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徐和誼:10年內20%車企將淘汰 新能源車給北汽機遇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日,在重慶舉行的“2015全球汽車論壇”上,一向對自己的話贊嘆不已的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這次并沒有“失望”。徐和誼在論壇上有兩個論點,引發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首先,他提到北汽在實力、人才和技術上都不如老大哥,但新能源汽車給了北汽超越它的機會,他堅信,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2025年將達到300萬輛;第二,有人斷言,2020年中國至少有20%的汽車公司將倒閉,有些將自然淘汰,有些將被合并,然后國內企業之間的新一輪并購肯定會加速。

德國“工業4.0”戰略啟動兩年后,中國版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也于近日披露。《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的占比超過70%;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為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比超過80%。

業內人士普遍懷疑,這樣一個宏大的數據是否會像《2009年汽車產業振興計劃》中提到的“2011年將生產50萬輛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乘用車總銷量的5%左右”那樣難以完成。

這份《汽車產業振興規劃》還提到,通過兼并重組,將形成兩三個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企業集團,培育四五個產銷規模突破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將從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下。

筆者了解到,現實情況是,曾經啟動的國有企業之間、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的重組,在遇到重重障礙后終于歸于平靜,中國汽車產業小、弱、散的特點沒有改變。

2020年之前

至少20%的汽車公司將被淘汰。

作者注意到,徐和誼在全球汽車論壇上提到,到2020年,汽車企業的排名將發生巨大變化。目前,一汽已經跌至第四位,接下來的變化將更大。

根據2014年汽車集團銷量排名,國有車企“四王”與2013年持平,一汽集團再次下沉,“共和國長子”排名第三。年底后,第三個孩子的身份沒有得到保留。今年1月以來,長安汽車集團銷量超過一汽集團,成為第三,一汽集團成為第四;

2月,長安汽車集團繼續擴大和鞏固這一領先優勢。

從老大到老四,一汽集團的衰落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然而,“瘦駱駝比馬大”。據經紀機構測算,一汽集團非上市資產利潤規模約300億元,遠超上市的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預計上市后,一汽集團整體市值將達到3000億元。

不僅在利潤規模上,一汽集團在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方面并不比其他三家車企差。徐和誼也承認,“北汽在實力、人才和技術上都不如車企的老大哥”。即便如此,當一汽和東風的負責人紛紛更換教練時,資本市場一度傳出中央對兩家車企進行整合的消息。

據了解,自2009年國務院通過《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以來,車企之間的重組也一直在大力進行,包括長安重組昌河和哈飛、廣汽重組長風、東風重組福奇和廣汽重組吉歐。然而,這些重組事件也充滿了曲折,很難說成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應昭認為,目前企業兼并重組已經不適用,一汽和東風合并現階段不可行,整合難度也很大。

然而,徐和誼斷言,2020年中國至少有20%的車企會走出去,有些會自然淘汰,有些會合并,然后國內企業之間的新一輪并購肯定會加速。“如果我們說一些激進的話,可能會達到1/3。什么樣的汽車公司將退出?從宏觀上講,技術進步慢、創新能力差的企業肯定會出局。"

趙瑩還認為,未來十年,汽車企業將迎來兼并重組的高潮。“從世界汽車工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汽車工業的產業集中度遠未達到合理范圍。”

“從世界范圍來看,其他發達國家的汽車公司產業集中度很高。例如,美國只有兩三家汽車公司,日本有五六家,韓國基本上有兩家。與中國的汽車市場相比,國內汽車市場可以容納大約10家車企,但現在有幾十家圓頂tic汽車制造商,所以真正的汽車重組和合并還沒有到來,”趙瑩告訴作者。

作者注意到,工信部此前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產業也呈現出小、弱、散的特點。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300多家汽車制造商,其中汽車制造商171家,摩托車120輛,特種車900多輛,三輪汽車和低速卡車135輛。工信部認為,在這1000多家企業中,有一批企業多年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產量很少或根本沒有,生存非常困難。

[第頁]

2025年新能源汽車

300萬輛的年銷量還是“衛星發射”嗎?

但中國的汽車產業只有通過兼并重組才能做大做強,并與跨國汽車公司競爭嗎?顯然,在傳統能源汽車方面,中國本土企業與國外企業仍有很大差距。近年來,中國政府的政策一直是支持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可以減少中國對能源和碳排放的依賴,這是中國企業增強發展能力和生產有競爭力產品的機會。

“與業內幾個老大哥相比,我們在實力、人才和技術上都存在不足。但新能源即將到來,這是北汽的機遇。”徐和誼自信地表示,北汽集團正在全力推進戰略轉型,我們將以信息服務業為突破口,實現從制造商向“制造……”供應商的轉變……

avel”解決方案。以研發體系改革為突破口,實現從一般因素驅動的傳統汽車企業向力量資源驅動的創新企業的轉變。

5月8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30年建設制造強國的“三步走”戰略。近日,工信部披露了《中國制造2025》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年戰略目標。

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比超過70%;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為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比超過80%;到2020年,打造明星車型,進入全球銷量前十;到2025年,兩家汽車制造商的銷量將進入全球前十。海外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10%。

對此,徐和誼深信,“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春天指日可待,《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兩個目標已經綽綽有余”。

與徐和誼樂觀的態度不同,許多與會者提出了相反的觀點。CelerisTechnologies董事長V.Sumatran博士表示:“即使你考慮電動汽車能否在未來五年內達到我們50%的滲透率,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儲電技術,包括質量技術。”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Bosch(China)Investment Co.,Ltd.)總裁陳玉東委婉地提到,昨天的G3會議預測,化石燃料的使用將在本世紀末停止,到2025年,中國國家的年產量將達到300萬輛。“作為供應商,博世正在積極兩條腿走路,傳統發動機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傳統動力成分,以節能減排,并積極投資新能源汽車。我們為國內許多主機廠提供雙向技術。

從2014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看,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銷量為74763輛,比2013年增長了三倍多,但約為2025年目標產量的2.5%。

2015年前5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為5.36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根據國家汽車工業“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將達到50萬輛。“5.36萬輛”與“50萬輛”相去甚遠。近日,在重慶舉行的“2015全球汽車論壇”上,一向對自己的話贊嘆不已的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這次并沒有“失望”。徐和誼在論壇上有兩個論點,引發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首先,他提到北汽在實力、人才和技術上都不如老大哥,但新能源汽車給了北汽超越它的機會,他堅信,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2025年將達到300萬輛;第二,有人斷言,2020年中國至少有20%的汽車公司將倒閉,有些將自然淘汰,有些將被合并,然后國內企業之間的新一輪并購肯定會加速。

德國“工業4.0”戰略啟動兩年后,中國版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也于近日披露。《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的占比超過70%;

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為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比超過80%。

業內人士普遍懷疑,這樣一個宏大的數據是否會像《2009年汽車產業振興計劃》中提到的“2011年將生產50萬輛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乘用車總銷量的5%左右”那樣難以完成。

這份《汽車產業振興規劃》還提到,通過兼并重組,將形成兩三個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企業集團,培育四五個產銷規模突破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將從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下。

筆者了解到,現實情況是,曾經啟動的國有企業之間、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的重組,在遇到重重障礙后終于歸于平靜,中國汽車產業小、弱、散的特點沒有改變。

2020年之前

至少20%的汽車公司將被淘汰。

作者注意到,徐和誼在全球汽車論壇上提到,到2020年,汽車企業的排名將發生巨大變化。目前,一汽已經跌至第四位,接下來的變化將更大。

根據2014年汽車集團銷量排名,國有車企“四王”與2013年持平,一汽集團再次下沉,“共和國長子”排名第三。年底后,第三個孩子的身份沒有得到保留。今年1月以來,長安汽車集團銷量超過一汽集團,成為第三,一汽集團成為第四;

2月,長安汽車集團繼續擴大和鞏固這一領先優勢。

從老大到老四,一汽集團的衰落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然而,“瘦駱駝比馬大”。據經紀機構測算,一汽集團非上市資產利潤規模約300億元,遠超上市的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預計上市后,一汽集團整體市值將達到3000億元。

不僅在利潤規模上,一汽集團在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方面并不比其他三家車企差。徐和誼也承認,“北汽在實力、人才和技術上都不如車企的老大哥”。即便如此,當一汽和東風的負責人紛紛更換教練時,資本市場一度傳出中央對兩家車企進行整合的消息。

據了解,自2009年國務院通過《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以來,車企之間的重組也一直在大力進行,包括長安重組昌河和哈飛、廣汽重組長風、東風重組福奇和廣汽重組吉歐。然而,這些重組事件也充滿了曲折,很難說成功。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應昭認為,目前企業兼并重組已經不適用,一汽和東風合并現階段不可行,整合難度也很大。

然而,徐和誼斷言,2020年中國至少有20%的車企會走出去,有些會自然淘汰,有些會合并,然后國內企業之間的新一輪并購肯定會加速。“如果我們說一些激進的話,可能會達到1/3。什么樣的汽車公司將退出?從宏觀上講,技術進步慢、創新能力差的企業肯定會出局。"

趙瑩還認為,未來十年,汽車企業將迎來兼并重組的高潮。“從世界汽車工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汽車工業的產業集中度遠未達到合理范圍。”

“從世界范圍來看,其他發達國家的汽車公司產業集中度很高。例如,美國只有兩三家汽車公司,日本有五六家,韓國基本上有兩家。與中國的汽車市場相比,國內汽車市場可以容納大約10家車企,但現在有幾十家圓頂tic汽車制造商,所以真正的汽車重組和合并還沒有到來,”趙瑩告訴作者。

作者注意到,工信部此前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產業也呈現出小、弱、散的特點。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300多家汽車制造商,其中汽車制造商171家,摩托車120輛,特種車900多輛,三輪汽車和低速卡車135輛。工信部認為,在這1000多家企業中,有一批企業多年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產量很少或根本沒有,生存非常困難。

[第頁]

2025年新能源汽車

300萬輛的年銷量還是“衛星發射”嗎?

但中國的汽車產業只有通過兼并重組才能做大做強,并與跨國汽車公司競爭嗎?顯然,在傳統能源汽車方面,中國本土企業與國外企業仍有很大差距。近年來,中國政府的政策一直是支持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可以減少中國對能源和碳排放的依賴,這是中國企業增強發展能力和生產有競爭力產品的機會。

“與業內幾個老大哥相比,我們在實力、人才和技術上都存在不足。但新能源即將到來,這是北汽的機遇。”徐和誼自信地表示,北汽集團正在全力推進戰略轉型,我們將以信息服務業為突破口,實現從制造商向“制造……”供應商的轉變……

avel”解決方案。以研發體系改革為突破口,實現從一般因素驅動的傳統汽車企業向力量資源驅動的創新企業的轉變。

5月8日,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30年建設制造強國的“三步走”戰略。近日,工信部披露了《中國制造2025》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年戰略目標。

到2020年,自主品牌純電動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比超過70%;到2025年,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為300萬輛,在國內市場占比超過80%;到2020年,打造明星車型,進入全球銷量前十;到2025年,兩家汽車制造商的銷量將進入全球前十。海外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10%。

對此,徐和誼深信,“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春天指日可待,《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兩個目標已經綽綽有余”。

與徐和誼樂觀的態度不同,許多與會者提出了相反的觀點。CelerisTechnologies董事長V.Sumatran博士表示:“即使你考慮電動汽車能否在未來五年內達到我們50%的滲透率,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儲電技術,包括質量技術。”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Bosch(China)Investment Co.,Ltd.)總裁陳玉東委婉地提到,昨天的G3會議預測,化石燃料的使用將在本世紀末停止,到2025年,中國國家的年產量將達到300萬輛。“作為供應商,博世正在積極兩條腿走路,傳統發動機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傳統動力成分,以節能減排,并積極投資新能源汽車。我們為國內許多主機廠提供雙向技術。

從2014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看,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銷量為74763輛,比2013年增長了三倍多,但約為2025年目標產量的2.5%。

2015年前5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為5.36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根據國家汽車工業“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將達到50萬輛。“5.36萬輛”與“50萬輛”相去甚遠。

標簽:一汽長安東風世紀駱駝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沒有不玩跨界的 零部件廠投資新能源三大風潮

進入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高速增長,根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2015年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9萬輛,同比增長3倍。今年前5月已累計生產新能源車536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

1900/1/1 0:00:00
規模超530億元 25家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投資重點

隨著新能源汽車不限行等優惠政策的落地,新能源汽車發展到了快速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即將被引爆。

1900/1/1 0:00:00
Model S要吃素/換電要失敗…馬斯克詳解你對特斯拉的9大疑問

6月9日,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在加州山景城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召開,CEO伊隆馬斯克ElonMask親自主持了這個耗時3小時的大會,

1900/1/1 0:00:00
EV晨報| 新能源城市中期考核延期;宇通獲燃料電池客車資質;方正電機擬增13億元...

1、新能源汽車中期考核延期未來或取消試點城市制度科技部、財政部等四部委派出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推廣情況考核小組對新能源推廣城市進行中期考核,但考核一推再推。

1900/1/1 0:00:00
電動客車動力電池安全與成本孰為第一? 專家有話說

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戰略,新能源客車首當其沖,運營容量大,專業化管理,都使得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客車上突破成為可能,新能源客車將是破解決新能源汽車發展迷局的最重要的窗口。

1900/1/1 0:00:00
“晴朗行動”升級:之諾1E電動車免費開,寫體驗還有稿費

電動汽車在北京不限行了,但你還不知道電動汽車開起來咋樣?沒關系,第一電動網聯手華晨寶馬之諾品牌,推出“之諾1E電動車免費體驗征文活動”,為您提供之諾1E純電動汽車免費體驗機會。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