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80%電動車電池企業未達工信部標準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混合動力電池行業很可能在未來迎來一場大洗牌。3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企業基本要求、生產條件要求、技術能力要求、,產品要求、質量保證能力要求、銷售和售后服務要求、標準化管理。

根據企業基本要求,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2億瓦時,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單體內企業不低于1000萬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不低于500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1萬套或2億瓦時。

在技術能力方面,《規范》提出,企業應配備相應的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或不低于100人。“電池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三大部件之一。工信部的意圖是鼓勵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做優做強,從而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經濟觀察網》的作者說。

目前,中國有大量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百家委員會在2015年初發布的《動力電池相關問題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電池制造商數量多、規模小,在技術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與國外動力電池企業存在較大差距。此外,行業內產品一致性差,行業標準和規范體系有待完善,缺乏行業規范和技術要求。

據統計,截至2014年12月,《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有近150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生產的1600多個產品,累計總產量不到16萬輛,但參與支持動力電池生產的企業有177家。“實際數字要多一點,可能是500-600。”一位國內電池制造商的高管告訴筆者。

在眾多動力電池制造商中,業內認為,完全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技術標準和生產條件的公司只有10家左右。“行業內大約有100家電池生產商和50家專門的電池生產商,但目前有80%達不到工信部的標準。”劉延龍告訴筆者。在電池公司看來,情況更糟。“在五六百所學校中,只有十幾所或二十所符合條件,合規率預計在5%至10%之間。”

然而,上述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規范》并沒有強制效力,本質上只是一份面向行業的規范性文件。“這份文件的目的是加速行業優勝劣汰,形成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張家港國泰華融一位高管對經濟觀察網作者表示。目前,《準則》還沒有對行業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很可能在《準則》之后會有相應的規則出臺。

“我們也在研究這個問題。初步判斷是,未來電池產品將獲得國家層面的認證,也就是說,像整車一樣符合標準的產品將定期公布在目錄中,它們將有資格進行匹配。如果技術無法匹配,它將慢慢消亡。“浙江的一家電池制造商告訴筆者,電池工廠已經感受到了發展的壓力,整體技術升級是不可避免的。

磷酸亞鐵鋰是我國主要的動力電池,但電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中國大多數純電動汽車都使用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容量和其他參數差異很大……

t.由于技術原因,中國企業自主生產的高端優質動力電池始終供不應求,新能源汽車企業不得不采購國外動力電池產品。

事實上,目前,該行業也開始逐漸自我淘汰。“產能已經過剩,尤其是在鋰電池行業。”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大量新的動力電池產能,以及大型企業的進入,將加劇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淘汰一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

在工信部之前,科技部于今年2月16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實施計劃(征求意見稿)》,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動力電池設定了量化目標。該方案要求,到2015年底,汽車動力電池的比能達到200千瓦時/公斤,是2010年的兩倍。2020年將達到300 WHr/kg,總體水平將保持在世界前三位。

“沒有背景、資金和技術優勢的小型動力電池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退出或倒閉的數量將大幅增加。一些小型企業將轉向電動自行車、礦燈等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領域。”研究人員認為。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15年中國鋰電池企業數量將從84家減少到40家,企業數量將減少50%。混合動力電池行業很可能在未來迎來一場大洗牌。3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從企業基本要求、生產條件要求、技術能力要求、,產品要求、質量保證能力要求、銷售和售后服務要求、標準化管理。

根據企業基本要求,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2億瓦時,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單體內企業不低于1000萬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不低于500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1萬套或2億瓦時。

在技術能力方面,《規范》提出,企業應配備相應的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或不低于100人。“電池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三大部件之一。工信部的意圖是鼓勵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做優做強,從而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經濟觀察網》的作者說。

目前,中國有大量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百家委員會在2015年初發布的《動力電池相關問題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電池制造商數量多、規模小,在技術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與國外動力電池企業存在較大差距。此外,行業內產品一致性差,行業標準和規范體系有待完善,缺乏行業規范和技術要求。

據統計,截至2014年12月,《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有近150家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生產的1600多個產品,累計總產量不到16萬輛,但參與支持動力電池生產的企業有177家。“實際數字要多一點,可能是500-600。”一位國內電池制造商的高管告訴筆者。

在眾多動力電池制造商中,業內認為,完全符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行業技術標準和生產條件的公司只有10家左右。“大約有100家電池生產商,大約有50家專門生產……

電池生產商,但目前80%的電池生產商達不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標準。”劉艷龍告訴筆者。在電池公司看來,情況更糟。“在五六百所學校中,只有一二十所是合格的,合規率預計在5%-10%之間。"

然而,上述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規范》并沒有強制效力,本質上只是一份面向行業的規范性文件。“這份文件的目的是加速行業優勝劣汰,形成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張家港國泰華融一位高管對經濟觀察網作者表示。目前,《準則》還沒有對行業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很可能在《準則》之后會有相應的規則出臺。

“我們也在研究這個問題。初步判斷是,未來電池產品將獲得國家層面的認證,也就是說,像整車一樣符合標準的產品將定期公布在目錄中,它們將有資格進行匹配。如果技術無法匹配,它將慢慢消亡。“浙江的一家電池制造商告訴筆者,電池工廠已經感受到了發展的壓力,整體技術升級是不可避免的。

磷酸亞鐵鋰是我國主要的動力電池,但電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中國的純電動汽車大多使用磷酸鐵鋰電池,電池容量等參數差異較大。由于技術原因,中國企業自主生產的高端優質動力電池始終供不應求,新能源汽車企業不得不采購國外動力電池產品。

事實上,目前,該行業也開始逐漸自我淘汰。“產能已經過剩,尤其是在鋰電池行業。”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大量新的動力電池產能,以及大型企業的進入,將加劇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淘汰一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

在工信部之前,科技部于今年2月16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實施計劃(征求意見稿)》,對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動力電池設定了量化目標。該方案要求,到2015年底,汽車動力電池的比能達到200千瓦時/公斤,是2010年的兩倍。2020年將達到300 WHr/kg,總體水平將保持在世界前三位。

“沒有背景、資金和技術優勢的小型動力電池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退出或倒閉的數量將大幅增加。一些小型企業將轉向電動自行車、礦燈等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領域。”研究人員認為。一份研究報告預測,2015年中國鋰電池企業數量將從84家減少到40家,企業數量將減少50%。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即便石墨烯技術成熟了,對電池技術也不會有顛覆性沖擊

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行業獨立零件供應商之一,對于汽車領域的重大變革自有其專注點和布局,石墨烯會否顛覆動力電池,動力電池材料的研發重點是什么。

1900/1/1 0:00:00
新能源車補貼大退坡 車企:成本我扛!盼更多激勵制度

4月29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聯合公布了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辦法,規定20172018年的補貼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

1900/1/1 0:00:00
濰坊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管理辦法(試行)

濰政辦發20159號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屬各開發區管委會,

1900/1/1 0:00:00
EV晨報 | 科學家研發鋰電池替代品;奧迪研制出e-diesel燃料;眾泰33億建新能源廠……

1科學家發現電動汽車鋰電池替代品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研究人員對電動汽車電池的研究又邁出一步,該團隊以鎂離子打造的電動汽車電池,也許能跑贏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
拆車坊第33期發布 ix25/C3-XR向成本妥協

2015年4月29日,車訊網拆車坊第33期發布。本次拆解車型為兩款熱門小型SUV它們分別是北京現代ix25和東風雪鐵龍C3XR。

1900/1/1 0:00:00
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十大變化:普惠制、大退坡…

4月29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顯示,20162020年補貼范圍擴大至全國,而且退坡速度加快,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