被谷歌收購。2月24日,這家公司展示了最新升級版的Atlas人形機器人。
1900/1/1 0:00:0028日下午,美國東部時間6:46,SpaceX的Falcon9火箭如期進行了又一次發射,結果還是沒成功起飛。
1900/1/1 0:00:00電動汽車將會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之一,目前全球主流的汽車廠商都推出了相應的產品。2015年電動汽車全球銷量僅有549萬輛,相比傳統汽車來說,電動汽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1900/1/1 0:00:00汽車行業還需要多一個“蔚來”嗎?蔚來與樂視、萬向等新創公司的全球化造車路徑有什么不同?蔚來可持續的資金來源是什么?蔚來與傳統車企具體怎樣合作?強調用戶體驗的蔚來汽車會不會自己建充電站2
1900/1/1 0:00:001、工信部發布第二批新能源車型目錄閱讀原文2月29日,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2批,共有466款車型,進入此次目錄。
1900/1/1 0:00:00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會議,確定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措施,以結構優化推動綠色發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