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深度解讀:汽車行業面臨十大新常態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4月21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15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汽車工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有所放緩。盡管中國汽車行業的產銷增速也有所放緩,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十大新常態。(專題:中國汽車論壇詢問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

modern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

中國汽車行業的變化可能沒有往年那么劇烈,但更為深刻,影響更為深遠。例如,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發展不僅僅是基于技術引進,更重要的是研發和引進。中國汽車產業不再只關心國內市場,更關心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政府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管理已經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法制化管理轉變。中國的汽車社會正在形成。也許今年汽車的增長不如去年,但汽車產品的普及和應用將對中國社會產生比以往更大的影響,這就是“新常態下的中國汽車產業”。

董揚首先介紹了一組關鍵數據。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增長2372萬輛和2349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7.3%和6.9%,產銷增速分別下降7.5%和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四倍多,達到74763輛,增長25%,位居全球第二。因此,有理由推測,今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是政府政策的結果。與此同時,我國充電設施發展迅速,已建成充換電站778座,充電樁30914個。然而,充電設施的增長遠遠落后于電動汽車的增長,因此現在充電設施已成為阻礙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第一個因素。展望2015年,董揚預計國內乘用車銷量將達到2125萬輛,增長8%。新能源汽車受到各種促銷政策的鼓勵,預計銷量將繼續上升。201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26581輛,同比增長284%,增長勢頭迅猛。

“新常態”是指中國經濟發展現階段出現的與國民經濟新常態相對應的新現象、新問題和新規律。中國汽車工業的新常態是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變化時必須遵循的新形勢、新規律。董揚認為,中國汽車行業正面臨十大新常態,即:一是市場增長新常態;第二,創新驅動新常態;第三,法律管理的新常態;第四,產業發展新常態;第五,企業發展的新常態;第六,營銷消費新常態;第七,走向新常態;第八,互聯網+新常態;第九,汽車社會建設的新常態;

第十,行業組織的新常態。

以下是董揚的深度解讀記錄:

首先是市場增長的新常態。從2000年到2001年,中國汽車生產和銷售的平均增長率為24%,這是驚人的。2010-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平均增長率為7%,這表明中國汽車行業已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盡管中國的平均汽車數量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但仍有巨大的剛性發展空間。然而,由于中國巨大的環境壓力和交通壓力、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一些大城市限制了汽車的購買。另一個原因是,除了汽車,中國還有大量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作為補充交通工具。因此,中國汽車增長的新常態恐怕是直接從20%以上的增長到5%到10%的增長。現在我稱之為中高速增長,這與李克強總理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描述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由于汽車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現在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汽車產業都有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責任和任務。因此,中國汽車工業的產值、銷量和增加值的增長率應該高于GDP和GDP。因此,中國產銷增長率、企業產銷水平和GDP、銷售額和利潤高于GDP應該是新常態的重要特征。

中國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將從示范期進入發展期,增長速度將相對較快,并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這也是新常態增長的一部分。

第二,創新驅動新常態。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在中國汽車工業的制造技術與發達國家相當。目前,主要差距在于創新能力,因此主要任務是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國汽車工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縮小,單純依靠進口技術已不可能滿足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進口技術在中國汽車發展中的作用正在減弱,而進口技術的成本大大增加。因此,以前主要依靠技術引進的路線應該轉變為創新驅動和引進并重的路線。

再次,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研發設施不斷完善,研發團隊初具規模。因此,它也具備了創新和發展的條件。因此,中國汽車技術發展的新常態是創新發展和創新驅動,而中國的主要創新研究領域應該與世界相同,即在電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與世界同步。在這里,我想解釋一下,在我的中文手稿中,我使用了很多詞,比如智能汽車和智能汽車。將它們翻譯成英語應該是connect,而將它們翻譯為Smart之類的英語并不如將其翻譯成connect那么準確。

第三,法律管理的新常態。首先,由于我國環境與能源矛盾突出,即我國天氣污染嚴重,石油供應始終緊張,因此必須嚴格執行排放和石油消費法規,這與以前完全不同。其次,隨著國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政府部門管理的協調性將顯著加強,新法律法規的實施條件將同步實現。過去,中國人自己說汽車不能獲得燃料,汽車達到了相同的排放標準,但燃料不能。這種情況將在未來逐漸消除。第三,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政府的環境治理、標準制定、行業管理和中介機構管理將依法實施……

產品的獲取和項目管理將是科學合理的。因此,科學立法、合理實施、嚴格執法是法律管理的新常態。

第四,產業發展新常態。一方面,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必須充分考慮資源、能源、環境和交通的制約,不能賣多少就賣多少,不能不顧排放水平和節能水平的提高而只追求數量。盡管不愿意,但必須接受的是,一些大城市每年都開始限制購買。其次,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技術發展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政府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計劃,其中汽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汽車將成為制造業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夯實基礎、發展綠色的主導產業。

第三,建設汽車強國或發展汽車產業,需要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包括整車及零部件的協同發展、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所需的設備、汽車所用的材料等相關產業。第四,在發展工業的同時,要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和工業企業的社會責任。總之,產業發展的新常態應該是科學發展和協調發展。

第五,企業發展的新常態。首先,中國品牌企業要想全面成長,就必須能夠與國外平臺全面競爭和共存。合資企業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從單純的引進技術轉變為引進與研發并重。市場應該簡單地出售中國的國內市場,轉向國內外市場。國有企業應深化改革以提高效率和活力,而沒有現代企業的私營企業也應實施現代企業制度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順應產業轉移的趨勢,海外并購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國企業獲得品牌、技術和海外擴張能力的重要途徑。總之,在過去,我們可以通過抓住機會來實現不同的發展。企業的發展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是簡單地追求速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是可持續發展。

第六,營銷消費新常態。這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生產企業與流通銷售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政府目前正在修訂《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去年,政府在汽車行業大規模實施了反壟斷治理,這標志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未來,生產企業、銷售企業或流通企業應兼顧雙方利益,規范行為,更重要的是,生產企業和銷售流通企業都應以消費者利益為主要出發點和目標。其次,中國應該與國際標準接軌,形成以用戶利益為中心的消費環境。現在,三包已落實,召回力度正在加大,體現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原則。與此同時,去年交通部發文推動維修行業升級,要求制造商向維修行業開放維修技術和零部件供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所以我想說,營銷消費的新常態是優先考慮用戶利益,兼顧各方利益,規范科學,實行透明。

第七,走向新常態。不久前,李克強總理要求中國裝備產業走出去,推動國際產能合作,這是國家提高改革開放水平的戰略部署。就汽車行業而言,在國內市場增長放緩后,重視國際發展是理所當然的。因此……

需要制定長期戰略規劃,充分考慮出口或投資目標國政府和人民的利益,當然也要結合當地,充分利用目標國的資源,以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真正走出去。

第八,互聯網+的新常態。既然李克強總理這么說了,這個詞就很時髦了。互聯網無法顛覆汽車行業,但它將對汽車行業產生全面而巨大的影響。例如,對于汽車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來說,互聯網的影響是智能制造、智能設計,互聯網對汽車產品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汽車的智能化水平。互聯網將對汽車產品的使用、銷售過程和售后服務產生更大的影響。大方向是讓用戶更方便,出行更綠色,提高生產、制造和使用效率。

第九,汽車社會建設的新常態。中國正在進入汽車社會,這是汽車工業發展和汽車產品普及帶來的新常態。在汽車行業外部道路、城市、房屋和商業設施的建設和規劃中,應充分考慮汽車的普及和應用。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汽車行業應積極支持一切有利于汽車使用的事業發展,支持道路建設,支持交通管理,支持一切有助于汽車產品開發和汽車行業應用的功能。汽車工業發揮著主導作用,但也研究什么是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并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汽車產品的普及促進世界的發展。

第十,行業組織的新常態。四中全會作出決定,即全面建設中國法治社會,并對這里的行業組織或社會組織提出了全面要求。首先,社會組織應代表其自身群體參與立法進程;第二,社會組織應參與決策過程中的論證;

第三,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社會組織是重要的技術組織,行業自律是法治社會的重要內容。

因此,我所服務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這樣的組織,在未來不僅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汽車行業利益的代表,應該充分參與社會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結合汽車形勢,參與政府決策過程,促進行業共同進步,在制造與營銷、制造與營銷與用戶的關系中發揮協調作用,在建立行業信用體系、提升汽車行業正面形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4月21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15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行,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汽車工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增速有所放緩。盡管中國汽車行業的產銷增速也有所放緩,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十大新常態。(專題:中國汽車論壇詢問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

modern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

中國汽車行業的變化可能沒有往年那么劇烈,但更為深刻,影響更為深遠。例如,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發展不僅僅是基于技術引進,更重要的是研發和引進。中國汽車產業不再只關心國內市場,更關心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政府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管理已經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法制化管理轉變。中國的汽車社會正在形成。也許今年汽車的增長不如去年,但汽車產品的普及和應用將對中國社會產生比以往更大的影響,這就是“新常態下的中國汽車產業”。

董揚首先介紹了一組關鍵數據。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增長2372萬輛和2349萬輛,分別比上年增長7.3%和6.9%,產銷增速分別下降7.5%和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四倍多,達到74763輛,增長25%,位居全球第二。因此,有理由推測,今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主要是政府政策的結果。與此同時,我國充電設施發展迅速,已建成充換電站778座,充電樁30914個。然而,充電設施的增長遠遠落后于電動汽車的增長,因此現在充電設施已成為阻礙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第一個因素。展望2015年,董揚預計國內乘用車銷量將達到2125萬輛,增長8%。新能源汽車受到各種促銷政策的鼓勵,預計銷量將繼續上升。201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26581輛,同比增長284%,增長勢頭迅猛。

“新常態”是指中國經濟發展現階段出現的與國民經濟新常態相對應的新現象、新問題和新規律。中國汽車工業的新常態是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發生變化時必須遵循的新形勢、新規律。董揚認為,中國汽車行業正面臨十大新常態,即:一是市場增長新常態;第二,創新驅動新常態;第三,法律管理的新常態;第四,產業發展新常態;第五,企業發展的新常態;

第六,營銷消費新常態;第七,走向新常態;第八,互聯網+新常態;第九,汽車社會建設的新常態;

第十,行業組織的新常態。

以下是董揚的深度解讀記錄:

首先是市場增長的新常態。從2000年到2001年,中國汽車生產和銷售的平均增長率為24%,這是驚人的。2010-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平均增長率為7%,這表明中國汽車行業已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盡管中國的平均汽車數量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但仍有巨大的剛性發展空間。然而,由于中國巨大的環境壓力和交通壓力、環境污染和交通擁堵,一些大城市限制了汽車的購買。另一個原因是,除了汽車,中國還有大量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作為補充交通工具。因此,中國汽車增長的新常態恐怕是直接從20%以上的增長到5%到10%的增長。現在我稱之為中高速增長,這與李克強總理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描述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由于汽車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從現在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汽車產業都有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責任和任務。因此,中國汽車工業的產值、銷量和增加值的增長率應該高于GDP和GDP。因此,中國產銷增長率、企業產銷水平和GDP、銷售額和利潤高于GDP應該是新常態的重要特征。

中國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將從示范期進入發展期,增長速度將相對較快,并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這也是新常態增長的一部分。

第二,創新驅動新常態。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在中國汽車工業的制造技術與發達國家相當。目前,主要差距在于創新能力,因此主要任務是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國汽車工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縮小,單純依靠進口技術已不可能滿足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需要,進口技術在中國汽車發展中的作用正在減弱,而進口技術的成本大大增加。因此,以前主要依靠技術引進的路線應該轉變為創新驅動和引進并重的路線。

再次,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研發設施不斷完善,研發團隊初具規模。因此,它也具備了創新和發展的條件。因此,中國汽車技術發展的新常態是創新發展和創新驅動,而中國的主要創新研究領域應該與世界相同,即在電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與世界同步。在這里,我想解釋一下,在我的中文手稿中,我使用了很多詞,比如智能汽車和智能汽車。將它們翻譯成英語應該是connect,而將它們翻譯為Smart之類的英語并不如將其翻譯成connect那么準確。

第三,法律管理的新常態。首先,由于我國環境與能源矛盾突出,即我國天氣污染嚴重,石油供應始終緊張,因此必須嚴格執行排放和石油消費法規,這與以前完全不同。其次,隨著國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政府部門管理的協調性將顯著加強,新法律法規的實施條件將同步實現。過去,中國人自己說汽車不能獲得燃料,汽車達到了相同的排放標準,但燃料不能。這種情況將在未來逐漸消除。第三,隨著法律法規的完善,政府的環境治理、標準制定、行業管理和中介機構管理將依法實施……

產品的獲取和項目管理將是科學合理的。因此,科學立法、合理實施、嚴格執法是法律管理的新常態。

第四,產業發展新常態。一方面,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必須充分考慮資源、能源、環境和交通的制約,不能賣多少就賣多少,不能不顧排放水平和節能水平的提高而只追求數量。盡管不愿意,但必須接受的是,一些大城市每年都開始限制購買。其次,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技術發展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政府正在制定“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計劃,其中汽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汽車將成為制造業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夯實基礎、發展綠色的主導產業。

第三,建設汽車強國或發展汽車產業,需要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包括整車及零部件的協同發展、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所需的設備、汽車所用的材料等相關產業。第四,在發展工業的同時,要重視信用體系建設和工業企業的社會責任。總之,產業發展的新常態應該是科學發展和協調發展。

第五,企業發展的新常態。首先,中國品牌企業要想全面成長,就必須能夠與國外平臺全面競爭和共存。合資企業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從單純的引進技術轉變為引進與研發并重。市場應該簡單地出售中國的國內市場,轉向國內外市場。國有企業應深化改革以提高效率和活力,而沒有現代企業的私營企業也應實施現代企業制度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順應產業轉移的趨勢,海外并購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國企業獲得品牌、技術和海外擴張能力的重要途徑。總之,在過去,我們可以通過抓住機會來實現不同的發展。企業的發展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是簡單地追求速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而是可持續發展。

第六,營銷消費新常態。這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生產企業與流通銷售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政府目前正在修訂《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去年,政府在汽車行業大規模實施了反壟斷治理,這標志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未來,生產企業、銷售企業或流通企業應兼顧雙方利益,規范行為,更重要的是,生產企業和銷售流通企業都應以消費者利益為主要出發點和目標。其次,中國應該與國際標準接軌,形成以用戶利益為中心的消費環境。現在,三包已落實,召回力度正在加大,體現了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原則。與此同時,去年交通部發文推動維修行業升級,要求制造商向維修行業開放維修技術和零部件供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所以我想說,營銷消費的新常態是優先考慮用戶利益,兼顧各方利益,規范科學,實行透明。

第七,走向新常態。不久前,李克強總理要求中國裝備產業走出去,推動國際產能合作,這是國家提高改革開放水平的戰略部署。就汽車行業而言,在國內市場增長放緩后,重視國際發展是理所當然的。因此……

需要制定長期戰略規劃,充分考慮出口或投資目標國政府和人民的利益,當然也要結合當地,充分利用目標國的資源,以實現中國汽車工業的真正走出去。

第八,互聯網+的新常態。既然李克強總理這么說了,這個詞就很時髦了。互聯網無法顛覆汽車行業,但它將對汽車行業產生全面而巨大的影響。例如,對于汽車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來說,互聯網的影響是智能制造、智能設計,互聯網對汽車產品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汽車的智能化水平。互聯網將對汽車產品的使用、銷售過程和售后服務產生更大的影響。大方向是讓用戶更方便,出行更綠色,提高生產、制造和使用效率。

第九,汽車社會建設的新常態。中國正在進入汽車社會,這是汽車工業發展和汽車產品普及帶來的新常態。在汽車行業外部道路、城市、房屋和商業設施的建設和規劃中,應充分考慮汽車的普及和應用。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汽車行業應積極支持一切有利于汽車使用的事業發展,支持道路建設,支持交通管理,支持一切有助于汽車產品開發和汽車行業應用的功能。汽車工業發揮著主導作用,但也研究什么是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并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汽車產品的普及促進世界的發展。

第十,行業組織的新常態。四中全會作出決定,即全面建設中國法治社會,并對這里的行業組織或社會組織提出了全面要求。首先,社會組織應代表其自身群體參與立法進程;第二,社會組織應參與決策過程中的論證;第三,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社會組織是重要的技術組織,行業自律是法治社會的重要內容。

因此,我所服務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這樣的組織,在未來不僅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汽車行業利益的代表,應該充分參與社會運行和經濟發展的全過程。結合汽車形勢,參與政府決策過程,促進行業共同進步,在制造與營銷、制造與營銷與用戶的關系中發揮協調作用,在建立行業信用體系、提升汽車行業正面形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標簽:現代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陳全世談低速電動車三招突圍:提升、落地、堅守

一直飽受爭議的低速電動車該如何突圍?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汽車分會主任陳全世提出了三大發展路徑:一向正規車企提升,二是落地成為低速貨車企業,三是申請修改標準,

1900/1/1 0:00:00
上海車展北汽新能源完美解碼“智行方程E=mc2”

4月20日,北汽新能源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采用現代科技模擬出城市生活場景,展示了一套“城市智能出行服務生態系統”,為現場觀眾打造了一座未來之城,暢享輕松便捷的智能化城市交通出行。

1900/1/1 0:00:00
430公里長續航新標桿 南京金龍D11純電動商務車亮相上海車展

4月20日,南京金龍攜全線純電動車型亮相2015上海國際車展,正式推出輕客“續航王”D11純電動高端商務車,同時向與北京聯合申辦冬奧會的張家口市新能源示范區正式交付60臺D11。

1900/1/1 0:00:00
日產LANNIA藍鳥與日產新樓蘭齊聚2015上海車展

在2015上海車展上,日產汽車發布了兩款全新車型日產LANNIA藍鳥和日產新樓蘭,同臺展出的還有日產GTRNISMO及370ZNISMO兩款日產高性能車。

1900/1/1 0:00:00
星星充電與常州月星環球港進行充電樁合作商談

星星充電與常州月星環球港商業中心有限公司進行充電樁合作向深層次推進2015年4月15日,星星充電與月星環球港商業中心有限公司進行充電樁合作的第三次會議。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