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Bindixon Elvin于2014年加入AndreeSSEn Horowitz擔任合伙人。他在媒體和科技領域從事分析和戰略分析已有15年。并參與推特、愛彼迎和其他投資。[2016未來汽車開發者計劃,點擊注冊]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汽車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電力將成為駕駛汽車的主要方式;其次,汽車將使用更多的軟件,這意味著我們在工作日使用的車輛將具有更多的功能。
事實上,汽車制造業也將迎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經驗表明,當一個行業發生巨大變化時,隨之而來的是各個方面的變化,比如這個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此外,新的競爭對手將進一步加速這個行業的變革。
電力的新能源將改變汽車制造業。
首先,從汽油燃料到電動驅動的轉變將大大降低汽車內部機械部件的復雜性。未來的汽車將不再需要傳統的動力傳輸設備和內燃機,這意味著汽車的內部零件將大大減少。這可能會改變汽車設計和制造的格局,老牌汽車制造商的優勢將消失,從而導致汽車制造技術和員工的變化。正如機電計算機和誠實的攝像頭被軟件取代一樣,汽車的變速箱和先進跑車的動力傳輸設備也被軟件取代。
在過去的15年里,手機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變化的關鍵是,如果你想在15年前制造一部手機,你必須對蜂窩技術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現在,這種理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你可以直接從供應商那里購買商品組件。個人電腦行業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最早生產電腦的人必須知道如何生產處理器,但現在他們可以直接購買各種組件模塊。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蘋果和三星這兩家智能手機巨頭將自己開發尖端的手機芯片;
中國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基本上是從聯發科等供應商那里購買芯片。與此同時,智能手機行業的生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制造商是獨立的生產商,但現在大多數制造商都選擇了外包制造商。這些變化意味著另一件事:進入手機制造業的門檻大大降低,手機制造商需要的知識產權和資本越來越少。
今天的汽車制造業也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該行業也有許多外包制造商、模塊化系統和組件。然而,電能的變化可能會給汽車制造業帶來更深刻的變化。如今,智能手機行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即許多品牌的手機將生產外包給深圳的制造商,然后將自己的軟件注入硬件設備,然后自己處理營銷和銷售。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明顯減少進入這個行業所需的資金,小米可以說是最好的公司之一。與智能手機相比,像汽車這樣的大型機械設備可能更難采用這種完全外包的生產模式,但這并非完全不可能。
共享經濟可能會改變銷量和汽車配置。
其次,汽車共享經濟的興起也將給汽車行業帶來變化。許多消費者會開始考慮是否真的需要買車,而汽車的消費者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汽車配置的變化。也許共享經濟不會在世界各地普及。當各種出租車和租車軟件之間的價格戰平息,對用戶和司機的高額補貼消失時,這項新服務將逐漸平靜下來,用戶將變得更加理性。
當用戶冷靜下來時,每個城市的共享汽車經濟都會迎來一個降溫期,而不同城市的降溫程度不同。因此,共享經濟對每個城市汽車銷售的影響會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共享經濟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汽車銷售。許多消費者會使用出租車或汽車租賃服務,而不是購買自己的汽車。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汽車行業會發生什么變化?有一種可能性是,個人購買的汽車會減少,越來越多的汽車會賣給汽車租賃公司。賣給租車公司的汽車,就像商用電腦一樣,企業不會花很多錢購買頂級配置的電腦,只要能讓員工完成工作的配置。同樣,當汽車租賃公司購買汽車出租時,他們不會購買頂級汽車。
如今,許多汽車制造商都很看好租賃汽車市場,他們將專門生產租賃車型。數據顯示,這種專門為汽車租賃市場生產的汽車占美國年汽車總產量的15%。這些車既沒有酷炫的外觀,也沒有高級的功能。這對特斯拉等資深汽車制造商來說是一個挑戰。如果消費者停止購買汽車,轉向按需租賃市場,那么汽車是否有自動感應手柄或全景天窗將不再重要。
[第頁]
無人駕駛汽車將得到普及。
第三,如果沒有發生事故,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汽車將得到普及,這將對我們產生巨大影響,而這種影響不僅限于減少交通事故。這可能會極大地改變當前的汽車共享市場、汽車消費者的類型以及人們買車的原因。
如果將來人們乘坐出租車時,會被無人駕駛汽車接走,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運營成本的降低。出租車服務公司不再需要向司機支付費用,并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和保險費用。更重要的是,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提高按需出租車服務的供應能力。
當今按需出租車服務公司最大的恐懼是什么?也就是說,用戶想要使用汽車,但沒有免費的汽車,因為車主目前正在工作或忙于其他事情,無法提供服務。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汽車可以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自行搭載用戶。
因此,在未來,如果你的車能在你下車時出去“賺外快”,而不是在同一個地方等待,那么市中心的停車場……
y消失。將來停車不再是你頭疼的事了。想象一下,在未來,你不需要擔心停車問題,使用汽車的成本將大大降低(你的汽車可以幫助你在業余時間賺錢)。未來有多少人需要公交車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人們的出行時間也會改變嗎(他們白天害怕去市中心,因為害怕找不到停車位)?將來,當你的車把你送到目的地時,你可以安全地離開,讓車幫你通過軟件賺錢。可以預見,汽車的自動駕駛屬性越高,對共享經濟的貢獻就越大。
當然,這種預期取決于自動駕駛汽車本身之外的其他關鍵因素,例如城市道路的發展。如果城市擁堵問題不能得到解決,那么無論汽車變得多么智能,它都無法發揮其最大潛力。
從技術角度來看,我認為未來的交通將經歷三個階段:
路上只有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它不會撞到任何東西——這是目前無人駕駛汽車正在經歷的階段。
大多數或所有的汽車都是無人駕駛汽車,道路經過特別優化。
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大規模進入按需出租車市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汽車的當前位置,或者在17小時34分鐘后它會在哪里。
在所有這些階段中,第二和第三階段比特斯拉和其他汽車公司更適合谷歌或優步解決。它們是算法和大規模計算系統的問題,而不是汽車設計或駕駛體驗的問題。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過程中,地圖技術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過去,地圖技術對汽車制造商來說只是錦上添花,就像汽車CD一樣。在無人駕駛時代,地圖技術將是汽車制造商的核心技術之一。
據報道,蘋果公司將開始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他們將在未來與特斯拉一起成為最受期待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對于蘋果和特斯拉來說,他們在無人駕駛時代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未來汽車的外觀會發生變化,汽車的購買者也會發生變化。
一方面,無人駕駛汽車中的方向盤和其他手動控制裝置將消失,這將進一步減少汽車中的機械部件數量,進而使人們開始重新思考汽車的定義。毫無疑問,蘋果會對此感興趣,他們最大的愛好是“重新定義xxx”。我猜測,第一代無人駕駛汽車將繼續保留方向盤和其他手動操作裝置,就像第一艘蒸汽機船仍然保留桅桿一樣,以免蒸汽機出現故障時在海里失去動力。但我相信,在第二代或第三代無人駕駛汽車中,方向盤最終會消失。
此外,如上所述,隨著按需出租車和租車服務的興起,普通消費者可能不再有買車的需求。那時,當我們需要用車時,我們只需要拿起手機訂購一輛。在這種情況下,汽車的配置會發生變化,一些華麗但不必要的配置會從汽車中消失。當時,人們對汽車的要求就像企業對商用電腦的要求一樣:適可而止。
汽車銷售規模將發生變化
第四,規模。我在很多地方都表達過這種觀點。如今,智能手機在許多方面已經取代了PC,成為人們最重要的計算設備,例如設備數量、用戶數量和用戶使用時間。事實上,從一開始,電話的普及率就高于PC,但電話最終與技術結合形成了智能手機,而軟件使手機的功能變得更好、更強大。還有哪些工業產品可以與技術相結合,產生同樣的效果?汽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上面這個圖標的問題在于它不是靜態數據。目前還很難說按需租車經濟和無人駕駛技術將在未來幾十年給汽車銷售帶來多大影響。然而,可以預期的是,汽車銷量將繼續下降。一些專家甚至預測,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總體情況……
汽車的es將下降50%之多。但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這并不完全是一天。因為隨著電能的普及,汽車的價格會下降,而利潤率會上升。尤其是在蘋果進入汽車制造業之后,他們的產品一直以高利潤率著稱。
在這種背景下,蘋果將推出什么樣的汽車?他們似乎不會追逐價格在1萬美元左右的汽車市場,他們更愿意把這個市場留給自己的AppleWatch。他們可能會追求豪華汽車或高級汽車細分市場,這更符合蘋果的定位。數據顯示,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奧迪和雷克薩斯每年將銷售500-600萬輛高端或豪華汽車,并從中獲得2200億美元的收入,平均每輛車售價為4萬美元。這個區間也是特斯拉目前瞄準的市場,首批無人駕駛汽車的價格很可能在這個價格區間內。蘋果也可能對這個價格的汽車更感興趣。
愿意花這么多錢買車的人,他們想要無人駕駛體驗還是自己開車的體驗?他們可能兩者都想要。但蘋果似乎很難在高端汽車市場復制他們在手機市場的成功。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他們可以很容易地選擇一部600美元的高級手機,而放棄其他200美元左右的手機。然而,大多數人很難放棄一輛1.4萬美元的汽車,選擇一輛4萬美元的車。無論一輛高級車有多好,價格始終是難以普及的最重要因素。
這樣一來,即使蘋果成功地創建了一個比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加起來還要大的汽車業務,他們在這個市場上的利潤率也很難與iPhone相媲美。
汽車功能將像智能手機一樣發展。
去年我剛搬到洛杉磯時,買了一輛二手車。這是一輛2009年制造的汽車,讓我想起了2002年的諾基亞手機。這款手機曾經是一款完美的功能手機,但突然諾基亞想為其添加智能功能,但這些功能沒有做好,最終這款手機陷入了深淵。
許多設備都經歷過這種情況。起初,這些設備的UI已經調整得很好,但突然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趨勢,因此制造商希望他們的設備能夠迎合這些趨勢,今天他們正在拼命為設備添加新功能。這些新的功能列表都是很好的功能,但它們與設備本身沒有很好的集成,從而破壞了整個操作體驗。可以說,諾基亞就是這樣沉沒的,日本的消費電子設備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說,現在的汽車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我們總是說汽車需要變得更好、更智能。因此,汽車制造商正在拼命地為汽車添加各種智能功能。但說實話,這項工作不應該由汽車制造商來做,而應該由軟件公司來做。汽車的升級應該像電腦或手機一樣。該系統應該每兩年升級一次,而不是每10年徹底更換一輛汽車。本文作者Bindixon Elvin于2014年加入AndreeSSEn Horowitz擔任合伙人。他在媒體和科技領域從事分析和戰略分析已有15年。并參與推特、愛彼迎和其他投資。[2016未來汽車開發者計劃,點擊注冊]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汽車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電力將成為駕駛汽車的主要方式;其次,汽車將使用更多的軟件,這意味著我們在工作日使用的車輛將具有更多的功能。
事實上,汽車制造業也將迎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經驗表明,當一個行業發生巨大變化時,隨之而來的是各個方面的變化,比如這個行業的主要參與者;
此外,新的競爭對手將進一步加速這個行業的變革。
電力的新能源將改變汽車制造業。
首先,從汽油燃料到電動驅動的轉變將大大降低汽車內部機械部件的復雜性。未來的汽車將不再需要傳統的動力傳輸設備和內燃機,這意味著汽車的內部零件將大大減少。這可能會改變汽車設計和制造的格局,老牌汽車制造商的優勢將消失,從而導致汽車制造技術和員工的變化。正如機電計算機和誠實的攝像頭被軟件取代一樣,汽車的變速箱和先進跑車的動力傳輸設備也被軟件取代。
在過去的15年里,手機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變化的關鍵是,如果你想在15年前制造一部手機,你必須對蜂窩技術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現在,這種理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你可以直接從供應商那里購買商品組件。個人電腦行業也發生了同樣的變化:最早生產電腦的人必須知道如何生產處理器,但現在他們可以直接購買各種組件模塊。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蘋果和三星這兩家智能手機巨頭將自己開發尖端的手機芯片;
中國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基本上是從聯發科等供應商那里購買芯片。與此同時,智能手機行業的生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制造商是獨立的生產商,但現在大多數制造商都選擇了外包制造商。這些變化意味著另一件事:進入手機制造業的門檻大大降低,手機制造商需要的知識產權和資本越來越少。
今天的汽車制造業也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該行業也有許多外包制造商、模塊化系統和組件。然而,電能的變化可能會給汽車制造業帶來更深刻的變化。如今,智能手機行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即許多品牌的手機將生產外包給深圳的制造商,然后將自己的軟件注入硬件設備,然后自己處理營銷和銷售。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明顯減少進入這個行業所需的資金,小米可以說是最好的公司之一。與智能手機相比,像汽車這樣的大型機械設備可能更難采用這種完全外包的生產模式,但這并非完全不可能。
共享經濟可能會改變銷量和汽車配置。
其次,汽車共享經濟的興起也將給汽車行業帶來變化。許多消費者會開始考慮是否真的需要買車,而汽車的消費者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汽車配置的變化。也許共享經濟不會在世界各地普及。當各種出租車和租車軟件之間的價格戰平息,對用戶和司機的高額補貼消失時,這項新服務將逐漸平靜下來,用戶將變得更加理性。
當用戶冷靜下來時,每個城市的共享汽車經濟都會迎來一個降溫期,而不同城市的降溫程度不同。因此,共享經濟對每個城市汽車銷售的影響會有所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共享經濟不可避免地會影響汽車銷售。許多消費者會使用出租車或汽車租賃服務,而不是購買自己的汽車。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汽車行業會發生什么變化?有一種可能性是,個人購買的汽車會減少,越來越多的汽車會賣給汽車租賃公司。賣給租車公司的汽車,就像商用電腦一樣,企業不會花很多錢購買頂級配置的電腦,只要能讓員工完成工作的配置。同樣,當汽車租賃公司購買汽車出租時,他們不會購買頂級汽車。
如今,許多汽車制造商都很看好租賃汽車市場,他們將專門生產租賃車型。數據顯示,這種專門為汽車租賃市場生產的汽車占美國年汽車總產量的15%。這些車既沒有酷炫的外觀,也沒有高級的功能。這對特斯拉等資深汽車制造商來說是一個挑戰。如果消費者停止購買汽車,轉向按需租賃市場,那么汽車是否有自動感應手柄或全景天窗將不再重要。
[第頁]
無人駕駛汽車將得到普及。
第三,如果沒有發生事故,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汽車將得到普及,這將對我們產生巨大影響,而這種影響不僅限于減少交通事故。這可能會極大地改變當前的汽車共享市場、汽車消費者的類型以及人們買車的原因。
如果將來人們乘坐出租車時,會被無人駕駛汽車接走,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運營成本的降低。出租車服務公司不再需要向司機支付費用,并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和保險費用。更重要的是,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提高按需出租車服務的供應能力。
當今按需出租車服務公司最大的恐懼是什么?也就是說,用戶想要使用汽車,但沒有免費的汽車,因為車主目前正在工作或忙于其他事情,無法提供服務。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汽車可以在沒有司機的情況下自行搭載用戶。
因此,在未來,如果你的車能在你下車時出去“賺外快”,而不是在同一個地方等待,那么市中心的停車場……
y消失。將來停車不再是你頭疼的事了。想象一下,在未來,你不需要擔心停車問題,使用汽車的成本將大大降低(你的汽車可以幫助你在業余時間賺錢)。未來有多少人需要公交車和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人們的出行時間也會改變嗎(他們白天害怕去市中心,因為害怕找不到停車位)?將來,當你的車把你送到目的地時,你可以安全地離開,讓車幫你通過軟件賺錢。可以預見,汽車的自動駕駛屬性越高,對共享經濟的貢獻就越大。
當然,這種預期取決于自動駕駛汽車本身之外的其他關鍵因素,例如城市道路的發展。如果城市擁堵問題不能得到解決,那么無論汽車變得多么智能,它都無法發揮其最大潛力。
從技術角度來看,我認為未來的交通將經歷三個階段:
路上只有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它不會撞到任何東西——這是目前無人駕駛汽車正在經歷的階段。
大多數或所有的汽車都是無人駕駛汽車,道路經過特別優化。
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大規模進入按需出租車市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汽車的當前位置,或者在17小時34分鐘后它會在哪里。
在所有這些階段中,第二和第三階段比特斯拉和其他汽車公司更適合谷歌或優步解決。它們是算法和大規模計算系統的問題,而不是汽車設計或駕駛體驗的問題。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過程中,地圖技術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過去,地圖技術對汽車制造商來說只是錦上添花,就像汽車CD一樣。在無人駕駛時代,地圖技術將是汽車制造商的核心技術之一。
據報道,蘋果公司將開始開發無人駕駛汽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他們將在未來與特斯拉一起成為最受期待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對于蘋果和特斯拉來說,他們在無人駕駛時代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未來汽車的外觀會發生變化,汽車的購買者也會發生變化。
一方面,無人駕駛汽車中的方向盤和其他手動控制裝置將消失,這將進一步減少汽車中的機械部件數量,進而使人們開始重新思考汽車的定義。毫無疑問,蘋果會對此感興趣,他們最大的愛好是“重新定義xxx”。我猜測,第一代無人駕駛汽車將繼續保留方向盤和其他手動操作裝置,就像第一艘蒸汽機船仍然保留桅桿一樣,以免蒸汽機出現故障時在海里失去動力。但我相信,在第二代或第三代無人駕駛汽車中,方向盤最終會消失。
此外,如上所述,隨著按需出租車和租車服務的興起,普通消費者可能不再有買車的需求。那時,當我們需要用車時,我們只需要拿起手機訂購一輛。在這種情況下,汽車的配置會發生變化,一些華麗但不必要的配置會從汽車中消失。當時,人們對汽車的要求就像企業對商用電腦的要求一樣:適可而止。
汽車銷售規模將發生變化
第四,規模。我在很多地方都表達過這種觀點。如今,智能手機在許多方面已經取代了PC,成為人們最重要的計算設備,例如設備數量、用戶數量和用戶使用時間。事實上,從一開始,電話的普及率就高于PC,但電話最終與技術結合形成了智能手機,而軟件使手機的功能變得更好、更強大。還有哪些工業產品可以與技術相結合,產生同樣的效果?汽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上面這個圖標的問題在于它不是靜態數據。目前還很難說按需租車經濟和無人駕駛技術將在未來幾十年給汽車銷售帶來多大影響。然而,可以預期的是,汽車銷量將繼續下降。一些專家甚至預測,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總體情況……
汽車的es將下降50%之多。但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這并不完全是一天。因為隨著電能的普及,汽車的價格會下降,而利潤率會上升。尤其是在蘋果進入汽車制造業之后,他們的產品一直以高利潤率著稱。
在這種背景下,蘋果將推出什么樣的汽車?他們似乎不會追逐價格在1萬美元左右的汽車市場,他們更愿意把這個市場留給自己的AppleWatch。他們可能會追求豪華汽車或高級汽車細分市場,這更符合蘋果的定位。數據顯示,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奧迪和雷克薩斯每年將銷售500-600萬輛高端或豪華汽車,并從中獲得2200億美元的收入,平均每輛車售價為4萬美元。這個區間也是特斯拉目前瞄準的市場,首批無人駕駛汽車的價格很可能在這個價格區間內。蘋果也可能對這個價格的汽車更感興趣。
愿意花這么多錢買車的人,他們想要無人駕駛體驗還是自己開車的體驗?他們可能兩者都想要。但蘋果似乎很難在高端汽車市場復制他們在手機市場的成功。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他們可以很容易地選擇一部600美元的高級手機,而放棄其他200美元左右的手機。然而,大多數人很難放棄一輛1.4萬美元的汽車,選擇一輛4萬美元的車。無論一輛高級車有多好,價格始終是難以普及的最重要因素。
這樣一來,即使蘋果成功地創建了一個比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加起來還要大的汽車業務,他們在這個市場上的利潤率也很難與iPhone相媲美。
汽車功能將像智能手機一樣發展。
去年我剛搬到洛杉磯時,買了一輛二手車。這是一輛2009年制造的汽車,讓我想起了2002年的諾基亞手機。這款手機曾經是一款完美的功能手機,但突然諾基亞想為其添加智能功能,但這些功能沒有做好,最終這款手機陷入了深淵。
許多設備都經歷過這種情況。起初,這些設備的UI已經調整得很好,但突然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趨勢,因此制造商希望他們的設備能夠迎合這些趨勢,今天他們正在拼命為設備添加新功能。這些新的功能列表都是很好的功能,但它們與設備本身沒有很好的集成,從而破壞了整個操作體驗。可以說,諾基亞就是這樣沉沒的,日本的消費電子設備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說,現在的汽車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我們總是說汽車需要變得更好、更智能。因此,汽車制造商正在拼命地為汽車添加各種智能功能。但說實話,這項工作不應該由汽車制造商來做,而應該由軟件公司來做。汽車的升級應該像電腦或手機一樣。該系統應該每兩年升級一次,而不是每10年徹底更換一輛汽車。不管一輛車有多好,開了10年,它的功能一點也沒有改變,人們會感到無聊。如果我們能每隔一段時間對系統進行升級,從而獲得更實用的功能,我相信消費者會更滿意。
車內的顯示屏應該學習智能手機,擁有更多功能,而不僅僅是導航和聽歌。事實上,科技公司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蘋果和谷歌推出了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智能車載娛樂系統。我相信不久之后,這種汽車制造的概念將在世界各地推廣。
從長遠來看,蘋果的CarPlay或谷歌的Auto只是過渡技術。未來的汽車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成為人們從未見過的東西。在未來,人們不再有“駕駛”的概念,因為汽車可以自己駕駛,人們可以在車里玩手機、聊天甚至喝酒,而不用擔心交通事故,因為該軟件功能強大,在避免交通事故方面比人類做得好得多。不管一輛車有多好,開了10年,它的功能一點也沒有改變,人們會感到無聊。如果我們能每隔一段時間升級一次系統,以便獲得更多實用的功能,我……
前夜的消費者會更加滿意。
車內的顯示屏應該學習智能手機,擁有更多功能,而不僅僅是導航和聽歌。事實上,科技公司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蘋果和谷歌推出了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智能車載娛樂系統。我相信不久之后,這種汽車制造的概念將在世界各地推廣。
從長遠來看,蘋果的CarPlay或谷歌的Auto只是過渡技術。未來的汽車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成為人們從未見過的東西。在未來,人們不再有“駕駛”的概念,因為汽車可以自己駕駛,人們可以在車里玩手機、聊天甚至喝酒,而不用擔心交通事故,因為該軟件功能強大,在避免交通事故方面比人類做得好得多。
8月28日,又逢山東新能源汽車展在濟南開幕。眾多參展的微型電動車企業早已卯足了勁,除了擺出看家產品,展位設計、品牌形象都奔著似有“雷同”的高大上路線去。
1900/1/1 0:00:001、自燃事故頻發工信部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治理8月6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顯示,
1900/1/1 0:00:00編者:近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生若干起起火事故(參見:電動大巴起火動力電池安全需升級)。在報道之外,我們邀請行業內外人士對此撰文,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建言獻策。
1900/1/1 0:00:007月26日下午兩點半,三里屯橙色大廳人潮涌動。28歲的游俠電動創始人黃修源站在聚光燈下,侃侃而談他的造車夢想。
1900/1/1 0:00:00日前,奇瑞公布了其未來新能源車型技術的發展規劃,未來將基于多個平臺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其中,艾瑞澤7插電式混動版和艾瑞澤3電動版分別會在2016年和2017年上市。
1900/1/1 0:00:00時下的汽車業什么最火爆?當然是電動汽車在四個輪子的世界里,凌云智能科技公司的創始人祝凌云另辟蹊徑,搞了一臺兩輪電動汽車,第一次聽到看到的人一定會有點懷疑和意外,但是祝凌云相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