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為了達到節能減排和綠色出行的目的,國家大力提倡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純電動公交線路已在全國多地正式投入運營。但在實際運營中,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已成為阻礙純電動汽車快速推廣的瓶頸之一。
與傳統充電模式相比,無線充電具有明顯的優勢,短板也同樣突出。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中興通訊已陸續與國內多家公交公司和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領域展開合作,并將在未來將這項技術推向全國。
得到肯定的回應
作者在采訪斯堪尼亞銷售(中國)有限公司發動機銷售經理龍煥毅時獲悉,一輛采用無線充電技術的新能源客車已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斯堪尼亞總部所在地南特利爾之間試運行。與普通新能源汽車不同,這款無線充電巴士不需要充電樁或電纜支撐。充電模式類似于目前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是一項非常方便的前沿技術。
如今,中興通訊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在中國推廣,自然得到了許多車企的積極響應。
“北京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點市場。特別是在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正在有序進行,充電設施的配套設施也需要多元化發展。在了解了新能源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后,北京新能源推廣小組希望我們嘗試相關項目,并將無線充電總線作為示范項目,我們自然希望保留相關技術。因此,去年下半年,歐輝與中興通訊就無線充電達成協議,并正式開展相關工作。”北汽福田歐匯客車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向筆者透露。
同樣在2014年下半年,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金龍)也與中興通訊合作進行無線充電。
“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種充電模式。一種是使用充電樁,我們稱之為樁式充電;一種是安裝在車輛頂部,稱之為支架式充電;
另一個是無線充電。前兩種模式對場地的要求更高,這也是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無線充電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金龍客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汽車電子總工程師陳小兵說:“我第一次看到無線充電技術是在2013年的中國科學院。當時,我感到很奇怪。后來,中興通訊發現我們想開展相關合作,我們也表達了極大的興趣。目前,相關車輛的設計工作已經有條不紊地進行。我相信它很快就會上市。"
筆者了解到,除了歐輝、大金龍,中興通訊還與宇通、東風、蜀都等車企,以及全國20多個城市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為公交車提供無線充電技術,共同探索無線充電領域。對此,中興通訊副總裁孫振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地方政府的反饋非常積極。中興通訊為政府解決了電動汽車充電這一最麻煩的問題。未來兩年,企業將在無線充電技術上投資35億元,用于汽車開發和推廣。
節約成本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并不感到驚訝的是,許多國內車企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畢竟,與傳統的樁式充電和支架式充電相比,無線充電具有明顯的優勢。
據陳小兵介紹,新能源汽車傳統充電設施建設存在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場地需求高等弊端,一直困擾著配套設施建設,直接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但是無線充電設施已經很好地克服了這些困難。
“無線充電的優勢首先體現在對場館的需求較小。傳統充電設施的建設需要專門的場館建設充電樁等配套設施,而無線充電可以利用車輛常見的停放位置,只需要在其下方埋設帶電線圈,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以及選址更加靈活。其次,由于無線充電設施可以分散建設,無需集中選址和征地,從而節省了大量的場地收集或翻新費用,而且建設成本較低。此外,傳統充電設施不僅需要場地,還需要專人看管,避免人為損壞設施,而無線帶電線圈埋在地下,大大降低了損壞的概率,因此無線充電的優勢也體現在節省人力資源上。”陳小兵告訴作者。
除了上述優點外,無線充電的優點還體現在充電過程的自動化上。
筆者了解到,傳統的充電樁需要手動插拔,不僅繁瑣,而且在雷雨天氣下也存在一些隱患。但無線充電全過程自動化,無需人工干預,可以自動完成電的插拔、充電過程中的安全監控和電費計量等工作,實現自動化操作,不僅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還節省了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提高在惡劣天氣下充電的安全指數。
它自身的缺點也同樣突出。
據車企分析,盡管新能源汽車的無線充電模式與傳統充電模式相比優勢明顯,但其不足之處仍然突出。現階段只能作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式的補充,能否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有待觀察。
“與傳統的充電樁充電模式不同,無線充電對車輛也有明確的要求。只有配備安全電磁轉換裝置的車輛才能享受無線充電的便利,而增加這種裝置必然會增加整車的成本。”陳小兵說:“除了成本因素外,適用性……
無線充電的使用也受到限制。沒有電磁裝卸裝置的新能源汽車不能使用無線充電設施,這會浪費資源,而傳統充電樁顯然更適用。"
無線充電的效率似乎是供應商迫切需要克服的問題之一。
“目前,無線充電的功率還比較小,一般在30到60千瓦之間。因此,純電動公交車使用無線充電技術給電池組充電需要很長時間。無線充電只適用于短途客運,比如城市微循環。未來能否取得突破還取決于關于市場變化。現階段,無線充電只能作為補充,豐富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模式。”劉國強告訴作者。
在采訪中,劉國強還指出,國家尚未出臺無線充電設施的各種標準和規定。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雖然主要滿足需求,但必須以安全性、可靠性和實用性為基礎。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制定適用于新能源無線充電的各種標準和規定,使這項技術能夠盡快普及。近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為了達到節能減排和綠色出行的目的,國家大力提倡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純電動公交線路已在全國多地正式投入運營。但在實際運營中,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已成為阻礙純電動汽車快速推廣的瓶頸之一。
與傳統充電模式相比,無線充電具有明顯的優勢,短板也同樣突出。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中興通訊已陸續與國內多家公交公司和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領域展開合作,并將在未來將這項技術推向全國。
得到肯定的回應
作者在采訪斯堪尼亞銷售(中國)有限公司發動機銷售經理龍煥毅時獲悉,一輛采用無線充電技術的新能源客車已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斯堪尼亞總部所在地南特利爾之間試運行。與普通新能源汽車不同,這款無線充電巴士不需要充電樁或電纜支撐。充電模式類似于目前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是一項非常方便的前沿技術。
如今,中興通訊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在中國推廣,自然得到了許多車企的積極響應。
“北京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重點市場。特別是在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公交車的推廣正在有序進行,充電設施的配套設施也需要多元化發展。在了解了新能源汽車的無線充電技術后,北京新能源推廣小組希望我們嘗試相關項目,并將無線充電總線作為示范項目,我們自然希望保留相關技術。因此,去年下半年,歐輝與中興通訊就無線充電達成協議,并正式開展相關工作。”北汽福田歐匯客車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向筆者透露。
同樣在2014年下半年,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金龍)也與中興通訊合作進行無線充電。
“到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主要有三種充電模式。一種是使用充電樁,我們稱之為樁式充電;一種是安裝在車輛頂部,稱之為支架式充電;
另一個是無線充電。前兩種模式對場地的要求更高,這也是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無線充電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金龍客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汽車電子總工程師陳小兵說:“我第一次看到無線充電技術是在2013年的中國科學院。當時,我感到很奇怪。后來,中興通訊發現我們想開展相關合作,我們也表達了極大的興趣。目前,相關車輛的設計工作已經有條不紊地進行。我相信它很快就會上市。"
筆者了解到,除了歐輝、大金龍,中興通訊還與宇通、東風、蜀都等車企,以及全國20多個城市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為公交車提供無線充電技術,共同探索無線充電領域。對此,中興通訊副總裁孫振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地方政府的反饋非常積極。中興通訊為政府解決了電動汽車充電這一最麻煩的問題。未來兩年,企業將在無線充電技術上投資35億元,用于汽車開發和推廣。
節約成本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并不感到驚訝的是,許多國內車企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技術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畢竟,與傳統的樁式充電和支架式充電相比,無線充電具有明顯的優勢。
據陳小兵介紹,新能源汽車傳統充電設施建設存在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場地需求高等弊端,一直困擾著配套設施建設,直接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但是無線充電設施已經很好地克服了這些困難。
“無線充電的優勢首先體現在對場館的需求較小。傳統充電設施的建設需要專門的場館建設充電樁等配套設施,而無線充電可以利用車輛常見的停放位置,只需要在其下方埋設帶電線圈,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以及選址更加靈活。其次,由于無線充電設施可以分散建設,無需集中選址和征地,從而節省了大量的場地收集或翻新費用,而且建設成本較低。此外,傳統充電設施不僅需要場地,還需要專人看管,避免人為損壞設施,而無線帶電線圈埋在地下,大大降低了損壞的概率,因此無線充電的優勢也體現在節省人力資源上。”陳小兵告訴作者。
除了上述優點外,無線充電的優點還體現在充電過程的自動化上。
筆者了解到,傳統的充電樁需要手動插拔,不僅繁瑣,而且在雷雨天氣下也存在一些隱患。但無線充電全過程自動化,無需人工干預,可以自動完成電的插拔、充電過程中的安全監控和電費計量等工作,實現自動化操作,不僅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還節省了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提高在惡劣天氣下充電的安全指數。
它自身的缺點也同樣突出。
據車企分析,盡管新能源汽車的無線充電模式與傳統充電模式相比優勢明顯,但其不足之處仍然突出。現階段只能作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式的補充,能否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有待觀察。
“與傳統的充電樁充電模式不同,無線充電對車輛也有明確的要求。只有配備安全電磁轉換裝置的車輛才能享受無線充電的便利,而增加這種裝置必然會增加整車的成本。”陳小兵說:“除了成本因素外,適用性……
無線充電的使用也受到限制。沒有電磁裝卸裝置的新能源汽車不能使用無線充電設施,這會浪費資源,而傳統充電樁顯然更適用。"
無線充電的效率似乎是供應商迫切需要克服的問題之一。
“目前,無線充電的功率還比較小,一般在30到60千瓦之間。因此,純電動公交車使用無線充電技術給電池組充電需要很長時間。無線充電只適用于短途客運,比如城市微循環。未來能否取得突破還取決于關于市場變化。現階段,無線充電只能作為補充,豐富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模式。”劉國強告訴作者。
在采訪中,劉國強還指出,國家尚未出臺無線充電設施的各種標準和規定。作為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雖然主要滿足需求,但必須以安全性、可靠性和實用性為基礎。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制定適用于新能源無線充電的各種標準和規定,使這項技術能夠盡快普及。
一、總則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
1900/1/1 0:00:002015年,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無論是行業形態還是生產制造,都正在經歷著顛覆式變革。這一年,“互聯網”成為引領中國工業步入40時代的一次偉大實踐。
1900/1/1 0:00:003月16至20日,電動汽車安全EVS工作組第七次全體大會和小組會在法國巴黎召開。
1900/1/1 0:00:00如果問電動車主如何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對電動汽車感興趣,任何一個人都很可能把公共充電列為重要訴求,公共充電站或者公共充電樁的實用性可以緩解里程焦慮,給出行帶來更大的靈活性。
1900/1/1 0:00:001大眾擬7月前決定是否啟用新電池技術:續航里程700公里大眾汽車計劃在今年上半年作出決定,是否將美國初創企業QuantumScape正在開發的新電池技術用于公司的電動汽車上。
1900/1/1 0:00:00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