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2015廣州國際電動車展覽會如期舉行。不僅單獨設立了電動車展,同時還舉辦了2015廣州國際電動車產業峰會。峰會匯聚了整車廠商、核心零部件廠商、配套設施廠商、行業研究機構等多個領域的精英代表。討論議題主要圍繞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總結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歷史和現狀。
清華大學教授高總結了近年來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戰略與政策,介紹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十三五”科技發展目標,并發表了主題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與趨勢”的演講。
清華大學教授高。
高認為,新能源汽車面臨三大挑戰。首先,它們嚴重依賴補貼,需要合理化。乘用車相對正常,商用車尤其是6-8米乘用車補貼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去年之前基本都是10-12m的車型在推廣。今年6-8m車型總數接近80%,受補貼政策影響較大。
第二,安全風險不容忽視。目前鋰電池供不應求,只要有電池就能賣,產品質量下降,事故概率增加。尤其是12米的公交車,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非常危險的情況。
第三,國際競爭激烈。目前,國外的新能源產品和技術正在進入中國,因此國內的研發必須加強。同時,看到下一個發展機遇,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的革命。
據統計,1-9月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消耗超過61億瓦時,推動了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高預測,年用電量至少將超過110億瓦時,2020年可能達到1000億瓦時。“今年國內動力電池投資接近1000億。隨著電池產能的釋放,預計明年下半年電池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質量好、價格合理的高品質電池產能仍將持續緊張。”
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是主流技術方向,在整個汽車市場也會成為主流,競爭會非常激烈。但相比國外,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油耗偏高,這是下一步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插電式乘用車百公里油耗不到1.3升,12米客車不到16升。
純動力系統是未來五年的主要方向,包括智能化、輕量化、底盤一體化。核心是提高性價比,因為高端豪華車純電動汽車已經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低端電動汽車也已經廣泛營銷。最難推廣的是中級家用車,這方面的客戶更看重性價比。所謂性價比,就是電動汽車的里程成本比,可以通過提高電池性能、提高能效、提高電池回收利用、增加充電設施建設來提高。
電池方面,目標是實現產業化,比能量300 WHr/kg,壽命1500次,成本降低50%,達到每WHR 0.8元。電池系統的比能量將達到210 WHr/kg,性能提升近一倍。在性價比的前提下,到2020年,續航里程300km的電動車將成為新常態,一般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對整車來說,技術目標是底盤減重30%,百公里功耗……不到10度。產業化目標是功耗降低20%,工況下百公里功耗12度。產業化后,即使到2020年沒有補貼,購買續航200-250公里的小型電動汽車的總成本也能和燃油車競爭。純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在城市中有更好的體驗。現在只要性價比能上去,2020年以后普及肯定是大概率事件。
燃料電池方面,2025年以后,燃料電池將在續航500公里以上的車型上展開競爭。在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地方,燃料電池可能會取代它們。但對于續航300公里以下的電動汽車來說,替代傳統汽車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需要繼續開發燃料電池汽車。
高分析說,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激勵機制將繼續,需求將增加一倍。另一方面,電池進步可以有效降低能源購買成本,再加上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充電便利性的提高和里程預期的降低,這兩個周期加快了純電動汽車進入家庭的速度,規模更大。同時,我國出臺了汽車油耗規定,2020年平均百公里油耗5L的限值目標,正在討論制定的積分制,都是刺激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反向機制。
“2020年新能源汽車500萬輛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現在距離2015年達到50萬輛還有差距,但基本持平。保守估計2020年達到200萬輛。只要達到這個規模,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肯定能達到500萬輛。”高說:11月20日,2015廣州國際電動車展覽會如期舉行。不僅單獨設立了電動車展,同時還舉辦了2015廣州國際電動車產業峰會。峰會匯聚了整車廠商、核心零部件廠商、配套設施廠商、行業研究機構等多個領域的精英代表。討論議題主要圍繞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總結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歷史和現狀。
清華大學教授高總結了近年來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戰略與政策,介紹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十三五”科技發展目標,并發表了主題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與趨勢”的演講。
清華大學教授高。
高認為,新能源汽車面臨三大挑戰。首先,它們嚴重依賴補貼,需要合理化。乘用車相對正常,商用車尤其是6-8米乘用車補貼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去年之前基本都是10-12m的車型在推廣。今年6-8m車型總數接近80%,受補貼政策影響較大。
第二,安全風險不容忽視。目前鋰電池供不應求,只要有電池就能賣,產品質量下降,事故概率增加。尤其是12米的公交車,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非常危險的情況。
第三,國際競爭激烈。目前,國外的新能源產品和技術正在進入中國,因此國內的研發必須加強。同時,看到下一個發展機遇,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的革命。
據統計,1-9月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消耗超過61億瓦時,推動了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高預測,年用電量至少將超過110億瓦時,2020年可能達到1000億瓦時。“國內電力投資……tteries今年接近1000億。隨著電池產能的釋放,預計明年下半年電池供需總量基本平衡,但質量好、價格合理的高品質電池產能仍將持續緊張。"
增程式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是主流技術方向,在整個汽車市場也會成為主流,競爭會非常激烈。但相比國外,國內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油耗偏高,這是下一步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插電式乘用車百公里油耗不到1.3升,12米客車不到16升。
純動力系統是未來五年的主要方向,包括智能化、輕量化、底盤一體化。核心是提高性價比,因為高端豪華車純電動汽車已經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低端電動汽車也已經廣泛營銷。最難推廣的是中級家用車,這方面的客戶更看重性價比。所謂性價比,就是電動汽車的里程成本比,可以通過提高電池性能、提高能效、提高電池回收利用、增加充電設施建設來提高。
電池方面,目標是實現產業化,比能量300 WHr/kg,壽命1500次,成本降低50%,達到每WHR 0.8元。電池系統的比能量將達到210 WHr/kg,性能提升近一倍。在性價比的前提下,到2020年,續航里程300km的電動車將成為新常態,一般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對于整車來說,技術目標是底盤減重30%,百公里功耗小于10度。產業化目標是功耗降低20%,工況下百公里功耗12度。產業化后,即使到2020年沒有補貼,購買續航200-250公里的小型電動汽車的總成本也能和燃油車競爭。純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在城市中有更好的體驗。現在只要性價比能上去,2020年以后普及肯定是大概率事件。
燃料電池方面,2025年以后,燃料電池將在續航500公里以上的車型上展開競爭。在使用柴油發動機的地方,燃料電池可能會取代它們。但對于續航300公里以下的電動汽車來說,替代傳統汽車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需要繼續開發燃料電池汽車。
高分析說,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激勵機制將繼續,需求將增加一倍。另一方面,電池進步可以有效降低能源購買成本,再加上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充電便利性的提高和里程預期的降低,這兩個周期加快了純電動汽車進入家庭的速度,規模更大。同時,我國出臺了汽車油耗規定,2020年平均百公里油耗5L的限值目標,正在討論制定的積分制,都是刺激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反向機制。
“2020年新能源汽車500萬輛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現在距離2015年達到50萬輛還有差距,但基本持平。保守估計2020年達到200萬輛。只要達到這個規模,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肯定能達到500萬輛。”高說:
標簽:
11月11日,工信部首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正式公布,這意味著該目錄中生產汽車動力蓄電池的企業已得到國家政府部門認可,為汽車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成為新能源車整車供應商設置了門檻。
1900/1/1 0:00:0011月12日,上海市商務委、市交通委等聯合召開“高污染貨運車治理暨綠色物流發展推進會”,為推進源頭治理,申城將提高貨運車輛準入門檻,從明年1月1日起,國四排放標準以下的貨運車輛,
1900/1/1 0:00:002015年11月20日,第13屆中國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將揭開序幕。
1900/1/1 0:00:002016未來汽車開發者計劃,
1900/1/1 0:00:00江淮汽車60041811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與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11月24日在合肥簽訂了《江淮巨一電驅動系統項目合資框架協議書》。
1900/1/1 0:00:001特斯拉低配款ModelX定價8萬美元23日,特斯拉正式公布低配款ModelX定價為8萬美元,同時也確定了交車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