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11月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告訴筆者,目前,有14家汽車企業未能達到汽車行業生產經營的合格要求,并將被宣布停止生產資格,也就是俗稱的“退市”。
苗圩表示,2012年7月,工信部下發通知,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對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實施為期兩年的專項公示管理。特殊公示期屆滿后,不符合資質要求的企業將被摘牌。2013年10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一批專項公示的企業公告,包括48家乘用車生產企業和改裝乘用車生產商。
在這48家公司中,有12家通過兼并、重組、整合等方式恢復了正常生產經營。對于其他22家申請準入條件評估的企業,我們近期正在組織對其進行復審評估,我們將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恢復還是退出。仍有14家企業,其生產資質已在近期即將公布的公告中被叫停,也就是俗稱的“退市”。
苗圩指出,“退市車企”工作要按照長期工作制度進行,對所謂“僵尸車企”要建立平穩退出機制,今后要實行“進退”政策。整個汽車行業的形勢,雖然中國已經連續幾年成為第一大汽車生產和銷售國,但大而不強。
從分布的角度來看,汽車制造商的數量仍然太多,規模相對較小。目前有184家汽車制造商,但根據該集團的統計,實際上只有76家和1056家改裝汽車制造商。總的來說,汽車企業的數量仍然偏高。
苗圩強調,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主要是打破汽車生產企業資質終身制,建立“進得來、出得去、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升級力度;
如果不能實現,還可以通過并購不斷提高汽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
以下是苗宇演講的原文:
2012年7月,我們下發通知,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對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實施為期兩年的專項宣傳管理。專項公示期滿后,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將被摘牌。
2013年10月15日,我部發布了第一批專項公示的企業公告,共有48家企業,包括乘用車制造商和改裝乘用車制造商。在這48家公司中,有12家在合并、重組、整合后恢復了正常生產經營,并已整合為大型集團。對于其他22家申請準入條件評估的企業,我們近期正在組織對其進行復審評估,我們將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恢復還是退出。仍有14家企業,其生產資質已在近期即將公布的公告中被叫停,也就是俗稱的“退市”。
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我們還提出10家汽車制造商、102家改裝車公司和23家摩托車公司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這些企業將作為第二批企業盡快公布,并進行專項宣傳。
在整個工作中,我們希望堅持長期的工作制度,建立所謂“僵尸車企”的平穩退出機制,并在未來實施“進退”政策。
整個汽車行業的情況,盡管我們已經連續幾年成為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汽車銷售商,但我們仍然大而不強。從分布的角度來看,汽車制造商的數量仍然太多,規模相對較小。通過近幾年的競爭,我們的集中度越來越高,排名前十的企業集中度已經達到90%。排名前五的企業集中度超過50%。目前,我們有184家汽車制造商,但這184家邀請了媒體朋友來幫助我們宣傳。根據該組織的統計,實際上只有76人。一些集團擁有多個法人實體和多家企業的資質。目前有1056家改裝汽車公司。當然,總的來說,汽車企業的數量仍然偏高,這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主要是打破汽車生產企業資質終身制,建立“進得來、出得去、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力度;
如果不能實現,還可以通過并購不斷提高汽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11月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告訴筆者,目前,有14家汽車企業未能達到汽車行業生產經營的合格要求,并將被宣布停止生產資格,也就是俗稱的“退市”。
苗圩表示,2012年7月,工信部下發通知,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對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實施為期兩年的專項公示管理。特殊公示期屆滿后,不符合資質要求的企業將被摘牌。2013年10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第一批專項公示的企業公告,包括48家乘用車生產企業和改裝乘用車生產商。
在這48家公司中,有12家通過兼并、重組、整合等方式恢復了正常生產經營。對于其他22家申請準入條件評估的企業,我們近期正在組織對其進行復審評估,我們將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恢復還是退出。仍有14家企業,其生產資質已在近期即將公布的公告中被叫停,也就是俗稱的“退市”。
苗圩指出,“退市車企”工作要按照長期工作制度進行,對所謂“僵尸車企”要建立平穩退出機制,今后要實行“進退”政策。整個汽車行業的形勢,雖然中國已經連續幾年成為第一大汽車生產和銷售國,但大而不強。
從分布的角度來看,汽車制造商的數量仍然太多,規模相對較小。目前有184家汽車制造商,但根據該集團的統計,實際上只有76家和1056家改裝汽車制造商。總的來說,汽車企業的數量仍然偏高。
苗圩強調,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主要是打破汽車生產企業資質終身制,建立“進得來、出得去、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升級力度;
如果不能實現,還可以通過并購不斷提高汽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
以下是苗宇演講的原文:
2012年7月,我們下發通知,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對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實施為期兩年的專項宣傳管理。專項公示期滿后,不符合條件的企業將被摘牌。
2013年10月15日,我部發布了第一批專項公示的企業公告,共有48家企業,包括乘用車制造商和改裝乘用車制造商。在這48家公司中,有12家在合并、重組、整合后恢復了正常生產經營,并已整合為大型集團。對于其他22家申請準入條件評估的企業,我們近期正在組織對其進行復審評估,我們將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恢復還是退出。仍有14家企業,其生產資質已在近期即將公布的公告中被叫停,也就是俗稱的“退市”。
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間,我們還提出10家汽車制造商、102家改裝車公司和23家摩托車公司無法維持正常生產經營,這些企業將作為第二批企業盡快公布,并進行專項宣傳。
在整個工作中,我們希望堅持長期的工作制度,建立所謂“僵尸車企”的平穩退出機制,并在未來實施“進退”政策。
整個汽車行業的情況,盡管我們已經連續幾年成為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最大的汽車銷售商,但我們仍然大而不強。從分布的角度來看,汽車制造商的數量仍然太多,規模相對較小。通過近幾年的競爭,我們的集中度越來越高,排名前十的企業集中度已經達到90%。排名前五的企業集中度超過50%。目前,我們有184家汽車制造商,但這184家邀請了媒體朋友來幫助我們宣傳。根據該組織的統計,實際上只有76人。一些集團擁有多個法人實體和多家企業的資質。目前有1056家改裝汽車公司。當然,總的來說,汽車企業的數量仍然偏高,這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我們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主要是打破汽車生產企業資質終身制,建立“進得來、出得去、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力度;如果不能實現,還可以通過并購不斷提高汽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
標簽:
寶駿從默默無聞到大紅大紫仿佛只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神車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這勢態簡直讓小伙伴們望塵莫及。而在“席卷”SUV界和MPV界之后,寶駿果斷轉戰微型電動車界。
1900/1/1 0:00:00近日,第一電動網獲得了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其是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配套文件。
1900/1/1 0:00:00近日作者從寶馬官方渠道獲悉,在11月20日開幕的廣州車展上,寶馬X5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新車將會宣布上市。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特賣再度來襲。
1900/1/1 0:00:00編者:自從汽車之家創始人宣布與易車網創始人李斌合作成立蔚來汽車,進入造車領域以來,汽車行業和汽車媒體非常關注其一舉一動。
1900/1/1 0:00:00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鄭立新近日表示,目前已經有一批非汽車企業在申請資質,申請企業已經有幾十家,工信部正在組織有關的專家在做評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