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這輛車會是什么樣子?消費者的想象力是天馬行空的,車企領導者的預測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按照目前的技術路線發展,十年后自動駕駛將成為標準;電動化和輕量化程度將大大提高;汽車共享也是一種發展趨勢,但它與智能化、基礎設施、能源等水平有關,充滿變數。
近日,第一電氣網在吉利集團杭州總部采訪了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汽車向電動化、輕量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轉變也是吉利面臨的挑戰。李書福坦言,吉利在銷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絕不能削弱其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和能力。最重要的是研究和判斷未來的世界。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的獨家采訪。
電氣化、輕量化和智能化將大大提高。
在未來的汽車發展趨勢中,人們將被稱為電動化。但大多數人提到的是驅動系統的電氣化。李書福也認同“汽車電動化速度正在以每年10%、15%甚至20%的速度增長”的大趨勢。
但他更多地談到了驅動系統之外的電氣化。門窗、方向盤和剎車現在基本上都是電動的。“十年后的今天,汽車的電動化可能會從5%變成90%以上。”
對于汽車的輕量化,李書福也給出了更準確的預測。“與老一代汽車相比,新一代汽車正在以10%至15%的輕量化速度前進。十年是三代汽車,可以減少30%至45%。”
對于智能化,李書福表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例如,車聯網肯定是一個方向,但車聯網是一個什么樣的網絡?我現在還不能給出最終結論。”對于媒體現在熱衷于討論的自動駕駛,李書富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技術路線發展,十年后汽車的自動駕駛將成為標準。”但他強調,自動駕駛不可能很快實現,必須與現有法律、路況和人們的日常駕駛需求相聯系。
汽車共享有很多變量
受私家車、P2P租車等新型汽車形態的影響,汽車共享也成為行業熱點。吉利也較早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
吉利與康迪科技集團合資成立的康迪電動汽車公司啟動了電動汽車分時“微型巴士”項目,迄今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萬輛。此外,2015年,吉利成立了科技公司杭州優行,并開發了曹氏專車軟件,專注于大眾和商業精英的共享出行。
李書福表示,“大家都在探索汽車共享。我們已經認識到汽車共享的一個發展趨勢,并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強調,汽車共享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基礎設施、能源等因素有很多微妙的關系,這些都充滿了變數。他舉例說,如果智能化水平和車聯網的發展速度快,那么共享汽車的發展速度就會加快;
如果公共交通得到極大改善,完全可以讓人們不需要擁有汽車,那么共享的速度也會加快。
在未來十年的改革中,不僅汽車的形式會發生變化,整個產業鏈也會發生變化。李書福表示,“這個行業誕生于100多年前。今天,汽車產業鏈結構、消費習慣和基礎設施都發生了變化。”未來的變化也將在這些方面進行。
在這樣的變革浪潮中,李書福預測,電動汽車的消費比例將繼續提高,傳統汽車公司可能會進行一些重組和整合。“這個世界上會有幾家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為代表的汽車公司。”
預測未來是最重要的。
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汽車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作為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吉利一開始很容易扭轉局面,但現在它是一家年營業額數百億的大型企業。如何應對變化?
“企業從一出生就關門是必然的規律。世界上沒有一家企業永遠不會關門。”李書福說,“吉利也是一樣,總有一天會關門的。”他說,關鍵是在銷量持續增長后,如何保持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和能力。
“當然,我們希望保持當年的精神和靈活性,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規模在增加,我的年齡在增加,所以需要依靠企業的文化和制度來培養下一代的能力,不斷改變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但在企業文化和管理體系之前還有更重要的因素。李書福表示,市場環境變化太大、太快。汽車公司必須徹底研究所有的變化,然后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如果你不理解,這個決定就是錯誤的。錯誤決定的影響不是一兩年,而是五年、八年和十年。在這種情況下,什么制度和文化是有用的?因此,很難研究和判斷未來的世界。”
李書福說,“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世界,看看它是如何變化的。這是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例如,他說,“現在沒有多少人說傳統的汽車公司會消失,但互聯網公司會生產汽車。這真的會發生嗎?還是只是一個預測?我必須研究。我今天不相信,也許明天會相信。”
編輯:第一電氣網對李書福的采訪分為兩部分。本文是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
采訪李書福:新能源汽車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占到了90%。
李書福還接受了第一電氣年終專題片《致變革者》的視頻采訪。采訪視頻即將播出,敬請關注。
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將于1月15日至17日在廣州舉行。大會將匯聚國內主流新能源汽車企業,總結前一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探討下一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和策略。詳情請點擊: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網:注冊與贊助合作。十年后這輛車會是什么樣子?消費者的想象力是天馬行空的,車企領導者的預測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按照目前的技術路線發展,十年后自動駕駛將成為標準;電動化和輕量化程度將大大提高;
汽車共享也是一種發展趨勢,但它與智能化、基礎設施、能源等水平有關,充滿變數。
近日,第一電氣網在吉利集團杭州總部采訪了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汽車向電動化、輕量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轉變也是吉利面臨的挑戰。李書福坦言,吉利在銷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絕不能削弱其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和能力。最重要的是研究和判斷未來的世界。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的獨家采訪。
電氣化、輕量化和智能化將大大提高。
在未來的汽車發展趨勢中,人們將被稱為電動化。但大多數人提到的是驅動系統的電氣化。李書福也認同“汽車電動化速度正在以每年10%、15%甚至20%的速度增長”的大趨勢。
但他更多地談到了驅動系統之外的電氣化。門窗、方向盤和剎車現在基本上都是電動的。“十年后的今天,汽車的電動化可能會從5%變成90%以上。”
對于汽車的輕量化,李書福也給出了更準確的預測。“與老一代汽車相比,新一代汽車正在以10%至15%的輕量化速度前進。十年是三代汽車,可以減少30%至45%。”
對于智能化,李書福表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例如,車聯網肯定是一個方向,但車聯網是一個什么樣的網絡?我現在還不能給出最終結論。”對于媒體現在熱衷于討論的自動駕駛,李書富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技術路線發展,十年后汽車的自動駕駛將成為標準。”但他強調,自動駕駛不可能很快實現,必須與現有法律、路況和人們的日常駕駛需求相聯系。
汽車共享有很多變量
受私家車、P2P租車等新型汽車形態的影響,汽車共享也成為行業熱點。吉利也較早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
吉利與康迪科技集團合資成立的康迪電動汽車公司啟動了電動汽車分時“微型巴士”項目,迄今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萬輛。此外,2015年,吉利成立了科技公司杭州優行,并開發了曹氏專車軟件,專注于大眾和商業精英的共享出行。
李書福表示,“大家都在探索汽車共享。我們已經認識到汽車共享的一個發展趨勢,并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強調,汽車共享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基礎設施、能源等因素有很多微妙的關系,這些都充滿了變數。他舉例說,如果智能化水平和車聯網的發展速度快,那么共享汽車的發展速度就會加快;
如果公共交通得到極大改善,完全可以讓人們不需要擁有汽車,那么共享的速度也會加快。
在未來十年的改革中,不僅汽車的形式會發生變化,整個產業鏈也會發生變化。李書福表示,“這個行業誕生于100多年前。今天,汽車產業鏈結構、消費習慣和基礎設施都發生了變化。”未來的變化也將在這些方面進行。
在這樣的變革浪潮中,李書福預測,電動汽車的消費比例將繼續提高,傳統汽車公司可能會進行一些重組和整合。“這個世界上會有幾家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為代表的汽車公司。”
預測未來是最重要的。
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汽車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作為第一家民營汽車企業,吉利一開始很容易扭轉局面,但現在它是一家年營業額數百億的大型企業。如何應對變化?
“企業從一出生就關門是必然的規律。世界上沒有一家企業永遠不會關門。”李書福說,“吉利也是一樣,總有一天會關門的。”他說,關鍵是在銷量持續增長后,如何保持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和能力。
“當然,我們希望保持當年的精神和靈活性,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規模在增加,我的年齡在增加,所以需要依靠企業的文化和制度來培養下一代的能力,不斷改變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但在企業文化和管理體系之前還有更重要的因素。李書福表示,市場環境變化太大、太快。汽車公司必須徹底研究所有的變化,然后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如果你不理解,這個決定就是錯誤的。錯誤決定的影響不是一兩年,而是五年、八年和十年。在這種情況下,什么制度和文化是有用的?因此,很難研究和判斷未來的世界。”
李書福說,“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世界,看看它是如何變化的。這是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例如,他說,“現在沒有多少人說傳統的汽車公司會消失,但互聯網公司會生產汽車。這真的會發生嗎?還是只是一個預測?我必須研究。我今天不相信,也許明天會相信。”
編輯:第一電氣網對李書福的采訪分為兩部分。本文是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
采訪李書福:新能源汽車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占到了90%。
李書福還接受了第一電氣年終專題片《致變革者》的視頻采訪。采訪視頻即將播出,敬請關注。
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將于1月15日至17日在廣州舉行。大會將匯聚國內主流新能源汽車企業,總結前一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探討下一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和策略。詳情請點擊: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網:注冊與贊助合作。
標簽:理念
1、工信部:1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近10萬輛全年產量達379萬輛閱讀原文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2015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998萬輛,同比增長3倍。
1900/1/1 0:00:002016年1月8日,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底特律研發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北汽新能源國際化戰略布局的第三站,該研發中心致力于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電驅動總成系統的研發工作。
1900/1/1 0:00:00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拐點來臨,截至2015年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79萬輛,同比增長4倍。其中,據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16萬輛,遠超過上一年37萬輛的年銷量。
1900/1/1 0:00:00根據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統計,2015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998萬輛,同比增長3倍。
1900/1/1 0:00:00在過去的一年中,總有一些東西值得銘記,風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更不例外,變革的巨大浪潮突然加速。
1900/1/1 0:00:00據中汽協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新能源汽車全年產量累計已達33萬輛同比增長已達35倍。伴隨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外加國家政府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鼓勵措施,充電設施領域將逐步被引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