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能源汽車迎來井噴式發展,被稱為發展的“元年”。在國家政策層面,各種優惠政策相繼出臺;地方政府也跟隨中央政府的步伐,出臺了詳細的實施細則,完善了配套設施;
在企業層面,無論是自主車企還是合資車企,都推出了各種價格的新能源汽車,以滿足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似乎有著光明的未來。然而,它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美嗎?
新能源汽車的不同待遇
不久前,深圳剛剛因為突如其來的限購而引起軒然大波。那么,有購車需求的深圳市民該怎么辦呢?除了期待撼動普通汽車的指數或拿下高價牌之外,新能源汽車無疑已成為一個實用且實惠的選擇。
在深圳一家榮威4S店,銷售人員告訴筆者:“目前我們買不到榮威E50汽車,具體補貼情況還不確定。要到三四月份才能知道。”
深圳一家江淮4S店給出的答案是一樣的。“我們要等到三四月份,現在和悅iEV不接受預訂,消費者需要獲得新能源號牌才能預訂汽車。”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深圳一家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銷售人員告訴筆者:“比亞迪秦有一輛車,接受預訂并買車交牌照。”
作為新能源汽車,一方需要搖號,另一方是現成的送卡。這背后的奧秘是什么?
地方利益政策仍然存在“真空地帶”。
從2014年上半年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采購新能源汽車的密集實施計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以及《關于電動汽車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至《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公告》,2014年底前,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在補貼對象和補貼產品范圍上與現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一致,其目的是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穩定和政策的連續性。
為了支持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各地也出臺了相應的方案。北京的政策相對明確,采取1:1的補貼政策,即國家補償多少,北京就補償多少。在總體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北京新能源汽車的指標增加了1萬輛,未來新能源汽車占比還會提高。
根據上海最新的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以享受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還可以從政府獲得免費牌照。
2014年10月,廣州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開始實施。除了決定按照1:1的地方和中央標準進行補貼外,還要求增加充電樁建設,并規定新建建筑應按照不低于18%的車位比例預留充電設施接口。為防止個別低價車型補貼過高,對乘用車明確了車價60%的補貼上限。
目前,深圳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正處于“真空期”。盡管深圳同時宣布限購,但明確表示“年度暫定指標為10萬,將按月發放。其中2萬個指標僅針對電動汽車,數量有所動搖。”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補貼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多少,以及經銷商如何從政府獲得補貼。醞釀一年的《深圳新能源汽車推廣實施細則》尚未出臺,深圳市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實施細則也尚未浮出水面。正是在這樣一個政策“真空地帶”,本土企業才能從中受益,而“買車上牌”等特殊優惠待遇是對本土企業最大的支持。眾所周知,地方政府的保護和市場競爭的不足反過來又損害了企業和……的發展……
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
新能源政策亟待平等對待
日前,在百家講壇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上,德國奧迪汽車管理委員會成員、大眾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chem Heizmann表示,“我們希望在享受相同政策的條件下運營,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應該獲得相同的補貼。”此外,Jochem Heizmann認為,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也是非常迫切的需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需要建造專門的充電設施,可以用普通家用插座充電6小時,但純電動汽車首先需要能夠實現快速充電的充電基礎設施。”
中國正處于電動汽車發展的早期階段,地方政府打破碎片化政策迫在眉睫。地方保護主義在一些地方不斷變臉,設置技術壁壘,制定產品目錄,補貼當地企業,所有這些都使外國企業難以進入當地市場。如果推廣新能源的示范城市遭遇地方保護主義的阻撓,其他三四線城市的推廣難度更是可想而知。數據顯示,2014年,深圳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為4189輛,完成量排名全國第三。然而,在2017年之前3.5萬輛的總推廣目標下,完成進度只有12%。看來,深圳要想完成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任務,僅靠當地企業有限的車型是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的。
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看,想要“彎道超車”似乎并不現實。只有地方政府盡快統一政策和充電標準,不斷完善充電設施建設,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各類汽車產品,新能源市場才會盡快成熟,形成良性循環。2014年,新能源汽車迎來井噴式發展,被稱為發展的“元年”。在國家政策層面,各種優惠政策相繼出臺;地方政府也跟隨中央政府的步伐,出臺了詳細的實施細則,完善了配套設施;
在企業層面,無論是自主車企還是合資車企,都推出了各種價格的新能源汽車,以滿足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似乎有著光明的未來。然而,它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美嗎?
新能源汽車的不同待遇
不久前,深圳剛剛因為突如其來的限購而引起軒然大波。那么,有購車需求的深圳市民該怎么辦呢?除了期待撼動普通汽車的指數或拿下高價牌之外,新能源汽車無疑已成為一個實用且實惠的選擇。
在深圳一家榮威4S店,銷售人員告訴筆者:“目前我們買不到榮威E50汽車,具體補貼情況還不確定。要到三四月份才能知道。”
深圳一家江淮4S店給出的答案是一樣的。“我們要等到三四月份,現在和悅iEV不接受預訂,消費者需要獲得新能源號牌才能預訂汽車。”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深圳一家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銷售人員告訴筆者:“比亞迪秦有一輛車,接受預訂并買車交牌照。”
作為新能源汽車,一方需要搖號,另一方是現成的送卡。這背后的奧秘是什么?
地方利益政策仍然存在“真空地帶”。
從2014年上半年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采購新能源汽車的密集實施計劃、《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以及《關于電動汽車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至《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公告》,2014年底前,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在補貼對象和補貼產品范圍上與現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一致,其目的是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穩定和政策的連續性。
為了支持國家新能源汽車政策,各地也出臺了相應的方案。北京的政策相對明確,采取1:1的補貼政策,即國家補償多少,北京就補償多少。在總體指標不變的情況下,北京新能源汽車的指標增加了1萬輛,未來新能源汽車占比還會提高。
根據上海最新的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以享受國家和地方財政補貼,還可以從政府獲得免費牌照。
2014年10月,廣州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開始實施。除了決定按照1:1的地方和中央標準進行補貼外,還要求增加充電樁建設,并規定新建建筑應按照不低于18%的車位比例預留充電設施接口。為防止個別低價車型補貼過高,對乘用車明確了車價60%的補貼上限。
目前,深圳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正處于“真空期”。盡管深圳同時宣布限購,但明確表示“年度暫定指標為10萬,將按月發放。其中2萬個指標僅針對電動汽車,數量有所動搖。”但目前尚不清楚如何補貼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多少,以及經銷商如何從政府獲得補貼。醞釀一年的《深圳新能源汽車推廣實施細則》尚未出臺,深圳市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實施細則也尚未浮出水面。正是在這樣一個政策“真空地帶”,本土企業才能從中受益,而“買車上牌”等特殊優惠待遇是對本土企業最大的支持。眾所周知,地方政府的保護和市場競爭的不足反過來又損害了企業和……的發展……
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
新能源政策亟待平等對待
日前,在百家講壇中國電動汽車委員會上,德國奧迪汽車管理委員會成員、大眾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chem Heizmann表示,“我們希望在享受相同政策的條件下運營,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應該獲得相同的補貼。”此外,Jochem Heizmann認為,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也是非常迫切的需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需要建造專門的充電設施,可以用普通家用插座充電6小時,但純電動汽車首先需要能夠實現快速充電的充電基礎設施。”
中國正處于電動汽車發展的早期階段,地方政府打破碎片化政策迫在眉睫。地方保護主義在一些地方不斷變臉,設置技術壁壘,制定產品目錄,補貼當地企業,所有這些都使外國企業難以進入當地市場。如果推廣新能源的示范城市遭遇地方保護主義的阻撓,其他三四線城市的推廣難度更是可想而知。數據顯示,2014年,深圳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為4189輛,完成量排名全國第三。然而,在2017年之前3.5萬輛的總推廣目標下,完成進度只有12%。看來,深圳要想完成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任務,僅靠當地企業有限的車型是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的。
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看,想要“彎道超車”似乎并不現實。只有地方政府盡快統一政策和充電標準,不斷完善充電設施建設,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各類汽車產品,新能源市場才會盡快成熟,形成良性循環。
日本東京計劃投資452億日元約合385億美元作為燃料電池車FCV的補貼以及加氫站的建設費用,推廣氫能源在日本的使用。
1900/1/1 0:00:001月21日晚,江西省鴻翔電動車輛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在涂裝房給一輛即將成型的電動車進行涂裝、噴漆作業。根據今年目標,該公司將年產1000輛新能源汽車,并納入新能源汽車產品推廣目錄。
1900/1/1 0:00:002014年冬季,一輛無人駕駛客車現身四川成都。這輛無人駕駛客車不是在運營、也不是做測試,而是供人們試乘、體驗。
1900/1/1 0:00:002015年1月21日,比亞迪首款“542”戰略車型“唐”接受用戶預訂。
1900/1/1 0:00:00面對新能源市場增速不斷攀升,車企正在積極完善產品矩陣。日前,華晨寶馬、比亞迪等車企再度推出新品,分別布局各自側重的細分市場。
1900/1/1 0:00:00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即將開幕,我們為每一位到場的來賓都準備了一份豪華的伴手禮平板電腦一部并啟動了一系列有獎活動,將在第一電動網的官方微博及微信平臺上陸續推出,拿出數十萬禮品,
1900/1/1 0:00:00