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工信部發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一、一般原則

(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通知》(國發〔2012〕22號),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的要求,制定本規范的條件是為了指導和規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

(2) 國家鼓勵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做優做強,建立產品生產規范和質量保證體系,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提高產品研發和制造水平,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以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3) 國家對符合本規范要求的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實行公告管理,企業自愿申請。

(四)本規范的條件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省、香港和澳門除外)生產并與汽車產品配套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

本規范條件所稱動力電池是指用于汽車、可儲存電能、可再充電、為汽車行駛提供能量的裝置,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不包括鉛酸電池。

本規范條件中所稱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包括動力電池單體生產企業(以下簡稱單體企業)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企業(下稱系統企業)。

二、企業的基本要求

(五)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設立,符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六)符合國家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并通過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七)具有合法土地使用權的生產場所,生產用地面積和廠房應當與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

(8) 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2億瓦時,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單體年產能不小于1000萬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年產能不少于500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1萬套或2億瓦時。

生產各類動力電池的個體企業和系統企業應分別滿足上述要求。

(9) 企業應當在動力電池產品的安全性、一致性、循環壽命等方面制定不低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并予以實施。

Iii.生產條件要求

(十)企業應當具有與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的生產設備、設施和所有權。

單個企業應具備電極制備、電池組裝、化學成型等工藝流程的生產設備和設施,生產車間應配備必要的溫度、濕度和清潔度檢測和控制設施。

系統企業應具備適合動力電池系統大規模生產的裝配線和標準化工藝流程。

(11) 單體企業至少應具備電極制備、層壓/纏繞、組裝、注液和成型等關鍵工藝流程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在線檢測能力,并具備確保細胞分選等生產一致性的能力。

系統企業至少應具備焊接或連接等關鍵工藝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相應的檢測能力。

(十二) 企業應具有相應的……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料的處理或回收計劃和措施,以及各種排放應符合GB 30484《電池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四、技術能力要求

(十三)企業應當設立產品設計研究機構。配備相應的研發設備,包括開發工具、軟件、研發測試設備、試制設備等。

(14) 企業應配備相應的研發人員,研發人員應不低于企業員工總數的10%或不低于100人。研發人員應至少涵蓋企業產品開發的四個方面:新產品技術研發、產品試制和測試分析、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技術開發跟蹤、企業標準修訂。

(15) 企業應當建立與汽車研發相適應的產品設計開發流程和技術管理體系,建立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設計規范,建立產品開發信息數據庫,并具備以下研發能力:

單個企業應具備單體電池的設計開發、生產工藝設計和產品測試驗證能力,以及對單體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一致性等關鍵性能進行驗證和分析的能力。

系統企業應具有設計、開發、測試和驗證電池、電池輔助裝置和軸承裝置的串并聯連接方式和結構的能力,以及驗證和分析系統安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關鍵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五、產品要求

(十六)動力電池產品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要求(見附件1),并由質檢部門授予汽車動力電池相關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

(十七)企業開發生產的產品應當符合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規定。

六、質量保證能力要求

(十八)企業應通過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制定并實施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

(十九)企業應當建立從原材料、零部件到成品的完整檢驗和追溯體系,實行計算機信息化生產管理,建立生產管理數據庫。

七、售后服務能力要求

(二十)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并具備產品售后服務的質量保證能力。

(二十一)系統企業應當會同汽車企業研究制定可操作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方案。

八、規范管理

(二十二)企業標準條件的申請、審查和公告:

1.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汽車動力電池的標準化管理。申請企業應編制《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申請報告》(見附件2),并按要求提供相關材料,通過所在地各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自治區、直轄市,中央企業所有制企業通過企業總部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并抄送各省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企業所在地的自治區、直轄市。

2家企業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在線申報。

3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負責對申請是否……

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材料符合要求。

4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將通過《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初審的企業材料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發送一份正式紙質文件(包括附件材料)。提交部門應確保申請文件和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5.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組對申請企業進行評審。

6.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通過評估的企業進行公示,無異議后予以公告。

(二十三)公告所列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情況發生變化時(包括法定代表人、產品類型、企業名稱、生產地址、注冊地址變更或新地址擴展等),需要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變更申請,中央企業的申請材料應抄送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變更申請應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申請材料:

(一)企業有關情況的變化;

(二)有關資本變動的協議、章程;

(三)職工代表大會、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決議;

企業變更前后的營業執照復印件4份;

5.關于企業根據標準條件進行自我評估的報告;

6.其他需要說明的相關信息和證明材料。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一個專家組進行審查。對變更后符合標準條件要求、公示后無異議的企業,將通過公告方式變更相關信息。

(二十四)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企業名單進行動態管理。公告所列企業應于每年3月30日前在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見附件3),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提交紙質材料一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建立企業年度發展情況公示制度。

(二十五)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中央企業應當每年對本地區或者所屬企業標準條件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公告中的企業進行抽查,歡迎社會各界對公告中企業規范進行監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告企業將撤銷其公告資格:

1.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性;

(二)拒絕接受監督檢查的;

(三)未按規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的;

4不能維持標準條件;

五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

6.責任事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如果撤銷公告資格,將提前通知相關企業,并聽取企業的陳述和申辯。取消公告資格的企業應當在3年內暫停受理公告申請。

(二十六)公告所列企業名單將作為相關政策支持的基本依據。

九、 補充規定

(二十七)不包括在現有產品分類類型中的動力電池制造商應參照本規范的條件執行。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以外的其他類型鋰離子電池的相關規范要求,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和條件》執行。

(二十八)本規范的條件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并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及時修訂。

(二十九)本規范條件自2015年5月1日起執行。一、一般原則

(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通知》(國發〔2012〕22號),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的要求,制定本規范的條件是為了指導和規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

(2) 國家鼓勵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做優做強,建立產品生產規范和質量保證體系,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提高產品研發和制造水平,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以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3) 國家對符合本規范要求的汽車動力電池企業實行公告管理,企業自愿申請。

(四)本規范的條件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省、香港和澳門除外)生產并與汽車產品配套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

本規范條件所稱動力電池是指用于汽車、可儲存電能、可再充電、為汽車行駛提供能量的裝置,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不包括鉛酸電池。

本規范條件中所稱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包括動力電池單體生產企業(以下簡稱單體企業)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企業(下稱系統企業)。

二、企業的基本要求

(五)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設立,符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六)符合國家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節能、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并通過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七)具有合法土地使用權的生產場所,生產用地面積和廠房應當與企業生產的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

(8) 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不低于2億瓦時,鎳金屬氫化物動力電池單體年產能不小于1000萬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年產能不少于500萬瓦時。系統企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1萬套或2億瓦時。

生產各類動力電池的個體企業和系統企業應分別滿足上述要求。

(9) 企業應制定不低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

動力電池產品的安全性、一致性和循環壽命方面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并予以實施。

Iii.生產條件要求

(十)企業應當具有與產品品種和規模相適應的生產設備、設施和所有權。

單個企業應具備電極制備、電池組裝、化學成型等工藝流程的生產設備和設施,生產車間應配備必要的溫度、濕度和清潔度檢測和控制設施。

系統企業應具備適合動力電池系統大規模生產的裝配線和標準化工藝流程。

(11) 單體企業至少應具備電極制備、層壓/纏繞、組裝、注液和成型等關鍵工藝流程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在線檢測能力,并具備確保細胞分選等生產一致性的能力。

系統企業至少應具備焊接或連接等關鍵工藝的自動化生產能力和相應的檢測能力。

(十二) 企業應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料有相應的處理或回收計劃和措施,各類排放應符合GB 30484《電池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

四、技術能力要求

(十三)企業應當設立產品設計研究機構。配備相應的研發設備,包括開發工具、軟件、研發測試設備、試制設備等。

(14) 企業應配備相應的研發人員,研發人員應不低于企業員工總數的10%或不低于100人。研發人員應至少涵蓋企業產品開發的四個方面:新產品技術研發、產品試制和測試分析、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技術開發跟蹤、企業標準修訂。

(15) 企業應當建立與汽車研發相適應的產品設計開發流程和技術管理體系,建立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設計規范,建立產品開發信息數據庫,并具備以下研發能力:

單個企業應具備單體電池的設計開發、生產工藝設計和產品測試驗證能力,以及對單體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一致性等關鍵性能進行驗證和分析的能力。

系統企業應具有設計、開發、測試和驗證電池、電池輔助裝置和軸承裝置的串并聯連接方式和結構的能力,以及驗證和分析系統安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關鍵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五、產品要求

(十六)動力電池產品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要求(見附件1),并由質檢部門授予汽車動力電池相關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

(十七)企業開發生產的產品應當符合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規定。

六、質量保證能力要求

(十八)企業應通過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制定并實施生產一致性控制計劃。

(十九)企業應當建立從原材料、零部件到成品的完整檢驗和追溯體系,實行計算機信息化生產管理,建立生產管理數據庫。

七、售后服務能力要求

(二十)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并具備產品售后服務的質量保證能力。

(二十一)系統企業應當會同汽車企業研究制定可操作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方案。

八、規范管理

(二十二)企業標準條件的申請、審查和公告:

1.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汽車動力電池的標準化管理。申請企業應編制申請書……

《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報告》(見附件2),并按要求提供相關材料,并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中央企業所有制企業通過企業總部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并抄送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2家企業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在線申報。

3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負責對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申報材料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初審。

4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將通過《汽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管理系統》初審的企業材料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發送一份正式紙質文件(包括附件材料)。提交部門應確保申請文件和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5.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組對申請企業進行評審。

6.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對通過評估的企業進行公示,無異議后予以公告。

(二十三)公告所列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情況發生變化時(包括法定代表人、產品類型、企業名稱、生產地址、注冊地址變更或新地址擴展等),需要通過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變更申請,中央企業的申請材料應抄送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變更申請應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申請材料:

(一)企業有關情況的變化;

(二)有關資本變動的協議、章程;

(三)職工代表大會、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決議;

企業變更前后的營業執照復印件4份;

5.關于企業根據標準條件進行自我評估的報告;

6.其他需要說明的相關信息和證明材料。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一個專家組進行審查。對變更后符合標準條件要求、公示后無異議的企業,將通過公告方式變更相關信息。

(二十四)工業和信息化部對企業名單進行動態管理。公告所列企業應于每年3月30日前在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見附件3),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提交紙質材料一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建立企業年度發展情況公示制度。

(二十五)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以及中央企業應當每年對本地區或者所屬企業標準條件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公告中的企業進行抽查,歡迎社會各界對公告中企業規范進行監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告企業將撤銷其公告資格:

1.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性;

(二)拒絕接受監督檢查的;

(三)未按規定提交年度發展報告的;

4不能維持標準條件;

五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

6.責任事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如果撤銷公告資格,將提前通知相關企業,并聽取企業的陳述和申辯。取消公告資格的企業應當在3年內暫停受理公告申請。

(二十六)公告所列企業名單將作為相關政策支持的基本依據。

九、 補充規定

(二十七)不包括在現有產品分類類型中的動力電池制造商應參照本規范的條件執行。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以外的其他類型鋰離子電池的相關規范要求,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和條件》執行。

(二十八)本規范的條件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并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及時修訂。

(二十九)本規范條件自2015年5月1日起執行。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京津冀搶先體驗北汽電動汽車助奧特別版 贏取三重大禮

前不久,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衛藍先鋒行動啟動儀式上推出了助力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一攬子計劃,并發布了兩款助奧特別版車型,獲得了熱烈反響。

1900/1/1 0:00:00
北京為何拒絕特斯拉:難以落戶或為主因

這幾天,北京2022冬奧會考察團正在對北京和張家口兩個聯合申辦城市做最后的考察。令中國感到頭疼的是,缺乏廣泛的冬季項目群眾基礎是申辦2022冬奧會的一大短板。除此之外,便是北京的霧霾。

1900/1/1 0:00:00
谷歌無人駕駛外部安全氣囊好似“大白”保護行人

谷歌Google為無人駕駛汽車申請的外部安全氣囊專利近日成功獲批,專利包含外部安全氣囊和汽車減震系統,遭遇碰撞時,外置氣囊打開的樣子好似《超能陸戰隊》的充氣機器人“大白”,

1900/1/1 0:00:00
雷丁U-CAR車互聯系統創領國民電動汽車未來

2015年,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無論是行業形態還是生產制造,都正在經歷著顛覆式變革。這一年,“互聯網”成為引領中國工業步入40時代的一次偉大實踐。

1900/1/1 0:00:00
電動汽車安全工作組會議在法國召開 北汽、比亞迪等參加

3月16至20日,電動汽車安全EVS工作組第七次全體大會和小組會在法國巴黎召開。

1900/1/1 0:00:00
充電樁成新能源車瓶頸 中興攜無線充電強勢入駐

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快速發展,但因此而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卻越發嚴重。為了達到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的目的,國家大力倡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前,純電動公交線路已在全國多個地區正式投入運營。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