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汽車行業最熱門的事情是什么?當然是電動汽車!在四輪的世界里,凌云智能科技公司創始人朱凌云找到了制造兩輪電動汽車的新方法。第一次聽到和看到的人會有點懷疑和驚訝,但朱凌云認為,兩輪電動汽車可以改變出行和生活方式,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讓汽車不再需要四個輪子,但兩輪就足夠了!
當我在云集第一次見到朱凌云時,他穿著一件淺灰色的T恤和一條卡其色的褲子,展現了一群技術人員的溫柔、害羞和冷漠,互相寒暄,切中要害。在他的言語和舉止之間不斷流露出的是一位以行動為導向的技術總監的勇氣、熱情和毅力。
你為什么想成為一輛兩輪電動汽車?
“想要成為一輛兩輪電動汽車的想法是在2013年產生的。當時,我不知道現在電動汽車行業如此火爆。當我進來之后,我發現我想創造一個熱門產品。“朱凌云一直在尋找一個方便的交通方案。早在2012年,他就制作了一輛電動獨輪車,希望它能解決最后一英里的出行問題。但他發現獨輪車的學習門檻相對較高,而且沒有騎自行車快,這限制了它的便捷出行。此時,他注意到電動汽車是未來的交通工具轉向、輕量化和小型化是汽車的發展趨勢,因此他將注意力轉向了電動汽車。“我認為兩個輪子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100多年前,英國有兩個汽車原型,但當時的技術無法實現。現在,電動技術、陀螺儀技術和自動平衡技術正在逐漸成熟,技術使汽車不再需要四個輪子。”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交通擁堵、PM2.5、停車難、搖號難都隨之而來。我希望凌云能找到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四個人走到一起,我負責算法、軟件和硬件,其他人負責相關的機械、外觀設計、結構、制造和調試,但他們都不是汽車行業的人。既然他們想成為汽車,就必須找到專業人士。現在增加了很多技術人員。負責機械、車身、底盤、電子控制l和工業設計等,一些涉及核心零部件的工作,以及來自航空航天專業的優秀人才。“看著十幾個人的創業團隊,朱凌云非常自信。
兩輪電動汽車有什么進展?
當你想起來的時候,就去做吧!
朱凌云是認真的。2014年,他的團隊制造了中國第一輛兩輪電動汽車——“凌云兩輪電動汽車”,它有著像跑車一樣的流線型外觀,寬度、體積和重量只有普通汽車的一半。“當時,我們覺得新事物需要科幻的外觀,可以讓人發光、發光、變小。”
2014年8月,第一次載人實驗成功。朱凌云說:, “兩輪電動汽車的駕駛體驗與普通汽車完全相同,甚至比四輪汽車更舒適。駕駛習慣在操作中沒有改變。如何駕駛普通汽車,無論是四輪還是兩輪,轉彎時都會自動傾斜,并利用重力分量抵消離心力普通車急轉彎,水會濺出來,但這輛車在顛簸振動方面,普通車有四個點,而我們的車只有兩個點,這要舒服得多。僅僅從人們駕駛體驗的舒適度來看,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此外,兩輪電動汽車的前后輪可以實現90度轉向,零半徑轉彎,并可以水平駛入停車位。"
每個人都最關心的是巡航范圍。凌云電動汽車的一大創新是插電式電池組。“因為兩輪車體積輕、重量輕、迎風面小、風阻小,所以它們在兩個點與地面接觸。普通汽車有四條線,滾動摩擦小,所以非常節能。電池能耗可以是現有市場電動汽車的三分之一。實際測試功耗為y每100公里4到5度,而電動汽車平均每100公里消耗約20度。在理想的路況下,在相同的電池容量下,巡航里程是普通純電動汽車的3-5倍,普通汽車用電池行駛200公里,我們的汽車可能可以行駛1000公里。”朱凌云強調,兩輪電動車的續航能力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朱凌云告訴筆者,計劃于2016年在中國汽車市場推出一款全新的兩輪電動汽車原型車,所有功能基本可以實現。然后,進行正式的量產設計,可能需要一年半到兩年左右的時間,真正的量產可能在2019年。他說:“之所以需要很長時間,是因為傳統的四輪車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改裝。對我們來說,兩輪車是全新的,包括我們現在做的許多設計都是外包給一些專業的設計公司的。對他們來說,四輪車熟悉道路,說到兩輪,他們都在損失。起初,他們沒有任何想法,轉向系統、懸架等以前從未做過。目前,還沒有確定使用哪種電池。明年的大部分樣車將使用方形鋰電池。18650電池也有優勢。我們也將在這個階段開發它,最終的選擇還沒有決定。"
最重要的大規模生產需要“許可證”。朱凌云要做什么?“我們正在為電動汽車企業的資質做充分準備,比如多年積極的研發經驗,電池系統和電機控制系統的建立,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一些活動和會議。雖然科委的創新基金只有50萬,但我們也申請了。目的不是申請這筆錢,而是主要讓我們所做的事情進入決策者的視線。畢竟,新能源汽車是利國利民的新事物,而且是獲得牌照和許可的。
凌云會成為顛覆者嗎?
朱凌云還沒有考慮商業模式。“世界變化太快了,就像專用車一樣……
It’’’’它才問世兩年,這對交通產生了很大影響。凌云可能會失敗,成為烈士,但兩輪車肯定會成為一個新的類別,就像汽車從燃油轉向電動一樣,這是一種趨勢,也是不可避免的!"
“原則上,我們正在做的是百年前的技術。它可以通過想象來實現。實現一個特定的模型很容易,但當它有人時就不同了,問題突然變得復雜。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解決工程問題。工業化過程很長。解決許多問題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多實驗。“這個過程在普通人看來很無聊,但朱凌云覺得很有趣。”其他人認為我在創業。至于我自己,我不認為這是一項業務,更不用說顛覆了。我喜歡這些新東西。我從小就對行星、黑洞、超光速、反引力非常感興趣。我對新的科技事物著迷。我以前也做過一些產品:強力手電筒,時速可達90公里。我們現在制造的兩輪車比以前更大了,而且它也是基于愛好。這是一種愛,我的愛和生活就是我的工作。很多東西可以用一條線串在一起,這是我的愛好。所有這些都可以歸結為對光、速度和力量的渴望和追求。每個人心中都有,但你已經找到了。”
成功還在繼續,失敗還在繼續。朱凌云將創新和創造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目前,該項目已獲得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寬帶資本、紅杉資本、Geekbang、匯橋資本、真格基金、高耀資本、金沙江創投、小米科技、順為資本、雙湖資本是知名投資者。然而,朱凌云非常清醒。“我想把這輛車做好,所以過去一年媒體報道很少,我們也沒有做任何宣傳。融資的消息在媒體上發布得很晚,大家都很低調。作為一款新產品,它在早期高調的時候難免會引發很多質疑。我們想用產品說話,讓人們看到真正的兩輪電動車確實如此。”好的
在互聯網汽車風起云涌的當下,凌云的獨特之處在于兩個輪子。很多在互聯網上造車的人都是IT出身,朱凌云也是。他曾在移動電話通信行業工作。他認為,制造汽車并不是為了制造互聯網汽車。無論是哪種汽車,任何互聯網應用都應該建立在一個優秀的載體上,而他眼前的關鍵任務是打造一個出色的底盤、出色的懸架系統、出色的轉向系統以及堅固的電池和電機系統。
邁出堅實的一步。無論你是稱贊凌云很酷,還是嘲笑凌云,朱凌云都會溫柔地笑。他仍然不想讓作者拍照,但他很高興地拿出一輛超級自行車,并自豪地說這是下一個秘密產品。信不信由你,也許幾年后,一個新的汽車類別就會出現。朱凌云大膽預測,“也許我們的汽車真的只需要兩個輪子。”當前汽車行業最熱門的事情是什么?當然是電動汽車!在四輪的世界里,凌云智能科技公司創始人朱凌云找到了制造兩輪電動汽車的新方法。第一次聽到和看到的人會有點懷疑和驚訝,但朱凌云認為,兩輪電動汽車可以改變出行和生活方式,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讓汽車不再需要四個輪子,但兩輪就足夠了!
當我在云集第一次見到朱凌云時,他穿著一件淺灰色的T恤和一條卡其色的褲子,展現了一群技術人員的溫柔、害羞和冷漠,互相寒暄,切中要害。在他的言語和舉止之間不斷流露出的是一位以行動為導向的技術總監的勇氣、熱情和毅力。
你為什么想成為一輛兩輪電動汽車?
“想要成為一輛兩輪電動汽車的想法是在2013年產生的。當時,我不知道現在電動汽車行業如此火爆。當我進來之后,我發現我想創造一個熱門產品。“朱凌云一直在尋找一個方便的交通方案。早在2012年,他就制作了一輛電動獨輪車,希望它能解決最后一英里的出行問題。但他發現獨輪車的學習門檻相對較高,而且沒有騎自行車快,這限制了它的便捷出行。此時,他注意到電動汽車是未來的交通工具轉向、輕量化和小型化是汽車的發展趨勢,因此他將注意力轉向了電動汽車。“我認為兩個輪子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100多年前,英國有兩個汽車原型,但當時的技術無法實現。現在,電動技術、陀螺儀技術和自動平衡技術正在逐漸成熟,技術使汽車不再需要四個輪子。”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交通擁堵、PM2.5、停車難、搖號難都隨之而來。我希望凌云能找到三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四個人走到一起,我負責算法、軟件和硬件,其他人負責相關的機械、外觀設計、結構、制造和調試,但他們都不是汽車行業的人。既然他們想成為汽車,就必須找到專業人士。現在增加了很多技術人員。負責機械、車身、底盤、電子控制l和工業設計等,一些涉及核心零部件的工作,以及來自航空航天專業的優秀人才。“看著十幾個人的創業團隊,朱凌云非常自信。
兩輪電動汽車有什么進展?
當你想起來的時候,就去做吧!
朱凌云是認真的。2014年,他的團隊制造了中國第一輛兩輪電動汽車——“凌云兩輪電動汽車”,它有著像跑車一樣的流線型外觀,寬度、體積和重量只有普通汽車的一半。“當時,我們覺得新事物需要科幻的外觀,可以讓人發光、發光、變小。”
2014年8月,第一次載人實驗成功。朱凌云說:, “兩輪電動汽車的駕駛體驗與普通汽車完全相同,甚至比四輪汽車更舒適。駕駛習慣在操作中沒有改變。如何駕駛普通汽車,無論是四輪還是兩輪,轉彎時都會自動傾斜,并利用重力分量抵消離心力普通車急轉彎,水會濺出來,但這輛車在顛簸振動方面,普通車有四個點,而我們的車只有兩個點,這要舒服得多。僅僅從人們駕駛體驗的舒適度來看,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此外,兩輪電動汽車的前后輪可以實現90度轉向,零半徑轉彎,并可以水平駛入停車位。"
每個人都最關心的是巡航范圍。凌云電動汽車的一大創新是插電式電池組。“因為兩輪車體積輕、重量輕、迎風面小、風阻小,所以它們在兩個點與地面接觸。普通汽車有四條線,滾動摩擦小,所以非常節能。電池能耗可以是現有市場電動汽車的三分之一。實際測試功耗為y每100公里4到5度,而電動汽車平均每100公里消耗約20度。在理想的路況下,在相同的電池容量下,巡航里程是普通純電動汽車的3-5倍,普通汽車用電池行駛200公里,我們的汽車可能可以行駛1000公里。”朱凌云強調,兩輪電動車的續航能力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朱凌云告訴筆者,計劃于2016年在中國汽車市場推出一款全新的兩輪電動汽車原型車,所有功能基本可以實現。然后,進行正式的量產設計,可能需要一年半到兩年左右的時間,真正的量產可能在2019年。他說:“之所以需要很長時間,是因為傳統的四輪車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改裝。對我們來說,兩輪車是全新的,包括我們現在做的許多設計都是外包給一些專業的設計公司的。對他們來說,四輪車熟悉道路,說到兩輪,他們都在損失。起初,他們沒有任何想法,轉向系統、懸架等以前從未做過。目前,還沒有確定使用哪種電池。明年的大部分樣車將使用方形鋰電池。18650電池也有優勢。我們也將在這個階段開發它,最終的選擇還沒有決定。"
最重要的大規模生產需要“許可證”。朱凌云要做什么?“我們正在為電動汽車企業的資質做充分準備,比如多年積極的研發經驗,電池系統和電機控制系統的建立,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一些活動和會議。雖然科委的創新基金只有50萬,但我們也申請了。目的不是申請這筆錢,而是主要讓我們所做的事情進入決策者的視線。畢竟,新能源汽車是利國利民的新事物,而且是獲得牌照和許可的。
凌云會成為顛覆者嗎?
朱凌云還沒有考慮商業模式。“世界變化太快了,就像專用車一樣……
It’’’’它才問世兩年,這對交通產生了很大影響。凌云可能會失敗,成為烈士,但兩輪車肯定會成為一個新的類別,就像汽車從燃油轉向電動一樣,這是一種趨勢,也是不可避免的!"
“原則上,我們正在做的是百年前的技術。它可以通過想象來實現。實現一個特定的模型很容易,但當它有人時就不同了,問題突然變得復雜。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解決工程問題。工業化過程很長。解決許多問題需要很長時間和很多實驗。“這個過程在普通人看來很無聊,但朱凌云覺得很有趣。”其他人認為我在創業。至于我自己,我不認為這是一項業務,更不用說顛覆了。我喜歡這些新東西。我從小就對行星、黑洞、超光速、反引力非常感興趣。我對新的科技事物著迷。我以前也做過一些產品:強力手電筒,時速可達90公里。我們現在制造的兩輪車比以前更大了,而且它也是基于愛好。這是一種愛,我的愛和生活就是我的工作。很多東西可以用一條線串在一起,這是我的愛好。所有這些都可以歸結為對光、速度和力量的渴望和追求。每個人心中都有,但你已經找到了。”
成功還在繼續,失敗還在繼續。朱凌云將創新和創造視為一種生活方式。目前,該項目已獲得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寬帶資本、紅杉資本、Geekbang、匯橋資本、真格基金、高耀資本、金沙江創投、小米科技、順為資本、雙湖資本是知名投資者。然而,朱凌云非常清醒。“我想把這輛車做好,所以過去一年媒體報道很少,我們也沒有做任何宣傳。融資的消息在媒體上發布得很晚,大家都很低調。作為一款新產品,它在早期高調的時候難免會引發很多質疑。我們想用產品說話,讓人們看到真正的兩輪電動車確實如此。”好的
在互聯網汽車風起云涌的當下,凌云的獨特之處在于兩個輪子。很多在互聯網上造車的人都是IT出身,朱凌云也是。他曾在移動電話通信行業工作。他認為,制造汽車并不是為了制造互聯網汽車。無論是哪種汽車,任何互聯網應用都應該建立在一個優秀的載體上,而他眼前的關鍵任務是打造一個出色的底盤、出色的懸架系統、出色的轉向系統以及堅固的電池和電機系統。
邁出堅實的一步。無論你是稱贊凌云很酷,還是嘲笑凌云,朱凌云都會溫柔地笑。他仍然不想讓作者拍照,但他很高興地拿出一輛超級自行車,并自豪地說這是下一個秘密產品。信不信由你,也許幾年后,一個新的汽車類別就會出現。朱凌云大膽預測,“也許我們的車真的只需要兩個輪子。”
本文作者比尼迪克森艾文于2014年作為合伙人加入AndreeSSEnHorowitz。曾在媒體和科技領域從事分析、戰略分析工作長達15年。并參與twitter,Airbnb等投資。
1900/1/1 0:00:007月26日下午兩點半,三里屯橙色大廳人潮涌動。28歲的游俠電動創始人黃修源站在聚光燈下,侃侃而談他的造車夢想。
1900/1/1 0:00:00日前,奇瑞公布了其未來新能源車型技術的發展規劃,未來將基于多個平臺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其中,艾瑞澤7插電式混動版和艾瑞澤3電動版分別會在2016年和2017年上市。
1900/1/1 0:00:008月6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近期個別地區出現純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客車自燃事故。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一路看漲的比亞迪近日又迎來新的利好:比亞迪與北京環衛集團聯合打造的純電動洗掃車交付客戶,標志著比亞迪新能源商用車正式邁進北京市場。
1900/1/1 0:00:001、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8月29日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29日在2015中國隨州專用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根據上半年統計數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