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反思我國新能源汽車政策:莫以愛之名傷害所愛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年來,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頻繁改變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和方向,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公眾視線。然而,有人質疑,政府熱愛新能源汽車,給予許多優惠,并強行在市場上撕開一個洞來擠壓。這種簡單而廣泛的做法在短期內是有效的,但不可持續。事實上,無論市場是來自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實需求,還是來自補貼和許可證的誘惑,都是截然不同的。市場在政策利益引導下的虛假繁榮能持續多久,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存在什么樣的隱患?這是值得思考的。如果你喜歡新能源汽車,你應該讓它們經歷市場風暴并變得強大,而不是給它們無限的庇護,讓它們在“溫室”里生長。

■ 深愛政策是經常性的。

2014年被稱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元年”,今年是新能源汽車政策出臺最多的一年。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公交車改革、“路線圖”的明確推廣應用以及充換電配套電價政策的實施,使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空前。2015年初,政策再次出現迎來紅利的跡象,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和使用優惠力度不斷加大。

歸根結底,我們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政策的信用:補貼。在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加速走進百姓家。事實上,自2009年中國補貼新能源汽車以來,整個行業對政策的依賴性很大。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現階段,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市場的初級階段,政府以各種方式補貼的目的是為了培育市場,這是不可持續的。在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成績單背后,是政府以高昂的成本為新能源汽車買單。這種有錢的“繁榮”存在許多問題,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過于依賴政府,在研發產品上呈現出“重于質量”的浮躁現象。然而,高額補貼不會永遠存在,總有一天他們會退出這個階段。獨立汽車公司依靠政策來維持運營并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從政府層面來看,如果繼續用豐厚的補貼吸引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會導致車企盲目追求利潤,而不尋求可持續良性發展。

■ 愛的非理性引導

該政策有利于新能源汽車,但缺乏紀律。起初,推廣混合動力汽車被稱為“彎道超車”,很快就提出混合動力汽車是純電動汽車發展的過渡產品概念。隨后,在純電動汽車技術不具備科學發展條件的情況下,國家相關部委開始推動以純電動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在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障礙重重、混合動力汽車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主流的背景下,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不正常:中央和地方政府一方面支持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被政策邊緣化,成為政策的“棄兒”。如今,在市場對混合動力汽車接受度更高的現實下,政策開始對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進行松綁。

國家政策未能對整個行業進行理性引導,將導致國內企業輕舉妄動,盲目擺攤,導致企業產能過剩和虧損,使整個行業的基石岌岌可危。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圣基所說,過多的推廣項目往往會破壞新能源的發展,這將導致各大制造商專注于推廣,盲目推出新能源項目。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很容易被“炒魷魚”,因此……

企業沒有太多的動力和精力來深化他們的產品。在示范區推廣的背后,很可能會帶來產業的“空心化”。

■ 地方保護是治療疾病的良方。

我們的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在世界各地都是巨大的。誠然,新興產業政府推動資金和政策是必要的,但大規模補貼也讓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廣受詬病:圈錢、地方保護等問題層出不窮。

說“補貼扭曲市場”似乎有些夸張,但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在推廣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地方保護問題——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源于補貼政策。一些城市設立了“地方目錄”,為有競爭力的外國產品設置障礙。在一些省市,新能源汽車要想進入某個地方銷售,生產企業必須在當地投資建廠。類似的閾值設置在不同的地方并不罕見。在實踐中,這個城市的車企往往無法在那個城市獲得補貼,這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不便和困惑,也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演變成了“地方特色”。一旦你感染了一種受地方當局保護的疾病,它將很難治療,而且會變得更糟。

■ 許可證優惠的誘惑是有限的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遠未成熟。“只有大約50%的銷售額來自私人消費。”葉圣基直言不諱地說,即使是私人用戶也大多不被產品本身吸引而選擇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城市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會更好,非限購城市的消費者購買量會更少。”

汽車限購已逐漸成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殺手級技能”。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7個城市已加入“限購大軍”。幾乎所有限購城市在鎖定燃油車的同時,都為新能源汽車的購買留下了一條寬闊的道路:你可以搖很多品牌,直接拿免費牌照,并將適當的補貼塞到你的口袋里。因此,每當一個城市宣布汽車限購時,都會有一個聲音隨之而來——“新能源汽車的機會來了。”

這幅畫真的這么美嗎?事實上,消費者揮手買車并不一定是忘恩負義。在北京2014年的年度汽車搖號中,227萬申請者爭奪了13萬個燃油車牌照,這一悲慘局面可見一斑。那么新能源汽車呢?一年后,2萬個指標綽綽有余,放棄購買的比例達到68%。

用車牌引誘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似乎不符合市場規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購買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車產品和使用環境尚未成熟的當下,大多數等待購買第一輛汽車的消費者真的很難懷著“為子孫后代留下一抹綠色”的高尚情操去購買新能源汽車。有,但只有少數人購買新能源汽車來滿足緊迫的出行需求。新能源汽車要走得遠,應該依靠產品的力量,而不是靠政策的異常滋養。

■ 利用政策尊重市場

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并不盡如人意。“肯定有問題需要反思。”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司司長徐長明說,“我們的政策更多地關注如何促進產業發展,而較少關注消費者的意愿,這可能會使政策的方向與消費者的需求不匹配。”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原院長、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指出:“現在,低速電動汽車已經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和城鄉結合部悄然興起。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在以政府主導的常規道路為主體的前提下,我們也應該推動低速電動汽車的市場化發展道路,這樣才有可能走上一條符合國情,實現電動汽車的目標……

中國的發展。"

■ 沒有正當理由的愛情將成為一場毀滅。

一個好的政策可能是一劑“特效藥”,在短期內可以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一旦政策不合理,將極大地擾亂市場,阻礙行業的健康發展。無論如何,過度依賴政策的后遺癥不容忽視。

專家指出,中國有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有利環境,但在政策層面,仍有許多環節值得反思。新能源汽車市場過于依賴政策,從企業產品研發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產品市場化應用,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政策支持。從長遠來看,一方面會抑制產業發展的活力;

另一方面,當政策消失時,純電動汽車市場可能存在難以擴張的風險。

即使優惠政策吸引了許多消費者,也可能只是海市蜃樓,甚至可能反噬。新能源汽車短時間內難以突破的產品性能不成熟、價格高、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等一系列瓶頸,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一旦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因各種不便積累了大量的不良口碑,對新能源汽車的不信任就會淹沒整個社會,一旦信任崩塌,后果不堪設想。也許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發展才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之道,而不是一味地指望政策保護,不以愛的名義傷害你所愛的。近年來,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頻繁改變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步伐和方向,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公眾視線。然而,有人質疑,政府熱愛新能源汽車,給予許多優惠,并強行在市場上撕開一個洞來擠壓。這種簡單而廣泛的做法在短期內是有效的,但不可持續。事實上,無論市場是來自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實需求,還是來自補貼和許可證的誘惑,都是截然不同的。市場在政策利益引導下的虛假繁榮能持續多久,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存在什么樣的隱患?這是值得思考的。如果你喜歡新能源汽車,你應該讓它們經歷市場風暴并變得強大,而不是給它們無限的庇護,讓它們在“溫室”里生長。

■ 深愛政策是經常性的。

2014年被稱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元年”,今年是新能源汽車政策出臺最多的一年。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公交車改革、“路線圖”的明確推廣應用以及充換電配套電價政策的實施,使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空前。2015年初,政策再次出現迎來紅利的跡象,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和使用優惠力度不斷加大。

歸根結底,我們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政策的信用:補貼。在國家和地方補貼政策的雙重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加速走進百姓家。事實上,自2009年中國補貼新能源汽車以來,整個行業對政策的依賴性很大。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現階段,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市場的初級階段,政府以各種方式補貼的目的是為了培育市場,這是不可持續的。在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成績單背后,是政府以高昂的成本為新能源汽車買單。這種有錢的“繁榮”存在許多問題,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公司過于依賴政府,在研發產品上呈現出“重于質量”的浮躁現象。然而,高額補貼不會永遠存在,總有一天他們會退出這個階段。獨立汽車公司依靠政策來維持運營并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從政府層面來看,如果繼續用豐厚的補貼吸引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會導致車企盲目追求利潤,而不尋求可持續良性發展。

■ 愛的非理性引導

該政策有利于新能源汽車,但缺乏紀律。起初,推廣混合動力汽車被稱為“彎道超車”,很快就提出混合動力汽車是純電動汽車發展的過渡產品概念。隨后,在純電動汽車技術不具備科學發展條件的情況下,國家相關部委開始推動以純電動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在純電動汽車商業化障礙重重、混合動力汽車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主流的背景下,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不正常: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純電動……

混合動力汽車被政策邊緣化,成為政策的“棄兒”。如今,在市場對混合動力汽車接受度更高的現實下,政策開始對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進行松綁。

國家政策未能對整個行業進行理性引導,將導致國內企業輕舉妄動,盲目擺攤,導致企業產能過剩和虧損,使整個行業的基石岌岌可危。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圣基所說,過多的推廣項目往往會破壞新能源的發展,這將導致各大制造商專注于推廣,盲目推出新能源項目。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很容易被“炒熱”,企業沒有太多動力和精力去深化產品。在示范區推廣的背后,很可能會帶來產業的“空心化”。

■ 地方保護是治療疾病的良方。

我們的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在世界各地都是巨大的。誠然,新興產業政府推動資金和政策是必要的,但大規模補貼也讓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廣受詬病:圈錢、地方保護等問題層出不窮。

說“補貼扭曲市場”似乎有些夸張,但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在推廣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地方保護問題——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源于補貼政策。一些城市設立了“地方目錄”,為有競爭力的外國產品設置障礙。在一些省市,新能源汽車要想進入某個地方銷售,生產企業必須在當地投資建廠。類似的閾值設置在不同的地方并不罕見。在實踐中,這個城市的車企往往無法在那個城市獲得補貼,這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不便和困惑,也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演變成了“地方特色”。一旦你感染了一種受地方當局保護的疾病,它將很難治療,而且會變得更糟。

■ 許可證優惠的誘惑是有限的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遠未成熟。“只有大約50%的銷售額來自私人消費。”葉圣基直言不諱地說,即使是私人用戶也大多不被產品本身吸引而選擇新能源汽車。“限購政策城市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會更好,非限購城市的消費者購買量會更少。”

汽車限購已逐漸成為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殺手級技能”。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7個城市已加入“限購大軍”。幾乎所有限購城市在鎖定燃油車的同時,都為新能源汽車的購買留下了一條寬闊的道路:你可以搖很多品牌,直接拿免費牌照,并將適當的補貼塞到你的口袋里。因此,每當一個城市宣布汽車限購時,都會有一個聲音隨之而來——“新能源汽車的機會來了。”

這幅畫真的這么美嗎?事實上,消費者揮手買車并不一定是忘恩負義。在北京2014年的年度汽車搖號中,227萬申請者爭奪了13萬個燃油車牌照,這一悲慘局面可見一斑。那么新能源汽車呢?一年后,2萬個指標綽綽有余,放棄購買的比例達到68%。

用車牌引誘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似乎不符合市場規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購買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車產品和使用環境尚未成熟的當下,大多數等待購買第一輛汽車的消費者真的很難懷著“為子孫后代留下一抹綠色”的高尚情操去購買新能源汽車。有,但只有少數人購買新能源汽車來滿足緊迫的出行需求。新能源汽車要走得遠,應該依靠產品的力量,而不是靠政策的異常滋養。

■ 利用政策尊重市場

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并不盡如人意。“肯定有問題需要反思。”徐長明,信息資源部主任……

國家信息中心部門表示,“我們的政策更多地關注如何促進產業發展,而較少關注消費者的意愿,這可能會使政策的方向與消費者的需求不匹配。”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原院長、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指出:“現在,低速電動汽車已經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和城鄉結合部悄然興起。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在以政府主導的常規道路為主體的前提下,我們也應該推動低速電動汽車的市場化發展道路,這樣才有可能走上一條符合國情,實現了中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目標。"

■ 沒有正當理由的愛情將成為一場毀滅。

一個好的政策可能是一劑“特效藥”,在短期內可以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一旦政策不合理,將極大地擾亂市場,阻礙行業的健康發展。無論如何,過度依賴政策的后遺癥不容忽視。

專家指出,中國有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有利環境,但在政策層面,仍有許多環節值得反思。新能源汽車市場過于依賴政策,從企業產品研發到基礎設施建設再到產品市場化應用,各個環節都離不開政策支持。從長遠來看,一方面會抑制產業發展的活力;另一方面,當政策消失時,純電動汽車市場可能存在難以擴張的風險。

即使優惠政策吸引了許多消費者,也可能只是海市蜃樓,甚至可能反噬。新能源汽車短時間內難以突破的產品性能不成熟、價格高、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等一系列瓶頸,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隱患。一旦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因各種不便積累了大量的不良口碑,對新能源汽車的不信任就會淹沒整個社會,一旦信任崩塌,后果不堪設想。也許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的發展才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之道,而不是一味地指望政策保護,不以愛的名義傷害你所愛的。

標簽:北京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南寧出臺意見 2020年新能源整車生產能力10萬輛

2月27日,南寧市工信委稱,該市近日印發《南寧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加快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促進城市節能減排。

1900/1/1 0:00:00
新款三菱i-MiEV 3月美國上市 起價15萬元

據美國埃德蒙茲汽車網2月26日消息三菱汽車公司25日宣布,全新2016款iMiEV掀背電動車定于3月底在美國上市。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利好頻現 基金布局相關產品

新能源汽車近期利好不斷。

1900/1/1 0:00:00
低速電動車亂象調查:越禁越火

作為中國北方唯一一個56個民族的省份,同時也是儒家文化發祥地,山東省及山東人既有內陸地區的保守與豪情,又兼具沿海地區的開放與豁達。“好客山東”也成為如今的山東“最強廣告詞”。

1900/1/1 0:00:00
新常態新對策 時風集團加速發展電動車產業

1月28日,山東時風集團召開了加速發展新興產業誓師大會。劉成強在大會主題報告中明確提出,2015年時風集團電動車銷量要突破10萬輛大關。

1900/1/1 0:00:00
特斯拉大中華區CMO金俊離職 人事震蕩或蔓延

2月11日,第一電動網作者從特斯拉公關負責人處獲悉,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MO金俊即將離職,目前正在辦理相關手續。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