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GNEV特稿 | 自動駕駛臨界點:最少五年,最多十年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15年,汽車行業的革命突然加速。自動駕駛汽車承載著智能和互聯網的技術基因,為我們打開了未來汽車的圖景。科技公司和汽車巨頭用他們的理解和想象力來描述智能汽車的外觀。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新興技術炒作周期》報告,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達到“技術炒作周期”的頂峰,并將在五到十年內被市場廣泛接受。當時,幾乎所有主要的汽車制造商都開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以“重新定義汽車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生態”為主題,將探討轉型前景和路徑。來點擊注冊)

1.自動駕駛將發展到什么程度?

自動駕駛并不是突然發明的。事實上,這項技術在20世紀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在21世紀初已經接近實際應用。從一開始,只有一個自動駕駛功能,比如“主動巡航控制”,它允許汽車跟隨前車并自動加速和減速,但左右運動仍然由駕駛員控制。到目前為止,已經可以同時擁有兩種自動駕駛功能,或者稱為“半自動駕駛”。前后移動和左右移動由計算機系統控制,例如路邊自動停車。

下一步是“高度自動駕駛”,駕駛責任完全移交給計算機系統。例如,當交通堵塞時,讓汽車自己駕駛,駕駛員可以做其他事情,而不必一直監控汽車狀況。最終,要實現“全自動駕駛”,駕駛員甚至不用坐在車里就可以成為乘客。例如,當他到達目的地時,下車后汽車會自己開車停車,司機或乘客只需使用手機即可遠程控制汽車。實現全自動駕駛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時間。

第二,我們為什么要發展自動駕駛技術?

人類駕駛的最大優點是駕駛時間越長,積累的駕駛經驗越多,能夠對各種緊急情況做出適當反應。然而,世界各地高達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因為人們會感到疲憊和疏忽,而且在觀察汽車周圍的環境方面仍然存在許多盲點。

自動駕駛最大的優點之一是機器不會疲勞或入睡,并且可以隨時100%關注周圍的路況和環境。而且,一輛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有許多高科技傳感設備,可以幫助駕駛員監測周圍的路況和環境,而且沒有盲點。換句話說,在未來,自動駕駛不僅會有人類的缺點,還會讓機器學習人類的所有優點。因此,自動駕駛系統會在必要時更換駕駛員,這肯定會減少交通事故,提高駕駛安全性。

3.自動駕駛汽車包含哪些重要技術,將帶你走向未來?

根據美國專利咨詢公司Lexinova的報告,總結了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九項基礎技術: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車對車通信(V2V通信)、巡航控制、自動制動、車道保持、雷達、牽引力或穩定性控制、攝像機、位置估計器和全球定位系統(GPS)。在上述基礎技術中,前五項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相對較多,可見其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將簡要介紹這五項技術。

1.車對車通信(V2V通信)

通過車對車通信,車輛可以相互傳輸數據,從而了解彼此的行為和情況,從而使駕駛員能夠提前做出判斷和決策,減少視覺盲點帶來的危險。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V2V通信原理圖

國家H……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制定車對車通信的相關標準和規范,以確保所有車輛使用通用語言,美國交通部也宣布,最快將于2017年出廠的新車必須按照規定配備車對車通信系統。

NHTSA開發的車對車通信系統采用基于IEEE 802.11p和IEEE 1609標準的專用短程通信(DSRC)技術,通過5.9GHz微波頻段傳輸數據,具有超低傳輸延遲和高傳輸速度的特點。在DSCR網狀網絡中,每個節點(汽車)以每秒10次的頻率向所有方向發送信號,覆蓋范圍為300米。網絡中的數據接收可以以多跳的方式向前跳到5到10個節點(汽車),就像收集一英里外的交通狀況一樣,這給了駕駛員足夠的時間來處理交通狀況。

根據Lexinova的統計,大多數與車對車通信相關的專利由豐田及其子公司電裝持有,其次是日本汽車電子公司Alpine和通用汽車。

2.巡航控制

傳統的巡航控制系統會根據設定的巡航速度自動調節發動機節氣門開度,從而達到定速行駛的目的。ACC(自適應巡航控制)將主動檢測前方車輛之間的距離,并根據系統定義的安全跟車時間間隔和駕駛員設定的速度適當控制油門和剎車,以實現適應前方車輛情況的巡航控制。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自適應巡航控制示意圖

ACC系統主要由距離檢測器、速度傳感器、縱向加速度傳感器、制動和油門控制單元以及邏輯操作控制單元組成。

根據Lexinova的統計,巡航控制相關專利的前三大持有者是博世、日產和通用汽車。

3.自動制動器

自動制動系統包括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和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ABS圖

ABS于1987年由博世公司首次引入市場,目前已廣泛配備。制動時,ABS將通過感應部件檢測車輪轉速。一旦發現車輪出現死鎖,ABS將釋放制動器,然后快速制動死鎖,然后再次釋放死鎖。此循環將允許駕駛員仍然控制方向盤,以避免失控打滑。

EBD是ABS的一個附加系統,其功能先于ABS,以減少不必要的ABS動作。EBD系統監測四個車輪的速度,并自動將每個車輪的制動油壓調整到最合適的水平,以防止ABS動作前出現任何死鎖,并增加保護范圍。

根據Lexinova的統計,自動制動系統相關專利的主要專利持有者是韓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Mando和博世,但Mando的ABS或EBD專利似乎沒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領域。

4.車道保持

車道維護技術可分為兩種類型: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S)。當感應部件檢測到車輛偏離車道時,如果駕駛員沒有向轉向燈發出變道信號,系統會發出視覺、聽覺或振動警告信號,提醒駕駛員返回車道。

車道保持系統(LKS)或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KS)是指當車輛無意偏離車道時,如果駕駛員沒有立即處理偏離,LKS將主動干預以控制方向盤,并提供適當的輔助,使車輛保持在原始車道上。無人駕駛汽車使用該系統,傳感器可以是圖像傳感器、激光傳感器或紅外傳感器。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車道維護輔助系統(LKAS)示意圖

根據Lexinova的統計,車道維護系統的前四大專利持有者分別是博世、日產、豐田和現代。

5.雷達

雷達系統是無人駕駛汽車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除了眾所周知的倒車雷達,雷達……

用于巡航控制、周圍交通狀況檢測、防撞系統和車道保持。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車載雷達應用示意圖

根據信號源的不同,車載雷達可分為聲雷達、光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屬于聲波,由于測量距離短,主要用于倒車雷達等泊車輔助系統。紅外雷達和激光雷達屬于光波類,其主要缺點是光線穿透容易受到灰塵、雨水、霧和雪的干擾,影響測量精度。紅外雷達測量距離短,可以用于夜視系統,而激光雷達測量距離長,可以像紅外雷達一樣用于防撞系統。毫米波雷達顧名思義波長為毫米(mm),工作頻率在30GHz至300GHz之間,主要分布在23-24、60-61和76-77GHz的頻段,是目前車載雷達研發的主流。與聲波相比,毫米波雷達不受大氣湍流的影響,與光波相比,毫米波雷達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因此毫米波雷達具有良好的探測能力和較高的精度。

除了雷達系統,無人駕駛汽車還使用激光雷達,即光學遙感技術。通常,激光脈沖用于高密度掃描目標,以測量物體的距離或獲得物體三維形狀的數據。

根據Lexinova的統計,雷達相關專利的前四大專利持有者分別是豐田汽車公司、日立貿易公司、博世和富士通。

第四,科技行業和汽車行業應在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的新突破。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中,谷歌等科技公司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它們之間將存在競爭,汽車將變得越來越像一臺運行中的計算機。哪家公司將率先將自動駕駛生產汽車推向市場?預計2020年將推出一款自動駕駛汽車:谷歌、特斯拉、奧迪、日產、沃爾沃、梅賽德斯-奔馳和豐田。

1.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開始路試。

自2009年測試以來,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安全行駛了160多萬公里,而這13起事故都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2015年6月26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終于在加州正式上路測試,這是它首次獲準上路測試。目前,谷歌有25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路上行駛,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會增加到75輛。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谷歌無人駕駛電動原型看起來像考拉,最大負載不超過3000磅(約1360公斤)。車身由碳纖維制成,輸出參數尚未公開的電機位于后輪下方。它由位于密歇根州的工業機械公司Roush Industries制造和組裝。這款車的最高時速為25英里/小時(約40公里/小時),電池壽命約為75英里(約120公里)。因此,你不能長途旅行或高速騎行,而且你也缺乏安全氣囊等安全設備。出于安全考慮,駕駛員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都坐在車里。汽車配備了“可拆卸的方向盤、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以便在必要時由人接管”。

當然,傳感器是核心系統,它由車頂上一個看起來像警笛的激光雷達、車前一個像狗鼻子一樣的攝像頭和前面板下的激光探頭組成。2015年,汽車行業的革命突然加速。自動駕駛汽車承載著智能和互聯網的技術基因,為我們打開了未來汽車的圖景。科技公司和汽車巨頭用他們的理解和想象力來描述智能汽車的外觀。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新興技術炒作周期》報告,自動駕駛汽車已經達到“技術炒作周期”的頂峰,并將在五到十年內被市場廣泛接受。當時,幾乎所有主要的汽車制造商都開始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第六屆全球N……大會……

以“重新定義汽車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生態”為主題的能源汽車(GNEV6)將探討轉型前景和路徑。來點擊注冊)

1.自動駕駛將發展到什么程度?

自動駕駛并不是突然發明的。事實上,這項技術在20世紀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在21世紀初已經接近實際應用。從一開始,只有一個自動駕駛功能,比如“主動巡航控制”,它允許汽車跟隨前車并自動加速和減速,但左右運動仍然由駕駛員控制。到目前為止,已經可以同時擁有兩種自動駕駛功能,或者稱為“半自動駕駛”。前后移動和左右移動由計算機系統控制,例如路邊自動停車。

下一步是“高度自動駕駛”,駕駛責任完全移交給計算機系統。例如,當交通堵塞時,讓汽車自己駕駛,駕駛員可以做其他事情,而不必一直監控汽車狀況。最終,要實現“全自動駕駛”,駕駛員甚至不用坐在車里就可以成為乘客。例如,當他到達目的地時,下車后汽車會自己開車停車,司機或乘客只需使用手機即可遠程控制汽車。實現全自動駕駛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時間。

第二,我們為什么要發展自動駕駛技術?

人類駕駛的最大優點是駕駛時間越長,積累的駕駛經驗越多,能夠對各種緊急情況做出適當反應。然而,世界各地高達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因為人們會感到疲憊和疏忽,而且在觀察汽車周圍的環境方面仍然存在許多盲點。

自動駕駛最大的優點之一是機器不會疲勞或入睡,并且可以隨時100%關注周圍的路況和環境。而且,一輛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有許多高科技傳感設備,可以幫助駕駛員監測周圍的路況和環境,而且沒有盲點。換句話說,在未來,自動駕駛不僅會有人類的缺點,還會讓機器學習人類的所有優點。因此,自動駕駛系統會在必要時更換駕駛員,這肯定會減少交通事故,提高駕駛安全性。

3.自動駕駛汽車包含哪些重要技術,將帶你走向未來?

根據美國專利咨詢公司Lexinova的報告,總結了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九項基礎技術: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車對車通信(V2V通信)、巡航控制、自動制動、車道保持、雷達、牽引力或穩定性控制、攝像機、位置估計器和全球定位系統(GPS)。在上述基礎技術中,前五項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相對較多,可見其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將簡要介紹這五項技術。

1.車對車通信(V2V通信)

通過車對車通信,車輛可以相互傳輸數據,從而了解彼此的行為和情況,從而使駕駛員能夠提前做出判斷和決策,減少視覺盲點帶來的危險。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V2V通信原理圖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制定車對車通信的相關標準和規范,以確保所有車輛使用通用語言,美國交通部也宣布,最快將于2017年出廠的新車必須按照規定配備車對車通信系統。

NHTSA開發的車對車通信系統采用基于IEEE 802.11p和IEEE 1609標準的專用短程通信(DSRC)技術,通過5.9GHz微波頻段傳輸數據,具有超低傳輸延遲和高……

傳輸速度。在DSCR網狀網絡中,每個節點(汽車)以每秒10次的頻率向所有方向發送信號,覆蓋范圍為300米。網絡中的數據接收可以以多跳的方式向前跳到5到10個節點(汽車),就像收集一英里外的交通狀況一樣,這給了駕駛員足夠的時間來處理交通狀況。

根據Lexinova的統計,大多數與車對車通信相關的專利由豐田及其子公司電裝持有,其次是日本汽車電子公司Alpine和通用汽車。

2.巡航控制

傳統的巡航控制系統會根據設定的巡航速度自動調節發動機節氣門開度,從而達到定速行駛的目的。ACC(自適應巡航控制)將主動檢測前方車輛之間的距離,并根據系統定義的安全跟車時間間隔和駕駛員設定的速度適當控制油門和剎車,以實現適應前方車輛情況的巡航控制。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自適應巡航控制示意圖

ACC系統主要由距離檢測器、速度傳感器、縱向加速度傳感器、制動和油門控制單元以及邏輯操作控制單元組成。

根據Lexinova的統計,巡航控制相關專利的前三大持有者是博世、日產和通用汽車。

3.自動制動器

自動制動系統包括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和電子制動力分配系統(EBD)。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ABS圖

ABS于1987年由博世公司首次引入市場,目前已廣泛配備。制動時,ABS將通過感應部件檢測車輪轉速。一旦發現車輪出現死鎖,ABS將釋放制動器,然后快速制動死鎖,然后再次釋放死鎖。此循環將允許駕駛員仍然控制方向盤,以避免失控打滑。

EBD是ABS的一個附加系統,其功能先于ABS,以減少不必要的ABS動作。EBD系統監測四個車輪的速度,并自動將每個車輪的制動油壓調整到最合適的水平,以防止ABS動作前出現任何死鎖,并增加保護范圍。

根據Lexinova的統計,自動制動系統相關專利的主要專利持有者是韓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Mando和博世,但Mando的ABS或EBD專利似乎沒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領域。

4.車道保持

車道維護技術可分為兩種類型: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DWS)。當感應部件檢測到車輛偏離車道時,如果駕駛員沒有向轉向燈發出變道信號,系統會發出視覺、聽覺或振動警告信號,提醒駕駛員返回車道。

車道保持系統(LKS)或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KS)是指當車輛無意偏離車道時,如果駕駛員沒有立即處理偏離,LKS將主動干預以控制方向盤,并提供適當的輔助,使車輛保持在原始車道上。無人駕駛汽車使用該系統,傳感器可以是圖像傳感器、激光傳感器或紅外傳感器。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車道維護輔助系統(LKAS)示意圖

根據Lexinova的統計,車道維護系統的前四大專利持有者分別是博世、日產、豐田和現代。

5.雷達

雷達系統是無人駕駛汽車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除了眾所周知的倒車雷達外,雷達還用于巡航控制、周圍交通狀況檢測、防撞系統和車道保持。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車載雷達應用示意圖

根據信號源的不同,車載雷達可分為聲雷達、光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屬于聲波,由于測量距離短,主要用于倒車雷達等泊車輔助系統。紅外雷達和激光雷達屬于光波類,其主要缺點是光的穿透力很弱……

易受灰塵、雨水、霧和雪的干擾,影響測量精度。紅外雷達測量距離短,可以用于夜視系統,而激光雷達測量距離長,可以像紅外雷達一樣用于防撞系統。毫米波雷達顧名思義波長為毫米(mm),工作頻率在30GHz至300GHz之間,主要分布在23-24、60-61和76-77GHz的頻段,是目前車載雷達研發的主流。與聲波相比,毫米波雷達不受大氣湍流的影響,與光波相比,毫米波雷達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因此毫米波雷達具有良好的探測能力和較高的精度。

除了雷達系統,無人駕駛汽車還使用激光雷達,即光學遙感技術。通常,激光脈沖用于高密度掃描目標,以測量物體的距離或獲得物體三維形狀的數據。

根據Lexinova的統計,雷達相關專利的前四大專利持有者分別是豐田汽車公司、日立貿易公司、博世和富士通。

第四,科技行業和汽車行業應在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的新突破。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中,谷歌等科技公司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它們之間將存在競爭,汽車將變得越來越像一臺運行中的計算機。哪家公司將率先將自動駕駛生產汽車推向市場?預計2020年將推出一款自動駕駛汽車:谷歌、特斯拉、奧迪、日產、沃爾沃、梅賽德斯-奔馳和豐田。

1.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開始路試。

自2009年測試以來,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安全行駛了160多萬公里,而這13起事故都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2015年6月26日,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終于在加州正式上路測試,這是它首次獲準上路測試。目前,谷歌有25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路上行駛,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會增加到75輛。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

谷歌無人駕駛電動原型看起來像考拉,最大負載不超過3000磅(約1360公斤)。車身由碳纖維制成,輸出參數尚未公開的電機位于后輪下方。它由位于密歇根州的工業機械公司Roush Industries制造和組裝。這款車的最高時速為25英里/小時(約40公里/小時),電池壽命約為75英里(約120公里)。因此,你不能長途旅行或高速騎行,而且你也缺乏安全氣囊等安全設備。出于安全考慮,駕駛員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都坐在車里。汽車配備了“可拆卸的方向盤、加速踏板和制動踏板,以便在必要時由人接管”。

當然,傳感器是核心系統,它由車頂上一個看起來像警笛的激光雷達、車前一個像狗鼻子一樣的攝像頭和前面板下的激光探頭組成。激光雷達可以追蹤和探測遠離兩個足球場的汽車,甚至是塑料袋。圓形的機身線條使傳感器更容易獲得360度全景圖像。在汽車的中控臺上,有一個狹窄的水平顯示屏,攝像頭收集的圖像呈現給乘客。在前蓋和乘客的腳下面還有一個很大的空間,用來放置雜物或背包。

2015年9月,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迎來了一批沒有方向盤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這也是該車的原型車首次離開加州進行路試。然而,為了避免出現緊急情況,谷歌為無人駕駛汽車的每次道路測試都配備了一臺測試儀。谷歌認為,在不同的道路環境中進行測試將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無人駕駛系統,來自美國不同地區的居民的意見也將有利于改善產品體驗。盡管新型無人駕駛汽車在測試期間配備了駕駛員和方向盤,但谷歌表示,它們最終不會配備方向盤,這樣乘客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查看電子郵件或觀看電影,或者在不必注意路況的情況下做任何他們喜歡的事情。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4

……

2015年12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谷歌之前申請的一些專利文件。從這些專利文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谷歌對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的設計思路。根據谷歌的愿景,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在車身部件方面與傳統汽車沒有太大區別,它還由大燈/尾燈、前后擋風玻璃、車門、外后視鏡、車輪等組成。然而,谷歌下一代無駕駛汽車的駕駛艙設計完全不同。它省略了方向盤、油門、制動器、車內后視鏡等。取而代之的是,它是一個集成了中控臺ECU的大屏幕,以及主駕駛員和乘客之間的調節器。此外,谷歌還為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配備了一系列先進的傳感器,包括雷達、攝像頭、激光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5

谷歌還在專利中提到了一項名為“自動取貨”的服務。用戶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向調度系統發起應用程序,輸入乘車地點和目的地,系統會安排車輛到達附近用戶提供的乘車地點。車輛到達后,將對用戶進行身份驗證,用戶通過身份驗證后即可上車。

如果用戶中途需要更改行程,可以直接通過語音或在觸摸屏上手動輸入信息,整個操作非常簡單方便。谷歌還將為用戶提供專門的服務。在緊急情況下,用戶可以通過電話或控制臺致電客戶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谷歌的另一項專利是為行人安全而設計的,它可以更好地在無人駕駛汽車和行人之間“交流”,并通過顯示各種信號來告知行人汽車的動態和意圖,以確保行人能夠安全地在汽車前面通過。

專利文件顯示,谷歌安裝在汽車引擎蓋、車門和保險杠上的電子屏幕可以顯示停車/轉彎標志或文字。它還可以通過揚聲器廣播汽車動態,或通過手勢顯示汽車的意圖,以便行人識別汽車,并通知行人采取措施避免或安全行走。

那么問題來了,谷歌的無人駕駛電動概念車什么時候才能量產?谷歌X政策主管Sarah Hunter在與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的對話中表示,谷歌打算在年底前制造100輛這樣的自動駕駛汽車,以使團隊熟悉整個量產過程。但谷歌無人駕駛項目負責人Chris Urmson表示:“在更多實驗證明它足夠安全之前,它不會大規模生產。”

2.特斯拉7.0固件版本實現了自動輔助駕駛。

特斯拉也在開發全自動駕駛技術。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透露,這項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將在未來五六年內實現。90%的特斯拉汽車將完成自動駕駛功能,再加上三年的政府審計。它可以在大約八年后大規模使用。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6

特斯拉汽車在現有駕駛系統之外配備了“自動駕駛儀”。事實上,“自動駕駛”一詞最早用于飛機,指的是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無論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多么強大,都有一名飛行員坐在那里監督和支持。特斯拉的“半自動駕駛”更傾向于“有監督的自動駕駛技術”,就像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一樣,而不是完全將自己交給傳感器和軟件,并且可以隨時切換到手動駕駛模式。

2015年10月15日,特斯拉最近通過OTA升級,將其全球車載系統升級至7.0版本。7.0升級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上,其最大的亮點是激活了包括自動車道保持、自動變道和自動停車在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升級到7.0固件版本的特斯拉汽車實際上擁有大部分自動駕駛功能。然而,仔細一看就會發現,7.0固件版本中包含的自動駕駛功能與真正的自動駕駛系統之間仍有很大差距。

自動車道保持是一種駕駛輔助功能,它將幫助車輛……

y在車道上。再加上自適應巡航的智能安全性,它將使長途駕駛變得更容易。當然,駕駛員仍然需要觀察周圍的情況,并隨時準備接管車輛。

在自動變道功能中,Model S將使用包括轉向角、轉向率和速度在內的各種測量來確定自動轉向系統,以幫助駕駛員在道路上正確操作,使駕駛更加輕松。在自動轉向系統和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系統的控制下,車輛可以保持在原始車道上的速度。必須強調的是,當自動轉向系統啟動時,駕駛員不能離開方向盤。在自動變道系統的幫助下,變道變得非常簡單。先檢查變道是否安全,然后打開轉向燈。變道完成后,松開轉向信號燈。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7

Model S現在具有強大的自動泊車功能,因此駕駛員不必擔心復雜而困難的側邊泊車。在城市低速行駛時,一旦特斯拉檢測到停車位置,儀表板上就會出現“P”字。自動駐車指南將與后攝像頭一起出現在觸摸屏上。一旦啟動,它將通過控制方向盤和速度來實現自動駐車。使用超聲波傳感器的數據,自動停車系統可以確定與路緣石和其他停放車輛的距離。只要Model S的速度低于24公里/小時,自動停車系統就可以檢測到長度約為6米的潛在平行停車區。車主只需點擊觸摸屏上的“啟動自動泊車”,并按照觸摸屏上指示操作即可。只需等待系統自動停車并顯示消息“Completed”(已完成)。

此外,配備自動駕駛部件的Model S,前視攝像頭將檢測車輛所在車道上的標志,超聲波傳感器將檢測盲區內是否有車輛。S型車檢測到明顯的路標。同時,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和自動轉向系統圖標的出現也表明自動駕駛系統已準備好啟動。連續拉動巡航控制手柄兩次,然后圖標將變藍,這意味著自動轉向系統和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已打開。

事實上,特斯拉正在慢慢拼湊自動駕駛系統的原型。

3.梅賽德斯-奔馳展示無人駕駛的未來

梅賽德斯-奔馳作為汽車的發明者,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并不落后。2013年,測試了近100公里的無人駕駛汽車。更具歷史意義的是紀念汽車發明家卡爾·本茨的貢獻。這一次,無人駕駛測試距離也是從德國曼海姆至普福爾茨海姆的路段中選擇的,該路段由梅賽德斯-奔馳進行首次汽車測試。與以往梅賽德斯-奔馳S級車的駕駛輔助系統不同,這次的路試是真正的無人駕駛,主要貢獻者是長短雷達和攝像鏡頭,它們相互配合感知周圍環境。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8

梅賽德斯-奔馳在2015年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了自動駕駛概念車“F 015 Luxury in Motion”。與梅賽德斯-奔馳的傳統命名規則一樣,它使用前綴F來識別正在研究的新車。該車的傳動系統和油箱由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制成,因此比同類車型更輕,而該車最大的賣點是可以讓車內乘客隨時與外界保持聯系。設計師為這輛車配備了六個高清觸摸屏,乘客可以通過觸摸屏導航和瀏覽網頁。F015 Luxury in Motion不僅是一款自動駕駛汽車,車主還可以手動駕駛。因此,這款車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即車身前后有一個LED區域,可以根據汽車當前的駕駛模式改變顏色。手動駕駛時為白色,自動駕駛時為藍色。最前面的LED燈帶可以照亮道路上的人行橫道,同時可以拍攝街道上的臨時人行橫街,告訴路人他們可以通過。除了不會飛之外,這款自動駕駛概念車幾乎完全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未來汽車的需求。

隨后,梅賽德斯-奔馳最新無人駕駛概念車Vision Tokyo概念車終于在2015年東京車展上亮相。整輛車的圓形和高度技術化設計使Vision Tokyo概念車展示了其從F 015 Luxury in Motion延續的血統。Mini Van旅行車的設計使Vision Tokyo概念車在自動駕駛和人車交互的完整功能上增加了多人城市交通的可能性。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9

為了讓自動駕駛系統切入日本東京市場,梅賽德斯-奔馳鎖定2015年東京車展,發布了全新Vision Tokyo概念自動駕駛概念車。與之前在北美CES展會上亮相的F 015 Luxury in Motion不同,新的Vision Tokyo概念車在造型和內部空間配置方面以多人裝載為主要功能。寬敞的空間和類似Lounge Bar的座椅配置使Metropolitan mobile更時尚、更方便,通過自動駕駛系統可以最有效地使用汽車。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0

Vision Tokyo概念車是一款中型MPV。車內的C形沙發座椅可以輕松容納相同的乘客,面對面的配置輔以立體顯示和手勢控制等功能。在自動駕駛的幫助下,以前需要的駕駛變成了一個乘客可以相互聊天和培養感情的地方,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展示梅賽德斯-奔馳專屬的頂級豪華和親密設計,而不用擔心別人的目光。

與內飾的溫暖和豪華相比,Vision Tokyo概念車看起來冷酷而技術含量高。銀白色涂裝輔以內置車身各部分的藍光組,不僅大大提高了識別度,還集成了激光投影技術,成為自動駕駛系統與外部車輛和行人溝通的工具。在動力方面,梅賽德斯-奔馳將Vision Tokyo概念車與可無線充電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相匹配,并配備大容量電池組,可創造高達980公里的單次巡航里程,不僅可以展現出明亮的動力性能,還符合目前日本推廣FCV氫燃料電池的發展趨勢,為梅賽德斯-奔馳繼續在日本站穩腳跟奠定了基礎。

4.奧迪在2017年吹噓海口的無人駕駛A8量產。

德國奧迪也在無人駕駛汽車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效果,甚至宣布將在2017年發布無人駕駛版A8。事實上,除了A8車型外,奧迪還在A7車型上進行了長距離的實際道路測試,其中以今年年初在美國5號州際公路上的測試最為著名。測試人員被安排在一輛A7汽車中。汽車通過六個雷達、三個攝像頭和兩個光線檢測和距離校正(LIDAR)進行感知,然后通過車載計算機對道路進行分析,不僅安全駕駛,而且有許多超車動作。激光雷達可以追蹤和探測遠離兩個足球場的汽車,甚至是塑料袋。圓形的機身線條使傳感器更容易獲得360度全景圖像。在汽車的中控臺上,有一個狹窄的水平顯示屏,攝像頭收集的圖像呈現給乘客。在前蓋和乘客的腳下面還有一個很大的空間,用來放置雜物或背包。

2015年9月,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迎來了一批沒有方向盤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這也是該車的原型車首次離開加州進行路試。然而,為了避免出現緊急情況,谷歌為無人駕駛汽車的每次道路測試都配備了一臺測試儀。谷歌認為,在不同的道路環境中進行測試將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無人駕駛系統,來自美國不同地區的居民的意見也將有利于改善產品體驗。盡管新型無人駕駛汽車在測試期間配備了駕駛員和方向盤,但谷歌表示,它們最終不會配備方向盤,這樣乘客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查看電子郵件或觀看電影,或者在不必注意路況的情況下做任何他們喜歡的事情。

“梅賽德斯-奔馳、特斯拉、沃爾沃、豐田、奧迪”src=……</p

/eeimg/jndp/ig/20230304022733972973/8.jpg“/>

2015年12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公布了谷歌之前申請的一些專利文件。從這些專利文件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谷歌對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的設計思路。根據谷歌的愿景,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在車身部件方面與傳統汽車沒有太大區別,它還由大燈/尾燈、前后擋風玻璃、車門、外后視鏡、車輪等組成。然而,谷歌下一代無駕駛汽車的駕駛艙設計完全不同。它省略了方向盤、油門、制動器、車內后視鏡等。取而代之的是,它是一個集成了中控臺ECU的大屏幕,以及主駕駛員和乘客之間的調節器。此外,谷歌還為下一代無人駕駛汽車配備了一系列先進的傳感器,包括雷達、攝像頭、激光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5

谷歌還在專利中提到了一項名為“自動取貨”的服務。用戶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向調度系統發起應用程序,輸入乘車地點和目的地,系統會安排車輛到達附近用戶提供的乘車地點。車輛到達后,將對用戶進行身份驗證,用戶通過身份驗證后即可上車。

如果用戶中途需要更改行程,可以直接通過語音或在觸摸屏上手動輸入信息,整個操作非常簡單方便。谷歌還將為用戶提供專門的服務。在緊急情況下,用戶可以通過電話或控制臺致電客戶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谷歌的另一項專利是為行人安全而設計的,它可以更好地在無人駕駛汽車和行人之間“交流”,并通過顯示各種信號來告知行人汽車的動態和意圖,以確保行人能夠安全地在汽車前面通過。

專利文件顯示,谷歌安裝在汽車引擎蓋、車門和保險杠上的電子屏幕可以顯示停車/轉彎標志或文字。它還可以通過揚聲器廣播汽車動態,或通過手勢顯示汽車的意圖,以便行人識別汽車,并通知行人采取措施避免或安全行走。

那么問題來了,谷歌的無人駕駛電動概念車什么時候才能量產?谷歌X政策主管Sarah Hunter在與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的對話中表示,谷歌打算在年底前制造100輛這樣的自動駕駛汽車,以使團隊熟悉整個量產過程。但谷歌無人駕駛項目負責人Chris Urmson表示:“在更多實驗證明它足夠安全之前,它不會大規模生產。”

2.特斯拉7.0固件版本實現了自動輔助駕駛。

特斯拉也在開發全自動駕駛技術。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透露,這項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將在未來五六年內實現。90%的特斯拉汽車將完成自動駕駛功能,再加上三年的政府審計。它可以在大約八年后大規模使用。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6

特斯拉汽車在現有駕駛系統之外配備了“自動駕駛儀”。事實上,“自動駕駛”一詞最早用于飛機,指的是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無論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多么強大,都有一名飛行員坐在那里監督和支持。特斯拉的“半自動駕駛”更傾向于“有監督的自動駕駛技術”,就像飛機的“自動駕駛”功能一樣,而不是完全將自己交給傳感器和軟件,并且可以隨時切換到手動駕駛模式。

2015年10月15日,特斯拉最近通過OTA升級,將其全球車載系統升級至7.0版本。7.0升級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上,其最大的亮點是激活了包括自動車道保持、自動變道和自動停車在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升級到7.0固件版本的特斯拉汽車實際上擁有大部分自動駕駛功能。然而,仔細一看就會發現,7.0固件版本中包含的自動駕駛功能與真正的自動駕駛系統之間仍有很大差距。

自動車道保持是一種駕駛……

g輔助功能,可幫助車輛保持在行駛車道上。再加上自適應巡航的智能安全性,它將使長途駕駛變得更容易。當然,駕駛員仍然需要觀察周圍的情況,并隨時準備接管車輛。

在自動變道功能中,Model S將使用包括轉向角、轉向率和速度在內的各種測量來確定自動轉向系統,以幫助駕駛員在道路上正確操作,使駕駛更加輕松。在自動轉向系統和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系統的控制下,車輛可以保持在原始車道上的速度。必須強調的是,當自動轉向系統啟動時,駕駛員不能離開方向盤。在自動變道系統的幫助下,變道變得非常簡單。先檢查變道是否安全,然后打開轉向燈。變道完成后,松開轉向信號燈。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7

Model S現在具有強大的自動泊車功能,因此駕駛員不必擔心復雜而困難的側邊泊車。在城市低速行駛時,一旦特斯拉檢測到停車位置,儀表板上就會出現“P”字。自動駐車指南將與后攝像頭一起出現在觸摸屏上。一旦啟動,它將通過控制方向盤和速度來實現自動駐車。使用超聲波傳感器的數據,自動停車系統可以確定與路緣石和其他停放車輛的距離。只要Model S的速度低于24公里/小時,自動停車系統就可以檢測到長度約為6米的潛在平行停車區。車主只需點擊觸摸屏上的“啟動自動泊車”,并按照觸摸屏上指示操作即可。只需等待系統自動停車并顯示消息“Completed”(已完成)。

此外,配備自動駕駛部件的Model S,前視攝像頭將檢測車輛所在車道上的標志,超聲波傳感器將檢測盲區內是否有車輛。S型車檢測到明顯的路標。同時,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和自動轉向系統圖標的出現也表明自動駕駛系統已準備好啟動。連續拉動巡航控制手柄兩次,然后圖標將變藍,這意味著自動轉向系統和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已打開。

事實上,特斯拉正在慢慢拼湊自動駕駛系統的原型。

3.梅賽德斯-奔馳展示無人駕駛的未來

梅賽德斯-奔馳作為汽車的發明者,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并不落后。2013年,測試了近100公里的無人駕駛汽車。更具歷史意義的是紀念汽車發明家卡爾·本茨的貢獻。這一次,無人駕駛測試距離也是從德國曼海姆至普福爾茨海姆的路段中選擇的,該路段由梅賽德斯-奔馳進行首次汽車測試。與以往梅賽德斯-奔馳S級車的駕駛輔助系統不同,這次的路試是真正的無人駕駛,主要貢獻者是長短雷達和攝像鏡頭,它們相互配合感知周圍環境。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8

梅賽德斯-奔馳在2015年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了自動駕駛概念車“F 015 Luxury in Motion”。與梅賽德斯-奔馳的傳統命名規則一樣,它使用前綴F來識別正在研究的新車。該車的傳動系統和油箱由碳纖維增強塑料(CFRP)制成,因此比同類車型更輕,而該車最大的賣點是可以讓車內乘客隨時與外界保持聯系。設計師為這輛車配備了六個高清觸摸屏,乘客可以通過觸摸屏導航和瀏覽網頁。F015 Luxury in Motion不僅是一款自動駕駛汽車,車主還可以手動駕駛。因此,這款車有一個特殊的功能,即車身前后有一個LED區域,可以根據汽車當前的駕駛模式改變顏色。手動駕駛時為白色,自動駕駛時為藍色。最前面的LED燈帶可以照亮道路上的人行橫道,同時它可以拍攝街道上的臨時人行橫街,告訴路人他們可以通過。除了不會飛之外,這款自行……

ving概念車幾乎完全符合人們對未來汽車的期望。

隨后,梅賽德斯-奔馳最新無人駕駛概念車Vision Tokyo概念車終于在2015年東京車展上亮相。整輛車的圓形和高度技術化設計使Vision Tokyo概念車展示了其從F 015 Luxury in Motion延續的血統。Mini Van旅行車的設計使Vision Tokyo概念車在自動駕駛和人車交互的完整功能上增加了多人城市交通的可能性。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9

為了讓自動駕駛系統切入日本東京市場,梅賽德斯-奔馳鎖定2015年東京車展,發布了全新Vision Tokyo概念自動駕駛概念車。與之前在北美CES展會上亮相的F 015 Luxury in Motion不同,新的Vision Tokyo概念車在造型和內部空間配置方面以多人裝載為主要功能。寬敞的空間和類似Lounge Bar的座椅配置使Metropolitan mobile更時尚、更方便,通過自動駕駛系統可以最有效地使用汽車。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0

Vision Tokyo概念車是一款中型MPV。車內的C形沙發座椅可以輕松容納相同的乘客,面對面的配置輔以立體顯示和手勢控制等功能。在自動駕駛的幫助下,以前需要的駕駛變成了一個乘客可以相互聊天和培養感情的地方,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展示梅賽德斯-奔馳專屬的頂級豪華和親密設計,而不用擔心別人的目光。

與內飾的溫暖和豪華相比,Vision Tokyo概念車看起來冷酷而技術含量高。銀白色涂裝輔以內置車身各部分的藍光組,不僅大大提高了識別度,還集成了激光投影技術,成為自動駕駛系統與外部車輛和行人溝通的工具。在動力方面,梅賽德斯-奔馳將Vision Tokyo概念車與可無線充電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相匹配,并配備大容量電池組,可創造高達980公里的單次巡航里程,不僅可以展現出明亮的動力性能,還符合目前日本推廣FCV氫燃料電池的發展趨勢,為梅賽德斯-奔馳繼續在日本站穩腳跟奠定了基礎。

4.奧迪在2017年吹噓海口的無人駕駛A8量產。

德國奧迪也在無人駕駛汽車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并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效果,甚至宣布將在2017年發布無人駕駛版A8。事實上,除了A8車型外,奧迪還在A7車型上進行了長距離的實際道路測試,其中以今年年初在美國5號州際公路上的測試最為著名。測試人員被安排在一輛A7汽車中。汽車通過六個雷達、三個攝像頭和兩個光線檢測和距離校正(LIDAR)進行感知,然后通過車載計算機對道路進行分析,不僅安全駕駛,而且有許多超車動作。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8

奧迪在2015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正式發布了全新的Prologue Piloted Driving概念車。這款車是奧迪Prologue概念車的升級版,配備了新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并在許多看不見的地方配備了激光掃描儀、多個視頻監視器、雷達探測器和超聲波探測器。所有信息將從這些監視器和檢測器輸出,并收集到一個名為zFAS的中央駕駛員輔助控制器中,以實現自動駕駛模式。與之前發布的RS7自動駕駛概念車一樣,該車使用高功率激光掃描儀、攝像頭和雷達傳感器來檢測周圍的路況,然后由計算機規劃最佳路徑。在發生事故時,汽車不僅可以剎車,還可以完成超車動作。

5.沃爾沃希望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領導者。

作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制造商之一,沃爾沃一直期望其生產的汽車不會因為駕駛員的疏忽而危及安全。當自動駕駛的概念首次提出時,一些人認為它會……

我喜歡開車。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思維出現了突破。為了輔助疲勞駕駛行為,零重大交通傷亡的愿景和零事故的最終目標與沃爾沃不謀而合,沃爾沃一直奉行最安全的汽車品牌。因此,沃爾沃近年來不斷投入自動駕駛研發,明確表示預計2017年其汽車將搭載該技術,有信心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領導者。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9

2014年5月,沃爾沃宣布在瑞典哥德堡完成了半自動汽車的50公里距離測試。這次測試的名稱是“Drive Me”,完成的測試是整個項目的第一階段。100名顧客在瑞典哥德堡的街道上駕駛半自動汽車,車身上裝載的“自動駕駛儀”會將汽車引導到50公里半徑內的任何地方。雖然客戶在車里,但車輛一直在自動駕駛。參加測試的車輛可以自動在道路上行駛,并可以根據當時的路況自動調整車速,從而能夠融入周圍的交通環境。但不可避免的是,在這個階段,駕駛員仍然需要時刻關注車輛的駕駛情況,不可能完全自動駕駛。“Drive Me測試的最終目標是使汽車能夠在自動模式下完成整個計劃的測試旅程。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0

在2015年洛杉磯車展上,沃爾沃推出了名為concept 26的概念座艙。之所以將其命名為Concept 26,是因為美國的平均通勤時間為26分鐘,而Concept二十六基于一種全新的專利座椅,該座椅有三種切換模式:駕駛、創造和放松。基本上,它通過折疊方向盤、大顯示屏和更換座椅來創造不同的使用模式,讓駕駛員和乘客在駕駛和自動駕駛之間享受樂趣。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1

2015年12月8日,沃爾沃最新的2017款旗艦豪華轎車S90不僅是瑞典車企對德國競爭對手的有力挑戰,還增加了一項名為Pilot Assist的真正無人駕駛功能。該功能可以為用戶帶來真正安靜的無人駕駛功能。concept 26的概念座艙可以在手動駕駛和無人駕駛之間隨意切換,盡管短期內不會大規模生產,但它將在未來率先用于S90這樣的旗艦車型。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2

沃爾沃的無人駕駛技術可以為駕駛員自動識別道路交通流量,并可以幫助汽車自動避免與其他車輛相撞,提前發現不安全的行駛路線。同時,像瑞典這樣的地方經常有各種各樣的麋鹿,而且這個系統還可以讓汽車隨時自動避開突然出現的動物,甚至可以跟蹤附近的野馬或駝鹿,而不用讓司機一直保持警惕。沃爾沃表示,在明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上,S90上的這套無人駕駛技術將詳細展示。

日產汽車希望明年在日本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希望明年在日本推出自動駕駛汽車。到2020年,這些汽車將能夠在繁忙的大都市環境中自行駕駛。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3

日產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基于最新開發的先進傳感器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安裝在車身周圍的先進傳感器和全景圖像監控系統360全方位監控車輛周圍環境,使系統能夠持續搜索障礙物、其他車輛、潛在風險以及路標和信號。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4

此外,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是汽車智能駕駛領域的突破,它可以計算收集的數據……

做出相關回應。通過這兩項技術的協同工作,車輛可以獨立處理復雜的實際路況。

7.德爾福改裝奧迪Q5自動駕駛汽車穿越美國。

2015年3月22日,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將從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出發,開始挑戰美國3500英里的無人駕駛旅程,其中99%的里程將是全自動的。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5

這次旅行橫跨15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自動駕駛汽車一路上經歷了各種實際駕駛條件,包括施工區域、橋梁、隧道、其他危險駕駛車輛和不同天氣的影響。這款自動駕駛汽車是德爾福改裝的奧迪Q5,由德爾福開發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控制。它配備了德爾福的一套先進技術和功能,包括碰撞緩解系統、集成雷達和攝像頭系統、正面碰撞和車道偏離警告系統等。其中許多已經上市。主要在沿途的高速公路上行駛,會有一個人坐在駕駛座上等待命令,除非出現汽車無法處理的情況,否則不會干擾駕駛。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6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7

德爾福估計,到2019年,隨著技術的普及,將車輛改裝成自動駕駛汽車只需花費5000美元。

8.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汽車豐田都應該很難。

2015年10月,豐田宣布其自動駕駛實驗車(Highway Teammate)在東京高速公路上進行了演示,并計劃于2020年實現商業化。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8

在此次示范駕駛中,這款基于雷克薩斯GS的自動駕駛實驗車已經能夠實現從入口到出口的自動駕駛。車載系統將根據實際交通情況進行合理的認知、判斷和操作,實現并線、變道、保持車道和距離、調車等操作。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9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0

這款自動駕駛汽車的車載系統可以根據高精度地圖信息準確掌握車輛位置,并通過安裝在車內各處的多個傳感器識別周圍的障礙物和車輛,并根據目的地選擇相應的路線和車道。而且,這款自動駕駛測試車可以設置行駛路線和目標速度,并自動控制方向盤、油門和剎車,使其能夠安全順利地完成機動車專用道路樞紐分流、后續并線、出口變道、車道保持和距離保持等一系列操作。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1

與此同時,豐田日前宣布,未來將加快自動駕駛的研發,力爭在2020年左右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并投放市場。

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研究方面的投資已經有六年了,目前仍處于測試階段,這表明了它的困難。豐田似乎看到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困境,決定另辟蹊徑。近日,該公司宣布將投資5000萬美元與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合作開發智能汽車,并聘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Grill Pratt博士協助和推動研發工作。

智能汽車與無人駕駛汽車最大的區別在于,智能汽車以人為本。豐田開發的智能汽車希望汽車能夠輔助駕駛員,駕駛員也可以選擇自動駕駛或手動操作模式。智能汽車還可以在駕駛員分心時自動轉彎,糾正不當駕駛操作,降低安全風險,甚至可以檢測駕駛員的情緒并自動播放歌曲來緩解他的情緒。

五、六大障礙……

自動駕駛的極化

盡管各家汽車公司都在投資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預計10年內將趕上普及趨勢,但專家指出,即使克服了汽車的技術限制,仍存在價格、信息交流、公眾接受、安全、交通法規和地圖技術等障礙,這可能會將自動駕駛的普及推遲10年。

價格是主要障礙。自動駕駛汽車用于測量距離和描述環境的光學雷達儀器又大又貴,而且它還像一頂愚蠢的帽子一樣安裝在車頂上。自動駕駛儀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變得更小、更便宜。汽車和其他信息之間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在設置路線時,汽車必須同時考慮交通流量、道路封閉信息和天氣。目前,汽車與外界的溝通程度仍然不足。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2

人們的接受度也是自動駕駛汽車的障礙之一。人類只是還沒有準備好被機器驅動。許多人對自動駕駛沒有需求和興趣。有些人喜歡邊開車邊看手機,而另一些人仍然喜歡開車。

此外,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之前,安全必須滴水不漏,必須保證與駕駛安全相關的技術不會失去其功能。

交通法規也是主要障礙之一。各國政府尚未制定出自動駕駛汽車在發生事故時的法律責任歸屬。只有制定并完善了這些法律法規,自動駕駛汽車才能上路。

最后,地圖技術還不夠成熟,無法應對充滿車輛、自行車、行人和其他障礙物的復雜城市道路。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半自動駕駛技術,如自動停車、車道維護、檢測障礙物和自動保持與前車的距離。隨著半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駕駛環境也將朝著全自動駕駛的方向發展,相信障礙會逐漸消除。正如凱利藍皮書的高級分析師卡爾·布勞爾所說,“未來五到十年將是個人交通史上最翻天覆地的一天。”

歡迎關注汽車革命的各界英雄于2016年1月15日至17日齊聚廣州,出席以“重新定義汽車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為主題的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讓我們討論一下革命的前景和道路。更多詳情請點擊: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方網站:注冊與贊助合作。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8

奧迪在2015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正式發布了全新的Prologue Piloted Driving概念車。這款車是奧迪Prologue概念車的升級版,配備了新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并在許多看不見的地方配備了激光掃描儀、多個視頻監視器、雷達探測器和超聲波探測器。所有信息將從這些監視器和檢測器輸出,并收集到一個名為zFAS的中央駕駛員輔助控制器中,以實現自動駕駛模式。與之前發布的RS7自動駕駛概念車一樣,該車使用高功率激光掃描儀、攝像頭和雷達傳感器來檢測周圍的路況,然后由計算機規劃最佳路徑。在發生事故時,汽車不僅可以剎車,還可以完成超車動作。

5.沃爾沃希望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領導者。

作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制造商之一,沃爾沃一直期望其生產的汽車不會因為駕駛員的疏忽而危及安全。當自動駕駛的概念首次提出時,一些人認為它會剝奪人們的駕駛樂趣。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思維出現了突破。為了輔助疲勞駕駛行為,零重大交通傷亡的愿景和零事故的最終目標與沃爾沃不謀而合,沃爾沃一直奉行最安全的汽車品牌。因此,沃爾沃一直在……

y近年來投資于自動駕駛研發,明確表示預計其汽車將在2017年配備該技術,并有信心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領導者。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9

2014年5月,沃爾沃宣布在瑞典哥德堡完成了半自動汽車的50公里距離測試。這次測試的名稱是“Drive Me”,完成的測試是整個項目的第一階段。100名顧客在瑞典哥德堡的街道上駕駛半自動汽車,車身上裝載的“自動駕駛儀”會將汽車引導到50公里半徑內的任何地方。雖然客戶在車里,但車輛一直在自動駕駛。參加測試的車輛可以自動在道路上行駛,并可以根據當時的路況自動調整車速,從而能夠融入周圍的交通環境。但不可避免的是,在這個階段,駕駛員仍然需要時刻關注車輛的駕駛情況,不可能完全自動駕駛。“Drive Me測試的最終目標是使汽車能夠在自動模式下完成整個計劃的測試旅程。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0

在2015年洛杉磯車展上,沃爾沃推出了名為concept 26的概念座艙。之所以將其命名為Concept 26,是因為美國的平均通勤時間為26分鐘,而Concept二十六基于一種全新的專利座椅,該座椅有三種切換模式:駕駛、創造和放松。基本上,它通過折疊方向盤、大顯示屏和更換座椅來創造不同的使用模式,讓駕駛員和乘客在駕駛和自動駕駛之間享受樂趣。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1

2015年12月8日,沃爾沃最新的2017款旗艦豪華轎車S90不僅是瑞典車企對德國競爭對手的有力挑戰,還增加了一項名為Pilot Assist的真正無人駕駛功能。該功能可以為用戶帶來真正安靜的無人駕駛功能。concept 26的概念座艙可以在手動駕駛和無人駕駛之間隨意切換,盡管短期內不會大規模生產,但它將在未來率先用于S90這樣的旗艦車型。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2

沃爾沃的無人駕駛技術可以為駕駛員自動識別道路交通流量,并可以幫助汽車自動避免與其他車輛相撞,提前發現不安全的行駛路線。同時,像瑞典這樣的地方經常有各種各樣的麋鹿,而且這個系統還可以讓汽車隨時自動避開突然出現的動物,甚至可以跟蹤附近的野馬或駝鹿,而不用讓司機一直保持警惕。沃爾沃表示,在明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上,S90上的這套無人駕駛技術將詳細展示。

日產汽車希望明年在日本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希望明年在日本推出自動駕駛汽車。到2020年,這些汽車將能夠在繁忙的大都市環境中自行駕駛。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3

日產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基于最新開發的先進傳感器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安裝在車身周圍的先進傳感器和全景圖像監控系統360全方位監控車輛周圍環境,使系統能夠持續搜索障礙物、其他車輛、潛在風險以及路標和信號。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4

此外,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是車輛智能駕駛領域的突破,它可以計算收集的數據并做出相關響應。通過這兩項技術的協同工作,車輛可以獨立處理復雜的實際路況。

7.德爾福改裝奧迪Q5自動駕駛汽車穿越美國。

2015年3月22日,一輛自駕汽車將從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出發,開始挑戰unma長達3500英里的旅程……

在美國各地駕駛,其中99%的里程將是全自動的。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5

這次旅行橫跨15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自動駕駛汽車一路上經歷了各種實際駕駛條件,包括施工區域、橋梁、隧道、其他危險駕駛車輛和不同天氣的影響。這款自動駕駛汽車是德爾福改裝的奧迪Q5,由德爾福開發的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控制。它配備了德爾福的一套先進技術和功能,包括碰撞緩解系統、集成雷達和攝像頭系統、正面碰撞和車道偏離警告系統等。其中許多已經上市。主要在沿途的高速公路上行駛,會有一個人坐在駕駛座上等待命令,除非出現汽車無法處理的情況,否則不會干擾駕駛。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6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7

德爾福估計,到2019年,隨著技術的普及,將車輛改裝成自動駕駛汽車只需花費5000美元。

8.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汽車豐田都應該很難。

2015年10月,豐田宣布其自動駕駛實驗車(Highway Teammate)在東京高速公路上進行了演示,并計劃于2020年實現商業化。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8

在此次示范駕駛中,這款基于雷克薩斯GS的自動駕駛實驗車已經能夠實現從入口到出口的自動駕駛。車載系統將根據實際交通情況進行合理的認知、判斷和操作,實現并線、變道、保持車道和距離、調車等操作。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9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0

這款自動駕駛汽車的車載系統可以根據高精度地圖信息準確掌握車輛位置,并通過安裝在車內各處的多個傳感器識別周圍的障礙物和車輛,并根據目的地選擇相應的路線和車道。而且,這款自動駕駛測試車可以設置行駛路線和目標速度,并自動控制方向盤、油門和剎車,使其能夠安全順利地完成機動車專用道路樞紐分流、后續并線、出口變道、車道保持和距離保持等一系列操作。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1

與此同時,豐田日前宣布,未來將加快自動駕駛的研發,力爭在2020年左右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并投放市場。

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研究方面的投資已經有六年了,目前仍處于測試階段,這表明了它的困難。豐田似乎看到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困境,決定另辟蹊徑。近日,該公司宣布將投資5000萬美元與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合作開發智能汽車,并聘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Grill Pratt博士協助和推動研發工作。

智能汽車與無人駕駛汽車最大的區別在于,智能汽車以人為本。豐田開發的智能汽車希望汽車能夠輔助駕駛員,駕駛員也可以選擇自動駕駛或手動操作模式。智能汽車還可以在駕駛員分心時自動轉彎,糾正不當駕駛操作,降低安全風險,甚至可以檢測駕駛員的情緒并自動播放歌曲來緩解他的情緒。

五、自動駕駛普及的六大障礙

盡管各家汽車公司都在投資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預計10年內將趕上普及趨勢,但專家指出,即使克服了汽車的技術限制,仍存在價格、信息交流、公眾接受、安全、交通等障礙……

c法規和地圖技術,這可能會將自動駕駛的普及推遲10年。

價格是主要障礙。自動駕駛汽車用于測量距離和描述環境的光學雷達儀器又大又貴,而且它還像一頂愚蠢的帽子一樣安裝在車頂上。自動駕駛儀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變得更小、更便宜。汽車和其他信息之間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在設置路線時,汽車必須同時考慮交通流量、道路封閉信息和天氣。目前,汽車與外界的溝通程度仍然不足。

Mercedes-Benz, Tesla, Volvo, Toyota, Audi2

人們的接受度也是自動駕駛汽車的障礙之一。人類只是還沒有準備好被機器驅動。許多人對自動駕駛沒有需求和興趣。有些人喜歡邊開車邊看手機,而另一些人仍然喜歡開車。

此外,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之前,安全必須滴水不漏,必須保證與駕駛安全相關的技術不會失去其功能。

交通法規也是主要障礙之一。各國政府尚未制定出自動駕駛汽車在發生事故時的法律責任歸屬。只有制定并完善了這些法律法規,自動駕駛汽車才能上路。

最后,地圖技術還不夠成熟,無法應對充滿車輛、自行車、行人和其他障礙物的復雜城市道路。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半自動駕駛技術,如自動停車、車道維護、檢測障礙物和自動保持與前車的距離。隨著半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駕駛環境也將朝著全自動駕駛的方向發展,相信障礙會逐漸消除。正如凱利藍皮書的高級分析師卡爾·布勞爾所說,“未來五到十年將是個人交通史上最翻天覆地的一天。”

歡迎關注汽車革命的各界英雄于2016年1月15日至17日齊聚廣州,出席以“重新定義汽車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為主題的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讓我們討論一下革命的前景和道路。更多詳情請點擊:第六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官方網站:注冊與贊助合作。

標簽:奔馳特斯拉沃爾沃豐田奧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玩真的!新能源車備戰低補貼時代

不久之前的廣州車展上,上汽、北汽等多家車企都發布了明年的新能源新車計劃,而吉利則更是“激進”地表示,到2020年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百萬輛,在總銷量中占比達到90。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傳祺GA5PHEV11日上市;中航鋰電業績將劇增;德勤稱中國充電設施建設滯后

1德勤:中國已進入推進能源革命戰略機遇期12月8日,德勤在北京發布《2015清潔能源行業報告邁向新主流》報告指出,中國已進入推進能源革命的戰略機遇期。

1900/1/1 0:00:00
韓國新能源汽車規劃:2020年保有量超100萬輛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近日公布了未來環境友好車型的規劃,計劃2020年使新能源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

1900/1/1 0:00:00
堵住利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賺大錢的漏洞

如果真要是利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賺大錢,那么這篇文章出來的有點過晚了。事實上,業界基本上都知道了如何利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賺錢,而且也已經有人行動了,還不只一個兩個,也不只一千輛兩千輛。

1900/1/1 0:00:00
【2015綠色汽車評選】充電服務商-珠海泰坦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泰坦”成立于1992年,注冊資金2億元人民幣是中國泰坦能源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主板上市,港股代碼:2188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電力電子,

1900/1/1 0:00:00
天能動力明年將新增4條生產線 攜手中移動打造智能云電池

動力電池制造商天能動力上半年鋰電池銷售收入錄得189億元,大增12倍,近五年亦維持近1倍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明年將至少新增4條生產線,總產能1GWH。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