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報道中,德國車企開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并不罕見。尤其是去年,在寶馬i3/i8上市并獲得良好反響后,大眾、梅賽德斯-奔馳等德國老牌主機廠紛紛涉足新能源行業,整個此前被呈現為“傳統沉悶”的德國汽車行業正在悄然發生量變。當然,這方面要歸功于新生的“小牛”特斯拉的崛起;
另一方面,歐美政府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是德國傳統車企逐漸從燃油車轉向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甚至純電動汽車的重要原因。
保時捷918 spyder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
讓我們回到2011年夏天。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未來在美國市場銷售的燃油車將執行嚴格的燃油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盡管這一決定得到了許多汽車高管的附和和支持,但似乎得到了業界的廣泛期待,但事實上,仍有幾家“有代表性”的主機廠感到非常委屈。
戴姆勒集團德國負責政策法規的高級經理William Graven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戴姆勒集團不同意奧巴馬總統提出的強硬條款。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集團也對美國政府的這一決議感到非常不滿。
然而,根據歐洲對汽車尾氣排放的嚴格標準,戴姆勒和大眾的反應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另一方面,如果美國政府未來提高汽車的油耗和排放標準,以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和寶馬為首的德國汽車可能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什么?原因有兩個:
首先,上述這些德國汽車公司通常通過在美國市場銷售豪華性能汽車來盈利,但這正是問題所在。由于美國根據汽車銷量計算汽車制造商的加權平均油耗,因此不符合標準的汽車公司將根據規定被罰款。然而,通用汽車似乎根本不必擔心凱迪拉克的油耗是否符合要求,因為每售出一輛CTS-V所支付的罰款可以被數千輛雪佛蘭Cruze的銷售利潤所抵消,但顯然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大眾似乎很難遵循通用汽車的盈利模式。即使是大眾汽車,捷達和帕薩特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也很少。相反,奧迪、賓利和保時捷等豪華車型占大眾在美國銷量的35%。這就是為什么梅賽德斯-奔馳CLA和奧迪A3等豪華品牌的緊湊型車型越來越受歡迎。
但話說回來。除了低能耗外,由于另一個有趣的排放標準:碳足跡,緊湊型汽車的銷量非常好。顧名思義,碳足跡是指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的影響。簡單地說,它是指個人或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二氧化碳為基礎計算。因此,每家車企都有自己的碳足跡指數,碳足跡越小,主機廠的平均油耗就越低。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規劃,低油耗汽車將是未來市場的主流,應該逐步減少對“縮小車輛尺寸以達到排放標準”政策的支持。
正如你所想,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公司對“碳足跡”的測量標準一直很不滿意。如下圖所示,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規定,寶馬、大眾和戴姆勒是2015年車企平均油耗標準的前三名。
2012年,白宮宣布要求制造商的燃油效率指標從2016年的35.5英里/加侖開始,2017年至2021每年增長3.5%,2022年至2025年每年增長5%。到2025年將達到54.5毫克/加侖。這一提議將對汽車、面包車和卡車產生巨大影響,并加速汽車和輕型卡車的電氣化。因此,如果德國汽車也像2015款福特F-150那樣在美國市場銷售全鋁輕型卡車,恐怕它們不會搭載如此高的油耗指標。
此前,德國汽車公司一直無法達到美國政府提出的油耗指標,因此連續支付了超過1億美元的罰款。IHS的汽車分析師Phi Gott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以前,德國原始設備制造商不關心排放標準……
完全是美國政府的。他們賣汽車并支付罰款,然而,很明顯,奧巴馬政府發布的新“CAFE公司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和美國環保局在此基礎上發布的溫室氣體排放標準要求,不符合標準的汽車公司必須購買“碳積分”“來自其他符合標準的汽車公司,這無疑會將大量資金交給競爭對手。
相反,特斯拉憑借純電動汽車Model S大賺一筆。然而,盡管純電動汽車可以幫助車企輕松達到排放標準,但寶馬、奔馳和大眾已經明確表示,它們不會作為在美國銷售的重要車型進行推廣。因此,如果德國車企想在美國市場獲得最大利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顯然是最佳選擇。
當然,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德國汽車仍然是消費者的最愛。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尚未發布類似的嚴格油耗指標和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此外,目前中國新能源市場蓬勃發展,國家和地方補貼力度相對較大。因此,在充電基礎設施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德國車企安排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是明智之舉。在之前的報道中,德國車企開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并不罕見。尤其是去年,在寶馬i3/i8上市并獲得良好反響后,大眾、梅賽德斯-奔馳等德國老牌主機廠紛紛涉足新能源行業,整個此前被呈現為“傳統沉悶”的德國汽車行業正在悄然發生量變。當然,這方面要歸功于新生的“小牛”特斯拉的崛起;
另一方面,歐美政府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是德國傳統車企逐漸從燃油車轉向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甚至純電動汽車的重要原因。
保時捷918 spyder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
讓我們回到2011年夏天。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未來在美國市場銷售的燃油車將執行嚴格的燃油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盡管這一決定得到了許多汽車高管的附和和支持,但似乎得到了業界的廣泛期待,但事實上,仍有幾家“有代表性”的主機廠感到非常委屈。
戴姆勒集團德國負責政策法規的高級經理William Graven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戴姆勒集團不同意奧巴馬總統提出的強硬條款。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集團也對美國政府的這一決議感到非常不滿。
然而,根據歐洲對汽車尾氣排放的嚴格標準,戴姆勒和大眾的反應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另一方面,如果美國政府未來提高汽車的油耗和排放標準,以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和寶馬為首的德國汽車可能會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什么?原因有兩個:
首先,上述這些德國汽車公司通常通過在美國市場銷售豪華性能汽車來盈利,但這正是問題所在。由于美國根據汽車銷量計算汽車制造商的加權平均油耗,因此不符合標準的汽車公司將根據規定被罰款。然而,通用汽車似乎根本不必擔心凱迪拉克的油耗是否符合要求,因為每售出一輛CTS-V所支付的罰款可以被數千輛雪佛蘭Cruze的銷售利潤所抵消,但顯然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大眾似乎很難遵循通用汽車的盈利模式。即使是大眾汽車,捷達和帕薩特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也很少。相反,奧迪、賓利和保時捷等豪華車型占大眾在美國銷量的35%。這就是為什么梅賽德斯-奔馳CLA和奧迪A3等豪華品牌的緊湊型車型越來越受歡迎。
但話說回來。除了低能耗外,由于另一個有趣的排放標準:碳足跡,緊湊型汽車的銷量非常好。顧名思義,碳足跡是指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的影響。簡單地說,它是指個人或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二氧化碳為基礎計算。因此,每家車企都有自己的碳足跡指數,碳足跡越小,主機廠的平均油耗就越低。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規劃,低油耗汽車將是未來市場的主流,應該逐步減少對“縮小車輛尺寸以達到排放標準”政策的支持。
正如你所想,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公司對“碳足跡”的測量標準一直很不滿意。如下圖所示,根據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的規定,寶馬、大眾和戴姆勒是2015年車企平均油耗標準的前三名。
2012年,白宮宣布要求制造商的燃油效率指標從2016年的35.5英里/加侖開始,2017年至2021每年增長3.5%,2022年至2025年每年增長5%。到2025年將達到54.5毫克/加侖。這一提議將對汽車、面包車和卡車產生巨大影響,并加速汽車和輕型卡車的電氣化。因此,如果德國汽車也像2015款福特F-150那樣在美國市場銷售全鋁輕型卡車,恐怕它們不會搭載如此高的油耗指標。
此前,德國汽車公司一直無法達到美國政府提出的油耗指標,因此連續支付了超過1億美元的罰款。IHS的汽車分析師Phi Gott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以前,德國原始設備制造商不關心排放標準……
完全是美國政府的。他們賣汽車并支付罰款,然而,很明顯,奧巴馬政府發布的新“CAFE公司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和美國環保局在此基礎上發布的溫室氣體排放標準要求,不符合標準的汽車公司必須購買“碳積分”“來自其他符合標準的汽車公司,這無疑會將大量資金交給競爭對手。
相反,特斯拉憑借純電動汽車Model S大賺一筆。然而,盡管純電動汽車可以幫助車企輕松達到排放標準,但寶馬、奔馳和大眾已經明確表示,它們不會作為在美國銷售的重要車型進行推廣。因此,如果德國車企想在美國市場獲得最大利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顯然是最佳選擇。
當然,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德國汽車仍然是消費者的最愛。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尚未發布類似的嚴格油耗指標和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此外,目前中國新能源市場蓬勃發展,國家和地方補貼力度相對較大。因此,在充電基礎設施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德國車企安排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是明智之舉。
作者2月13日從重慶市科委了解到142輛“重慶造”新能源物流車在重慶市上牌運行其中從事快遞運輸的135輛新能源物流車還獲得了貨車綠色通行證。
1900/1/1 0:00:00沃爾沃客車公司與西門子簽訂協議,將共同開發城市電動客車系統。根據協議,沃爾沃客車將向乘客提供混和電動客車和純電動客車,而西門子將提供并負責安裝高壓充電系統。
1900/1/1 0:00:00下載:《惠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實施細則》
1900/1/1 0:00:00《日本經濟新聞》2月27日透露,豐田汽車將于年內上市一升汽油可行駛40公里以上的混合動力車HV新款“普銳斯”。與10年前相比,燃效將提高30以上。
1900/1/1 0:00:00盡管特斯拉2014年全年虧損294億美元,公司全年銷售ModelS31655輛,低于公司之前給市場預期的35000輛的全年交貨量,主要因中國市場低于預期所致。
1900/1/1 0:00:00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